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兽药兽药资讯 → 文章内容

兽药企业困局:价格内卷、回款艰难与生死破局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3/22 8:41:36 关注:170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兽药行业的兴衰沉浮
  在回顾兽药行业发展历程时,2019 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彼时,畜禽养殖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兽药企业顺势而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畜禽养殖业的繁荣带动了兽药需求的急剧增长,企业订单纷至沓来,生产线上满负荷运转。无论是规模较大的兽药企业,还是小型生产作坊,均在这一时期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增长,利润快速攀升,企业扩张步伐加快,新厂房建设、设备更新以及人员扩充等活动频繁开展。
  然而,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兽药行业和畜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疫情的爆发迅速改变了行业发展轨迹,畜禽养殖业首当其冲,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受人们外出就餐减少的影响,餐饮行业低迷,畜禽产品需求锐减,养殖场存栏量增加,销售困难,价格持续下跌。作为依附于养殖业的兽药企业,也难以幸免,销售量急剧下滑,库存积压严重,销售门店门可罗雀。为维持生存,企业不得不采取裁员、减产等措施,行业发展陷入停滞。
  价格内卷,利润崩塌
  (一)内卷现状剖析
  近年来,兽药行业价格内卷现象日益突出,相关数据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趋势。2023 年,兽药原料价格指数(VPi)下跌近 20%,收于 64.00 点。在 11 个兽药原料药主流品种中,9 个品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氟苯尼考价格下滑超过 50%,跌幅巨大;盐酸多西环素、痢菌净、酒石酸泰乐菌素等品种价格下滑也超过 20%。进入 2024 年,价格下行趋势仍在延续。1 - 2 月,兽药原料价格指数(VPi)继续下行,尽管跌幅相对较小,但依然给企业带来了较大压力。2024 年上半年,各类兽药原料价格总体呈现跌多涨少的格局。头孢类中,头孢噻呋钠六月底较一月份均价下降 20% 以上,硫酸头孢喹肟价格下降 5% 以上;氯霉素与四环素类中,氟苯尼考下降 10% 以上,百元时代已持续半年以上;抗球虫类中,伊维菌素下降 10.8%,地克珠利下降 17.1%,地美硝唑下降 14.2%,吡喹酮下降 17.5%;解热镇痛、提高免疫类整体处于低位,氟尼辛葡甲胺、对乙酰氨基酚、卡巴匹林钙、牛磺酸等产品下降幅度在 10% - 21% 不等。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兽药产品价格内卷的严峻形势,也使得兽药企业面临着日益增大的生存压力。
  (二)原因深度挖掘
  产能过剩是导致价格内卷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兽药行业前些年的快速发展,大量资本涌入,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据中国兽药协会数据显示,我国兽药企业数量众多,且小、微企业占比较大,产能利用率低。以疫苗企业为例,业内人士认为或许 20 家疫苗企业即可满足国内养殖业需求,但实际厂家将近 100 家。众多企业生产的大量兽药产品涌入市场,远超市场实际需求,供过于求的局面愈发严重,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降价销售策略。
  产品同质化严重也是引发价格内卷的重要原因。在兽药市场中,同一品类产品在配方、功效、包装和宣传语等方面存在高度相似性。例如,经典的氟苯尼考粉批文超过 2500 个,替米考星预混剂批文超过 1200 个,恩诺沙星注射液批文超过 1100 个。如此众多的批文意味着市场上存在大量同质化产品。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无法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只能通过价格竞争吸引客户,进而引发激烈的价格战。
  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样对兽药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畜禽养殖业的低迷导致养殖户对兽药的需求减少,且在采购兽药时更加谨慎,对价格更为敏感。为降低养殖成本,养殖户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兽药产品,这迫使兽药企业不断降低价格以迎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内卷程度。
  (三)对企业的致命打击
  价格击穿成本线对兽药企业而言是巨大的危机。当产品价格低于成本时,企业每销售一件产品均处于亏损状态,利润倒挂局面使企业经营困难。长期的利润倒挂将导致企业现金流逐渐断裂,而现金流对于企业犹如血液般重要,一旦断裂,企业将陷入困境。资金无法正常周转,企业将无法按时支付供应商货款,导致原材料供应中断;无法支付员工工资,引发员工不满和离职潮;无法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企业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曾经有一家中型兽药企业,在价格内卷浪潮中为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起初,企业依靠前期积累勉强支撑,但随着时间推移,亏损不断扩大,现金流枯竭。最终,企业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资金链彻底断裂,只能无奈宣布倒闭,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在价格内卷的大环境下,类似案例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兽药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销售回款,雪上加霜
  (一)回款困难现状呈现
  在兽药行业面临价格内卷、利润崩塌的困境时,销售回款问题愈发严峻,给企业生存带来更大挑战。从账期来看,当前兽药企业销售回款账期明显延长。以往,兽药产品销售后的回款周期可能在一到三个月左右,但如今许多企业的回款周期已延长至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据行业内不完全统计,2024 年约 70% 的兽药企业销售回款账期超过 6 个月,较上一年同期增长 20 个百分点。例如,某中型兽药企业以往与客户约定的回款周期为 3 个月,然而在 2024 年,其大部分客户的回款周期延长至 9 个月以上,部分甚至超过 1 年。该企业财务报表显示,应收账款金额不断攀升,大量资金被客户占用,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
