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科技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4/7 16:14:14 关注:365 评论: 我要投稿
|
|
南阳市“科技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市委、市政府决定,2024年在全市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和“7+17”重点产业链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宛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开展科创平台能效提升、区域科创载体提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培育壮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人才引育、科创投入倍增、科创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创新城启航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清单,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实现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有效提升,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科技投入持续提升。全年研发经费增速不低于1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R&D)强度达到2%以上,其中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到22亿元,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不低于2亿元。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
——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启动实施。谋划并加快实施南阳科技城规划建设、牧原实验室及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卧龙电驱实验室、张仲景实验室、张衡实验室、南水北调元宇宙研究中心、国际非开挖技术研究院、南阳麒翔航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和南阳合成生物科创园等“十大科创项目”;全年新建省、市创新平台50家以上,其中新建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等高能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
——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3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基础研究项目30项,攻克一批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55亿元。
——科技型企业培育实现量质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50家以上,创新龙头企业动态保持在10家左右,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0家以上。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5%左右。
三、主要任务
(一)科创平台能效提升行动
以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重塑重构实验室体系,加强对政府出资建设的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动态绩效管理,推动科创平台能级提升、能力跃升。
1.打造“牧原+卧龙”省实验室双子星。积极推进牧原实验室郑州研发基地和南阳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组建研发团队,形成研发力量和优势,积极对接国家合成生物科技创新体系,汇聚西湖大学等一流创新人才,集中力量开展“无豆日粮必需氨基酸的高效生物合成”“基于产油酵母的微生物合成油脂替代”“AI智能辅助合成生物开发”等重点项目科研攻关。深入学习借鉴漯河中原食品实验室在基础设施、团队搭建、协同创新、运营模式、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在南阳谋划建设要素集聚、创新链完整的合成生物科创园,构建“实验室+研究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力争占据国内合成生物粮食替代和生物基材料产业化领域的中高端、关键环。积极谋划建设卧龙电驱实验室,依托卧龙防爆集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师院,整合已组建的省级创新联合体、中试基地、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进一步集聚院士专家等创新资源,结合我市电驱防爆产业园的重大需求,高起点谋划卧龙电驱实验室,争取纳入省实验室建设序列。(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卧龙区、内乡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2.加快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研究院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积极争创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发挥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大力推进天冠集团与郑州大学、浙江大学深度合作,聚焦优势科技力量在秸秆乙醇升级迭代及产业化、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擦亮这一国家金字招牌。依托河南国医学院,充分发挥南阳现代化中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和中试优势,加快张仲景实验室经方大数据、仲景经方及道地药材等五大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与省医学科学院合作,力争将恒利康公司纳入省医学科学院科研基地。着力推进张衡实验室建设,聚焦轮边电机、新型碳纤维材料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攻关,加强与荣毅超等院士团队合作,提升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强力推进南阳麒翔航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着力在飞机制造、大飞机改装和维修等方面加强研发、提升能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布局建设中科南阳算力网研究院,以算力网相关的边缘计算、传感器、集成电路等集成研究为突破口,孵化和引进算力网产业相关的芯片公司和高通量算力产业生态链,为南阳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优质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中医药发展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健康体育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3.重建重振南阳科学院。按照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和科技同经济对接、成果同产业对接、项目同需求对接的建设思路,积极推进市科学院重建重振,着力构建“1+2+N”运行模式,将政府出资引进建设的“南阳药用植物产业技术研究院”“仲景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纳入南阳科学院序列,进一步拓展南阳科学院创新规模和质量,打造全市产业应用型研究的策源地、高层次人才引育的枢纽站、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大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田。(责任单位:市科学院、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科技局、财政局)4.打造“7+17”重点产业链群创新平台矩阵。围绕全市“7+17”重点产业链群,依托牧原、中光学、卧龙集团、乐凯华光、中南钻石等骨干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做强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东方光微研究院、国际非开挖技术研究院、南水北调元宇宙研究中心、艾草科研公共服务平台等科创平台,着力在微纳光学、合成生物、非开挖技术、水生态治理等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强与陈凯先、常俊标、康相涛等院士合作对接,争取在我市新落地院士工作站,以“院士经济”引领科技创新、赋能换道领跑。新布局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50个以上,支持本地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原学者工作站、产业研究院等,实现17个产业链群高能级科创平台全覆盖,打造优势产业创新生态圈。(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发展局、科学院、人才发展集团)(二)区域科创载体提质行动
按照“对标赶超、争先进位”的目标定位,针对科创载体建设的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加强高新区和县域创新能力培育,支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一批标杆性科创载体,提升区域创新创业能力。
