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破千亿,是困境反转还是昙花一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6 23:07:16 关注:44 评论: 我要投稿
|
|
千亿营收,华丽转身
在农牧行业的广袤版图中,温氏股份宛如一颗璀璨升起的明星,闪耀着令人瞩目的光芒。前段时间,温氏股份发布的 2024 年度业绩预告,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瞬间吸引了整个市场的目光。
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温氏股份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预计实现净利润为 90 亿元 - 95 亿元,成功扭亏为盈,要知道上年同期可是亏损 63.9 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 93 亿元 - 99 亿元,而上年同期这一数据是亏损 64.5 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彰显了温氏股份强大的经营调整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营收方面,更是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由于公司生猪和肉鸡两大主业销售均实现同比增长,温氏股份预计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超 1000 亿元,较上年同期 899 亿元增长超过 100 亿元,成功跨越千亿门槛,首次站在了新的历史高度。这不仅是温氏股份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在整个农牧行业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标志着其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更加稳固。
分业务来看,肉猪业务成为推动公司营收规模破千亿大关的关键引擎。温氏股份共销售肉猪 3018.27 万头,同比增长 14.93%,毛猪销售均价 16.71 元 / 公斤,同比增长 33.50%,肉猪销售共揽收 617.53 亿元,一年内增长 155 亿元。这一增长态势,不仅反映出市场对猪肉的强劲需求,也体现了温氏股份在肉猪养殖和销售方面的卓越策略和高效运营。
同期,肉鸡业务也在稳步前行。温氏股份共销售肉鸡 12.08 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 2.09%,毛鸡销售均价 13.06 元 / 公斤,同比下滑 4.60%,肉鸡业务共实现销售收入 335.27 亿元,同比下滑 3.37%。尽管销售均价有所下滑,但凭借稳定的销售数量,肉鸡业务依然为公司营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业绩增长的背后密码
猪价回升,成本下降
温氏股份 2024 年业绩的爆发,猪价回升和成本下降是两大关键因素。2024 年,饲料价格持续维持在低位,玉米、豆粕以及菜籽粕价格均出现两位数的下滑,麦麸、进口鱼粉等原料价格亦呈不同程度下跌态势。生猪饲料养殖成本降至近四年来的低位水平,这为温氏股份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受益于饲料价格的下行,温氏股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 7.2 元 / 斤,下降约 1.2 元 / 斤 。
除了外部饲料价格下降带来的利好,温氏股份自身在成本控制上也下足了功夫。公司不断优化养殖流程,从饲料配方、养殖技术到疫病防控,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细化管理。在饲料配方上,温氏股份的专业团队通过精准计算,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猪需求,合理调配营养成分,在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成本。在疫病防控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防疫体系,加大对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和疫病监测力度,减少因疫病导致的生猪死亡和生产损失,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
从猪价走势来看,自 2024 年 5 月起,国内生猪价格一路攀升,8 月中旬一度涨至 21 元 / 公斤,较 5 月中旬 15 元 / 公斤上涨超过 40%。猪价的上涨,使得温氏股份的销售收入大幅增加。以其销售的 3018.27 万头肉猪为例,在毛猪销售均价同比增长 33.50% 的情况下,肉猪销售共揽收 617.53 亿元,一年内增长 155 亿元。猪价上涨与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叠加,使得温氏股份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实现扭亏为盈,猪业预计实现盈利 82 亿元 - 84 亿元,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亏损 55 亿元 - 58 亿元大幅改善。
养殖规模扩张
近年来,温氏股份在养殖规模上不断扩张,生猪出栏量大幅增长。2020 年,温氏股份的生猪出栏量为 954.6 万头,而到了 2024 年,这一数据达到 3018.27 万头,短短四年之内,生猪出栏量就翻了三倍。这种快速的规模扩张,为公司营收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规模扩张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养殖设施和产能布局的完善上。温氏股份加大了对养殖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了现代化的养殖场,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生猪的养殖质量。在产能布局上,公司积极拓展养殖区域,在全国多个地区建立养殖基地,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温氏股份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在采购环节,大规模的采购使得公司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采购饲料、兽药等养殖物资,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在销售环节,大量的生猪出栏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与更多的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规模扩张还使得公司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能够投入更多资源,推动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未来面临的挑战
猪价下行压力
尽管温氏股份在 2024 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未来猪价下行的压力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公司的盈利空间。从供需关系来看,需求端自 2014 年开始,我国猪肉消费量逐渐萎缩,人均消费量从 42.6 公斤降至 2023 年的 42.2 公斤 。农业农村部研判,受餐饮消费多元化影响,未来 10 年全国猪肉产量预计持续下滑,可能减少高达 408 万吨。而在供给端,规模养猪不断壮大,我国生猪产能常年饱和,生产水平快速提升。
能繁母猪存栏量作为预测猪价的关键指标,也不容乐观。2024 年初,农业农村部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 4100 万头降至 3900 万头,但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存栏量仍有 4078 万头,接近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线。这意味着 2025 年生猪供应大概率保持宽松,猪价持续承压。一旦猪价下跌,温氏股份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将受到直接冲击,前期因猪价上涨带来的盈利优势可能会逐渐被侵蚀。