  坏账增多也是当前兽药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市场环境恶化和客户经营状况不稳定,兽药企业坏账率不断上升。部分客户因养殖亏损、资金链断裂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货款,甚至出现恶意拖欠情况。一些小型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遭遇疫情或市场价格波动,血本无归,无力偿还兽药欠款。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兽药企业平均坏账率达到 15%,较去年同期增加 5 个百分点。部分经营不善的企业,坏账率甚至高达 30% 以上。例如,某小型兽药企业因客户经营不善倒闭,导致几十万元货款无法收回,直接陷入资金困境,面临倒闭风险。这些坏账的出现不仅使企业利润大幅减少,还占用大量资金,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现金流压力。
  (二)回款难的背后因素
  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升级是导致回款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兽药市场中,众多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纷纷采取赊销方式吸引客户。赊销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销售额,但也带来巨大回款风险。企业为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不得不放宽信用政策,给予客户更长账期和更高信用额度。这种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回款环境恶化,企业回款难度大幅增加。部分企业为获取订单,不惜降低产品价格并提供更长账期,进一步加重自身回款压力。
  客户信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部分客户信用意识淡薄,缺乏还款自觉性,故意拖欠货款。一些客户在购买兽药时虽签订合同,但不按合同约定时间付款,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还有部分客户在经营亏损后选择逃避债务,给兽药企业带来极大损失。市场上还存在一些不良客户,利用兽药企业急于销售产品的心理骗取货物后消失不见,让企业无处追讨货款。此外,客户经营状况不稳定也是导致回款困难的原因之一。在畜禽养殖业低迷的大环境下,许多养殖户面临养殖成本上升、市场价格下跌等问题,经营效益不佳,难以按时支付兽药货款。
  市场环境的不稳定对兽药企业销售回款也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形势波动、政策法规变化以及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都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变化和客户经营状况不稳定,从而增加回款难度。例如,环保政策加强使一些养殖场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被关闭或整改,导致兽药欠款无法收回。疫情反复导致物流运输受阻,兽药产品销售和交付受到影响,客户经营陷入困境,进而影响回款。市场需求变化使一些兽药产品销量下降,客户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也会导致回款延迟。
  (三)对企业现金流的致命影响
  销售回款困难对兽药企业现金流产生致命影响,使企业陷入利债双杀的困境。当企业销售回款账期变长、坏账增多时,资金回笼速度减慢,现金流逐渐减少。资金无法及时回笼,企业无法按时支付供应商货款,导致供应商停止供货,生产活动被迫中断。同时,企业也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和其他债务,信用受损,进一步增加融资难度。
  在利润倒挂的情况下,销售回款困难使企业亏损进一步加剧。企业不仅要承担产品价格低于成本的损失,还要面对货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为维持企业正常运转,企业不得不寻求外部融资,如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但这也增加了企业债务负担。高额利息支出和债务偿还压力使企业财务状况更加恶化,陷入恶性循环。例如,某大型兽药企业因销售回款困难,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重组。曾经辉煌的企业在销售回款和利润倒挂的双重打击下瞬间崩塌,这些案例警示着我们,销售回款困难对兽药企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回款问题,否则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破局之路,在何方
  (一)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借鉴
  在兽药行业面临困境时,仍有部分优秀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成功破局,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在全球兽药行业竞争中表现出色。该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发展,成功打破多个国外企业在高端兽药领域的技术垄断。经过三年艰苦研发,上市首个国产头孢,将市场价格由 120 元 /g 降低到 20 元 /g,大幅降低用药成本。除研制动保头孢外,齐鲁动保还与高校深度合作攻关鸭坦布苏病,并成功上市国家一类新兽药鸭坦布苏活疫苗,有效控制了这种会导致严重产蛋下降和死亡的疾病,为养殖户减少了经济损失。齐鲁动保拥有研发人员 180 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学历以上人才占比超过 50%,全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近 7%。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多个研发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探索智能化解决方案,应用于研发、生产、销售、储存等各个环节。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如件箱传输系统和无菌投料机械臂,提升了生产效率,保障了产品质量,减少了人为操作偏差。构建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产品安全,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
