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养殖管理饲料与营养 → 文章内容

猪饲料大揭秘:从“吃什么”到“怎么吃”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22 9:09:00 关注:41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现状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猪肉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生产的猪肉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数字直观地展现了我国在全球猪肉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我国养猪业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约 8000 年前,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家庭散养模式长期占据主导,成为我国养猪业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相契合,满足了家庭和当地市场的基本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规模化、精准化、生态化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创新和实践中得到显著提升。
  在生猪养殖的诸多环节中,饲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生猪养殖的关键成本之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优质的饲料能够为生猪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提高生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养殖成本。优质饲料还能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使生猪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出栏标准,增加养殖收益。反之,劣质饲料不仅无法满足生猪的营养需求,还可能导致生猪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易患疾病,甚至影响猪肉的品质和口感,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的生理特点与饲料需求
  猪的消化系统
  猪作为杂食动物,拥有独特的消化系统,其中单室胃是其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猪的单室胃呈弯曲的椭圆形,宛如一个精心设计的消化容器,在猪的消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胃与食管相连的部分被称为贲门,它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严格控制着食物的进入,确保食物只能单向进入胃内,防止食物反流,维持胃内消化环境的稳定 。而与十二指肠相接的部分则是幽门,它如同一个精准的调节阀,负责将消化后的食糜缓慢、有序地送入小肠,为后续的消化吸收过程做好准备。
  当食物经由贲门进入胃内后,胃的消化之旅便正式开启。胃的体积相对较大,这一特点使其能够容纳大量的食物。在胃内,消化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胃壁肌肉如同勤劳的工匠,通过有规律的机械运动,将食物由大颗粒研磨成小颗粒,大大增加了食物的表面积,使其更容易与消化液接触。随后,这些小颗粒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搅拌,在胃液中各种消化酶和胃酸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糊状,这种糊状物质更易于均匀地输送至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在这个消化过程中,内源性消化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就像是一群高效的 “化学工程师”。这些消化酶由猪体内的消化腺分泌,如胃腺、胰腺等,它们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不同的营养物质,将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例如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把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水解为单糖(主要是葡萄糖),使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等。这些小分子物质能够被肠道更容易地吸收,为猪的生长和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内源性消化酶的活性和分泌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猪的生长阶段、饲料的种类和质量、胃肠道的健康状况等。在仔猪阶段,由于消化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消化酶的分泌量相对较少,活性也较低,因此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需要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而随着猪的生长发育,消化酶的分泌量和活性会逐渐增加,对饲料的适应性也会增强。
  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猪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如同经历了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不同的生长阶段就像是旅程中的不同站点,每个站点都有着独特的需求。从出生至断奶期,这是猪生命中最为脆弱和关键的时期,就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需要精心呵护。在这个阶段,仔猪的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消化系统还很脆弱,但它们的生长速度却极为迅速,对营养的需求十分迫切。此时,它们需要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以满足其快速生长和发育的需求。母乳是这个阶段仔猪最理想的食物来源,它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如优质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同时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活性物质,能够为仔猪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和免疫力保护。在实际养殖中,由于各种原因,仔猪可能需要提前断奶,这就需要为它们提供合适的代乳料。代乳料应尽可能模拟母乳的营养成分和特性,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同时要易于消化吸收,以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健康生长。
