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2025年玉米市场风云:价格涨跌背后的供需密码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12 8:10:19 关注:27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节后玉米价格上涨,开启市场新局
  春节的喜庆氛围尚未完全消散,国内玉米市场便已迎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随着节后首个交易日的开启,玉米价格犹如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开启了上涨行情,尤其是深加工企业的玉米收购价格,更是呈现出普遍上涨的态势,最高涨幅达到了 60 元 / 吨。这一涨势,无疑为新一年的玉米市场奠定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开端。
  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玉米主产区,节后价格上涨的信号格外明显。中储粮在东北三省新增收储库点,扩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玉米市场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也直接推动了价格的上扬。与此同时,华北地区虽在春节期间市场活跃度不高,但节后企业为了促进到货,纷纷提价收购,使得玉米现货价格也出现了回暖迹象。
  从更广泛的市场视角来看,南北港口的玉米价格涨幅同样显著。北方港口二等玉米收购价较节前上调 60 - 70 元 / 吨,主流平舱价上涨 50 元 / 吨;广东地区港口玉米报价较节前上涨 30 - 50 元 / 吨,广东蛇口港散粮成交价涨幅 30 元 / 吨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春节后的玉米市场,正处于一个价格上行的通道之中。
  2 月玉米市场:供需博弈下的价格走向
  (一)供应端:多因素交织影响
  2 月的玉米供应格局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市场的供应情况。
  陈化玉米库存量延续下降趋势,为新季玉米腾出了市场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化玉米在市场上的占比逐渐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供应压力,也为新季玉米的上市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
  新季玉米则正处于上市的高峰期,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北方玉米主产区的种植户,在春节结束后,为了筹备春耕资金,售卖玉米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他们纷纷将手中的玉米推向市场,使得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大幅增加。同时,气温的逐步回升也成为了一个关键因素。高水分玉米在温暖的环境下,霉变率进一步增高,这让种植户们深感担忧。为了避免损失,他们不得不加快售粮的节奏,将玉米尽快出手。
  南北港口的库存情况也备受关注。截至 2 月 7 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量接近 530 万吨,广东港内贸玉米库存超过 130 万吨,均高于近五年均值。如此高的库存水平,表明市场在短期内面临着较大的供应压力。大量的玉米堆积在港口,等待着被消化,这对市场价格的稳定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二)需求端:淡季特征与市场预期
  2、3 月的东南沿海下游企业,正处于采购淡季。在这个时间段,企业的需求状况相对疲软,对玉米价格的支撑作用也较为有限。
  企业们优先选择消化前期库存,以降低成本。前期积累的库存成为了企业们在淡季的主要原料来源,他们通过合理调配库存,满足生产的基本需求。中大型企业在补库时,也多以刚需为主,不会进行大规模的采购。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情况,谨慎地补充库存,避免因过多采购而造成资金积压。
  从往年的经验来看,1 季度东南沿海下游企业库存处于逐步减少趋势。在这个季节,市场需求相对不旺,企业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缩小,对玉米的需求量自然也会下降。这就导致企业的库存逐渐减少,而在库存减少的过程中,企业对玉米的采购也会变得更加谨慎。
  政策与进口:玉米市场的两大关键变量
  (一)政策利好:稳定价格的坚实后盾
  在玉米市场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政策端的动态始终备受关注。近期,政策端频繁释放出一系列利好消息,彰显了国家对于稳定玉米价格、稳定种粮预期的坚定决心。
  中储粮作为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轮政策调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春节假期刚过,中储粮便迅速行动,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增加新一批收储库点,进一步扩大 2024 年国产玉米收购规模。这一举措犹如一颗定心丸,投入到了原本略显波动的玉米市场之中。通过增加收储库点,中储粮能够更广泛地覆盖玉米主产区,直接从种植户手中收购玉米,这不仅为种植户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有效地调节了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当市场上玉米供应过剩,价格面临下行压力时,中储粮的大规模收购能够吸纳多余的库存,稳定市场价格;而当市场供应不足时,中储粮又可以通过释放储备玉米,满足市场需求,维持价格的稳定。
  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储粮的收储行动对市场心态产生了积极的利多影响。贸易商们原本对市场走势持观望态度,但在看到中储粮的积极行动后,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振。他们开始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增加采购量,贸易环节的建仓预期也随之增强。这种市场信心的恢复,进一步推动了玉米价格的稳定和上涨。
