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资讯 → 文章内容

大豆进口量骤降背后的经济棋局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5 10:55:33 关注:73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大豆进口量大幅下降,降幅显著
  本文聚焦一则备受关注的信息。依据周一公布的海关统计数据,2025 年 3 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仅为 350 万吨,同比降低 36.8%,降至 2008 年以来的最低值。回顾 2008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 3744 万吨,此后虽有波动,但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当前 350 万吨的进口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急剧下降的态势值得深入探究。
  关税与装运延迟,两大主因凸显
  究竟是何种原因致使如此大幅度的进口量下降?经深入剖析,主要存在两大因素:其一为油厂因关税因素避开美国大豆;其二是巴西大豆装运延迟。
  先看关税因素。上周五(4 月 11 日),中国宣布对美国所有商品加征 125% 的关税,于 4 月 12 日生效,此举措是对美国 4 月 9 日将中国关税提高到 145% 的有力回应。随着中美关税争端持续升级,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成本大幅攀升,油厂为降低成本,纷纷减少对美国大豆的采购。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当产品性价比发生变化时,采购方自然会做出相应调整。原本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如今关税提高使其性价比降低,油厂采购意愿随之下降。
  再看巴西大豆装运延迟情况。今年巴西遭遇极端天气,致使大豆收获装船进度放缓,部分货轮在港口等待装船的时间接近历史最长纪录。在头号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多雨天气给大豆收割、干燥及运输带来诸多挑战,部分等待装船的大豆货轮在港口等待长达 40 多天,远超正常的 7 至 15 天。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巴西大豆的按时交付,对于中国的大豆需求而言,巴西大豆不能按时到货必然会影响整体进口量。此外,装运延迟还导致交货时间延长、溢价上涨,进一步增加了买家的采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积极性。
  一季度数据解读,全面剖析变化
  在了解 3 月份的显著数据后,我们将视角拓展至 2025 年整个一季度。一季度大豆进口量为 1710.9 万吨,较 2024 年同期减少 7.9 个百分点,进口金额为 79.061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降低 24%。进口金额大幅下降主要归因于大豆进口成本下跌。一季度进口成本平均为 462.1 美元 / 吨,较去年同期下跌 17.5%。这一现象反映了成本变化对进口金额的直接影响,如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总采购金额的影响一样。从数据可以看出,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均呈下降趋势,而进口成本下跌是导致进口金额下降的关键因素,这也体现出当前市场环境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对大豆进口产生的复杂影响。
  年度预测与市场走向,未来态势分析
  美国农业部在 2025 年 4 月份供需报告中预计 2024/25 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 1.09 亿吨,较上年创纪录的 1.12 亿吨降低 300 万吨或 2.7%。若该预测准确,意味着本年度剩余时间中国大豆进口步伐将放缓。
  从当前形势分析,这一预测具有一定依据。一方面,中美关税争端持续升级,中国买家大量转向采购巴西大豆。仅上周上半周,中国大豆压榨商就采购了至少 40 船巴西大豆,主要交付时间在 5 月至 7 月之间。然而,巴西大豆供应并非毫无问题,前文提及的装运延迟便是一大阻碍。并且,随着巴西大豆的大量采购,其价格可能出现波动,进而影响后续进口量。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国产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逐步提升,对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可能进一步降低。此外,国内肉类消费市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大豆需求,例如生猪存栏量的变化会影响豆粕需求,进而对大豆进口量产生影响。
  但需注意的是,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若中美关税争端缓和,或巴西大豆供应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抑或国内市场需求突然增加,大豆进口步伐放缓的情况可能改变。因此,未来大豆进口市场的发展需持续关注各类因素的动态变化。
  关税战下的贸易博弈与市场反应
  在大豆贸易的复杂格局中,中美关税争端的持续升级成为焦点。上周五(4 月 11 日),中国宣布对美国所有商品加征 125% 的关税,4 月 12 日生效,以回应美国 4 月 9 日将中国关税提高到 145% 的举措。这一系列关税调整使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国买家在这场博弈中迅速做出反应,大量转向采购巴西大豆。仅上周上半周,中国大豆压榨商就采购了至少 40 船巴西大豆,主要在 5 月至 7 月之间交付。从数据来看,2024 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总量约 2200 万吨,而巴西大豆超过 6700 万吨。2016 年时,美国大豆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相近,但到 2024 年,美国大豆份额从 37% 暴跌至 18%,巴西大豆占比从 53% 跃升至 76%。如今,巴西已稳固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这场贸易博弈不仅改变了中美两国在大豆贸易领域的地位,也促使全球大豆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巴西凭借创纪录的产量和相对较低的价格,成为这场博弈的受益者。而美国大豆产业遭受重创,大量大豆积压,农场主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雷格兰表示 “这次我们连‘应急采购’的机会都没了” ,美国农业带的财务危机已迫在眉睫。