  进入生长期,猪的身体开始快速增长,骨骼和肌肉迅速发育,就像茁壮成长的小树,需要充足的养分来支撑其生长。在这个阶段,猪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大幅增加,能量就像是推动生长的 “燃料”,为猪的各种生理活动和生长提供动力;蛋白质则是构建身体的 “基石”,是骨骼、肌肉等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重要原料。饲料中应含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豆粕、鱼粉等,同时要保证能量的充足供应,可以通过添加玉米、小麦等能量饲料来满足这一需求。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可或缺,它们在猪的新陈代谢、骨骼发育、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维生素 D 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钙和磷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对骨骼的生长和强度起着关键作用。
  当猪进入育肥期,它们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而体内脂肪的积累开始加速,就像即将成熟的果实,开始储存养分。此时,饲料的管理策略需要进行调整,应以维持猪的健康,同时优化肉质为主。能量的供应仍然重要,但要适当控制蛋白质的含量,避免蛋白质摄入过多导致猪的生长过快、脂肪沉积过多,影响肉质。可以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如玉米、高粱等,同时减少蛋白质饲料的用量。还需要关注饲料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以确保猪能够健康生长,生产出优质的猪肉。过度或不足的营养供给都可能会对猪肉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如营养过剩可能导致猪肉脂肪含量过高,口感油腻;营养不足则可能使猪肉的色泽、口感和风味不佳,影响市场价值。
  常见猪日粮的结构形态
  在生猪养殖中,饲料的结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的形态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它们如同舞台上的不同角色,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为生猪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常见的猪日粮结构形态主要包括粉状饲料、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它们在制作工艺、营养特性以及对生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粉状饲料
  粉状饲料的制作过程相对较为直接,就像一场有条不紊的原料粉碎与混合的交响乐。它是将饲料配方中的各种原料,经过一系列精心的碾压粉碎操作,使其成为细小的颗粒,然后再进行充分的混合,最终得到的饲料产品。这种饲料堪称是一个由 40 种常量和微量成分组成的多组分混合物,每一种成分都如同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营养体系。因此,确保各成分充分且均匀地混合至关重要,这就如同指挥家要确保每个音符都能和谐共鸣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为生猪提供既优质又安全的食物来源。
  在生产粉状饲料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精细的操作。首先,对于动物源性蛋白质原料,一般会预先经过研磨处理,使其更易于与其他成分混合,并且能够更好地被生猪消化吸收。而微量成分,如合成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通常会以粉末状或液体形式提供,它们就像交响乐中的特殊音符,虽然量少,但却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对于谷物、豆粕和籽粕等主要原料品类,由于其结构较为坚硬,就像顽固的音符,在与其他日粮成分混合之前,需要进行粉碎研磨处理,以打破它们的坚硬外壳,释放出其中的营养成分。
  粉状饲料的优势十分显著,它就像是一位高效的营养传递者。通过增加原料的表面积,使其能够更好地与胃肠消化酶接触,就像为消化酶打开了一扇通往营养宝库的大门。这样一来,粉状饲料能够有效提高干物质的消化率以及饲料的转化效率,从而有助于提升动物的生长性能,让生猪能够更健康、更快速地成长。同时,它还能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效益,为养殖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然而,粉状饲料也并非完美无缺,就像再优秀的演员也有自己的短板。当原料出现过细的颗粒尺寸时,会降低猪的平均日采食量。这是因为含有更细颗粒的饲料的适口性更差,就像一道美食,如果口感不佳,食客自然会减少食用量。增加研磨强度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增加能耗,这就像一个耗能大户,会增加养殖成本;缩短研磨设备寿命,频繁更换设备会带来经济损失;降低饲料流动性,使饲料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等问题;增加粉尘问题,不仅会影响猪舍的环境卫生,还可能对生猪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猪饲料结构太细还会对胃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就像一个隐藏的健康杀手,可能导致胃溃疡等疾病,损害猪的整体健康。因此,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需要参考现有研究数据,将粉状饲料的颗粒大小控制在中等范围,即 500 - 1600μm,以实现最佳的养殖效果。
  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的生产工艺则相对复杂,仿佛是一场融合了多种技术的精彩演出。它是将饲料原料经过粉碎、混合后,通过特制的压模压制而成直径各异的颗粒状饲料。在这个过程中,涉及高温挤压等步骤,就像一场高温与压力的洗礼。尽管在此过程中维生素、氨基酸等不耐热成分可能会有所流失,就像演出中的一些小遗憾,但颗粒饲料凭借其众多显著优点,依然深受广大养殖者的喜爱,成为了养殖舞台上的明星产品。
  在制粒过程中,热量、水分和压力共同作用于饲料,就像三位默契的舞者,使小颗粒发生团聚,形成结构紧密的颗粒饲料。与糊状饲喂相比,颗粒饲料在多个方面能够显著提升猪的生产性能。它能够裂解和糊化淀粉,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淀粉消化吸收的大门,有助于动物更好地消化吸收淀粉中的营养成分。通过高温处理,颗粒饲料能够杀灭致病微生物,就像一位英勇的卫士,降低饲料霉变的可能性,保障了饲料的卫生安全。它还能提高饲料的整体消化吸收率,显著改善适口性,使猪只不易挑食,就像一顿美味佳肴,让生猪食欲大增。颗粒饲料易于饲喂,饲喂时间短,减少了因采食造成的营养消耗,就像高效的喂食器,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同时,颗粒饲料占用空间小,便于贮存和运输,就像小巧的储物箱,方便了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此外,它还能保证饲料各组成元素的均匀性,降低饲料分级的可能性,从而避免营养物质的无效浪费,确保每一头生猪都能获得均衡的营养。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饲料的颗粒质量,特别是颗粒的完整性,就像再精彩的演出也需要完美的舞台效果。若颗粒质量不佳,破碎率高,细粉量多,不仅会增加饲料的浪费,就像一场浪费资源的闹剧,还会因适口性下降而导致采食量减少,进而直接影响饲料利用率的提升,无法充分发挥颗粒饲料的优势。
  膨化饲料
