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畜禽资源猪品种资源 → 文章内容

民猪的起源和优良种质特性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7/1 8:46:01 关注:116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民猪的起源和优良种质特性
  张海峰 1,李景荣 2,何鑫淼 1,王文涛 1,田?明 1,陈赫书 1,冯艳忠 1,刘自广 1,吴赛辉 1,汪 亮 1,何海娟 1,亓美玉 1,李忠秋 1,李 淼 1,刘 娣 1 *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民猪是优良的地方猪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可广泛应用于猪的遗传育种。民猪按体型分为3个类型:大型民猪(大民猪)、中型民猪(二民猪)、小型民猪(荷包猪),现在大民猪基本消失,荷包猪仅有少量的保种群体,也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民猪遗传资源,《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均将民猪列入其中。据调研,中国现有纯种民猪8 000余头,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其中黑龙江省有5 000余头,吉林省有1 500余头,辽宁省有500余头,民猪资源仍然岌岌可危,需要有效地保护和利用。
  1
  民猪的起源
  INTRODUCE
  明清时期,随着河北、山东移民大量地迁移,小型华北黑猪和山东中型华北黑猪也被带到了我国东北地区,并分别与东北的本地猪进行杂交,在长期的选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猪这一优良的地方猪种。研究结果显示,民猪与莱芜黑猪、沂蒙黑猪这两个华北型猪种亲缘关系很近,与通城猪、皖南花猪这两个华中型猪种的亲缘关系也不远。据此推测,民猪可能是起源于山东地区的莱芜黑猪与沂蒙黑猪,它们随着人口迁移由山东进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进而形成现在的民猪群体;而莱芜猪等山东黑猪则有可能是以分布于鄂、皖等地的华中型猪种为母本,与山东的本地猪杂交,经长期驯化选育,最终形成了华北型黑猪。
  2
  民猪的优良种质特性
  INTRODUCE
  民猪抗逆性强,肌内脂肪含量高,口感香嫩,具有肉质鲜美、抗寒性强、繁殖力高等优良种质特性,是宝贵的遗传资源,也是良好的生猪育种素材。
  2.1 肉质鲜美
  民猪肉质鲜美,可以生产高端优质猪肉。猪的肉质常以大理石纹、肌内脂肪(IMF)含量、口感、嫩度等指标来综合评定。其中,IMF含量是主要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肉质就越好。民猪肌内脂肪(IMF)含量高达4.8%,与大白猪相比,其IMF和肌肉红度较高,并且具有更低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这也是民猪等地方猪肉质鲜美的主要因素。
  2.2 抗寒性强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严寒,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粗放的生猪饲养方式,使民猪具有极强的抗寒性。研究结果显示,与大白猪、巴克夏猪等引入猪种相比,民猪更加适应寒冷环境,其在严寒环境下具有更高的存活率、不易冻伤、挤卧比例低;民猪的肝脏组织、脂肪组织中参与寒冷适应调控的基因数更多;在寒冷的冬季,民猪皮肤表面密生黑色绒毛、绒毛毛囊密集分布,硬毛毛囊更密、更活跃,可能也是民猪抗寒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繁殖力高
  民猪性成熟早,受胎率高,繁殖性能好,母猪在128~142日龄就会出现初次发情,窝产仔数多达13~15头。研究结果显示,与松辽黑猪相比,民猪每胎可多产1.3头,在第7胎时产仔数最多,高达14.97头。相较于规模化养猪生产中,高于7胎的种母猪几乎均已失去种用价值而被淘汰的事实,民猪的繁殖有效利用年限更长,种用价值更高。
  3
  民猪的保护利用
  INTRODUCE
  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民猪的保护利用,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级财政累计投入3 042万元用于兰西县种猪场建设,积极支持有关科研单位开展相关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省畜牧重点学科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民猪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化开发,在民猪起源进化和优良种质资源特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绘制出中国首部民猪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相关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学科团队还以民猪为育种素材,牵头开展杂交组合筛选和配套系选育工作。筛选出的“巴民优快”组合肌内脂肪含量3.3%,是引入猪种的2倍,风味氨基酸比引入猪种高18%,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满足市场及企业效益需求,在全国优质品牌猪肉评比中获5A级优质猪肉奖。历经16年培育出的龙民黑猪配套系,肌内脂肪含量高达4.23%,达100 kg日龄180 d,比民猪少92 d。龙民黑猪配套系的选育成功填补了黑龙江省生猪育种40年的空白,有力促进了民猪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化开发。

文章来源:猪业科学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民猪肠道微生物功能发掘与利用研究进展2023/6/7 19:16:27
民猪不同杂交组合重要生产性能研究2022/12/29 9:01:40
黑龙江省地方猪—民猪“北猪南繁”的机遇与方向2022/12/13 7:48:12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