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饲料价格速览
为使相关从业者更为直观地洞悉 4 月 16 日饲料价格状况,本文整理了以下表格,涵盖玉米、豆粕、DDGS 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
|
|
|
|
|
|
|
|
北稳南跌,南方受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冲击,价格持续走低
|
|
|
|
各原料价格走势剖析
玉米:高位震荡,多空因素交织
当前,玉米价格呈现高位偏弱、局部调整态势,全国均价处于 2050 - 2210 元 / 吨。从供应端分析,国内主产区余粮大多已流入贸易环节,进口替代不足,后续供应渐趋偏紧。同时,4 月份下半月,中国玉米库存将持续下降,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量亦会下降,主要粮源被大型贸易商掌控,惜售情绪渐浓。但从另一视角审视,进口玉米及替代产品的潜在供应变化仍具不确定性,若后期进口量增加,将对国内玉米价格形成一定压制。
需求层面,下游需求持续疲软,用粮企业补库需求不足。养殖业利润微薄,饲料企业采购玉米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按需采购,限制了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不过,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企业或有一定备货需求,对价格有短暂支撑。整体而言,玉米市场多空因素交织,短期内价格预计以震荡运行为主 。
豆粕:供应改善,价格下行
豆粕价格北稳南跌,南方地区受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冲击,价格持续走低,全国均价在 3180 - 4191 元 / 吨。近期,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大豆出口需求疲软,叠加南美大豆丰收上市,CBOT 大豆期货收盘互有涨跌。随着近日到港大豆陆续完成通关检疫并运送至油厂用于压榨,工厂开机数量增加,豆粕产量逐渐回升,供应紧张局面得到缓解,价格出现下行走势。
展望后期,大豆到港高峰即将来临,叠加国储进口大豆拍卖持续进行,大豆及豆粕供应紧张局面将彻底缓解,价格有望继续下行。不过,需关注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以及南美大豆实际到港情况,若贸易关系缓和或大豆到港出现延迟等意外情况,豆粕价格走势可能会受到影响。
DDGS:稳中支撑,供需博弈
DDGS 价格今日偏稳。近期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对 DDGS 价格起到了利好带动作用。然而,市场需求表现一般,饲料企业仍在消化前期库存,采购积极性不高。部分酒精企业装置停机检修,导致 DDGS 产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其价格走势。
从后续趋势来看,4 月份下半月,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将继续向淡季转换,开机率将继续小幅下降,理论上 DDGS 月度新增产供量将继续下降。但需求端若无明显改善,DDGS 价格上涨空间有限,预计将在多空因素交织下维持稳定态势 。
其他原料:各有涨跌,形势各异
棉粕市场价格波动有限。前期大豆阶段性供应短缺,油厂开机率较低,不过随着巴西大豆逐步到港,油厂开机率提升,豆粕库存趋增,豆粕价格有所回落。但棉油企业开机率不高,棉粕自身供应压力不大,且豆粕持续涨价后,有利于棉粕的需求,所以棉粕后市仍存在支撑 。
郑州菜粕期货低开后震荡下行。加拿大油菜籽期货收盘上涨,因加元汇率疲软,油菜籽需求强劲,但国内菜粕跟盘下跌。当下菜籽和菜粕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中等水平,相比之前高点已显著降落。需求端,菜粕终端情绪偏谨慎,饲料企业少量逢低刚需采购,加上豆粕价格有所回落的影响,短期菜粕将呈震荡调整态势 。
超级蒸汽鱼粉外盘价格持稳,秘鲁超级蒸汽鱼粉新货预售参考 CNF1700 美元 / 吨,实际成交议价。国内进口鱼粉市场,港口鱼粉库存继续增加,攀升至 29 万吨以上,且需求有限,配额偏高,继续给市场带来压力。后续鱼粉市场需关注具体捕捞情况,目前行情以观望为主 。
小麦市场价格震荡偏强运行。一方面,小麦供应整体一般,企业门前上量有限,基层余粮见底,主流农户售粮参与度降低,贸易商囤粮成本持续升高,难以顺价出粮,惜售挺价意愿较高,社会面粮源流通偏少。另一方面,受关税风波影响,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转强,玉米、豆粕接连上涨,生猪价格也出现上涨,对现货小麦市场有一定支撑。下游贸易商面粉或有一定备货需求,主流制粉企业原粮库存较低,存在刚需补库需求,临近五一小长假,企业原粮采购心态增强,但粮源上量偏紧,工厂有提价补库操作 。
周二 CBOT 豆油市场维持震荡行情,马棕连续第二日收跌,因预期产量改善。4 月上旬大豆到港量偏低,油厂开机率偏低,压榨产能较少,豆油以去库为主。不过,随着巴西大豆丰产并逐步到港,国内进口大豆数量预计增加,油厂大豆库存充足,开机率上升,导致豆油库存趋增。同时,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推高国内进口大豆成本,豆油存在一定成本支撑。但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引发全球经济下行担忧,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拖累油脂市场,且棕榈油产量逐步恢复,库存状态拐点出现。因此,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豆油价格预计以震荡运行为主 。
价格波动对养殖业的影响
成本之变:或增或减,养殖户需权衡
饲料原料价格的涨跌与养殖成本的高低直接相关。以豆粕为例,其价格下行对于养殖户而言是一大利好因素。在畜禽饲料配方中,豆粕占比达 20 - 25% ,豆粕价格的下降意味着饲料成本的降低。假设一个中等规模的养猪场,每月使用 100 吨饲料,若豆粕价格每吨下降 200 元,仅豆粕这一项每月就能节省 2 万元成本,大大缓解了养殖成本压力,提升了利润空间 。
相反,玉米价格的上涨则给养殖户带来了成本增加的挑战。玉米在饲料中占比超 60%,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当玉米价格上升,饲料成本也会随之攀升。如某养禽场,因玉米价格上涨,每月饲料成本增加了 1.5 万元,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需要密切关注原料价格走势,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原料,如在玉米价格过高时,适当增加小麦、大麦等谷物在饲料中的比例 。
决策调整:灵活应对,把握市场节奏
饲料价格的波动亦会影响养殖户的补栏和出栏决策。当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可能会谨慎补栏,减少养殖数量,以降低风险。例如,在生猪养殖行业,如果豆粕和玉米价格持续高位,养殖户可能会推迟仔猪补栏计划,等待饲料价格回落,避免高价成本下的养殖亏损 。