  膨化饲料作为饲料加工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在养殖实践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饲喂效果,仿佛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膨化处理过程中,各原料组分在膨化机内受到强烈的高温挤压、搅拌和剪切作用,就像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能量风暴,从而实现进一步的细化和均化。随着膨化机内压力的逐渐增大和温度的逐渐升高,糊状混合物从模孔喷出的瞬间,由于巨大的压力差,会发生膨化、失水和降温,就像一场神奇的魔法表演,从而形成膨化产品特有的疏松、多孔、酥脆结构。
  经过上述处理,各类原料发生了广泛的物理结构变化,就像经历了一场神奇的变身。由粉状转变为糊状,淀粉实现糊化,蛋白质发生变性,纤维质部分得到降解和细化。这些变化显著提高了饲料组分的消化率,就像为生猪的消化系统安装了一个高效的加速器。膨化饲料还具有其他显著优势,它能够有效降低普通颗粒饲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含粉率过高问题,从而改善适口性,让生猪更加喜爱食用。同时,膨化饲料减少了粉尘的产生,有助于避免猪舍环境中螨虫等害虫大量繁殖,减少猪舍环境的污染,就像一位环保卫士,进而降低由此引发的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保障了生猪的健康。
  日粮结构形态对生猪的影响
  对消化吸收的影响
  不同结构形态的日粮在生猪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产生着各异的影响。
  粉状饲料,因其原料经过粉碎混合,能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化率。有研究表明,饲料中谷物颗粒尺寸每减小 100μm,每千克淀粉通过 α- 淀粉酶的淀粉吸收量就会增加 26.8g 。将小麦颗粒尺寸减小到 500μm 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但进一步减小颗粒尺寸对消化率的改善并不显著。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蛋白质的消化率也会相应增加,主要是因为原料颗粒的表面积增大,使得蛋白质更多地暴露于消化酶中。不过,当原料颗粒过细时,会降低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原因是含有更细颗粒的饲料适口性更差。Nemechek 等学者在探讨日粮形态和玉米粒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影响时发现,当原料粒度从 650μm 降至 350μm 时,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均出现降低的情况,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
  颗粒饲料在制粒过程中,植物性原料的胚乳细胞壁遭到破坏,显著提升了消化酶的可及性,进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产生积极影响。淀粉原料的部分糊化不仅提高了淀粉的消化率,还减少了日粮成分的分离现象,降低了颗粒饲料在消耗过程中的浪费,有效防止了动物挑选出适口性好的成分,并加快了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速度。众多研究都已证实,颗粒饲料在提高生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膨化饲料经过膨化处理,各类原料发生广泛的物理结构变化,淀粉实现糊化,蛋白质发生变性,纤维质部分得到降解和细化,这些变化显著提高了饲料组分的消化率。科学的膨化处理技术还能软化或切断饲料中的纤维组分,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与繁殖,优化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推动肠道的正常蠕动,有效预防便秘和肠梗阻的发生。膨化处理还能缓解应激反应对肠道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减少细菌和病毒的入侵机会,有力地维护肠道健康。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日粮结构形态的不同,对生猪的生长性能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在平均日增重方面,Lyu 等的研究表明,相较于饲喂粉糊状饲料的生猪,饲喂颗粒饲料的生猪平均日增重表现出明显优势。在一些实际养殖案例中,使用颗粒饲料喂养的猪群,在相同的养殖周期内,平均日增重比使用粉状饲料喂养的猪群高出 10%-20%。而膨化饲料在促进生猪生长方面同样效果显著。有研究选用体重(9.50±1.05)kg 的 “杜 × 长 × 大” 保育猪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膨化玉米,其中试验 2 组、3 组(替代比例分别为 20%、30%)的保育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 ,料重比显著降低。这充分说明膨化饲料能够有效促进保育猪的生长,提高其生长性能。
  料肉比是衡量生猪生长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颗粒饲料由于其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料肉比。在实际养殖中,使用颗粒饲料的养殖场,其猪群的料肉比通常比使用粉状饲料的养殖场低 10%-15%。膨化饲料通过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使猪消化道对饲料的吸收利用更为充分,从而也能降低料肉比。在一些使用膨化饲料的养殖试验中,猪的料肉比相较于使用普通颗粒饲料降低了 5%-10%,同时还减少了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养殖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未来猪饲料的发展方向
  严控加工流程
  当前,我国猪饲料生产已具备十分成熟的加工工序,涵盖粉碎研磨、配料混合、挤压制粒、膨化处理等多个环节。这些工序环环相扣,如同精密的机器运转,每一个环节都对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饲料加工处理能够促使饲料营养成分发生积极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进而提升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充分发挥饲料配方的最大效用。
  在众多加工环节中,粉碎研磨是关键的第一步。经过粉碎研磨后的饲料原料,表面积显著增加,就像将一块大蛋糕切成无数小块,每一小块都能更充分地与外界接触。这种增加的表面积有助于原料与猪肠道中各类消化酶的更充分接触,使得生猪食用后,饲料更易消化,肠道蠕动也能得到促进,从而有助于生猪更好地吸收饲料中的营养。
  热加工处理(包括挤压制粒和膨化处理)同样不可或缺。挤压制粒和膨化处理就像是给饲料进行了一场 “魔法改造”,不仅能够改善饲料的卫生状况,杀灭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降低饲料霉变的风险,还能降低粉化率,使饲料更加成型,减少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失。热加工处理还能增加采食量,通过改善饲料的适口性,让生猪更愿意进食。它还能减少过敏原蛋白和抗营养因子,科学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确保生猪肠胃安全,进而有益于猪的消化吸收。
