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自由”背后,养殖户的泪与痛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6 23:03:08 关注:14 评论: 我要投稿
|
|
牛肉价格暴跌,现象惊人
不知道大家最近逛超市、菜市场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牛肉的价格出现了大跳水!曾经,牛肉一直以 “肉中贵族” 的身份,让很多人在购买时都得掂量掂量钱包。可如今,超市的牛肉柜台上,“惊爆价”“促销价” 的牌子随处可见,价格低到让人怀疑是不是看错了,有的甚至已经跌至 29.9 元 / 斤 。除夕那天,记者在农贸市场看到,按常理年关将至,牛肉价格应该上涨,可现实却是一斤牛肉只要 25 元,牛排更是低至 20 元。
这种价格的暴跌可不是个别现象。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4 年年初牛肉价格还在 71.31 元 / 公斤,可到了今年 1 月 10 日,全国牛肉批发市场价格已低至 58.68 元 / 公斤,同比下跌 17.5%,并且已经连续 12 个月下跌,刷新了 5 年来的历史最低记录。
牛肉价格的暴跌,让消费者们乐开了花,终于实现了曾经梦寐以求的 “牛肉自由”,大家纷纷开启 “买买买” 模式,尽情享受这低价的美味。但养殖户们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满心都是无奈。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去年 11 月份出栏一头牛平均亏损 1600 元,并且持续 8 个月亏损 1000 元以上,处于盈利状态的养殖户不足 35%。在这场价格风暴中,养殖户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许多人甚至可能血本无归,不得不黯然退出这个行业。
价格暴跌,养殖户的困境
养殖户们满心都是无奈与苦涩。在这场价格暴跌的风暴中,他们的处境艰难得超乎想象。就像宁夏吴忠的肉牛养殖户卢明,从 2020 年就投身养牛行业,最多的时候养了 500 - 600 头牛,可如今行情不好,养殖规模缩减到只剩 300 - 400 头牛待出栏 。他回忆说,2022 年初牛的销售单价约为 18 - 19 元 / 斤,而最近已经降到 12 - 13 元 / 斤,体重等不达标的牛售价更低。这样的价格落差,让他的收入大幅减少,养殖之路举步维艰。
中国畜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更是让人揪心,去年 11 月份出栏一头牛平均亏损 1600 元,并且这种亏损状态持续了 8 个月,亏损超过 1000 元 。在这样的重击下,处于盈利状态的养殖户不足 35%。这意味着大部分养殖户都在苦苦支撑,入不敷出。
我国的牛肉养殖大多是民营企业或个体户在经营,他们基本都是贷款养牛。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上浮高达 50%,这使得养牛的成本进一步增加。活牛价格低,卖牛的钱连本钱都赚不回来,可银行的贷款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必须按时偿还。为了还贷款,他们不仅辛苦劳作却一无所获,还可能背负上沉重的债务,最终只能无奈地退出养殖业。许多养殖户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曾经对养牛致富的美好憧憬,如今都已破碎。
餐饮界的新机遇
在牛肉价格暴跌的浪潮下,有人黯然退场,就有人乘势而上。餐饮界就迎来了一场新的变革,众多商家紧紧抓住牛肉价格下降的机遇,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现切牛肉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餐饮界的新宠儿。谭三娘、郝阿娘等大牌发展迅猛,在各地的门店数量均已超过 200 家 。这些品牌主打新鲜现切的牛肉,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看到牛肉的品质和切割过程,吃得放心又满足。走进谭三娘鲜切牛肉自助火锅,店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明档厨房里,师傅们熟练地切割着新鲜的牛肉,不同部位的牛肉被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色泽鲜艳,纹理清晰,引得顾客们纷纷驻足观看,食欲大增 。食客们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尽情享受着鲜美的牛肉,欢声笑语回荡在店内。
渣渣牛肉火锅也在 2024 年开辟了新的赛道,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仅半年时间,就新增了 130 多家相关企业 。这种火锅将牛肉切成细碎状,与辣椒、豆瓣酱等调料一起爆炒,再加入高汤煮开,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味道吸引了众多食客。牛乙深渣渣牛肉火锅店内,顾客们大快朵颐,对火锅赞不绝口。“这渣渣牛肉火锅太好吃了,牛肉又嫩又入味,配上米饭,我能吃三大碗!” 一位顾客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说道。
在火锅店关停潮的严峻形势下,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品牌火锅纷纷押宝牛肉火锅,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海底捞在深圳的店内特设牛肉明档现切区,身着洁白厨服的师傅们现场熟练地切割、摆盘牛肉,整个过程清晰可见。店内悬挂着的吊旗上,“鲜牛肉 4 小时配送到店”“1 牛 10 吃” 等字样格外醒目 。顾客们坐在餐桌前,既能欣赏到师傅们的精湛刀工,又能清楚地了解到即将入口的牛肉的来源和特点,吃得安心又开心。这种创新的模式不仅满足了顾客对美食的视觉享受,更让顾客吃得放心,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打卡体验 。
现切牛肉自助火锅套餐价格低至 80 - 130 元,一些渣渣牛肉火锅门店甚至打出 “69 元起,适用 2 - 3 人用餐” 的醒目广告 。如此超高的性价比,让消费者们能够以实惠的价格尽情享受牛肉美食,自然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在这个追求性价比的时代,这些餐饮品牌凭借着牛肉价格下降的优势,成功地吸引了大量顾客,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也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度剖析:牛肉为何不 “牛” 了
需求端:传统与现实的制约
在需求端,中国消费者的传统饮食习惯就像一座难以撼动的大山,对牛肉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自古以来,猪肉就一直占据着中国家庭餐桌的 C 位,是人们日常饮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在过去,猪肉价格相对亲民,供应稳定,而且烹饪方式多样,无论是红烧肉、回锅肉,还是糖醋排骨,都深受大众喜爱。这种长期形成的饮食偏好,让很多消费者在选择肉类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猪肉。
