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华北玉米市场风云:东北粮入关下的价格变奏曲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2 6:52:06 关注:48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东北粮入关,市场格局初变
  在 2024-2025 年度的粮食市场进程中,华北地区的玉米市场成为焦点区域。东北粮入关这一关键事件,对市场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2024 年,华北和东北两地玉米价格价差持续处于较低水平,这一市场信号使得东北粮入关数量相对有限。该时期,多数东北粮主要流入华北地区的饲料企业,以满足饲料企业生产的刚性需求。进入 2024/2025 年度新季玉米上市阶段后,市场情况更为复杂。一方面,华北、东北玉米价差未达到顺价条件,即运输销售东北玉米至华北的利润空间微薄甚至可能亏损,严重影响了贸易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东北玉米毒素水平不稳定,这对于对原料品质要求严格的企业而言是关键问题,而与此同时,华北地区当地低毒玉米粮源较上一季有所增加,企业自然倾向于采购本地优质粮源。加之新季玉米上市后,华北地区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高,贸易商多采取随收随走策略,市场粮源供应相对充足,导致 2024 年四季度东北粮入关量依旧受限 。
  春节过后,市场态势发生显著变化。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涨幅明显高于东北地区。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2 月下旬开始,华北、东北玉米价格价差扩大至 150 元 / 吨以上。这一价格差的变化,成为东北粮入关的重要驱动因素。随着华北、东北玉米价差的扩大,东北玉米入关量逐步增加。自 3 月份起,山东地区部分深加工企业东北粮到货量增加,占日常卸货量的 20%-30%。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结构,也预示着华北地区玉米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而这一变革将对玉米价格产生深远影响。
  价格差驱动:东北粮入关的关键因素
  (一)前期价差限制入关量
  2024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华北和东北玉米市场受价格价差的紧密关联。这一价差成为限制东北粮入关规模的关键因素。从经济学原理分析,贸易商在进行粮食运输和销售活动时,首要考虑成本与利润。当华北、东北玉米价格价差持续偏小时,意味着将东北玉米运输至华北地区销售所获利润空间有限,甚至可能因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因素导致实际销售亏损。这对以盈利为目的的贸易商构成重大阻碍。
  因此,在 2024 年,多数东北粮入关后主要流入华北地区的饲料企业,以满足其生产的刚性需求。这些饲料企业对玉米有着稳定且持续的需求,即便在价差不理想的情况下,东北粮仍能在满足其刚需的过程中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进入 2024/2025 年度新季玉米上市阶段,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东北粮入关量在四季度依旧受限。一方面,华北、东北玉米价差未达到顺价条件,极大挫伤了贸易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东北玉米毒素水平不稳定,对于对原料品质要求严格的企业而言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华北地区当地低毒玉米粮源较上一季增多,企业在采购时自然倾向于选择品质更有保障的本地粮源。此外,新季玉米上市后,华北地区基层农户积极售粮,市场粮源供应相对充足,贸易商多采取随收随走策略,进一步减少了东北粮入关的机会。
  (二)价差扩大,入关潮起
  春节过后,华北地区玉米市场价格涨幅显著高于东北地区,打破了原有市场价格平衡,使得华北、东北玉米价格价差逐步拉大。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2 月下旬开始,这一价差扩大至 150 元 / 吨以上,这一数据变化释放出重要的市场信号,表明东北粮入关时机已成熟。
  随着华北、东北玉米价差的不断扩大,东北粮入关量开始逐步增加,形成东北粮入关的热潮。以山东地区为例,3 月份开始,部分深加工企业东北粮到货量显著增加,占日常卸货量的 20%-30%。这一数据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市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贸易商角度来看,价差的扩大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增加,极大激发了他们运输东北粮入关的积极性。贸易商迅速调整运输策略,将更多的东北粮运往华北地区。从山东深加工企业角度来看,东北粮到货量的增加,丰富了原料供应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采购策略和生产计划。企业开始重新评估原料成本和供应稳定性,根据东北粮到货情况灵活调整生产安排,以适应市场变化。
  华北粮源供应:本地与东北的双重影响
  (一)基层售粮进度加快
  在 2024/2025 年度,华北地区基层农户售粮进度明显快于往年同期。截至 3 月 20 日,华北地区基层农户售粮进度达到 81%,较去年同期提高 18 个百分点,成为影响华北地区玉米市场供应的重要因素。
  从玉米产量来看,2024/2025 季玉米产量较去年减少 1110 万吨 ,产量的减少使得农户手中可供销售的粮食总量相对减少。在此情况下,农户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会更积极地把握市场价格波动时机,及时出售手中玉米。部分地区玉米上市时间提前,打乱了以往市场节奏。新季玉米上市后,农户早早售粮,使得市场上玉米供应在前期呈现相对充足状态。春节过后,玉米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刺激了农户售粮积极性。然而,随着价格逐步涨至部分农户心理预期,且基层余粮逐渐减少,农户售粮紧迫感逐渐降低,售粮量相对有限。但总体而言,前期的积极售粮行为已使基层售粮进度大幅加快,对市场供应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贸易商出货节奏
