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资讯 → 文章内容

打破常规:解锁饲料新密码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25 17:01:23 关注:36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传统困境:饲料原料的隐忧
  在养殖业的舞台上,饲料原料无疑是最为关键的 “幕后英雄”,其供应情况直接左右着养殖业的兴衰。近年来,我国饲料原料供给链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就像一台老旧的机器,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不再顺畅,故障频发。
  当前,玉米 — 豆粕型日粮在养殖中应用最为广泛,然而,玉米供需的紧平衡状态,就如同紧绷的琴弦,稍有不慎便可能断裂。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玉米的年产量虽然可观,但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其需求量也在急剧攀升,供需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而大豆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更是如同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基本都被动物 “吃” 了,一旦国际大豆市场出现波动,如贸易摩擦、自然灾害导致减产等,我国的饲料供应将受到严重冲击,价格也会随之大幅上涨。
  除了供应风险,常规饲料成本的不断上升也让养殖户们叫苦不迭。玉米、豆粕价格的持续上调,使得养殖成本大幅增加。以豆粕为例,其价格一度达到 5500 元 / 吨高位,让许多养殖户望而却步。这种成本的压力,不仅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也限制了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开发非常规饲料已成为当务之急,就像是在黑暗中寻找新的曙光。它不仅能缓解饲料原料供应的紧张局面,还能降低养殖成本,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非常规饲料的宝藏库
  定义与分类
  在饲料的广阔天地里,非常规饲料宛如一颗尚未被完全发掘的璀璨明珠 。它是指在配方中使用较少,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了解较少的饲料原料。而且,常规与非常规饲料并非一成不变,它们会根据动物品种、时间、区域的差异而相互转化,就像变色龙一样,适应着不同的环境。
  我国的非常规饲料资源丰富多样,犹如一座巨大的宝藏库,主要包括非常规蛋白饲料、非常规能量饲料和其他非常规饲料。这些饲料种类繁多,涵盖了杂粕类、糟渣类、木本饲料、单细胞蛋白、动物源蛋白、谷物副产物、秸秆、中草药副产物和茶叶副产物等多个大类,每一类都蕴含着独特的价值 。
  优势与潜力
  非常规饲料具有诸多令人瞩目的优势,就像是一把把开启养殖业新大门的钥匙。其来源广泛,种类多样,仿佛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成本较低这一特点,更是让养殖户们看到了降低养殖成本的希望之光,在保证养殖效益的同时,减轻了经济负担。而生物活性成分高,则为动物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就像给动物们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 。
  据相关研究表明,非常规饲料理论年资源总量可达 40 亿吨,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宛如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蕴含着无尽的可能。然而,目前实际应用到动物生产的比例却不高,这也意味着它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探索。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智慧,运用先进的技术,就一定能够让这些非常规饲料在养殖业中大放异彩 。
  蛋白质饲料的新探索
  在蛋白质饲料的领域中,常规的豆粕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随着需求的增长和供应的压力,探索非常规蛋白质饲料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这些非常规蛋白质饲料犹如隐藏在暗处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利用。
  杂粕类
  杂粕,作为除豆粕以外的植物粕类蛋白质原料,年产量超过 3000 万吨,是一个庞大的蛋白质资源库 。其中,菜籽粕年产量 900 万吨,棉籽粕年产量 700 万吨,花生粕年产量 430 万吨,它们在蛋白质饲料的舞台上各展风采 。
  菜籽粕含有更高浓度的必需氨基酸,如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含硫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使其成为满足蛋白质需求的最佳替代来源之一。然而,它也含有硫葡萄糖苷、芥子碱、芥酸、单宁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就像美丽的玫瑰带着尖刺,需要我们小心处理 。棉粕的粗蛋白含量为 41% 左右,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源,但赖氨酸含量不足,精氨酸含量较高,且含有棉酚、游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因子 。花生粕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绿原酸等功能成分,但赖氨酸含量不足,易污染黄曲霉毒素,且压榨工艺对其消化率影响大 。
  为了充分发挥杂粕的潜力,微生物发酵和酶解工艺成为了重要的加工技术 。固态发酵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固态发酵生产效率低、能耗高、产量小的问题,实现了固态发酵的大规模化生产 。研究发现,菜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芥子碱浓度与用丝状真菌 Trametes sp. 48424 固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漆酶存在负相关关系,干燥过程中,高水分菜籽粕中芥子碱的浓度迅速下降 。棉粕经过枯草芽孢杆菌 -1 和扣囊复膜酵母 Su 2019 复合发酵后,形成的棉籽蛋白肽蛋白质含量和利用率大大提高,游离棉酚大大降低 。通过理化加工和微生物发酵处理后,油茶籽饼粕的营养价值与燕麦、米糠饼相近,适当浓度的茶皂素不仅能维持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应激的生物活性,还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减少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 。