如今,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更是给牛肉需求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很多人都面临着收入减少、工作不稳定的压力,心里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开始更加注重性价比,对价格变得格外敏感,执行起 “能不买就不买” 的低消费原则。牛肉曾经高高在上的价格,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显得更加 “刺眼”。消费者在购买牛肉时,往往会反复权衡,甚至选择放弃购买,转而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猪肉、鸡肉等其他肉类。这就使得牛肉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受到抑制,销量明显下滑。
供应端:国内与进口的双重冲击
从供应端来看,国内牛肉产量的大幅增加和进口牛肉的大量涌入,就像两把 “利刃”,直接冲击着国内的牛肉市场。
先看国内,近几年我国肉牛存栏量持续攀升,一路高歌猛进。2023 年,我国肉牛存栏量更是突破 1 亿大关,成功跻身全球第三大肉牛养殖国 。存栏量的增多,直接导致出栏量增加,市场上的牛肉供应量也随之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牛肉产量达到 779 万吨,比上年增加 26 万吨,同比增长 3.5%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2025 年牛肉产量突破 800 万吨指日可待。除了肉牛,被淘汰的奶牛也为牛肉市场 “添砖加瓦”。这两年,生鲜乳价格持续低迷,跌破了盈亏平衡点,许多奶牛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不得不忍痛将奶牛转为肉牛 。这些被淘汰的奶牛,在经过育肥后进入市场,无形之中又增加了牛肉的供应量,为牛肉价格的下跌 “助了一把力”。
再把目光转向进口牛肉。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 年 1 - 12 月,我国牛肉进口累计总量达到 287 万吨,同比增长 5.0% 。我国的进口牛肉主要来自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这 “南美三兄弟”。这些从南美漂洋过海而来的牛肉,大多为冷冻牛肉,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平均不到 35 元 / 公斤 。而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牛肉价格却需要 60 元 / 公斤左右,两者相比,进口牛肉在价格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价格优势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口牛肉凭借其低廉的价格,迅速抢占了国内市场的份额,让国内牛肉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价格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政策救市与产业破局
政策东风:进口牛肉调查
在牛肉价格持续暴跌、肉牛产业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政策的东风及时吹来,为国内牛肉产业带来了一丝曙光。2024 年 12 月 27 日,商务部发布了一则备受瞩目的公告,决定对进口牛肉开启保障措施立案调查 。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牛肉市场上激起了千层浪。
此次调查的范围涵盖了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 。被调查产品为活牛(牛属)经屠宰加工后的牛肉产品,包括鲜、冷或冻的整头及半头牛肉、带骨牛肉以及去骨牛肉 。商务部的这一行动,并非毫无缘由,而是有着充分的依据和背景。近年来,中国牛肉进口数量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从 2019 年至 2023 年,进口量增长了 65%,2024 年上半年进口数量更是达到了 2019 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 。如此迅猛的进口增长速度,对国内产业产生了重大的不利影响。在进口产品的强烈冲击下,国内肉牛产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害,养殖户们苦不堪言。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并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在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情形下,调查机关可以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保障措施调查,以此来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此次商务部依法对国内产业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果断决定启动立案调查,充分展现了国家对国内肉牛产业的重视和保护。
这一调查对于国内牛肉产业而言,意义重大。它为国内肉牛产业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通过对进口牛肉的调查,或许会采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或者对进口数量进行限制等措施 。这些措施一旦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口牛肉的数量,缓解国内牛肉市场的竞争压力,为国内肉牛养殖户和相关企业提供更有利的市场环境,让他们能够有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经营策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也向市场传递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国家致力于维护国内牛肉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增强了养殖户和企业的信心。
产业升级:探寻破局之道