  永顺生物作为猪瘟疫苗领域的龙头企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核心产品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已成为行业标杆产品,占据近一半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市场占有率也高达 40% 左右,均为行业第一。永顺生物还是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和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 株)两个疫苗国家标准和生产规程的制定者。公司联合开发的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和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获得国家新兽药一类注册证书,均为全球首创产品。面对下游养殖业持续低迷的压力,永顺生物始终维持毛利率超过 60% 的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工艺提升、流程优化、能源管控等方式,在确保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挖掘降低生产成本的潜力。在北交所上市后,永顺生物上新了 OA 系统、Erp 系统等,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公司研发、生产、质检等部门联合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对产品工艺技术进行优化创新试验,不断优选原材料、调整生产周期,通过提高单位产量、提升产品效价来实现降本增效。购置能源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智能化系统及时掌握机器设备运转及能源消耗情况,改进生产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水平。
  (二)给出针对性破局策略建议
  产品创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专业研发团队,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兽药研发项目。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致力于研发更高效、低毒、环保的兽药产品,同时对现有产品的剂型、给药方式等进行改进,以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开发针对新型畜禽疾病的特效药物,满足养殖户的迫切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减少同质化产品生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例。
  成本控制:优化生产流程,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采购价格。通过规模化采购、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严格控制运营成本,减少不必要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规划企业人力资源,避免人员冗余,降低人力成本。
  客户关系管理: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客户关系。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及时解决客户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包括技术咨询、养殖指导、产品配送等。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客户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资金管理: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企业资金链稳定。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除银行贷款和上市融资外,还可尝试引入战略投资者、开展供应链金融等方式,获取更多资金支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合理控制赊销额度和账期。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减少坏账损失。
  兽药企业的未来展望
  当前,兽药企业面临价格内卷、销售回款困难等多重困境,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价格内卷致使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众多企业陷入利润倒挂困境。销售回款困难导致企业资金回笼缓慢,现金流紧张,进一步加剧财务压力。在此背景下,破局对于兽药企业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企业生存,更关乎企业未来发展。只有成功破局,企业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兽药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绿色、环保、高效的兽药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需求。企业应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新型兽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合作,企业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提高整个产业链竞争力。在销售渠道方面,线上销售渠道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应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和运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覆盖率。
  兽药企业还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国际市场对兽药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优质兽药产品推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
  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兽药企业需以创新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破局之路。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困境中实现突围,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期待兽药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创新,砥砺前行,书写辉煌篇章。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兽药整治风暴来袭,养殖业如何破局?2025/3/29 14:08:20
兽药电商:繁荣背后的危机与破局2025/3/29 13:56:20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周继勇教授团队研发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gE/TK双基因缺失2025/3/29 11:37:02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周继勇教授团队研发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gE/TK双基因缺失2025/3/29 9:37:02
从3·15晚会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博弈:兽药行业的深度剖析2025/3/26 6:50:40
兽药市场惊现“反智”现象,行业内卷下的危与机2025/3/20 9:07:0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