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玉米价格坐上“过山车”,后市走向何方?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5/26 10:41:45 关注:67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玉米价格 “戏剧” 波动的成因探究
  image
  昨日,山东玉米市场呈现出戏剧性变化,到货量骤降至 300+,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随后,多家企业联合对收购价进行调整,目前主流收购价在 2400 元 / 吨上下波动,价格走势呈现跳涨态势,与前期市场行情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华北及山东地区部分企业上调收购价格,而东北地区价格则稳中小幅回落,甚至有企业宣布停收。这种区域间的价格分化,增加了市场对玉米价格走势判断的复杂性。玉米这一轮上涨的持续时间、面对小麦价格回落时持粮主体的收购决策、小麦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的影响以及政策粮投放调整为轮换扩大所带来的影响等问题,成为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玉米上涨之路的可持续性分析
  玉米价格上涨的持续时间,关键取决于到货量维持低位的时长。昨日价格上涨,一方面源于持粮主体惜售情绪的激发,另一方面降雨的影响或许更为显著。当前,华北及黄淮地区多数持粮主体有腾库转向小麦市场的意向。
  从整体趋势而言,尽管昨日价格跳涨,但大趋势仍为震荡弱势。与月初相比,山东地区玉米价格最高降幅已接近百元。月末实现全红收尾的可能性较小,市场仍将在震荡中探寻方向。其背后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关系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短期内到货量下降推动价格上涨,但长期来看,玉米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下游需求却无明显增长迹象。
  持粮主体的决策考量
  从价格走势判断,未来一个月玉米价格整体波动预计较小,短期内大幅提升利润的可能性极低。当前,政策粮投放尚无具体落地消息,即便未来市场供应趋于宽松,也不太可能形成大范围粮源冲击,对市场价格的威胁已大幅减弱。
  与此同时,持粮主体心态开始分化,挺价意愿不如以往坚定,尤其是在华北及山东地区。随着东北粮入关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替代品的持续更新,企业采购渠道得以极大拓展,对单一粮源的依赖度降低。
  鉴于上述因素,若持粮主体无决战三季度的长远规划,可趁当下尚有利润,尽早落袋为安,锁定收益,规避后续市场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企业停收所反映的市场动态
  企业停收现象背后反映出多方面市场动态。从企业自身利润角度分析,当前不少企业面临利润空间大幅缩水困境,部分企业甚至处于亏损状态。玉米价格波动致使企业收购成本不稳定,进而影响生产运营风险。以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为例,过高的玉米收购价格导致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但产品销售价格在市场上却难以同步提升,企业利润被严重压缩,对高价玉米的承接能力严重不足。
  设备检修也是企业停收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三四月份,不少企业未进行停机检修,随着时间推移,设备需维护保养以确保后续生产顺利进行。因此,部分企业选择在此阶段进行机械检修,导致检修期间暂停玉米收购。
  库存情况同样影响企业收购决策。目前,东北地区部分企业库存较为充足,认为现有库存足以满足一段时间内的生产需求,无需大规模收购。因此,通过停收向持粮主体传递市场信号,期望对玉米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以获取更有利的采购价格。
  然而,企业停收对市场的实际作用或许未达预期。持粮主体面对企业停收时,虽会受一定心理影响,但也会综合考虑自身成本、收益以及市场长期走势等因素。而且,市场上玉米供应和需求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企业停收只是其中一个变量,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市场供需格局。
  小麦价格波动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据最新饲料企业数据调研显示,饲料企业小麦添加比例已提升至 20 - 30%。这一变化对玉米市场而言,无疑是重大挑战。随着新麦入市面积不断扩大,小麦与玉米之间的价差逐渐缩小,小麦饲用替代量有增加趋势,将进一步挤压玉米的消费空间。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深加工企业还是饲料企业,在原料采购决策中,成本是关键因素。当小麦价格相对玉米更具优势时,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必然倾向于采购小麦。
  在新麦方面,目前新麦主要在安徽、湖北、河南南部地区入市。由于新麦水分高、不易存储,现阶段主要用于掺量使用,在市场上还难以完全替代玉米的地位。而陈麦价格整体波动不大,持粮主体也已逐渐适应这种价格走势。
  小麦价格回落,对玉米市场最大的影响或许体现在持粮主体的心态和出货决策上。小麦价格下跌,可能使玉米持粮主体产生担忧,担心玉米价格随之下降。这种心态变化,可能促使他们加快出货速度,以避免潜在价格损失。而且,部分持粮主体可能认为小麦市场出现抄底机会,从而将资金和精力转移到小麦市场,进一步影响玉米市场的供需关系。
  政策粮投放调整的影响评估
  相较于定向粮的投放,中储粮轮出扩大对市场的威胁相对较小。从价格方面来看,中储粮即便扩大投放规模,其价格也是依据市场价格确定,目的是维护市场价格稳定。这意味着,在价格层面,中储粮的轮出不会对市场现有价格体系造成冲击,持粮主体无需过度担忧价格会因中储粮的投放而大幅下跌。
  在数量上,即使中储粮扩大投放,短期内也难以达到每周三十万吨的投放量。这样的投放规模,不会在短时间内对市场供应造成巨大压力,市场有足够时间消化这些新增粮源。而且,中储粮的投放是有计划、分阶段进行的,旨在平稳调节市场供需关系,而非一次性大量抛售引发市场剧烈波动。
  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储粮的扩大投放不再局限于东北、华北、黄淮地区,南方地区也有不少投放。这种分散的投放方式,使得粮源不会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从而避免在局部地区形成大规模的供应冲击。不同地区的市场可根据自身需求,逐步消化这些粮源,减少对单一地区市场的影响。
  理性看待玉米市场与把握购销时机
  虽然玉米市场已步入弱势震荡期,但市场参与者无需过度恐慌。此前玉米价格的超预期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份额的抢占,同时也在透支后续市场行情,价格出现下跌调整属于市场的正常回归。
  从下游需求来看,当前需求持续低迷,企业订单量减少,开工率下滑,对玉米的采购积极性不高。在政策层面,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也将对玉米市场产生影响,政策的导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的走势。企业利润的严重下滑,使得企业在采购玉米时更加谨慎,对价格的敏感度更高。新麦入市后,小麦的饲用替代以及对持粮主体心态的影响,都给玉米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面对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市场主体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在制定购销计划时,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成本、收益、库存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要密切关注麦收前的腾仓情况,玉麦价差的变化,政策端的投放动态以及市场的购销节奏。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将对玉米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产生影响,及时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从长远来看,玉米市场仍存在一定的机会。今年售粮进度较快,预计在后期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局面,这将为玉米价格带来一定的上涨空间。特别是在 6 - 9 月份,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进一步调整,玉米价格有望迎来新的上涨行情。因此,市场主体应在当前的弱势震荡期,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市场机会的到来。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东北玉米价格大起底:6月缘何逆势上扬?2025/5/28 13:24:05
2025年4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5/26 21:13:09
2025年4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5/26 19:13:09
全球饲粮市场:玉米价格反弹,关注南美产量以及美国出口2025/5/26 18:42:48
玉米市场:短期震荡,长期看涨?2025/5/26 10:19:40
五月玉米价格:涨落之间,机遇与挑战并存2025/5/22 11:58:4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