  贸易商在华北地区玉米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其出货节奏对玉米价格有着重要影响。当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均价达到 2300 元 / 吨时,华北当地市场贸易商出货利润多数达到既定预期,此时贸易商适时适量出货。出货的玉米主要集中在年前收购的水分偏高的玉米或成本相对较低的玉米,这些玉米在当前价格下出售能为贸易商带来较为可观的利润 。
  然而,贸易商的出货节奏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当前华北地区基层农户售粮进度远快于去年同期,基层可售余粮少,使得贸易商从基层收购玉米的难度增加,基层玉米上量较为有限。而华北多数贸易商暂无库容及资金压力,使其在出货时没有紧迫感。在此情况下,贸易商选择继续维持陆续适量出货节奏,既避免因急于出货而压低价格,也避免因过度囤粮而错过最佳出货时机。贸易商通过平衡出货与库存关系,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出货节奏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供应,避免了因贸易商集中出货而导致市场供应大幅波动。
  下游需求之变:采购态度的转变
  (一)深加工企业:按需采购
  在华北地区玉米市场的供需链条中,深加工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采购策略对市场价格影响深远。长期以来,深加工企业秉持按需采购的稳健策略。以山东地区的深加工企业为例,它们密切关注自身生产进度和库存水平,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确定玉米采购量。这种采购策略既能避免因过度采购而占用大量资金和仓储空间,又能避免因采购不足而影响生产进度 。
  从企业运营成本角度分析,按需采购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过度采购可能导致企业在价格下跌时面临库存贬值风险,而采购不足则可能需要高价紧急采购,增加生产成本。深加工企业通过精准把握采购时机和采购量,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从市场供应角度来看,深加工企业的按需采购策略使其在市场中的采购地位相对灵活。当市场粮源供应充足时,它们可以从容选择优质低价的玉米;当市场供应紧张时,它们也能通过调整生产计划,适当减少玉米采购量,以应对市场变化。这种灵活的采购策略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稳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价格,避免了因企业集中采购或减少采购而导致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二)饲料企业:需求降温
  与深加工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饲料企业的玉米采购态度近期发生明显转变,呈现出需求降温趋势。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小麦替代优势的提升。在粮食市场中,小麦和玉米在饲料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当小麦价格相对较低,且其营养成分能够满足饲料生产需求时,饲料企业自然会倾向于采购小麦来替代玉米 。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小麦价格的波动使其在与玉米的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饲料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纷纷调整采购策略,减少玉米的采购量和用量。以华北地区的一些饲料企业为例,原本玉米在饲料原料中的占比较高,但随着小麦替代优势的显现,玉米的用量逐渐下降,采购量也随之减少。这种采购态度的转变不仅影响了饲料企业自身的原料结构和生产成本,也对整个玉米市场的需求端产生重大影响。随着饲料企业玉米采购积极性的下降,市场对玉米的整体需求减少,给玉米价格带来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了玉米市场供需博弈的紧张局势 。
  价格走向何方:短期价格预测
  华北地区玉米市场目前处于关键节点,价格走势备受关注。当前市场呈现供应增加、需求略降的局面,这一供需格局的变化正推动着玉米价格走向新的方向。
  在供应端,华北地区在当地贸易商陆续出货及东北粮源的补充下,市场粮源供应较前期明显增多。当地贸易商在利润达到预期后积极出货,为市场注入活力;东北粮入关量的增加丰富了市场粮源结构,使市场供应更加充足。从数据来看,3 月份开始,山东地区部分深加工企业东北粮到货量增加,占日常卸货量的 20%-30%,直观反映了东北粮源对华北市场供应的重要补充作用 。
  然而,在需求端,形势不容乐观。下游深加工企业虽依旧秉持按需采购策略,但在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其采购紧迫感明显降低。饲料企业由于小麦替代优势的提升,玉米用量及采购量下降。小麦和玉米在饲料生产中具有可替代性,当小麦价格相对较低且营养成分满足饲料生产需求时,饲料企业倾向于采购小麦替代玉米 。这一变化使玉米市场的需求端面临较大压力。
  综合来看,玉米市场供需博弈或将加剧,在供应增加、需求略降的情况下,短期内玉米价格可能下跌。但跌幅暂时相对有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虽然市场供应增加,但华北地区基层农户售粮进度虽快,可售余粮少,且多数贸易商暂无库容及资金压力,出货节奏相对稳定,不会出现供应大幅波动的情况;另一方面,下游需求虽有下降,但深加工企业的刚需仍在,其按需采购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需求。所以,短期内玉米价格虽有下跌趋势,但跌幅有限,市场将在供需博弈中寻求新的平衡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玉米价格回调,市场风云变幻2025/4/2 10:05:39
山东:玉米价格再向上,豆粕价格又走低(3月24日-3月30日)2025/4/2 9:21:00
3月玉米市场价格涨跌之谜:多因素博弈下的价格走向2025/4/1 14:37:10
玉米小麦价格:四月,是触底反弹还是持续低迷?2025/4/1 14:33:13
玉米市场风云:期现博弈下的十字路口2025/3/31 19:02:58
玉米价格风云突变,月末绿潮来袭?2025/3/31 11:43:4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