  然而,尽管粉碎研磨和热加工处理在饲料生产中至关重要,我们也必须严格控制粉碎力度、温度及调制时长。过度粉碎饲料原料会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就像给后续工序设置了重重障碍,导致功耗和成本上升。过度粉碎还会对猪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肠胃疾病,如胃溃疡等。温度控制不当,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原料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就像把食物煮过头或没煮熟一样,导致营养效果大幅下降。因此,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每一个参数,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推进新技术应用
  近年来,在食品安全被赋予至高无上责任与使命的背景下,生猪饲养领域也迎来了新的要求。在确保养殖效率的同时,减少药物使用、提升生猪免疫力,成为了饲料生产者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生猪饲养规模的日益扩大,绿色健康的养殖理念在行业内愈发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益生菌制剂、发酵饲料等绿色添加剂及新工艺逐渐成为了研究的新热点。
  益生菌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具有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营养吸收、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益生菌就像一群友好的 “小卫士”,它们可以在动物胃肠道内抑制和排除有害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生大量的有机酸,降低胃肠道内的 pH 值,营造一个不利于有害菌生存的环境。益生菌还能产生过氧化氢和少量抗菌物质,如乳酸链球菌肽、嗜酸素等,进一步保证胃肠道的正常菌群结构。动物不断从发酵饲料中获得益生菌,可保证消化道有益微生物的绝对优势,维持动物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武志敏等在研究中发现益生菌可以促进受体动物消化酶的生产,从而可促进动物更好地消化营养物质。李慧敏等也在研究中发现,益生菌进入动物机体能够有效促进其免疫相关器官的生长,从而提高动物免疫功能。
  发酵饲料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是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生产的动物饲料或饲料原料,其主要特征是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酵母菌或有机酸等有益于动物健康生长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产生一系列有益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酶、维生素等。这些代谢产物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还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加动物的采食量。发酵饲料还具有环保优势,能够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普通饲料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过程更适合作为生猪饲料原料,排泄物所含的营养物质更少,从而减少了粪便对环境的影响。
  作为饲料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关注新时代、新形势下各类科技成果的涌现,深入研究,敢于尝试。将这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猪饲料的研发和生产中,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猪肉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总结展望
  在现代化与生态化养殖的时代背景下,猪饲料的结构与形态设计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科学合理地优化猪饲料的结构形态,是满足猪的健康养殖需求、降低成本与提升效益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常见猪日粮结构形态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粉状饲料、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各有优劣,在消化吸收和生长性能方面对生猪产生着不同的作用。
  未来,广大科研人员肩负着重要使命。需进一步深入探索猪饲料的作用机制,从猪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以及饲料加工工艺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剖析饲料在猪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过程,为饲料的优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优化饲料配方与加工工艺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求变化,以及各种饲料原料的特性和相互作用,通过精准的配方设计和先进的加工工艺,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同时,要注重验证这些优化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通过大规模的养殖试验和数据分析,不断调整和完善饲料配方与加工工艺,确保其能够真正满足生猪养殖的实际需求。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推动养猪业向更加高效、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不仅有助于保障我国猪肉市场的稳定供应,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猪肉的需求,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养殖户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迈向新的台阶。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4年度中国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调查报告2025/2/22 9:22:14
饲料价格“狂飙”,养殖行业何去何从?2025/2/22 7:49:09
2025年2月21日全国饲料市场行情综述2025/2/21 10:38:11
2025年2月21日全国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日报2025/2/21 9:40:13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名单的通知2025/2/20 19:28:03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农业农村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专家委员会委员名单的通2025/2/20 19:26:1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