截止3月31日,信得科技检测中心为全国258家猪场提供检测服务,其中包括3672个病原反应和4707个抗体反应,整体检测量相比去年一季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全国共16个省份进行了送检,因为地域优势,山东地区仍是送检最多的省份,占比66.9%,其他各省份送检占比33.1%,目前各省份基本均有送检,具体检测结果统计如下:
一、常见病原检出统计情况
* 图1 病毒性疾病检出率
(1)常见病毒性疾病中,蓝耳病检出率最高,为35.84%,且在2019-2022年全年的统计数据中,蓝耳的检出率也远高于其他疾病,是威胁猪场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圆环3型,检出率为14.49%,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成为猪场常发性疾病;引起腹泻的常见病原主要为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
* 图2 病毒性病原样本阳性率
(2)2023年一季度的数据中,样本阳性率比较高的主要是腹泻性疾病,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疾病,但腹泻性疾病通过临床症状即可进行有效判断,且基础临床样本数有限,因此不能有效反映其当前的流行趋势,经典猪瘟、蓝耳、圆环和伪狂犬不管是临床症状还是病理变化都有相似性,不容易进行区分,且检测样本分布于全国各地,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它们的流行情况,通过该数据可以看出当前蓝耳病和圆环3型呈现流行态势。
* 图3 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检出率
(3)经过统计,2023年一季度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中检出率最高的为支原体,占比58.46%,相比2022年度上升了超过10%,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养殖终端猪气喘比例非常高吻合;其次为2型链球菌,占比13.33%,第三为副猪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从检测数据看,猪群呼吸道问题和腹泻问题依然是猪场的主要问题,常作为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感染疾病存在。
* 图4 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数据变化趋势
(4)与2022年一季度同期对比,在一月份、二月份和三月份均呈现上升趋势的为蓝耳病和圆环3型,进一步说明了两种疾病当前处于流行态势,需要重点关注、重点防控。
二、主要病原混感情况及防控建议
2.1 蓝耳病检测情况
2.1.1蓝耳病混感情况
* 图5 蓝耳+X病原混感统计(%)
(1)蓝耳病单独感染占比45.72%,与其他病原的混感比例为54.28%,混感的比例超过了单独感染的比例,而且很大一部分检测是仅检测蓝耳病原本身,未同时检测其他疾病,因此实际混感比例要更高。蓝耳病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非常容易造成与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混感,以及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仅蓝耳病毒自身可能不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一旦与其他疾病混感将会导致更为严重和复杂的临床问题,防控难度也更大;
(2)其中与病毒病单独混感比例最高的是与圆环类疾病的混感,占比11.5%,最常见于断奶后保育前期,猪群表现为咳嗽、气喘、消瘦、炸毛等临床症状,导致较高的死淘与损失;其次是与腹泻的混感,占比6.49%,猪群感染蓝耳后,健康度下降,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易增加腹泻病的发生几率;
(3)细菌病和支原体中,蓝耳与支原体混感比例最高,其次是与链球菌的混感,与圆环和细菌性疾病同时感染的比例为7.95%,蓝耳继发细菌性疾病可对症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针对性用药。
2.1.2猪蓝耳病检出毒株分析
2023年一季度,检测中心对检测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基因和NSP2基因进行测序,共测序分型64株独立毒株。按照GP5编码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完成51份PRRSV阳性病料中病毒GP5基因测序,检测出34株谱系1毒株,占比为66.7%(34/51),其中11株(21.6%)NADC34-like毒株,23株(45.1%)NADC30-like毒株;检测出1株谱系5毒株,占比为1.96%(1/51);检测出7株谱系8毒株,占比为13.7%(7/51);检测出9株谱系3毒株,占比17.7%(9/51)。按照 NSP2 编码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共测序分型成功22株独立毒株,均属于NADC30-like毒株。
从本季度的数据来看,当前蓝耳病的流行毒株为NADC30-like毒株,与2022年度的流行趋势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2年度,本季度谱系3的检测比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2.2 圆环3型检测情况
2.2.1 圆环3型的临床表现
猪圆环病毒3型(PCV3)对养猪业的威胁持续升级。研究表明,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PCV3随感染猪的鼻液、粪便、唾液等排出体外,污染运输设备、衣服、饮水和饲料等周边环境,并经消化道、呼吸道途径感染其他健康猪,说明PCV3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水平传播。猪圆环病毒3型易感群体包括不同日龄的猪群,其中最敏感的是妊娠母猪和仔猪,它可导致猪出现消瘦、皮炎、肾病综合征、繁殖障碍等症状。