饲料价格上涨隐忧
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当前国际玉米价格的走势,无疑给温氏股份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自 2024 年 9 月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以来,国际玉米持续震荡走强,CBOT 玉米期货价格主力合约价格累计涨幅超过 25%,最近两周更是呈加速上涨态势。在国内市场,截至 2025 年 1 月 20 日,山东潍坊饲料企业玉米进厂价在 2160 元 / 吨左右,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主力合约价格为 2286 元 / 吨,较 2024 年 12 月中下旬的低点分别上涨约 80 元 / 吨和 120 元 / 吨。
玉米是生猪饲料的主要原料,其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饲料成本上升。温氏股份肉猪养殖规模庞大,饲料需求量巨大,饲料成本的增加将严重压缩利润空间。为了维持盈利,公司可能不得不提高猪肉售价,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猪价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提价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下降,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不能有效应对饲料价格上涨,温氏股份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将被削弱,进而影响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周期弱化与竞争加剧
曾经被视为生猪养殖行业重要规律的 “猪周期”,如今正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规律性,这给温氏股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长期以来,猪周期的存在使得投资者能够通过预判猪价走势进行资产配置,但自 2018 年 6 月以来,猪价进入新一轮下降周期,除短暂反弹外,持续低迷,下行时间远超历次周期,且产能出清迹象不明显。
非洲猪瘟后,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大幅提升,2024 年末达到 70%。规模养殖企业资金实力强,亏损承受能力高,部分企业甚至逆周期投资,导致产能去化时间延长。同时,行业集中度虽有提升,但仍不高,截至 2024 年末,TOP20 猪企能繁母猪总数占全国比重约为 25%,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市占率分别为 8%、4%,尚无一家超过 10%,而美国 TOP10 猪企市占率已超 40%。
在这种背景下,头部企业为抢占市场,疯狂扩张产能。温氏股份生猪出栏量在短短四年内翻了三倍,固定资产余额快速增长。持续的产能扩张并未改变猪企 “看天吃饭” 的命运,养殖行业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猪企缺乏定价权,只能比拼成本控制能力。目前,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 13.1 元 / 公斤,温氏股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为 13.4 元 / 公斤左右,差距不大,且未来成本下降空间有限。随着竞争加剧,行业内卷严重,温氏股份面临着市场份额被挤压、利润空间被压缩的风险,其价值信仰也遭到投资者的质疑。
温氏股份的应对策略
降本增效持续推进
面对诸多挑战,温氏股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本增效成为其核心策略之一。在养殖技术创新方面,温氏股份加大研发投入,与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在饲料精准营养配方选用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例如,温氏采用了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和低蛋白多氨基酸平衡配方技术,通过精准评估新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调整饲料加工工艺参数和预混料方案,修订原料验收标准,优化配方营养水平等综合技术,改变了以往玉米、豆粕为主的配方结构。在猪、鸡、鸭饲料中全面推广应用低蛋白低豆粕自产饲料,2021 年,其饲料总产量约 1300 万吨,覆盖猪 1321 万头、鸡 11.01 亿只、鸭 5643 万只,配方中豆粕用量占比仅为 8%,其中猪料豆粕占比为 5%、肉鸡饲料豆粕占比为 10% ,有效降低了饲料成本。
在管理模式上,温氏股份也进行了优化与创新。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其养猪板块目前由猪业一部、猪业二部、猪业三部、中芯种业四个事业部组成,以猪业一部、猪业二部、猪业三部分别负责南部、东中部、西北部,形成三大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中芯种业则专注于猪育种科技,年供种能力超过 40 万头 / 年。这种划分方式既有利于推进精细化管理,又促进了各事业部之间的良性竞争。在非瘟防控上,温氏全面采用 “云南防非模式”,该模式利用生物安全理念隔离、防范非瘟病毒感染猪只,执行严密的生物安全体系。一般公司人员从外部进入猪场需要经过 3 道安全防线采样,检测 2 次,洗 4 - 5 次澡,隔离 2 - 3 次,每次隔离时间 12 小时以上,车辆和物资进入猪场均需要经过 3 道安全防线,有效降低了疫病带来的损失和成本。
业务多元化探索
温氏股份在巩固猪鸡双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在禽业方面,除了传统的肉鸡养殖,温氏股份大力发展水禽业务,成立水禽事业部,将养鸭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目标是打造成为公司第三大养殖产业。目前,温氏股份的养鸭业务已有 10 多年的积累,2024 年肉鸭(含毛鸭和鲜品)销售近 5100 万只 。在育种技术、饲养方式、销售策略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随着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其他领域,温氏股份也有所布局。在动保业务上,公司凭借自身在养殖行业的深厚经验和技术积累,为畜禽提供专业的疫病防控产品和服务,不仅满足了内部养殖需求,还拓展到外部市场,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在农牧设备领域,温氏股份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致力于为养殖业务提供先进的设备支持,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将农牧设备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推向市场,创造新的营收来源。这些多元化业务的布局,有助于温氏股份分散经营风险,减少对单一业务的依赖,提升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总结与展望
温氏股份在 2024 年凭借猪价回升、成本下降和养殖规模扩张等因素,实现了千亿营收和业绩的大幅扭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未来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猪价下行压力、饲料价格上涨以及周期弱化与竞争加剧等问题,都需要公司积极应对。
不过,温氏股份也在通过降本增效和业务多元化等策略,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拓展发展空间。未来,温氏股份能否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持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温氏股份未来发展的看法,一起探讨农牧行业的发展趋势。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