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细菌疾病 → 文章内容

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状况与防治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1/15 15:38:45 关注:14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发病状况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可感染鸭、火鸡和其他禽类。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的冬春季节较为多发,且各品种的鸭都可能感染,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一般为5%至80%。
  主要感染对象为1至8周龄的雏鸭,特别是2至5周龄的雏鸭最易感,而1周龄以内的雏鸭因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8周龄以上的鸭则很少发病。成年鸭发病后可能带菌并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和黏膜等,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受污染的饲料、饮水、环境、飞沫、空气、尘土等都是潜在的传播媒介。育雏室空气不流通、潮湿、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过低、饲养管理不当、气候骤变、环境恶劣等应激因素,都可能诱发和加剧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3天,有的可长达7天。根据病程的长短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最急性型:主要发生在幼鸭群中,一般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即突然死亡。
  急性型:主要见于2至4周龄的雏鸭,病程一般为1至3天。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行走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缩颈、甩鼻打喷嚏。眼睛和鼻孔有浆液性或脓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的羽毛粘连或脱落,鼻孔被分泌物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排绿色或黄绿色恶臭稀便,部分病鸭腹部膨胀。后期病鸭出现消瘦、脱水和神经症状,如两腿僵直、摇头摆尾、头颈震颤或头向后勾于背上,有的出现角弓反张、全身痉挛性抽搐,经几次发作后死亡。
  亚急性型或慢性型:主要见于4至7周龄雏鸭或由急性病例转化而来,病程可达1周或1周以上。患鸭头颈歪向一侧,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关节肿胀、共济失调,站立时呈犬坐式姿势,进而出现痉挛性点头或摆尾,前仰后翻,翻转后仰卧,两腿呈游泳状划动。少数病例出现呼吸困难、消化不良、脱水消瘦,最后衰竭死亡。耐过的病鸭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成为僵鸭,饲料报酬率低,失去经济价值。
  防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但如果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传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预防措施:
  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原则,如需购买鸭苗,应到健康的孵化场、种鸭场选购,并了解该鸭苗的免疫情况和饲养管理状况,进行严格的检疫,严禁从患病的地区购入种蛋和鸭苗。
  隔离观察:鸭苗进场后必须进行隔离观察饲养两周左右,确认健康后才能和本场的原有鸭群混群饲养。
  免疫接种:给雏鸭接种疫苗使其对鸭传染性浆膜炎有免疫保护力,这是预防该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灭活油乳剂疫苗和弱毒灭活苗两种,一般在6至9日龄进行首次免疫,首免之后2至3周进行二次免疫。由于该病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以也可以用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疫苗进行免疫。
  饲养环境:不同日龄、批次的鸭必须分开饲养,饲养密度要合理。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和湿度,注意鸭舍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舍内有毒、有害气体,同时注意保暖防寒。鸭舍要求干燥清洁,地面育雏应勤换垫料。避免转群、驱赶、运输、日晒、雨淋等不良因素影响,减少各种应激反应的发生。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如氟苯尼考、左旋氧氟沙星、大观霉素等药物,对该病的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容易出现耐药性,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用药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筛选高敏药物进行治疗,为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可交替使用不同药物。同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和5%的葡萄糖,让雏鸭自由饮用,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具体用药方案:
  氧氟沙星饮水:1~2周龄雏鸭使用,50克氧氟沙星加水200公斤,每天1次。
  头孢安泰:鸭群已患病时可使用,100克头孢安泰加水300公斤给其饮用,每天1~2次,连用3天。
  浆膜净:100克浆膜净加水100公斤给鸭饮用,每天2次,连用3~5天。
  肠力素:100克肠力素加水250公斤给鸭饮用,饮前控水,每天2次,连用3天。
  四黄提纯原药:拌入饲料,促进药物快速吸收,提高机体抗病力及免疫机能。
  综上所述,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进行免疫接种、改善饲养环境以及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迅捷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新发鸭肝炎病:发病状况与防治2024/11/15 15:36:28
鸭新发水禽细小病发病状况与防治2024/11/15 15:34:02
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发病状况与防治2024/11/15 15:32:09
鸭沙门氏菌:发病状况与防治措施2024/11/15 15:30:27
鸭巴氏杆菌病:发病状况与防治2024/11/15 15:28:43
鸭大肠杆菌发病状况与防治2024/11/15 15:27:0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