  对于中国而言,这种采购转向既是应对关税战的策略,也是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增加从巴西的进口,中国降低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增强了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在国际贸易中,多元化的供应渠道如同分散投资,能有效降低风险,使自身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更具稳定性。
  行业影响与应对策略,各方应对举措
  大豆进口量的大幅变化对相关行业产生了广泛影响。
  对于油厂而言,大豆进口量下降以及关税导致的采购成本变化使其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避开美国大豆后,采购渠道相对集中于巴西等国,一旦巴西大豆出现供应问题,如装运延迟,油厂的原料供应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面临停工风险。另一方面,采购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压缩了油厂的利润空间。为应对这些挑战,油厂积极拓展采购渠道,将目光投向阿根廷、乌拉圭等其他大豆生产国,试图寻找更多稳定的供应源。同时,油厂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签订长期合同,以保障原料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饲料企业同样受到较大冲击。大豆作为饲料的重要原料,进口量下降和价格波动导致饲料成本不稳定。当大豆价格上涨时,饲料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若无法及时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将面临利润下滑困境。为降低成本,饲料企业开始调整饲料配方,增加棉粕、菜粕等其他蛋白原料的使用。同时,一些饲料企业加强与养殖企业的合作,共同探索降低成本的方法,如优化养殖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从而间接降低成本。
  从整个行业来看,大豆进口量的变化促使相关企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市场监测。企业加强对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波动的关注,利用期货市场等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此外,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应对市场变化。例如,一些油厂引进先进的压榨技术,提高出油率和豆粕质量;饲料企业研发新型饲料产品,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
  长期展望与行业趋势,未来前景展望
  从长期视角分析,中国大豆进口行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在政策层面,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尤其是大豆产业。近年来,一系列支持大豆种植的政策相继出台,如加大对大豆种植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国产大豆产量。《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 (2024 - 2035 年)》明确提出,要实施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选育高油高产大豆品种,为国产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这些政策的持续推进,未来国产大豆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对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可能逐渐降低。
  市场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豆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市场需求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然而,国际大豆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关税、贸易摩擦、气候变化等因素仍可能对大豆进口产生重要影响。为应对这些不确定性,中国未来可能进一步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除巴西、美国等传统大豆供应国外,加强与其他大豆生产国的合作,拓展大豆进口渠道,降低因单一供应国出现问题而带来的风险。
  技术创新也是推动大豆进口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大豆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提高国产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例如,一些农业科技企业正在研发新型大豆种植技术,通过精准农业、基因编辑等手段提高大豆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另一方面,大豆加工技术的创新能够提高大豆的附加值,促进大豆产业升级。利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可以从大豆中提取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等,这不仅能满足市场对健康产品的需求,还能提高大豆产业的经济效益。
  总体而言,尽管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政策支持、市场调整以及技术创新,未来大豆进口行业有望实现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一行业的动态,为各方提供最新的信息和分析。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巴西大豆报价下跌 5月船期采购基本完成2025/4/17 11:02:16
2025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骤降,背后的原因与影响几何?2025/4/17 7:27:40
大豆进口量骤降,背后的经济棋局你看懂了吗?2025/4/15 10:41:45
贸易战下,中国大豆进口变局与粮食安全大战略2025/4/15 10:38:18
中美贸易战下,大豆贸易的“新棋局”2025/4/14 11:14:19
中美贸易战下,中国大豆采购的“乾坤大挪移”2025/4/13 19:45:58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