1.推进高新区提质升级。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科创资源集聚和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持续深化南阳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大力支持扩区增园、提质增效,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加强高新区中关村信息谷和e谷的规范化管理,拓展功能定位,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实施高新区动态管理,突出“高”“新”定位,开展“以升促建”,推动争先进位、量质齐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2.提升县域创新能力。按照“一园区一主题”的模式积极推进宛城区、唐河县等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积极创建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力争实现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在南阳市各县(市、区)全覆盖。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为重点,着力推进邓州市等县(区)创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积极发挥西峡县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作用,提升区域创新竞争优势。支持方城县、邓州市、唐河县等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支持镇平县围绕玉石等主导产业开展集成创新,积极融入市区创新发展格局,加快“宛平一体化”进程。(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宛城区、唐河县、方城县、邓州市、镇平县、西峡县政府)3.提升双创载体运行成效。以南阳中关村智慧岛建设为载体,积极移植中关村创新生态和服务体系,持续扩大智慧岛品牌化影响,聚力打造南阳数字经济核心区。充分发挥南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组织者作用,搭建对接交流平台,整合创新资源,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广泛开展交流活动,推动南阳市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建设,力争实现各县(市、区)省级以上双创载体全覆盖。大力推动南阳理工学院与高新区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加强专业化服务团队建设,拓展成果转化、投资加速、创业辅导、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等功能和服务,力争3年内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南阳理工学院)(三)产业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围绕我市“7+17”重点产业链群,聚焦南阳主导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和基础前沿领域,更新关键技术清单目录,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研发课题,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
1.开展主导产业“迭代”攻关。重点围绕光电、防爆电机、新能源、超硬材料、印刷包装新材料、生物医药、功能性食品等重点产业,谋划实施30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10个省级光电产业基金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研发计划支持,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和瓶颈制约,以优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全市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壮大主导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开展未来产业“破冰”攻关。围绕“有中育新”和“无中生有”两大路径,紧跟全球未来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以我市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合成生物、生命健康、氢能和新型储能等为重点,实施10项前沿探索科技研发项目,力争在部分前沿领域实现若干技术突破,实现非对称赶超,推进产业破冰引领,谋篇布局一批引领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3.开展重点产业链“协同”攻关。采取揭榜挂帅、竞争择优方式,引导我市17个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组成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化应用凝练课题、协同攻关,谋划实施5个高质量攻关项目,形成“链主”企业出题、高校院所和企业协同答题、政府立题支持的科研项目新模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财政局)(四)创新主体培育壮大行动
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单位等积极参与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1.着力引育科技型企业。大力招引优质初创型科创项目,加快引进一批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科技型企业。完善科技企业孵育链条,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导向作用,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评尽评”,2024年力争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家以上。强化对企业研发立项、财务归集等专业化服务,提升企业研发管理水平,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5%左右。(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招商投资促进局)2.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以争创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全方位支持和培育,优化和创新高企培育服务。拓展建设全市高企培育服务管理系统,建立“高企培育基础库─高企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库─优质企业提升库”,分层分级开展辅导培训,高效完成全年申报,确保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5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税务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3.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我市高校结构、学科专业调整方向,优化布局创新资源,以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国医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医专等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集聚、学术和学科等优势,强化高校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建设,通过深化校企、校地协同创新和人才引育,加强产学研教紧密合作,加快提升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科学院、各高等院校)4.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开展企业家表彰活动,重点表彰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企业家和功勋企业家。发挥市企业服务中心作用,通过企业家节、企业服务日等活动,全方位营造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创新、尊重企业家价值、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强力实施“百优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千企升级”等专项行动,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企业服务中心)(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
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交流,加快先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提升中试熟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通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结合的通道。