  在实际应用中,饲粮中添加杂粕(油菜籽粕、棉籽粕和葵花籽粕)替代豆粕对 50 - 75kg 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氨基酸含量和粪便微生物群多样性均无显著影响 。花生粕可替代蛋鸭饲粮中高达 75% 的豆粕,且不会对产蛋量和蛋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发酵茶籽粕可替代 45% 豆粕,饲喂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均没有显著变化,每吨发酵茶籽粕价格与豆粕相比节省了 1135 元,同时,茶皂素提高了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含量,表明茶皂素可提高奶牛免疫功能 。这些成果,无疑为杂粕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糟渣类
  中国作为酿造业大国,白酒糟每年产量大于 2500 万吨,啤酒糟产量每年大于 1000 万吨,加上豆制品、水果等各类糟渣每年超过 1.7 亿吨,这些糟渣类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理想的非常规饲料 。
  经过高温蒸煮、微生物糖化、发酵等酿造过程后,糟渣类原料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被发酵提取,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酶类和脂肪含量丰富,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与灰分等含量相应提高 。然而,它们也存在一些问题,水分含量普遍为 30% - 80%,一般都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抗胰蛋白酶、单宁、凝血素等,营养成分差异较大且品质不稳定,酸度往往偏高需要平衡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糟渣类原料一般需要经过烘干、发酵或青贮等工艺进行处理 。干燥处理过程需谨防黏结和焦化现象 。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是谷物经过发酵生产乙醇后的固体和液体部分经过干燥处理后得到的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经过进一步发酵可使得部分植物性蛋白转化为微生物蛋白 。果渣不仅可以直接适量添加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通过青贮处理还能更好地防止腐败,并生成有机酸,降低原料 pH 。
  在实际应用中,DDGS 中残存着阿拉伯木聚糖和纤维素等非淀粉多糖(NSP),在 5% 和 10% 的 DDGS 饲粮中添加多酶复合物可通过影响肠道形态和饲料颗粒质量提高 0 - 28 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其中 0 - 7 日龄 DDGS 水平可安全控制在 10%,8 - 28 日龄 DDGS 水平可安全控制在 20% 。饲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可提高肥育猪的饲料效率,对产成品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背膘厚和屠宰率均无显著差异 。这些应用案例,展示了糟渣类饲料的潜力 。
  木本饲料
  我国拥有丰富的树木资源,其中针叶树、阔叶树和小灌木等 100 多种树木的枝叶能用来饲喂畜禽,无毒树木的嫩枝叶片,理论上每年可提供 3 亿吨饲料,这是一个巨大的饲料资源 。
  然而,木本饲料原料存在着多种抗营养因子,木质素含量高,缺乏专用的收割、加工机械等问题,就像一道道难关,阻碍着木本饲料的发展 。目前,已经有一些木本饲料资源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构树、桑叶等 。发酵构树中检测到 50 种二肽和三肽,相对于未发酵构树,发酵构树的芹黄素、木犀草素、香叶素、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显著升高 。杂交构树全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作为畜禽的优质饲料原料 。干桑叶富含主要成分黄酮 20%、多糖 25%、植物蛋白 25%、生物碱 3% - 5%,叶绿素 3% - 5%、甾醇 2%,具有耐旱、耐高重金属的优良特性,根部吸收重金属强 。此外,构树和桑叶一年可以收割 3 - 8 茬,如果收割时间安排好,5 - 10 月份可以连续收割、连续施肥,保证了粪污的持续性消纳 。
  在实际应用中,在粗饲料中添加 60% 的构树叶显著提高了湖羊的平均日增重,正向调节背最长肌脂肪酸百分比,并可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湖羊的生长性能、肉品质和免疫性能都有积极的影响 。饲用桑在育肥猪生产中有着系统性的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 3%、6% 和 9% 的桑叶粉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而 12% 组显著降低末重和日增重,增加料重比,随着日粮中桑叶粉含量的增加,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呈下降趋势,而眼肌面积以 9% 桑叶粉组最高 。后续报道发现,随着日粮中桑粉含量的增加,血清中抗氧化能力升高,通过调节猪骨骼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股二头肌脂肪酸谱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线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指数呈线性降低,表现出更为健康的脂肪酸组成比例 。育肥猪阶段日粮中,苎麻含量不超过 9% 能改善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并且未影响生长性能,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特性,从而影响猪肉嫩度 。这些应用效果,让我们看到了木本饲料的价值 。
  单细胞蛋白
  单细胞蛋白(SCP),是利用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的细胞质团,含粗蛋白 50% - 85%,其中氨基酸组分齐全,可利用率高,就像一个营养丰富的小宇宙 。其生产原料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醇类、秸秆等,来源广泛,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 。
  与植物源蛋白质饲料相比,SCP 具有较快的合成速率,无须日照和大量土地,用微生物发酵方式生产菌体蛋白是迄今为止资源循环转化效率最高的方式之一 。以 2021 年农业农村部批准的乙醇梭菌蛋白新饲料原料为例,利用 30 吨一氧化碳或 10 吨二氧化碳可生产 1 吨高蛋白(80%)产品 。中国工业尾气中一碳气体总量超 2.6 亿吨,若以 60% 利用率转化,理论上可年产 650 万吨 SCP(折合饲料蛋白 520 万吨),相当于增加 1180 万吨豆粕供应 。此外,微藻是一种能够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微生物,能以 CO2 作为碳源固定蛋白质,是 SCP 的重要来源,微藻所含的维生素 A、维生素 E、硫氨素、核黄素、吡多醇、维生素 B12、维生素 C、生物素、肌醇、叶酸、泛酸钙和烟酸等增加了其作为 SCP 的价值 。
