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畜禽资源猪品种资源 → 文章内容

姜曲海猪:从濒危边缘到重焕生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3/29 14:21:33 关注:108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被遗忘的宝藏:姜曲海猪的前世今生
  在江苏的历史长河中,姜曲海猪曾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它起源于江苏省长江下游北岸高沙土地区的姜埝、海安一带 ,以姜埝、曲塘、海安三镇为主要集散地,因而得名。追溯到 1818 年,金榜撰写的《海曲拾遗》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历经岁月沉淀,姜曲海猪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种群。
  姜曲海猪是华北型猪种和华中型猪种杂交的结晶,当地群众俗称其为 “沙夹本”,足见其独特的身世。它分为大埨庄猪、曲塘猪和海安团猪三个类群,每个类群都带有这片土地独特的印记 。曾经,姜曲海猪凭借耐粗饲、繁殖力高、肉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等特性,成为当地养殖业的宠儿。1958 年,它更是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好评,甚至作为国礼赠送非洲国家,一时风光无限。在 1980 年,姜曲海猪的繁殖母猪数量达到 9.5 万头,广泛分布在长江北岸的如皋、江都等县,以及里下河地区南部、沿海垦区西南部等地,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时光流转,曾经辉煌的姜曲海猪如今却陷入了濒危困境。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市场对生猪高生长速度、高瘦肉率的追求愈演愈烈,大量瘦肉型猪种涌入中国。这些外来猪种生长快、瘦肉率高,迅速占领市场,让姜曲海猪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养殖户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纷纷放弃饲养姜曲海猪,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更是让姜曲海猪雪上加霜。这场疫情对整个养猪业造成巨大冲击,姜曲海猪由于种群规模较小、抵抗力相对较弱,受到的威胁尤为严重,面临着优良基因流失的巨大风险。如今,全省仅有 1521 头姜曲海猪,曾经遍布乡野的它们,如今已成为濒危品种,在市场的浪潮中岌岌可危,亟待人们的关注与保护。
  溯源:姜曲海猪的诞生密码
  姜曲海猪的诞生,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谱写的传奇。它的故事,要从江苏省长江下游北岸高沙土地区说起。这片土地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土壤为沙质壤土 ,缺乏团粒结构,需要大量有机肥料。在过去,这里农作物丰富,有大麦、元麦、小麦、玉米、高粱、花生、大豆和胡萝卜等 。勤劳的劳动人民巧妙利用酿酒、榨油和制粉等副产品喂猪,形成了 “猪、油、酒” 的循环经济,为姜曲海猪的诞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产区处于自然条件的过渡地带,也是华北型猪种和华中型猪种的交错地带。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当地群众将华北型的 “本种” 和华中型的 “沙种” 进行长期轮回杂交,培育出了姜曲海猪,群众俗称 “沙夹本”。这种独特的杂交方式,让姜曲海猪融合了两种猪种的优点,既有华北型猪种的耐粗饲、抗病能力强,又有华中型猪种的繁殖力高、肉质优良。
  姜曲海猪在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母猪繁殖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按原产地地理位置自西向东分为大埨庄猪、曲塘猪和海安团猪三个类群 。大埨庄猪体型较大,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曲塘猪则在繁殖性能上更为突出;海安团猪的肉质则备受赞誉。这些类群虽有差异,但都属于姜曲海猪这一地方类群,共同构成了姜曲海猪丰富的种群多样性。
  从 1818 年《海曲拾遗》中 “(本地猪)非若淮北苦脸猪” 的记载开始,姜曲海猪就以独特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历经岁月的洗礼,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地方猪种,成为江苏地区养猪业的骄傲,在猪种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守护与传承:姜曲海猪的保护之路
  面对姜曲海猪岌岌可危的现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护行动悄然展开。2006 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挺身而出,投入 800 万元建设姜曲海种猪场 ,成为守护姜曲海猪的先锋。随后,江苏姜曲海猪种业有限公司成立,扛起了姜曲海猪遗传资源保护的大旗,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则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凭借专业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为保护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2022 年 7 月,总投入 2573 万元的江苏省国家级姜曲海猪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开工建设,这是一场为姜曲海猪量身定制的 “生命保卫战”。新的保种场位于海陵北郊的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内,这里是姜曲海猪的 “诺亚方舟”。保种场采用全套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养猪设备,搭建了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每间猪舍都装备了温度、湿度、氨气、硫化氢等环境感应设备,当环境达到临界值时,自动开启猪舍风扇或喷淋系统,为姜曲海猪创造一个四季如春的舒适环境。
