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玉米停拍,玉米能否迎来转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2/24 12:16:21 关注:32 评论: 我要投稿
|
|
进口玉米停拍之 “变”
2024 年 12 月 18 日,中储粮集团公司发布《关于停止进口玉米轮出销售的公告》:“根据有关部门工作安排,中储粮集团公司即日起停止进口玉米轮出销售。” 此消息如巨石入水,在农业市场激起千层浪。一直以来,进口玉米的轮出销售是市场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的戛然而止,瞬间打乱了市场原有的节奏与预期。众多从业者纷纷惊愕不已,市场上各种猜测与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在试图探寻这一决策背后的深意,以及它将给玉米市场带来的究竟是希望的曙光,还是未知的风暴。
影响玉米市场的多因素博弈
政策端利好频出
在进口玉米停拍的消息引发市场震动之后,政策层面的后续动作与表态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期,政策端可谓动作频频,不断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宛如为低迷的玉米市场注入了一针针 “强心剂”。首先,增储库点的快速发布犹如一声号角,吹响了国家收储的前奏。这一举措意味着国家将动用力量收购玉米,增加市场需求,从而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从历史经验来看,增储政策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信心,缓解供过于求的压力,为价格的企稳回升创造条件。
而在宏观层面,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货币宽松、增加内需等政策导向,虽然并非直接针对玉米市场,但却如春风化雨,对整个经济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市场上的资金更加充裕,这对于玉米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无论是种植户、贸易商还是加工企业,都意味着融资成本的降低和资金流动性的增强。在增加内需的政策推动下,国内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其下游需求也可能随之增加。例如,深加工企业可能会因为消费市场的回暖而加大生产力度,从而增加对玉米的采购量。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利好政策在短期内对现货市场的作用可能较为有限。目前,下游企业尤其是中间贸易环节,整体观望情绪依然浓重。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企业担心贸然行动会面临风险。例如,贸易商担心收购玉米后价格下跌导致亏损,加工企业担心产品销售不畅而积压库存。因此,在短期内,玉米市场仍将面临一定压力,价格大幅上行的概率不大。但从长期来看,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发酵,其对玉米市场的积极影响有望逐渐显现,为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区现状:供应压力犹存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之一,新季玉米的生产情况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然而,今年东北地区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遭遇了诸多不利因素。在收获期,东北地区遭遇了较多雨水,且气温偏高。过多的雨水导致土壤湿度较大,容易引发玉米病虫害的滋生,同时也可能造成玉米倒伏,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气温偏高则使得玉米在生长后期的灌浆过程受到影响,导致玉米粒不够饱满,容重下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当前东北地区玉米储存难度加大,粮质堪忧。
在这种情况下,农户的售粮意愿较高。一方面,由于玉米质量下降,农户担心后期难以储存,导致玉米变质,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随着春节的临近,农户需要资金来准备年货、偿还债务等,因此希望能够尽快将手中的玉米出售。然而,市场的反应却并不乐观。贸易环节由于对玉米质量和后期市场走势的担忧,建库意愿较低。他们担心收购的玉米难以销售出去,或者需要降价销售,从而导致亏损。深加工企业则趁机压价收购,以降低生产成本。在这种供需博弈的情况下,东北产区市场信心普遍不足,整体价格稳中趋弱。
与东北地区相比,华北地区进入了集中售粮期,农户售粮积极性同样较高。华北地区的玉米产量相对稳定,但由于市场供应充足,而下游企业普遍按需采购,市场心态偏弱。企业在采购玉米时更加谨慎,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生产需求和库存情况进行采购,不会盲目囤货。这使得市场上的玉米供应相对过剩,价格上涨乏力。
需求端的 “弱平衡”
生猪养殖行业作为玉米的主要消费领域之一,其市场动态对玉米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生猪市场供应压力较大,猪价震荡下跌。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产能过剩。据相关数据显示,12 月 19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 15.82 元 / 公斤,不同地区价格略有差异,但整体呈现下跌趋势。例如,华东地区均价 16.09 元 / 公斤,西北地区 15.89 元 / 公斤,华中地区 15.77 元 / 公斤,华北地区 15.49 元 / 公斤,华南地区 16.01 元 / 公斤,东北地区 15.25 元 / 公斤,西南地区 16.00 元 / 公斤。近日猪价跌势持续,散户和二次育肥出栏较为积极,市场供应充裕。
虽然南方腌腊有所减量,但北方灌肠逐渐进入高峰阶段,终端需求有所提升。然而,总体来看,年底出栏进程加快,需求增量仍不及供应增量,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依然明显。这种供需格局使得生猪养殖企业在采购玉米时更加谨慎,他们会尽量控制成本,减少玉米的采购量或者寻找价格更低的替代品。例如,一些企业可能会增加小麦、高粱等其他饲料原料的使用比例,从而降低对玉米的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玉米的需求,使得玉米市场难以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玉米深加工行业也是玉米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玉米原料价格上行乏力,下游产品走货平平。12 月 19 日,全国淀粉均价为 2834 元 / 吨,酒精均价为 5145 元 / 吨,DDGS 均价为 1895 元 / 吨,蛋白粉价格为 3740 元 / 吨,纤维饲料均价为 815 元 / 吨,胚芽粕均价 1443 元 / 吨。下游产品的销售不畅使得深加工企业面临库存压力,他们不得不减少玉米的采购量,以控制生产规模。例如,淀粉企业由于下游需求不足,产品积压,可能会降低开工率,从而减少对玉米的需求。这进一步加剧了玉米市场的供需失衡,使得玉米价格在需求端难以获得有效的支撑,陷入了一种 “弱平衡” 的状态。
玉米市场展望:转机与挑战并存
综合来看,进口玉米停拍这一事件对玉米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政策端、产区供应、需求端等多因素的交织作用下,玉米市场呈现出复杂的态势。虽然政策利好不断,但短期内难以完全扭转市场的弱势格局,市场仍需时间来消化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未来,我们应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一方面,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市场供需关系的自然调整,玉米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回升,行业发展可能迎来新的机遇。例如,国家收储力度的加大可能会逐渐缓解市场供应压力,而需求端在消费市场回暖、生猪养殖行业结构调整以及深加工行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的推动下,也可能出现改善。另一方面,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有效平衡供需关系、稳定玉米价格、提高玉米质量、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等。
在这个关键时期,玉米产业链上的各方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经营策略。种植户应注重提高玉米质量,降低储存风险;贸易商需谨慎把握市场节奏,合理控制库存;加工企业要积极创新,拓展市场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推动我国玉米产业走向更加成熟、高效、可持续的未来。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