1.深入开展“双征双推”。围绕重点产业链,分领域、分阶段开展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征集,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高校科技成果库,全年征集企业技术需求200项以上、高校科技成果600项以上。聚焦我市企业技术需求,充分发挥市内外高校技术密集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服务平台筛选匹配功能,发挥技术经纪人、科技服务机构和南阳科技大市场等专业力量作用,定向梳理、筛选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常态化开展智慧匹配、双向推送、线上对接,引导企业和相关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年组织专场产学研活动5场,签订产学研项目35项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2.建立科技成果对接服务体系。以高新区、经开区等为依托,高质量打造南阳中关村智慧岛,先行布局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中试基地,推动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尽快见效。加快搭建科技成果对接交流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符合创新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争创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豫南分中心,力争2024年年底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55亿元,力争2025年年底达到185亿元,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三年连增。重点针对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科创资源富集地区,以南水北调通水10周年为契机,深化与北京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科创促进中心合作,联合开展京宛科技合作系列对接活动,引进并推动一批北京高校院所和央企科技成果在南阳落地转化。利用河南省跨国技术转移大会、进出口博览会等组织开展科技对接交流和招商活动,力争2024年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150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00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京〔津〕宛发展合作中心,高新区管委会)3.推进校企校地合作。进一步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西湖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争取在南阳建设一批成果转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的共性需求和关键环节,组织“链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深入对接专家教授,围绕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达成一批校企合作项目。支持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县(市、区)合作设立科创中心,聚焦企业技术需求,充分发挥本地高校优势,加强校地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健康体育委,各高等院校)(六)创新人才引育行动
坚持引育并举、以用为本,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着力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打造高素质科技人才团队。
1.着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全面落实“诸葛英才计划”,聚焦“7+17”重点产业链群,常态化开展全市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需求信息征集工作,绘制“招才需求地图”,形成科技人才需求储备库。按照“双向选择、人岗相适”的原则,从驻宛高校、科研院所等选聘专家人才到企业开展智力帮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探索在北上广深等创新资源富集地区,与当地科创园区合作共建“科创飞地”,全方位嫁接当地科创资源,柔性引进当地高层次人才,异地孵化初创企业,形成研发孵化北上广、落地转化在南阳的成果转化新局面。2024年力争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5个左右。(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财政局)2.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完善创新人才梯次培养体系,加快培养一批产业创新人才和科普人才团队,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破除创新型人才在职称评聘、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制度障碍,赋予科研人才更大的自主权。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严格选派2024年度科技特派员,引导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互动、联动,深入基层开展多元化科技服务。2024年力争培育市级产业创新人才团队20个以上,申报“中原英才计划”3个以上,争取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实现新突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3.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建立高效、智能、便捷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持续向我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发放诸葛英才卡,让人才便捷享受各类人才政策和教育、医疗、住房、出行、旅游等公共和市场化服务。(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七)科创投入倍增行动
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撬动效应,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积极发展综合性科创金融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高质量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和保障。
1.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主体地位,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大幅跃升,确保全年科技经费投入增长不低于19%。市财政安排年度不低于2亿元的科技经费,全面落实《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清单的通知》(宛政〔2021〕22号)16条支持政策,优先支持南阳市正在建设和实施的重大科研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等)、重大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揭榜挂帅”和基础研究项目等重大专项支出。各县(市、区)财政要比照市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将研发投入水平作为企业享受各类创新政策、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参考,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鼓励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探索研发人员奖励补助制度,建立研发项目要素投入稳步提升机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税务局、财政局)3.加大科创金融投入。研究发展风投、创投等融资手段,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存货等质押类融资担保产品,建立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多元化融资支持体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加大对省级“科技贷”的争取力度。继续实施南阳市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项目(约3000万元),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开展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引入中原南阳担保增信和风险分担机制,落实政府性担保代偿补偿资金;加强与郑州银行战略合作,发挥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准备金作用,切实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依托市产投集团、市交投集团等国资平台,探索设立科创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覆盖面、便利度和精准性,激发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责任单位:市金融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南阳监管分局、市财政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行南阳中心支行)(八)科创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行动