  在生猪每天必经的通道上,安装了称重和分群系统,自动识别个体标识,获取个体体重等信息,上传系统后进行自动分群 。这一系统就像一位精准的健康管家,有效把控各阶段生猪饲养指标,进行精细化饲喂管理,让每一头姜曲海猪都能得到最贴心的照顾。
  除了活体保种,保种场还建有完整遗传资源冷冻保存库,实现了姜曲海猪冻精、体细胞、组织样本等多重保存和利用 。这一举措为姜曲海猪的遗传资源加上了多重保险,即便未来面临再大的危机,姜曲海猪的基因也能得以延续。为了抵御非洲猪瘟以及其他烈性传染病的侵袭,保种场全面实施封场消毒后,迁入姜曲海猪种,然后与外界 “全面隔绝”。饲料经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场内饲料仓,然后再根据需要 “定量” 输送到各个猪舍,整个过程采用全自动料线,减少人工操作、饲喂,从源头上杜绝了病毒的入侵。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姜曲海猪保种种猪群规模可从现在的 125 头增加到 400 头,保种能力增长两倍以上,年出栏量可从 4000 多头增加到 1.2 万头以上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保护者的心血与汗水,他们用行动让姜曲海猪在濒危的边缘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天生丽质:姜曲海猪的独特魅力
  (一)外貌与生产性能:表里如一的特质
  初见姜曲海猪,你定会被它独特的外貌所吸引。它全身被毛乌黑发亮,犹如披着一件黑色的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 。肤色呈灰色,头中等大小,额部皱纹不深,就像岁月留下的浅浅痕迹 。部分猪鼻吻处那俏皮的白色斑点,恰似大自然赋予的独特印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花鼻子”,为它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可爱。
  姜曲海猪的耳朵中等大小,自然下垂,仿佛在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它体短,背微凹,腹略下垂,臀部斜尻,尾根低,整个身体的线条流畅而自然 。乳头排列均匀、对称,8 - 10 对,宛如精心排列的珍珠 。四肢短而粗壮,肢势正常,支撑着它那结实的身躯 。体型中等偏小的它,体质却十分结实,结构匀称,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在生产性能方面,姜曲海猪同样表现出色。公猪性成熟日龄在 90 - 120 日龄,初配日龄为 150 - 170 d,初配体重为 60 - 80 kg,正值青春年少便已准备好开启繁育后代的使命 。母猪性成熟日龄为 80 - 100 d,初配日龄为 140 - 160 d,初配体重为 60 - 70 kg,发情周期为 18 - 21 d,妊娠期为 113 - 115 d,它们以稳定的生理周期,孕育着新的生命 。母猪初产窝产仔数为 11.0 头,初产窝产活仔数为 10.2 头,经产窝产仔数为 14.0 头,经产窝产活仔数为 13.1 头,35 d 日龄断奶时仔猪窝重为 79.5 kg,展现出强大的繁殖能力 。
  育肥猪在 25 - 85 kg 阶段的平均日增重为 438.0 g,料重比为 4.0:1,它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85 kg 屠宰时,姜曲海猪的屠宰率为 73.0%,胴体瘦肉率为 40.5%,平均背膘为 47.2 mm,肉质性能更是令人赞叹,肉色为 3.3,大理石纹为 3.0,肌内脂肪含量为 5.4%,无白肌肉(PSE 肉)和黑干肉(DFD 肉),为人们带来了高品质的猪肉享受 。
  (二)种质特性:优良基因的馈赠
  姜曲海猪的优良,不仅仅体现在外貌和生产性能上,更在于它独特的种质特性。在遗传基础方面,科研工作者们通过不懈努力,利用基因组、转录组等多组学技术手段,挖掘出了众多特色优良基因。特定繁殖性状候选功能基因 EPYC、ITGA2、CORIN 等,就像生命密码中的关键片段,决定了姜曲海猪卓越的繁殖能力 。肉质性状候选功能基因 LIMK2、IREB2、GCM1 等,为其鲜嫩多汁、风味浓郁的肉质奠定了基因基础 。抗病性状候选功能基因 TLR6、CD6、CCDC180 等,则赋予了姜曲海猪强大的抗病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
  姜曲海猪的繁殖特性堪称一绝。公猪和母猪性成熟都很早,就像早早绽放的花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母猪发情表现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容易配种,就像热情好客的主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在年产 2 - 2.5 胎的条件下,每胎产仔数较多,成年后一般在 14 头左右,个别多的可达 20 头,仅次于梅山猪和二花脸猪,是当之无愧的 “繁殖冠军” 。母猪母性好,性情温顺,护仔能力强,仔猪成活率较高,一般在 90% 以上,它们用温柔的母爱,呵护着每一个小生命的成长 。
  肉质特性是姜曲海猪的又一亮点。它骨皮比例较低,肉质鲜嫩,猪肉肉色鲜红,就像清晨的朝霞,充满了诱人的色泽 。系水力强,剪切力低,肌肉的肌纤维直径较小,密度较大,约为 55 μm,使得肉质更加紧实有弹性 。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较高,脂肪酸含量丰富,风味浓郁,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 56% 左右,每一口都能品尝到大自然的馈赠 。囤积脂肪的能力较强,花油和板油较多,肌间肌内的脂肪沉积较多,大理石纹非常明显,肉质细嫩并多汁,口感非常好,风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其四肢短、骨骼细、肉质好,适宜制作火腿,著名的北腿即以此为原料,成为美食界的宠儿 。
