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玉米价格狂飙,进口量暴跌,后市竟暗藏这些玄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3/22 8:47:05 关注:98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
  玉米市场现状:价格大幅上扬,进口量显著下降?
  在农产品市场的动态变化中,玉米市场近期表现备受关注。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 年 1 - 2 月,中国进口玉米、小麦、高粱、大麦累计 298.79 万吨,与 2024 年同期的 1301.39 万吨相比,降幅达 77.04%,处于五年最低水平。其中,玉米进口量下降幅度尤为突出,1 - 2 月进口玉米 17.71 万吨,同比下降 97.14%,处于 2018 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从进口来源国来看,俄罗斯、乌克兰、缅甸等成为主要供应国,美国的占比降至 1.2%。?
  与此同时,国内玉米价格开启强劲上涨态势,已连续上涨 1 个半月。按照历年惯例,3 月玉米市场通常会迎来一波上量小高峰,但今年情况较为特殊。增储政策持续加码,为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主产区售粮进度同比加快超 10 个百分点,基层余粮仅在 1 - 2 成左右。农户及持粮主体普遍持惜售态度并看好后市价格,致使玉米上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为保障原料供应,用粮企业不得不持续提价促量,推动玉米价格持续攀升,较春节前累计上涨超 200 元 / 吨。截至 3 月 21 日,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区间为 2290 - 2440 元 / 吨,较春节前上涨 160 - 260 元 / 吨;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区间为 2010 - 2150 元 / 吨,较春节前上涨 110 - 190 元 / 吨。受产区价格上涨影响,南北港口及销区报价也随之上涨 40 - 110 元 / 吨,全国玉米日度均价已突破 2230 元 / 吨,升至半年高位。 一边是进口量的大幅下降,一边是价格的持续上涨,玉米市场的这一变化,引发对其背后逻辑及未来走向的思考。?
  玉米进口量锐减背后的原因?
  玉米进口量的锐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贸易政策的调整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时有发生。2025 年 3 月 4 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翻倍至 20% 后,中国宣布对包括美玉米征收 15% 的关税,于 3 月 10 日生效 。加征关税使美国玉米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大幅减弱,进口成本显著增加。从进口数据来看,2025 年 1 - 2 月自美国进口玉米仅 0.22 万吨,占总进口量的 1.2%,与以往年份相比占比大幅下降。除关税因素外,各国对粮食进口的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国家可能因玉米的农药残留、转基因成分等问题,对进口玉米设置更严格的准入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玉米的进口量。?
  国内产量与库存的变化是影响玉米进口的重要因素。2024 年国内玉米产量达到 2.89 亿吨,同比增长 1%,实现丰收 。国内玉米产量的增加,使市场供应更加充足,减少了对进口玉米的依赖。国内库存水平也处于相对高位。充足的库存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供应保障,当国内库存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时,进口动力自然减弱。?
  需求变化同样不容忽视。在饲料行业,随着养殖结构的调整和养殖技术的进步,对玉米的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传统的生猪养殖中,饲料配方可能会因玉米价格的波动而进行调整,增加其他替代品的使用比例。一些新型的养殖模式可能更注重饲料的性价比和营养均衡,这也使得玉米在饲料中的占比面临挑战。在工业领域,虽然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对玉米的依赖程度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原本以玉米为原料的工业生产,可能会转向其他更为经济、环保的原料。?
  玉米价格上涨的多重因素剖析?
  玉米价格的这一轮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供应端来看,国内玉米产量虽然在 2024 年达到了 2.89 亿吨,但在后续销售阶段,情况发生了变化。前期因产区气温偏暖、降水较多,玉米储存难度增大,霉变和返潮现象频发,农户为减少损失,认卖意愿强烈,导致基层售粮进度明显加快。到 2025 年 3 月,产区东北以及华北、黄淮等地,基层余粮仅剩 1 - 2 成,玉米售粮压力锐减 。东北地区气温回升,虽理论上会增加玉米的储存难度,促使农户加快销售,但由于余粮本就稀少,供应紧张的局面并未得到缓解,反而对现货市场形成了较强的支撑。?
  政策支撑无疑是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基础。中储粮在产区持续增加收储粮站,不断强化增储政策。仅在 2025 年 3 月初,贵州、湖北、吉林等地中储粮增储规模分别达到 9800 吨、6.36 万吨和 7.94 万吨 。这种大规模的收储行动,为市场注入了强大动力,直接提振了市场信心,使主流购销主体对后市充满信心,看涨意愿强烈,为玉米市场筑牢了底部支撑。国家对进口玉米加征关税的政策,也在这场价格上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5 年 3 月 10 日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玉米加征 15% 的关税,这一举措使得进口玉米成本大幅上升,进口规模大幅下降,进一步刺激了国内玉米需求的增长,使国内玉米市场在供需关系上更加倾向于价格上涨。?