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手段,加快构建开放竞争、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科创综合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效能,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领和支撑高质量发展。
1.积极发挥试点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南阳作为河南省科技服务综合体试点市的带动作用,改革科技服务模式,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提升创新服务效能。积极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持续征集县(市、区)科技创新需求,围绕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在全市范围开展科技服务综合体“大调研、大回访、大服务”活动,为创新主体提供规范化、便利化、精准化、常态化科技服务。充分利用省级层面赋予的科研平台、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等绿色直通车,争取更多国家、省科技项目和平台资源在南阳落地。认真落实《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科创南阳”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宛政办〔2023〕46号),推进“科创中原”试点市建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科协、财政局)2.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建立形式多样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优化研究开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服务,构建服务机构健全、组织形式新颖、投入渠道多元的科技服务业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金融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南阳监管分局)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全面提升南阳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水平。针对全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产业专利导航、企业专利微导航和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全市高校院所、企业专利转化提供服务。引进高水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介服务机构,搭建专业、高效融资桥梁,畅通融资渠道,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限、低成本金融支持。(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南阳监管分局、金融局)4.强化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深入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全域科普工作体系。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推动实验室、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创新创业基地向公众开放,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重大科技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市科协、科技局)5.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严格落实营商环境月调度、季评价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着力优化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全面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研发投入财政奖补力度。加强与财政、统计、税务等部门协同,构建企业研发联合推进机制,共同引导企业规范财务归集和数据统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财政局、税务局)(九)科技体制改革深化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构建创新创业的一流生态。
1.改革科技管理体制。聚焦“四个面向”,坚持“科技管理部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导向,从“治理”视角全面推进全市科技管理职能转变,重点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转移体系构建等职能,建立“鼓励竞争、倡导合作、允许冒险、宽容失败”的科研机制,大幅调动全市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提升科技创新实际能力和治理成效。按照中央、省科技体制改革部署,稳妥做好市、县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市、县科技职能有序转变和日常工作无缝衔接。(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编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落实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改革。围绕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压实高校、科研院所主体责任和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进一步修订完善本单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组织人事、财务管理、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等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相关工作体系、配套制度,切实把自主权政策落实到科研一线。建立对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充分授权和有效监管机制,切实增强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责任单位:各高等院校)3.全面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落实“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理念,建立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财政资金拨付和管理体系。优化财政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完善科研经费拨付机制,充分赋予科研单位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优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以后评价为主,减少过程管理。对科研项目实行巡视巡察、审计及主管部门检查结果互认,一个项目周期“最多查一次”。(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科技局、纪委监委、市审计局)(十)科创新城启航行动
以建设国内一流科技城为目标,按照“科技立城、创新铸魂、产业聚链、生态筑底”的建设理念,强化资源要素整合,按照“一廊双核三区四心多园”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一廊连三区、双核领四心”,建设以白河科创走廊为“一廊”,串联南部科技城核心区、中部国际创新合作引领区、北部生态科创示范区“三区”;以高新区智慧岛(现代核)和高铁创新合作港(未来核)为“双核”,引领南岛(智慧岛)、东港(高铁创新合作港)、中湾(白河外滩研发总部湾)、北谷(独山科创谷)四个中心起步区联动发展。规划实施南阳创新馆、南阳诸葛人才公园、南阳创新客厅(京宛创新大厦)等一批科创地标项目,高水平建设,高起点打造,集聚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和创新型企业,建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城,实现“一年见雏形、三年出形象、十年立新城”的发展目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组建南阳市“科技创新年”活动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落实下一步推进措施。各县(市、区)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年”活动开展。
(二)完善政策保障。建立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放大效应,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优化科技政策服务,推动创新政策优化迭代、落地见效。持续开展“科技创新进基层”活动,建立科技创新政策“直通车”,加大科创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
(三)营造创新氛围。继续举办南阳市创新创业大赛、南阳科普讲解员大赛等,积极争取承办国家级、省级科创赛事。引导新闻媒体开设宣传科技创新专栏和专题节目,挖掘典型案例,在全市上下形成崇尚科学、尊重创造、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强考核督查。围绕“科技创新年”主要目标任务,加大督导考核力度,抓好推进落实。各责任单位要建立目标任务落实台账,强化任务落实。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定期督查通报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