  耐粗饲特性让姜曲海猪成为养殖户的得力助手。经过当地人民的长期选择,它对里下河地区及长江三角洲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及生态自然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仅仅饲喂当地的农副产品也能正常生产,在当地一般采用较低的蛋白和能量饲料,并适当加入农副产品进行饲喂,无特定的饲养及繁殖技术 。在小规模饲养条件下,姜曲海生长育肥期饲粮中粗纤维水平可以达到 10%,对于育肥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它就像一位不挑食的好孩子,茁壮成长 。
  在杂交利用方面,姜曲海猪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作为杂交母本,与外来猪种杂交时,在生长、胴体、肉质等性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与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大白猪和长白猪进行杂交,杂交后代日增重提高 60% 以上,饲料报酬提高 30% 以上,胴体瘦肉率提高 10% 以上,仿佛融合了各方的优点,变得更加优秀 。以姜曲海猪为母本,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第一杂交父本,杜洛克猪为终端父本时,三元杂交猪的平均日增重达 750 g 以上,料重比 3.1 左右,胴体瘦肉率 60% 以上,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品种 。对各杂交组合的商品猪进行肉质评定时,无论是二元还是三元杂种猪,无应激反应,无 PSE 猪肉,肌肉脂肪含量 3.0% - 3.8%,肌纤维比较细,在提高瘦肉率的同时,仍能保持良好的肉质,肉嫩味香,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
  破局重生:姜曲海猪的开发之道
  (一)培育新品种:苏姜猪的诞生
  在姜曲海猪的开发利用进程中,培育新品种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举措。科研人员深知,姜曲海猪虽然拥有诸多优良特性,但在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方面,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于是,一场旨在融合姜曲海猪优良基因与外来猪种优势的育种实验拉开帷幕。
  以姜曲海猪为母本,杜洛克猪为父本,科研人员运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培育之路。他们精心挑选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然后对杂交后代进行横交固定,采用群体继代选育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筛选、培育 。每一代的选育都倾注了科研人员的心血,他们仔细观察猪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肉质性状等,只为选出最符合理想的个体 。
  经过 10 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育成了国家级新品种 “苏姜猪”。苏姜猪含姜曲海猪、枫泾猪血统各 18.75%,杜洛克猪血统 62.5% 。这一巧妙的血统组合,让苏姜猪继承了姜曲海猪繁殖力高、肉质优良的特点,同时具备了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的优势 。
  苏姜猪的诞生,是姜曲海猪开发利用的一座里程碑。它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猪种资源,更为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苏姜猪已在江苏等地广泛推广,成为养殖户增收致富的好帮手,也为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
  (二)杂交优势利用:打造优质商品猪
  除了培育新品种,利用姜曲海猪的杂交优势生产优质瘦肉型商品猪,也是其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姜曲海猪作为杂交母本,与皮特兰猪、大白猪等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出 “一洋一土” 二元杂优母猪 。这些二元杂优母猪再与长白猪或杜洛克猪进行杂交,诞生了 “二洋一土” 优质瘦肉型商品猪 。
  在众多杂交组合中,“杜姜” 杂优母猪及其后代 “长杜姜” 优质瘦肉型商品猪尤为突出。以姜曲海猪为母本、杜洛克猪为父本杂交生产的 “杜姜” 杂优母猪,集合了姜曲海猪的繁殖优势和杜洛克猪的生长优势 。再与长白猪进行杂交,生产出的 “长杜姜” 商品猪,杂种优势明显,平均日增重达 750 g 以上,料重比 3.1 左右,胴体瘦肉率 60% 以上 。
  这些优质瘦肉型商品猪,不仅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而且肉质鲜嫩、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 。为了推广这一杂交模式,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了姜曲海猪优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在辐射地区建立以 “资源场 — 基地(示范场)— 商品群” 为框架的良种繁育推广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让更多的养殖户受益于姜曲海猪的杂交优势 。