  在实际应用中,在肉鸡饲粮中添加高达 5% 的 SCP(来源于甲烷氧化菌)可替代豆粕或鱼粉作为蛋白质来源,除改善肠道健康状况外,还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而生长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在断奶仔猪饲料中以 1% 比例的螺旋藻或小球藻添加量,有助于优化肠道黏膜构造,进而促使空肠绒毛长度增加,提升肠道的吸收效能 。以 66% 的荚膜微囊藻 SCP 替代鱼粉饲喂金头鲷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消化酶活性等未见明显的不良影响,显著增加了鱼片中对人体营养重要的脂肪酸含量,如 20∶5n - 3 和 22∶6n - 3 。这些应用效果,证明了单细胞蛋白的饲用价值 。
  动物源蛋白
  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生产快速扩张,而海洋渔业资源却在衰退,以鱼粉为代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日益紧缺,供需失衡导致鱼粉价格和养殖成本不断上涨 。肉食性鱼类对植物蛋白源的耐受程度有限,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禽类养殖大国,羽毛资源每年超 30 万吨,却没有被充分利用 。羽毛粉蛋白质含量在 75% - 90%,含硫氨基酸占 10% 以上,属于角蛋白,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但通过酶解工艺打断角蛋白的双硫键,可使大分子蛋白质变成小分子蛋白质,提高消化率 。我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70%,年产鲜蚕蛹超 50 万吨,可制成 12 万吨干蚕蛹粉 。蚕蛹蛋白质高达 68%,且氨基酸平衡,脂肪含量高达 20%,蛹油含有丰富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是非常理想的动物蛋白质和油源 。然而,蚕蛹脂肪含量非常高,极易被氧化,收集、加工和储存过程如何保持其安全性、如何通过深加工提高其利用价值是关键 。昆虫资源如黄粉虫、蝇蛆、黑水虻和大麦虫等,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较高,为优质蛋白质资源 。但昆虫饲料供应稳定性较差,养殖与加工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在消费者和养殖户中的接受度也存在考验 。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工艺优化,在酶解时间 60 分钟,酶解温度 60℃,蛋白酶量 10g/kg 的条件下,解酶羽毛粉替代鱼粉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没有负面影响,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系数提高,推荐添加量为 23 - 46g/kg 。经发酵处理后,蚕蛹粉腥臭味改善,粗蛋白质量分数增加 13.93%,蛋白质溶解度提高 6.01 倍,发酵蚕蛹粉替代饲料中 30% 鱼粉,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饲料利用效果优异,可应用于大口黑鲈养殖以降低生产成本 。不同比例的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肌肉质地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各异:15% 的替换率能维持最稳定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15% - 45% 的替换率可改善虾肉的弹性、硬度和韧性;45% 的替换率可以减少炎症、改善肠道健康并提升肌肉质量;75% 的替代率而不影响生长,但会影响肌肉质量 。这些应用案例,为动物源蛋白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
  其他非常规饲料的创新应用
  在非常规饲料的广阔天地中,除了蛋白质饲料的创新探索,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非常规饲料也在不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潜力。它们就像隐藏在角落里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利用 。
  谷物副产物
  谷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往往被忽视,很少用于深加工和再利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以稻谷副产物为例,稻谷原米制品的生产工艺已基本成熟,但对其副产物的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 。
  稻谷可分为颖和颖果两部分,经过筛选、砻谷等一系列工序后,会产生稻壳、糙米、米糠、碎米和大米次粉等副产物 。其中,米糠及脱脂米糠(米糠饼和米糠粕)的营养价值较高,成为了谷物副产物类非常规饲料的代表 。米糠是糙米的外皮,约占总质量的 6% - 8%,含有水分 12%,粗蛋白 14.5%,粗脂肪 15.5%,粗纤维 6.8%,淀粉 27.4%,灰分 7.6% 。米糠中胆固醇类含量极低,氨基酸比例较好,所含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必需脂肪酸达 47% 。然而,米糠中也含有 9.5‰ - 14.5‰植酸等抗营养因子,需要加入植酸酶等酶制剂使用 。而且,米糠使用十分注重新鲜程度,原则上只能使用新鲜米糠,不能久存 。
  在实际应用中,米糠的适口性一般,添加过多会使得生长和饲料效率降低 。且米糠脂肪酸构成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饲喂过多会产生软脂肪从而影响肉的品质 。一般来说米糠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的最多添加不超过 15%,在母猪饲料中的最多添加不超过 20%,仔猪则应谨慎使用为宜 。高添加水平的脱脂米糠不仅会降低育肥猪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水平,也可以提高结肠的健康水平 。米糠是禽类的重要能量饲料,与玉米相比,其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比例都更优越 。但据试验表明,肉鸡生长速度总体随日粮中米糠使用量呈负相关,但添加量在 5% - 10% 时没有明显影响 。米糠对鸭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饲料来源,鸭对米糠耐受力更大,日粮中高比例的米糠对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影响较小,成年鸭饲料中米糠最多可添加至 40% 左右 。这些应用案例,为谷物副产物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
  秸秆资源
  秸秆,作为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部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被低估的饲料资源 。长期以来,我国规模化牧场在粗饲料选择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过于依赖进口优质粗饲料,忽略了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 。