而出栏方面,饲料价格下跌时,养殖户可能会考虑适当延长养殖周期,让畜禽长到更合适的体重再出栏,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相反,当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上升,养殖户可能会提前出栏,减少亏损。比如肉鸡养殖,若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户可能会提前将达到基本出栏标准的肉鸡出售,避免后期成本过高导致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
养殖户应密切关注饲料价格走势,结合市场需求和畜禽生长周期,合理安排养殖计划。同时,可以通过与饲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等方式,锁定部分饲料成本,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
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未来饲料价格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仍可从原料供应、需求变化和政策因素等角度进行合理预测。
从原料供应来看,大豆方面,随着巴西大豆到港高峰的来临以及国储进口大豆拍卖的持续进行,大豆及豆粕供应紧张局面将彻底缓解,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豆粕价格大概率继续下行。不过,需要关注的是,若南美大豆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状况,如遭遇极端天气导致运输延迟,可能会影响大豆的正常到港,进而对豆粕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
玉米后续供应逐渐偏紧,4 月份下半月,中国玉米库存将持续下降,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量也会下降,且主要粮源被大型贸易商掌控,惜售情绪渐浓。但进口玉米及替代产品的潜在供应变化仍存在不确定性,若后期进口量大幅增加,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将受限;反之,若进口受阻,玉米价格则可能在供应偏紧和成本支撑下上涨 。
在需求变化方面,养殖行业对饲料的需求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目前,生猪养殖行业仍面临一定的亏损压力,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饲料需求。不过,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家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进入旺季,对饲料的需求有望增加 。如果养殖行业整体需求持续低迷,饲料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而若需求出现明显回升,将对饲料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
政策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关税政策的调整会直接影响进口原料的成本。例如,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对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关税有着重要影响。若贸易摩擦加剧,关税提高,进口大豆成本将增加,进而推动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上升;反之,若贸易关系缓和,关税降低,原料成本下降,饲料价格也会受到下行压力 。此外,国内的农业补贴政策、环保政策等也会间接影响饲料行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需关系 。
综合考虑,短期内饲料价格可能会维持当前的波动状态,部分原料价格如豆粕有下行空间,玉米价格受多空因素影响震荡运行。但长期来看,若原料供应、需求和政策等因素发生较大变化,饲料价格也将随之出现明显波动 。养殖户和相关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
给养殖户的实用建议
采购策略:分批采购,降低风险
面对饲料价格的波动,养殖户在采购饲料原料时,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采购。以玉米为例,其价格受供应和需求等多因素影响,波动较为频繁。若养殖户一次性大量采购玉米,一旦后期价格下跌,将承受较大的价格损失。建议采取分批采购的方式,如将原本计划一次性采购 3 个月用量的玉米,改为每月采购一次,每次采购 1 个月的用量。这样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灵活调整采购成本。同时,在价格相对较低时适当增加采购量,在价格较高时减少采购量,从而降低整体采购成本和价格风险 。
配方优化:合理配比,降低成本
鼓励养殖户积极探索优化饲料配方,在保证养殖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豆粕价格较高时,可适当增加杂粕等豆粕替代品的使用比例。例如,在猪饲料中,用部分棉粕或菜粕替代豆粕,既能保证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又能降低成本。一般来说,棉粕和菜粕的价格相对豆粕较低,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饲料成本。但在替代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原料的营养成分差异,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可以咨询专业的畜牧营养师,根据畜禽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 。
关注市场:实时跟踪,把握时机
养殖户要密切关注饲料原料市场动态,包括价格走势、政策变化等。可以通过关注行业资讯网站、参加养殖行业交流群、订阅专业的农业市场报告等方式,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到国家对进口大豆的关税政策调整,可能会影响豆粕价格走势,就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若预计豆粕价格上涨,可在价格相对较低时适当增加库存;若预计价格下跌,则减少库存,按需采购。同时,关注养殖行业的市场需求变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计划,避免因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养殖效益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