  (三)品牌与产业开发: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品牌建设和产业开发,为姜曲海猪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追溯姜曲海猪的历史渊源,挖掘与之相关的特色文化,成为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 。“周博士”“苏姜” 牌商标的注册,将姜曲海猪的文化内涵融入品牌之中,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在产业开发方面,探索 “自繁、自养、自销” 产业链经营模式,实行 “三化” 生产,即生产基地化、产品无公害标准化、产品信息可追溯化 。从种猪繁育到商品猪养殖,再到猪肉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生产基地的建设,确保了养殖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产品无公害标准化,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产品信息可追溯化,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
  如今,优质猪产业在姜曲海猪产区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经济效益明显 。姜曲海猪的品牌猪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这不仅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道路 。姜曲海猪的品牌与产业开发,为全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地方猪种走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 。
  未来可期:姜曲海猪的光明前景
  展望未来,姜曲海猪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它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望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力量。
  在优质黑猪肉开发方面,姜曲海猪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耐粗饲、肉质鲜嫩、骨皮比例较低的特点,使其成为生产优质黑猪肉的理想品种 。姜曲海猪采食量大,粗饲料利用效率高,适宜当地环境的粗放饲养,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为肉质的优良品质奠定了基础 。其猪肉肉质鲜嫩多汁,肌内脂肪含量高,大理石纹明显,风味浓郁,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优质黑猪肉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姜曲海猪有望凭借其独特的肉质优势,在黑猪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
  对于家庭农场养殖来说,姜曲海猪是绝佳的选择。它繁殖力高,纯种或者杂交均表现出良好的母性,性情温顺,发情明显,易配种 。这些特性使得姜曲海猪在家庭农场养殖中易于管理和繁殖,能够为养殖户带来稳定的收益 。家庭农场养殖姜曲海猪,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和闲置资源,还能够传承和弘扬地方养殖文化 。姜曲海猪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能够在家庭农场的自然环境中健康生长,减少了养殖成本和疾病防控的压力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家庭农场养殖姜曲海猪有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在杂交利用方面,姜曲海猪的杂种优势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目前杂交配套繁育体系生产中,利用姜曲海猪的杂种优势,开展三元和多元杂交组合的研究,筛选最佳的杂交组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杂交,姜曲海猪可以与其他优良猪种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 。杂交后代在肉质方面仍能保持姜曲海猪的优良特性,肉嫩味香,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不断优化杂交组合,提高杂交利用效率,能够增加姜曲海猪的市场占有率,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姜曲海猪与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大白猪和长白猪进行杂交,杂交后代日增重提高 60% 以上,饲料报酬提高 30% 以上,胴体瘦肉率提高 10% 以上 。以姜曲海猪为母本,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第一杂交父本,杜洛克猪为终端父本时,三元杂交猪的平均日增重达 750 g 以上,料重比 3.1 左右,胴体瘦肉率 60% 以上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姜曲海猪在杂交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 。
  姜曲海猪作为我国珍贵的地方猪种,历经岁月的洗礼,在保护与开发中不断前行。从濒危困境到重焕生机,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寄托着未来的希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姜曲海猪必将在优质黑猪肉开发、家庭农场养殖以及杂交利用等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的生猪种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力量,续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对不起,该处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