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病毒疾病 → 文章内容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指南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2 14:54:39 关注:565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冬春季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兽共患病高发期,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明显增大。在此情形下,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务必做好冬春季节禽流感防控措施。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H5N6和H7N9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一旦防控不力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可感染由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尽管目前人感染禽流感只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有什么症状?
  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有高热(38℃以上)、咳嗽、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恶心、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会引起死亡。
  禽类感染后,常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产蛋量大幅度下降或停止,头颈部水肿,鸡冠、肉髯等发绀,流泪,高度呼吸困难,排出黄白、黄绿稀便,头颈歪斜等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多数病例病程为2~3天,致死率可达100%。
  如何防控禽流感?
  对养殖家禽:一是严格引入。坚持从管理规范的养殖场引入家禽并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建议活禽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购进家禽继续饲养。二是加强免疫。疫苗免疫是预防禽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凡饲养鸡鸭鹅鸽等家禽都要做好禽流感疫苗注射,同时饲养场所要定期做好清洁消毒措施。三是重视监测。镇街农业部门要定期开展家禽免疫后抗体抽样检测,对抗体检测不合格的禽群及时进行补免等措施。
  对市民群众:一是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接触需及时用肥皂水洗手。二是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活畜禽及其动物产品。三是不食用生禽肉、生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食用,在食品加工处理的过程中,案板、刀具、容器等一定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四是一旦发生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相应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五是有关从业者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在饲养、售卖、宰杀家禽等工作时要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永州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关于防止波多黎各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我国的公告2025/1/27 18:05:21
2025年第3周国际禽流感疫情汇总2025/1/27 17:41:53
欧盟发布2023年家禽和野生鸟类禽流感监测年度报告2025/1/23 13:00:14
2024年12月世界禽流感报告2025/1/21 18:38:50
2025年第2周国际禽流感疫情汇总2025/1/21 10:23:00
新型H5N1禽流感病毒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2025/1/20 22:23:3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