  通过青贮、黄贮等发酵处理工艺,可以将秸秆转化为优质的粗饲料资源 。研究表明,秸秆经过合理加工可以成为泌乳中后期奶牛及其他草食家畜良好的饲料来源 。把经过铡切等处理后的粗饲料、精饲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充分混匀,就得到了全混合日粮(TMR) 。TMR 日粮具有诸多优点,它能增加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避免挑食,减少低质粗饲料浪费,自由采食时可提高 10% - 20% ;简化饲养程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一次完成投料,饲喂人员可减少 75%,劳动强度降低 80% ;缩短采食时间,定量饲喂时可缩短至少 0.5 小时以上 ;增强瘤胃机能,维持瘤胃内环境稳定 ;提高增重,改善饲料利用效率 ;TMR 与规模化、散栏饲养生产相适应,便于实现机械化加工和智能化饲喂 。
  此外,目前已有企业基于白蚁肠道秸秆预处理机制建立了仿生的自由基氧化连续爆破处理系统,实现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高效分离,解构了秸秆抗降解屏障 。将秸秆生物资源高效转化为单细胞蛋白,蛋白含量提高到 28% 。同时附加丰富的酵母代谢产物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可发酵纤维,秸秆按照 600 元 / 吨计算,生产成本 1500 元,仅豆粕蛋白价格折算 2800 元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秸秆资源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
  中草药副产物
  中草药副产物(CMR),是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 3500 万吨 。这些副产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保留着一部分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潜在的优质饲料原料 。
  通过发酵、干燥等处理工艺,可以将这些中草药副产物转化为优质的饲料原料 。开发中药渣微生物发酵综合利用需要筛选适合各类中药渣生物发酵的真菌、细菌等有益菌,采用多菌联合发酵中药渣 。复合菌种按照 “双向发酵” 的要求与相应的药渣形成 “组合” 。研制高效实用的箱式发酵系统,解决规模化生产的自动化与发酵条件的高效控制问题,保障发酵技术的有效实施 。
  在实际应用中,饲粮中添加 0.5%、1.0%、2.0% 和 4.0% 夏桑菊药渣替代了 75mg/kg 的金四环素,可缓解断奶仔猪早期腹泻,改善肠道屏障和免疫状态,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 。饲粮中添加 40g/kg CMR(来源于丹参渣和板蓝根渣)可提高蛋鸡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水平,缓解输卵管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由此可见,CMR 可缓解后期蛋鸡的健康状况,提高生产性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添加 CMR 会对蛋鸡产生不良影响,其确切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这些应用效果,展示了中草药副产物的饲用价值 。
  茶叶副产物
  我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每年茶叶总产量在 350 万吨左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约 60 万吨的 “尾茶” 。这些茶叶副产物在能量、粗蛋白、粗纤维等方面的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可作为一种非常规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 。
  茶叶中富含有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生物碱等多种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病毒等生物学功能 。其中茶多酚占茶叶干重的 30% - 42%,是一种基础结构为 α - 苯基苯丙吡喃的类黄酮化合物,抗氧化能力相当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 -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然而,茶叶具有的苦涩味及含有单宁酸降低了适口性,建议在配制含茶饲料的过程中应考虑添加量,并适当补充香味剂、甜味剂以改善适口性 。
  在实际应用中,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茶粉可有效提高动物产品品质 。添加 4% 茶粉组猪的背膘厚度较对照组降低了 8.42%,脂肪含量降低了 5.73%,总肌肉含量增加了 2.49% ;添加 2% 茶粉降低了肌肉亮度和黄度 ;添加 1% 茶粉能够提高肌肉组织中总氨基酸(TAA)和必需氨基酸(EAA)的含量 。蛋鸡产蛋高峰期饲粮中添加绿茶粉可降低蛋黄重量,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 A 水平,降低血清丙二醛水平 ;降低了蛋壳的蛋壳强度和厚度,加深了蛋黄颜色 ;提高鸡蛋的氨基酸含量 ;增加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善了蛋鸡盲肠菌群的结构,有利于蛋鸡的健康 。这些应用案例,为茶叶副产物的利用提供了实践依据 。
  未来展望:非常规饲料的无限可能
  随着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饲料资源的需求持续攀升,非常规饲料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未来的舞台上展现出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它的开发与应用,不仅是解决当前饲料原料困境的关键钥匙,更是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
  技术体系战略布局
  在未来,以相关研发机构为坚实基础,全力打造 “非常规饲料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 和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这将成为非常规饲料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这些中心将汇聚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研究设备,致力于建设一流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再生优质化利用研发平台 。在这里,科学家们将深入探索非常规饲料的奥秘,建立起完善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与产业化的技术体系 。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将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非常规饲料发展的道路,为其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加强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
