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玉米、小麦价格:供需、政策与市场博弈全解析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7 14:23:06 关注:46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玉米价格现状剖析
  市场动态与库存分析
  近期,山东玉米到货量突破 400+,这一数据显著改变了市场对玉米价格走势的预期。此前,市场曾普遍预期玉米价格上涨,然而企业采购策略的急剧调整,致使价格不仅停止上扬,反而呈现下行趋势,这一变化使众多市场参与者始料未及。
  根据相关统计部门数据,当前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达 590.4 万吨,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库存的持续累积,极大地削弱了深加工企业短期内的玉米采购需求,仓库饱和使得新增采购的必要性和空间大幅降低,进而导致市场需求端动力明显不足。
  饲料企业方面,目前平均库存超过 30 天,玉米库存预计在 600 - 800 万吨之间,同时持有大量替代品库存及中远期订单。充裕的库存与替代品供应,使得饲料企业在玉米采购上更为审慎,采购积极性显著降低,高价抢购玉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综合企业库存数据,至少在五月份,玉米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已基本排除。高库存形成的强大压力,导致市场玉米供应相对过剩,供大于求的格局十分显著,在此市场规律作用下,玉米价格上涨缺乏基本支撑。
  中美贸易脱钩对玉米价格影响
  近期,中美贸易脱钩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因其可能导致从美国进口玉米成本大幅上升。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玉米在国内市场已基本失去竞争力。过去,美国玉米凭借价格与产量优势,在我国玉米进口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市场份额逐渐被其他国家取代。这一现象类似于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因技术革新滞后,市场份额被苹果、三星等品牌瓜分,最终走向衰落。美国玉米在我国市场的境遇与之相似,由于自身竞争力下降以及我国积极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其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未来,玉米价格走向主要取决于供需格局与政策调控。在进口方面,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广泛,包括巴西、欧盟、加拿大等。2023 年,巴西超越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进口来源国,其玉米产量高、价格有竞争力,且与我国农产品贸易合作不断深化,为我国提供了稳定的供应。欧盟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玉米也逐步进入我国市场,丰富了进口渠道。这一多元化格局降低了我国对单一进口来源的依赖,即使与某一国家贸易关系发生变化,也能有效维持玉米供应稳定。近期巴西 240 万吨进口大豆即将到港,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布局的稳步推进。因此,对于中美关税战的过度解读缺乏依据。从长远看,中美贸易脱钩促使我国更加坚定地走农产品进口多元化道路,这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稳定玉米市场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贸易商与企业的博弈
  此前的研究探讨了当前市场余粮状况,渠道贸易商受成本制约,对价格有一定要求,这是企业频繁调整价格的重要原因。贸易商与企业之间的价格博弈,类似于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双方都试图使价格朝着自身期望的方向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贸易商虽利润空间缩小,但仍保持盈利。例如,原本能赚取 100 元利润的业务,现虽仅能获利 30 元,但仍处于盈利状态。因此,持粮主体虽有惜售情绪,但并不强烈,不会因价格小幅波动而急于抛售,也不会轻易受企业价格调整策略影响。
  这种情况表明,供需双方都在试探对方底线。贸易商期望价格回升以获取更高利润,企业则希望降低采购价格以控制生产成本。双方密切关注对方举动,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策略,犹如高手过招,在不断试探中寻找对方弱点,争取在博弈中占据优势。
  中储粮投放与玉米价格走势
  近期,中储粮的市场操作备受关注,其投放力度的扩大成为影响玉米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力量,中储粮的举措对市场影响深远。加大投放力度,犹如为市场注入了稳定因素,有效调节了市场供需。
  从市场反应来看,这一举措在合理范围内,且中储粮在扩大投放时,并未过度压低价格,为玉米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其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供需关系下,中储粮的行为稳定了市场信心。当玉米价格面临下行压力时,加大投放向市场传递出粮食供应充足、价格不会过度下跌的信号,使贸易商和持粮主体不再过度恐慌抛售,保障了市场交易在相对稳定的价格区间内进行。
  然而,五月份玉米市场面临新小麦入市的挑战。新小麦的到来加剧了市场竞争,随着上市日期临近,仓储空间紧张,腾库压力增大。贸易商和企业为给新小麦腾出仓储空间,不得不加快玉米出货速度,这可能导致短期内玉米供应量进一步增加,供大于求局面加剧,原本受高库存和需求疲软影响的玉米价格上涨难度进一步加大,如同逆水行舟,前行困难。
  四月下旬至五月玉米市场预测