  除了中储粮的收储行动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对新季玉米收购做出了全面安排。通知要求相关地方要坚持问题导向,细化工作举措,切实强化玉米收购工作的统筹组织。这包括深化产销合作,加强农企对接,调动各类企业收储建库的积极性,以增强市场购销活力。通过加强市场监测和形势研判,适时通报收购进度、价格等信息,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安排购销活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强化科学储粮技术指导,视情优化收购安排,满足农民售粮需要。这些举措从多个层面入手,全面保障了玉米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稳定玉米市场价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进口减量:国内市场的积极影响
  在政策利好为玉米市场保驾护航的同时,进口方面的变化也为国内玉米市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2024 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呈现出大幅减少的态势,这一变化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4 年 12 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仅为 34 万吨,同比减少 93%,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全年玉米进口量共计 1376 万吨,同比减少约 49%,这一降幅之大,超出了许多市场人士的预期。从进口来源国来看,2024 年从巴西进口玉米 664.6 万吨,占比 47%;从乌克兰进口 464 万吨,占比 33.7%;从美国进口 207.3 万吨,占比 15% 。
  玉米进口量的大幅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国内玉米价格。以往,大量低价进口玉米的涌入,对国内玉米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国产玉米在价格上往往难以与之竞争,导致国内玉米价格受到压制,种植户的收益也受到了影响。而如今,进口量的减少,使得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了改善。国产玉米的市场份额得以扩大,价格也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全球玉米产不足需预期增强,这也是导致我国玉米进口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美国农业部 12 月份供需报告预测,2024/25 年度全球玉米产量 12.18 亿吨、消费量 12.39 亿吨,产不足需约 2000 万吨,库存消费比 24%,较上年度下降 2 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玉米价格强势反弹。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合约价格自 8 月底以来持续反弹,目前已累计上涨约 25%,超过前期反弹高点。国际玉米价格的上涨,使得我国进口玉米的成本增加,进口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
  此外,国内玉米产能的提升也是进口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2024/2025 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调整为 44740.7 千公顷,比上年增 1.2%;单位面积产量调整为每公顷 6591.7 公斤,比上年增 0.9%;总产量调整为 29491.7 万吨,比上年增 2.1%,再创历史新高。国内玉米产量的增加,使得我国对进口玉米的依赖程度降低,进一步推动了进口量的下降。
  市场展望:2 月玉米价格的稳中有升
  综上所述,2 月的玉米市场在供需两端的博弈中,虽然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但也蕴含着诸多积极因素。
  从供应端来看,尽管新季玉米上市量充足,且南北港口库存处于高位,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供应压力。但随着气温回升,高水分玉米霉变风险增加,种植户加快售粮节奏,这一过程也会逐渐消化部分库存。
  需求端虽处于淡季,但随着节后企业复工复产,下游企业的补库需求也在逐步释放。政策端的利好消息更是为市场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中储粮的收储行动以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全面安排,都为玉米价格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进口玉米量的大幅减少,也为国内玉米市场创造了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综合考虑,2 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趋稳运行,价格重心或略有上移。这一市场走势,不仅为种植户、贸易商和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市场信号,也为整个玉米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未来的市场变化中,我们仍需密切关注产区天气、收储政策以及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潜在挑战。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玉米市场大变局:美国农业部报告背后的真相2025/2/13 19:14:37
2024玉米价格跌跌不休,2025能否触底反弹?2025/2/13 11:43:08
2025年1月玉米市场:港口数据背后的供需密码2025/2/12 18:44:12
玉米市场风云:春节后价格涨跌背后的博弈2025/2/12 7:45:29
玉米小麦市场大揭秘:涨跌之间,机遇与风险并存?2025/2/11 13:00:30
春节后玉米市场风云:价格涨跌背后的秘密2025/2/11 7:37:3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