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谷物进口量“跳水”,国内粮价走向何方?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5/26 10:17:33 关注:42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谷物进口数据大揭秘
  海关数据作为洞察我国谷物市场动态的关键窗口,精准呈现了市场的运行态势。2025 年 4 月,玉米进口总量达 18 万吨,跃居本年度月度最高进口量。与上月的 8 万吨相比,增长了 10 万吨,环比涨幅高达 125%。然而,与去年同期的 118 万吨相比,减少了 100 万吨,同比减幅达到 84.75%。2025 年 1-4 月,玉米累计进口总量为 44 万吨,与上年同期累计进口的 908 万吨相比,减少 864 万吨,减幅 95.15%;2024/25 年度(10-4 月)累计进口总量为 133 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 1966 万吨,减少 1833 万吨,减幅 93.23%。如此显著的降幅,引发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
  同期,高粱在 4 月的进口总量为 20 万吨,较上月同期的 10 万吨增加 10 万吨,环比增长 50%。但同比去年 4 月,减少 61 万吨,减幅 75.31%。2025 年 1-4 月高粱累计进口总量为 131 万吨,较上年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 298 万吨,减少 167 万吨,减幅 56.04%;2024/25 年度(10-4 月)累计进口总量为 319 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 454 万吨,减少 135 万吨,减幅 29.74%。这些数据变化表明,高粱进口市场正经历着明显的调整。
  大麦在 4 月的进口总量为 115 万吨,较上月同期的 85 万吨增加 30 万吨,环比增长 35.29%。然而,同比去年 4 月,减少 46 万吨,减幅 28.57%。2025 年 1-4 月大麦累计进口总量为 370 万吨,较上年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 604 万吨,减少 234 万吨,减幅 38.74%;2024/25 年度(10-4 月)累计进口总量为 613 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 1014 万吨,减少 401 万吨,减幅 39.55%。大麦进口数据的波动,同样牵动着市场参与者的神经。
  小麦 4 月进口总量为 76 万吨,与上月同期的 19 万吨相比,增加 57 万吨,环比增长 298.58%。但同比去年 4 月,减少 119 万吨,减幅 61.02%。2025 年 1-4 月小麦累计进口总量为 106 万吨,较上年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 621 万吨,减少 515 万吨,减幅 82.93%;2024/25 年度(10-4 月)累计进口总量为 150 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 814 万吨,减少 664 万吨,减幅 81.57%。小麦进口量的大幅下降,在谷物市场中产生了连锁反应。
  进口量下降的多重因素剖析
  如此显著的进口量下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谷物市场的走向。
  (一)国内库存与产量的支撑
  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粮食安全战略,谷物库存始终维持在高位,远超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小麦、稻谷的库存量足以满足全国人民一年以上的口粮消费需求,为我国粮食市场构筑了坚实的保障,极大地降低了对进口谷物的依赖程度。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的数据,去年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大国粮仓” 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在产量方面,2024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成功迈上 1.4 万亿斤的新台阶,达到 70650 万吨,相比上年增加 1109 万吨,增幅为 1.6%。谷物产量增长 1.7%,达到 65229 万吨。其中,小麦产量为 14010 万吨,增产 2.6%;玉米产量 29492 万吨,增产 2.1%。种植面积也在不断优化,玉米播种面积增加 52 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这些成绩使得国内谷物市场供应充足,对海外谷物的采购需求相应减少。
  (二)政策调控的影响
  国家对粮食进口关税配额实施严格管理,精准把控谷物进口节奏。以 2025 年为例,小麦进口关税配额总量限定为 963.6 万吨,其中 90% 为国营贸易配额;玉米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 720 万吨,60% 为国营贸易配额;大米进口关税配额总量 532 万吨,50% 为国营贸易配额。这种配额管理制度有效引导市场关注国产谷物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粮食产业发展,提高了我国粮食自给率。
  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包括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了国内谷物的稳定生产与供应。
  (三)国际市场因素
  全球粮价受气候变化、地缘政治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剧烈。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贸易商在进口谷物时更加谨慎。当国际粮价上涨时,进口谷物成本大幅增加,贸易商倾向于转向国内市场采购;当国际粮价下跌时,贸易商又会因担心价格波动而不敢大量进口。
  人民币汇率波动也是影响谷物进口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时,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谷物成本降低,进口量可能增加;人民币贬值时,进口成本上升,贸易商通常会减少进口量,转而寻求国内供应渠道。
  谷物价格现状与市场动态
  (一)玉米价格震荡调整
  近期,玉米价格呈现震荡调整态势。新麦上市引发市场关注点转移,进口玉米和陈化水稻投放预期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使得玉米市场供需关系更加复杂。从供应端来看,新麦冲击以及进口玉米和陈化水稻潜在投放使玉米供应预期复杂化;需求端方面,饲料企业受新麦替代和自身库存影响,采购积极性下降,深加工企业因产品市场需求波动,对玉米的需求也不稳定。
  然而,从更深层次的市场格局来看,24/25 年度截至目前,我国谷物年度进口量同比减少 3000 万吨,供应偏紧的基本面依然存在。随着市场对新麦上市及潜在投放影响的逐步消化,玉米供应偏紧矛盾可能再次显现,届时玉米价格有望回升。
  (二)小麦市场的新情况
  新季小麦产情良好,据机构调研,河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干旱、倒春寒影响较小,土壤墒情适中,小麦长势良好,减产幅度有限。河南部分面粉厂挂出新麦进厂价格 2460 元 / 吨,与当前陈麦价格基本持平,引发市场对小麦价格走势的关注。
  湖北新麦也陆续收割上市,农户出售烘干新麦价格为 2360 - 2400 元 / 吨,周边饲料厂积极采购。从已收获新麦的质量来看,今年湖北省小麦品质优良,大部分符合储备库和制粉企业收购标准,为湖北小麦市场注入活力。
  在陈麦库存方面,5 月以来,玉米价格偏强运行,华北黄淮地区小麦玉米价差缩小,小麦价格在 2480 元 / 吨左右,玉米价格 2420 元 / 吨,价差仅 60 元 / 吨。这使得市场选择更加谨慎,加之各级储备持续轮出,小麦市场整体供应充足,旧作库存压力仍存。饲料企业积极采购小麦,提高了饲料配方中小麦添加比例。但后期仍需密切跟踪麦玉价差变化,因其将直接影响饲料企业采购决策,进而影响小麦市场供需格局。
  未来市场趋势展望
  展望未来,谷物市场将在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下呈现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从进口量来看,在国内高库存、产量稳步增长以及严格政策调控的保障下,未来谷物进口量大概率将维持在较低水平。除非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国内大幅减产,或国际粮价出现极具吸引力的大幅回调,否则进口节奏将保持审慎。这将进一步巩固我国粮食自给自足的基础,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在价格方面,玉米价格有望在市场消化短期冲击后,随着供应偏紧矛盾的再次显现而回升。但这一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新麦上市及潜在投放的影响仍需时间充分消化,市场供需关系也将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调整。小麦价格则受新季小麦产情、陈麦库存以及麦玉价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若新季小麦产量稳定、质量优良,且麦玉价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小麦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反之,若产量不及预期或麦玉价差大幅波动,小麦价格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从供需格局来看,国内谷物市场供应将继续保持相对充足。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以及政策对农业生产的持续支持,谷物产量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需求端则会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饲料、深加工等行业变化而改变。例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关注度提升,对优质、绿色谷物的需求可能逐渐增加;饲料行业受养殖规模、养殖结构调整影响,对谷物的需求也会相应波动。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对不起,该处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