在政策为产业保驾护航的同时,肉牛养殖产业自身也需要积极寻求破局之道,实现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国内大部分肉牛养殖以散户为主,这种小规模的养殖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养殖规模小,使得养殖户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有效降低养殖成本。许多养殖户采用传统的养殖技术,缺乏科学的养殖理念和先进的养殖设备,导致养殖效率低下,肉牛的生长周期长,品质也难以保证 。这些散户往往缺乏市场预判能力,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够及时和准确,在市场波动面前,显得极为脆弱,抗冲击能力较弱。一旦市场价格下跌,他们就可能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我国肉牛饲养主要采用谷饲的方式,这种饲养方式虽然能够保证牛肉的品质,但成本却很高,饲料成本占养牛总成本的比例高达 40% - 60% 。由于养殖规模小,又很难通过规模效应将喂养成本降下去,这无疑进一步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使得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打破这种困境,扩大养殖规模是首要任务。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规模化养殖,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规模化养殖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和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效率,缩短肉牛的生长周期。还可以集中采购饲料、兽药等物资,降低采购成本,增强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山东阳信县推行 “退村进区” 的模式,为养殖户提供资金与场地支持,实行 “六统一” 养殖模式(统一采购、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粪污统一处理) 。这种模式不仅为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提供了平台,解决了散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提高了养殖的安全性,节省了管理费用,让养殖户能够获得更稳定的收益。
发展高端养殖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在许多品种的牛肉价格经受冲击时,高青黑牛肉、鲁西黄牛肉等本土高端牛肉价格却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这表明,市场对高端牛肉有着一定的需求。我们可以将养殖业往高端化发展,注重肉牛品种的改良,引进优质种牛,与本地牛进行杂交,培育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牛肉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肉牛的附加值,还能提升我国肉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形成产业链,实现种牛培育、饲料供应、养殖肉牛、屠宰加工、冷链运输、终端销售等环节一体化,也是产业破局的关键。当肉牛产业走上规模化道路,就能够将牛肉的上下游产业紧密串联起来,打造产业链化牛肉品牌 。新和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精深加工作为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依托都护肉业和 “都护臻品” 区域公共品牌,持续延伸产业链条 。他们通过建立现代化的养殖小区,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实现了养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还加强了屠宰加工、冷链运输等环节的建设,提高了牛肉的品质和安全性。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了牛肉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产业发展之路。
在打造产业链的过程中,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能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扩宽销售渠道。品牌可以传递产品的品质、特色和价值观,让消费者在众多的牛肉产品中更容易选择。华凌牛业集团致力于构建肉牛产业链体系,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吸引资金与人才,逐步将 “华凌牛业” 打造成全国肉牛行业优质品牌 。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拓展销售网络,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产品畅销各地,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牛肉市场的未来展望
牛肉价格的持续暴跌,就像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暴,对整个牛肉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消费者们在享受低价牛肉带来的实惠时,也让养殖户们陷入了困境。但我们也要看到,在这场困境中,其实也蕴含着无限的机遇。
国家已经大力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商务部对进口牛肉开启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就像为国内牛肉产业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行业协会也在积极行动,切实推进产业升级,为养殖户们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帮助,引导他们走上科学养殖、高效发展的道路。
对于养殖户们来说,这是一场挑战,更是一次成长的机遇。如果他们能在这波浪潮中逆流而上,积极扩大养殖规模,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发展高端养殖,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就一定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我们自己的牛肉产业足够强大,产业链衔接足够完善,就能够提供足量优质、适合国人口味的牛肉。到那时,牛肉价格将不再承受进口牛肉带来的冲击,我们也将实现真正的牛肉自由。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在养殖户们的努力下,我国的肉牛行业一定能够破局成功,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