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蛔虫病:发病状况与防治措施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1/15 15:47:03 关注:17 评论: 我要投稿
|
|
发病状况
鹅蛔虫病是由鹅蛔虫所引起的一种禽肠道寄生虫病,主要寄生部位在小肠内。雌虫产出的虫卵通过鹅的粪便排出到外界环境中,在潮湿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经过10~16天即可发育成具有感染力的幼虫。鹅一旦摄入这种感染期的虫卵,虫卵内的幼虫就会在前胃或十二指肠中孵化,进而侵入肠黏膜中继续发育,造成黏膜出血和发炎。
在临床上,鹅蛔虫病的主要特征为消化道机能障碍。患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羽毛蓬松杂乱、机体日渐消瘦、冠及眼结膜苍白、生长缓慢或停止,以及交替发生的便秘和下痢,粪便中常混杂有血液或虫体。在病情严重时,鹅可能会因严重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小肠前、中段肠管增粗,剪开肠壁即有蛔虫虫体出现,严重者可见肠管内有大量虫体堵塞肠腔,肠黏膜肿胀出血、溃疡。
防治措施
针对鹅蛔虫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鹅舍内外的清洁卫生,保持舍内和运动场地的干燥。
及时清除鹅粪并进行发酵处理,以杀灭虫卵。
定期更换垫草,并定期对地面、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成鹅与雏鹅分开饲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营养加强:
饲料中应保证有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动物性蛋白,以增强鹅的免疫力。
定期驱虫:
幼鹅在60日龄和120日龄时各用药驱虫一次。
在有蛔虫病史的鹅场,每年进行两次驱虫,分别于2月龄和冬初进行。
成年鹅每年秋季驱虫一次,散养鹅则每月驱虫一次。
驱虫药物可选用伊维菌素、驱蛔灵(枸橼酸哌嗪)、甲苯咪唑、左咪唑(左旋咪唑)、驱虫净(四咪唑)、丙硫苯咪唑等。
环境控制:
饲养区内杜绝其他禽类的进入,避免交叉感染。
禁止将不同日龄的鹅混群饲养。
散养鹅要保持场地干燥清洁,减少与粪便接触的机会。
综上所述,鹅蛔虫病对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营养加强和环境控制等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鹅蛔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鹅场的实际情况和疫情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确保鹅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迅捷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