  需求端的变化同样为玉米价格上涨提供了强劲动力。在饲料行业,生猪养殖的复苏是一个关键因素。随着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渐回升,已达到正常保有量的 105% 左右,生猪养殖数据的增长拉动了玉米需求稳中有升。饲料企业的玉米库存天数环比增加 0.52 天,补库意愿强烈,这意味着它们对玉米的采购需求在不断增加。在深加工领域,春节后订单量有所增长,部分产品增长幅度可达 10% 以上,订单已排至 4 月份。以玉米深加工大省山东为例,当地的玉米深加工企业 3 条生产线均满负荷生产,开工率回升,截至 1 月底,2024/25 年度玉米淀粉行业平均开工率 69%,同比提高 4 个百分点。企业原粮库存不断消耗,不得不提价采购,进一步推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玉米市场后市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望玉米市场的后市,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利多因素来看,基层余粮见底的局面为玉米价格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基层余粮大幅减少,市场供应的主动权逐渐掌握在少数持粮主体手中。他们的惜售心态使得市场上玉米的流通量进一步减少,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推动价格上涨。进口收紧政策的持续实施,也使国内玉米市场减少了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在全球粮食市场波动的背景下,这种进口限制为国内玉米市场构建了一道保护屏障,确保了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为价格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市场存在多面性。小麦饲用替代的威胁正逐渐显现。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小麦与玉米的价差持续缩小,在山东等地,这一价差已缩至百元以内 。对于饲料企业而言,成本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小麦价格相对较低时,他们会选择小麦作为玉米的替代品,这将直接导致玉米在饲料市场的份额被挤压,需求减少,对玉米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需求透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用粮企业在前期的积极补库行动中,已储备充足库存。这些库存短期内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使得企业在采购玉米时更加谨慎。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迫切需要大量采购玉米,而是选择以消化库存为主。这种需求的透支,无疑会对玉米价格的后续上涨产生抑制作用。?
  政策粮的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情绪。近期市场传闻黑龙江政策粮轮出及贸易粮定向等消息,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受到影响,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变得更加谨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玉米市场的基本面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情绪的转变也可能导致价格的波动。?
  综上所述,预计短期玉米价格仍将以震荡偏强为主,但涨幅会有所放缓。不过,到了第二季度,政策性风险增加,如玉米拍卖以及小麦和稻谷的压制,玉米价格后期的博弈因素增多,市场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对相关主体的建议?
  在玉米市场的变革中,不同主体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对于种植户而言,市场的波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合理安排种植计划。若预期市场对玉米的需求持续旺盛,价格有望保持高位,可适当增加种植面积。同时,要注重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通过科学种植、合理施肥、选用优良品种等方式,增强玉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合理把握售粮时机。避免盲目跟风,被市场情绪左右。可根据自身成本和收益预期,结合市场价格波动,选择在价格相对较高时出售玉米,避免因过度惜售而错过最佳销售时机。?
  贸易商在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需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加强供应链管理是关键,优化仓储、物流和分销网络,确保玉米能够高效流通。如此不仅可降低成本,还能在市场波动时迅速响应,满足客户需求。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也是必要策略。通过期货合约,锁定未来的玉米价格,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稳定经营预期。密切关注市场信息,加强市场分析与预测能力,提前调整库存和采购策略,以平衡市场供需,避免因市场判断失误而造成损失。?
  深加工企业面临着原料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双重考验。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可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合作种植等方式,降低原料供应的不确定性。加强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利用期货和期权等金融工具,从采购和销售两个方面对冲风险。当预计玉米价格上涨时,可提前在期货市场买入合约锁定成本;在销售产品时,也可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利润。?
  对于投资者来说,玉米市场的波动蕴含投资机会,但也伴随着风险。在投资前,要充分了解市场供需关系、政策因素、国际市场动态等,进行全面的基本面分析。关注玉米种植面积、产量预估、消费需求等数据,预判价格走势。结合技术分析,通过分析玉米价格的历史走势、成交量等技术指标,判断市场的趋势和反转点,把握投资时机。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点,控制投资仓位,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玉米,以分散风险。及时获取权威的财经新闻、行业报告以及专业分析师的观点,保持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
  总结与互动?
  玉米市场目前处于关键转折点,进口量的锐减和价格的大幅上涨,背后是贸易政策、国内产量与库存、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而未来,市场既有机遇,也面临着小麦饲用替代、需求透支、政策粮等多重挑战 。对于种植户、贸易商、深加工企业和投资者等相关主体来说,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各位对玉米市场的未来走势有何见解?是认为价格将继续上涨,还是会出现回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您的观点和看法,让我们共同探讨玉米市场的未来。?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玉米价格震荡:迷雾中的市场走向2025/3/28 21:42:22
粮市风云:玉米小麦价格涨跌背后的博弈与趋势2025/3/28 21:40:17
玉米价格回调,究竟路在何方?2025/3/27 11:08:39
2025粮价风云:玉米小麦的涨跌密码2025/3/27 11:05:30
2025年2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3/26 8:51:53
2025年2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3/26 6:51:5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