  开展非常规饲料资源普查,就像是一场探秘之旅,要全面摸清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家底 。对各类非竞争性饲料资源的调制以及科学搭配和合理利用建立技术规范,制定严谨的非常规饲料饲喂标准 。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如同汇聚了一股强大的洪流,共同研发新型实用技术 。重点聚焦大宗非常规饲料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相关技术,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高非常规饲料的品质和利用率 。
  饲料原料的多元化和精细化利用
  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将如同神奇的魔法棒,发掘出更多的非常规饲料原料 。这些新的原料将为养殖业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同时,对于已经开发的非常规饲料原料,也将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处理和利用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就像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让每一种非常规饲料原料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将在非常规饲料的开发与应用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过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对非常规饲料原料进行改良和优化 。就像给饲料原料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改善其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提高其饲用价值和利用率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富含特定营养成分的微生物,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通过发酵工程,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优质的饲料原料 。这些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为非常规饲料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和应用非常规饲料的过程中,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重要的指导原则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就像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一样,珍惜每一份非常规饲料资源 。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如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饲料废弃物,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通过这些努力,实现养殖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让养殖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
  饲料安全与质量控制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饲料安全与质量控制将成为非常规饲料开发与应用中的重要问题 。建立完善的饲料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就像为饲料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通过严格的检测和评估,确保非常规饲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饲料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监控,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对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精准检测,确保其符合动物的营养需求 。只有保障了饲料的安全和质量,才能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
  加大宣传推广
  国家和各级政府、科研单位将加强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就像传播希望的火种一样,让更多的人了解非常规饲料的优势和潜力 。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的认识和参与度 。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等形式,向养殖户和饲料企业传授非常规饲料的知识和技术 。适当鼓励副产物收集和加工企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使用这些未被重视的资源 。让大家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非常规饲料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非常规饲料的开发与应用对于促进养殖业的发展、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它就像一场无声的革命,悄然改变着养殖业的格局。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非常规饲料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非常规饲料的助力下,养殖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2月25日全国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日报2025/2/25 11:42:01
2025年1月全国饲料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2/24 19:52:19
2025年1月全国饲料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2/24 17:52:19
2025年2月24日全国饲料市场行情综述2025/2/24 14:29:38
2025年2月24日全国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日报2025/2/24 9:31:36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宗礼出席2024年湖南省饲料工业协会年会2025/2/24 7:54:3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