  在四月剩余时间里,玉米价格走势备受关注。从整体趋势判断,玉米价格大概率延续小幅震荡行情,波动幅度有限但难以实现平稳运行。随着时间推移,玉米价格上涨边际逐渐收窄,上涨动力和空间不断减小,类似跑步过程中,随着体力消耗,速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华北山东与东北地区价格走势可能进一步分化。山东地区玉米到货量及企业价格调整策略导致价格走势不确定性增加;东北地区粮源外发不畅成为限制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东北粮入关难度呈扩大趋势。据东北三省一区统计部门预估,当前渠道贸易商手中粮源约一千万吨,其中至少一半需在 6 月份之前入市。如此大量粮源涌入市场,加上渠道陈粮和中储粮投放,短期内市场供应不会短缺,最多可能出现阶段性供应偏紧。可将其类比为蓄水池,水持续流入但流出相对缓慢,某些时段水位可能上升,但总体不会缺水。
  本月结束前,东北潮粮仍有集中入市可能。企业目前无大规模收购计划,即便当地供应市场有偏紧迹象,随着中储粮投放扩大,价格上涨机会也基本消失。未来需重点关注贸易商出货节奏减慢以及东北深加工上量减少的情况。为减少粮源外流至山东市场,东北深加工企业维持稳定策略至关重要,市场各方需努力维持平衡,任何环节变化都可能打破现有格局。
  从下游产业调研情况看,由于原粮成本增加、下游需求疲软,企业出货速度普遍较慢,亏损压力明显增大。吉林部分淀粉企业亏损幅度约 88 元 / 吨,山东部分企业亏损百元左右,其他地区情况预计类似。饲料企业表现相对较好,主要原因是替代品增多使成本有所下降。主流企业受养殖行业低迷影响,生猪及蛋禽养殖利润不佳,原粮库存普遍较高,对玉米原料兴趣下降,提价采购的可能性极小。下游产业现状充分反映出玉米市场需求端疲软,严重制约了玉米价格上涨。
  下游产业对玉米价格的反馈
  深入研究下游产业发现,玉米价格波动与下游产业发展紧密关联,犹如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原粮成本增加和下游需求疲软导致企业出货缓慢,亏损压力增大。吉林部分淀粉企业亏损约 88 元 / 吨,山东部分企业亏损百元左右,其他地区情况不容乐观,这些深加工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饲料企业在市场波动中表现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替代品增多使成本降低。随着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高粱、大麦等替代品进入饲料企业视野,当替代品价格较低时,企业为降低成本会减少玉米使用量,导致玉米需求下降,类似于消费者在购物时倾向选择更便宜且质量相当的商品。
  主流企业受养殖行业低迷影响,生猪及蛋禽养殖利润不佳,原粮库存较高,对玉米原料采购兴趣下降。在生猪养殖行业,市场供大于求导致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利润空间压缩,饲料企业作为上游供应商也受到牵连。养殖户为降低成本减少饲料采购量或选择低价饲料,导致饲料企业销量下滑、库存积压,玉米采购需求减少。蛋禽养殖行业也面临类似困境,蛋价不稳定和养殖成本上升影响养殖户利润,进而影响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
  下游产业的这些状况充分表明玉米市场需求端疲软,严重阻碍了玉米价格上涨。如同汽车发动机动力不足,即便其他部件良好,也难以快速前行,玉米价格上涨需要强大的需求端支撑,而目前下游产业现状无法提供这种支撑。
  政策层面变化及影响
  在政策层面,预计将有新变化对玉米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目前,东北地区增储收购基本结束,陈粮进入轮出阶段。中储粮投放力度扩大,但对价格影响有限,有效稳定了市场价格波动。此外,定向水稻基本确定不会提前入市,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政策层面可能传出利好消息,值得关注。
  短期内,玉米现货价格将维持高频调整态势,随市场变化不断波动。后市需密切关注持粮主体售粮节奏和企业开工率变化。持粮主体售粮节奏直接影响市场粮食供应量,加快售粮可能导致价格下跌,减慢则可能使价格上涨,如同精心编排的舞蹈,节奏变化影响市场供需。企业开工率变化直接关系到玉米需求,开工率提高增加需求,为价格提供支撑;开工率下降减少需求,使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小麦价格动态与展望
  从市场表现看,小麦价格走势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备受关注。上周末,持续阴跌的小麦价格终于出现上涨,虽范围和幅度有限,但意义重大,终止了跌破 1.2 元 / 斤底线的猜测,为市场带来希望。
  尽管清明小假期未如预期刺激市场需求,但市场需求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振。同时,小麦市场无新利空消息,中美关税战带来一定利好,稳定了持粮主体看空心态,如同给飘摇小船抛下锚,使其保持稳定。
  随着新麦入市时间临近,市场氛围愈发紧张。若政策无新变化,供需双方博弈将继续,持粮主体在博弈中处于弱势,这种弱势可能持续到新麦入市,如同拔河比赛中力量较弱的一方被对方牵制。
  未来一段时间,小麦价格将进入反复涨跌阶段,但整体局面可控,如同在迷宫中行走虽有曲折但能找到出口。随着持粮主体信心恢复和政策持续采购订单支持,小麦价格具备一定上涨条件,如同汽车加满油有了前行动力。建议持粮主体保持心态稳定,不被短期价格波动影响。小麦价格近期虽表现不佳,但不会崩溃,如同暂时陷入困境的勇士,内心仍充满力量。
  从长远看,小麦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和基础,价格难以突破 1.2 - 1.25 元 / 斤区间,如同存在无形天花板限制其上涨空间。建议贸易商合理把控出货时机,距离新麦入市仅剩两个多月,且各级储备小麦不断轮出,市场粮源充足,贸易商应谨慎决策,避免盲目乐观。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玉米市场:平稳表象下的暗潮涌动2025/4/18 13:19:56
玉米小麦价格风云:近期粮市大揭秘2025/4/18 11:22:20
小麦玉米逆风上扬,市场博弈下的价格迷局?2025/4/16 11:43:22
2025年4月玉米市场风云:变局中的价格走向与供需密码2025/4/15 18:17:18
玉米市场:价格涨跌背后的供需密码2025/4/15 7:52:59
玉米市场:美国农业部报告背后的全球变局2025/4/15 7:40:5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