2.2.2圆环3型的混感情况
* 图7 圆环3型+X病原混感统计(%)
(1)2023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圆环3型单独感染占比为14.17%,混感占比85.83%。在单独混合感染中,圆环3型与蓝耳共同感染的比例最高,占比9.45%,其次是与病毒性腹泻的混感,占比8.66%。因此,圆环3型最大的危害不在于圆环3本身,而在于它的协同发病能力,一旦圆环3发生,将会导致其他疾病的共同感染,增加处置难度。
(2)圆环3型与细菌病和支原体的混感中,混感比例最高的是支原体,其次是与大肠杆菌的混感,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保育阶段,其共同混感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呼吸道问题和腹泻问题。
2.2.3圆环3型的毒株分析
根据PCV3全基因组序列和Cap蛋白突变氨基酸A24V和R27K,将PCV3分为PCV3a、PCV3b和PCV3c 3个基因型。2022年一季度,检测中心完成2株PCV3基因组测序,均属于PCV3a分支,数据量有限,仅供参考。
2.3 圆环2型检测情况
2.3.1 圆环2型的临床表现
圆环2型极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临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皮炎肾病综合征,引发猪群出现体质下降、消瘦、贫血、黄疸、生长发育不良、腹泻、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等症状。
2.3.2 圆环2型的混感情况
* 图8 圆环2型+X病原混感统计(%)
(1)2023年一季度圆环2检测数据显示,圆环2单独感染占比5.36%,与其他病原的混感比例为94.64%,混感占比远高于单独感染的比例,圆环2常表现于保育阶段与蓝耳、圆环3和细菌病等的混感,引起猪只的皮炎肾病综合征、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2)其中与病毒病单独混感比例最高的是与蓝耳的混感,占比14.29%;其次是与伪狂犬的混感,占比12.5%,相比2022年度,呈现上升趋势,需引起重视;第三是与圆环3的混合感染,占比为7.14%;在共感染中,主要表现为与蓝耳和圆环3的共同感染;图片
(3)需要关注圆环2与细菌病和支原体的混感,占比达到33.93%,其中混感率最高的是与支原体的混感,其次是与副猪嗜血杆菌的混感。
2.4 病毒性腹泻检测情况
2.4.1 流行性腹泻(PEDV)的检测情况及毒株分析(1)2023年一季度共检测PEDV样本57份,其中阳性样品41份,样本阳性率71.93%,主要是对四川和广西两地病料进行的检测。
(2)检测中心完成15株PEDV Spike蛋白基因(S)测序,根据S1基因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出11株G2b基因型毒株(73.3%),4株S-INDEL-LIKE基因型毒株(26.7%)。
* 图9 PEDV基因型占比
2.4.2 轮状病毒(RV)的检测情况及毒株分析(1)2023年一季度共检测RV样本54份,其中阳性样品47份,样本阳性率87.04%,主要是对四川和广西两地病料进行的检测。
(2)检测中心完成12株PoRV VP7(G基因型)基因测序,2株(16.67%)为G3基因型,6株(50.00%)为G4基因型,2株(16.67%)为G5基因型,2株(16.67%)为G9基因型,50%样品来源于四川,50%样品来源于广西。
* 图10 RV基因型占比
由于病毒性腹泻的样品有区域限制,所分析的数据仅供参考。
三、小结
2023年一季度检测数据显示,猪场蓝耳问题依然最普遍、最常见,是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疫病,直接威胁到猪场的生产成绩,结合2022年的数据,蓝耳病的防控仍然是猪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疫苗免疫上,结合检测,针对不同的猪群、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感染状态,信得提出“活+灭”免疫方案,即蓝耳活疫苗或蓝耳灭活疫苗优势互补的免疫方式,方案更匹配,效果更有效;在药物保健或压制上,信得提出兰可清和替米考星,即中药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为基础配合对应抗生素的用药方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兰可清+20%替米考星+信恩康(10%恩诺沙星)和兰可清+20%替米考星+信佳美(20%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联合使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仔猪呼吸道问题的比例。
其次是猪场圆环3型的流行,对比2019-2021年的检测数据,从2022年圆环3的检出量明显升高,甚至超过了圆环2型的检出比例,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且圆环2型和圆环3型的同源性不足40%,二者之间几乎无任何交叉保护性,因此圆环2+3二价苗是防控猪场圆环类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第三是猪场病毒性腹泻的问题,受非瘟疫情的影响,很多猪场面临大量补充后备的现状,由此产生种猪来源多、多批次混群、持续引种等情况,病毒性腹泻对新建猪群是最大的挑战,尤其是PED,对仔猪造成的伤亡率非常高,因此,不管是后备猪群还是场内的基础母猪群都要做好腹泻商品化活苗和灭活苗的免疫,山东海利卸立净和卸可净匹配当前流行毒株,可实现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的三重有效防控。
综上所述,当前要聚焦蓝耳病、关注圆环3型、重视病毒性腹泻,结合流调数据,确定当前的防控重点,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