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新希望育种:助力种业振兴,打造“猪芯片”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26 21:59:05 关注:245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的育种战略布局
  新希望深刻认识到育种技术对于生猪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方向。在国家大力推动种业振兴的背景下,新希望积极响应号召,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成为了种业创新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在参与国家级育种项目方面,新希望展现出了强大的决心和实力。这些项目汇聚了国内顶尖的科研资源和技术力量,新希望凭借自身在生猪养殖领域的丰富经验和雄厚实力,成功参与其中,与各方共同攻克育种难题。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新希望不仅能够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还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锻炼自身的研发团队,提升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为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加快育种技术的研发进程,新希望牵头联合国内多所优势高校以及育种企业开展研发和联合育种工作。与高校的合作,使新希望能够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人才和学术资源,开展前沿性的育种技术研究。例如,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在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高校在农业科学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先进的科研设备,为新希望的育种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同时,与育种企业的合作则实现了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不同企业在育种技术、种猪资源、市场渠道等方面各具优势,通过联合育种,各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生猪育种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在联合育种过程中,新希望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了联合育种平台,整合了各方的种猪资源和育种数据,运用先进的遗传评估技术和选育方法,开展联合选育工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育种效率,还降低了育种成本,为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猪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育种工作的具体成果
  种猪繁育体系与技术突破
  新希望的种猪繁育体系发展历程丰富且成果显著。自 2007 年与海波尔开展合作后,2008 年成功组建核心育种群,开启了其在种猪育种领域的探索之路。通过不断地引种建群以及与产学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新希望积极学习国外先进育种技术 ,逐步打造出了一支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育种团队。2013 年,新希望荣获国家核心育种场称号,这是对其育种工作的高度认可。
  到 2015 年,新希望已成功构建起完善的 “核心育种群 - 扩繁群 - 商品猪生产” 种猪繁育体系,为其后续的种猪育种和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育种工作的深入研究,2018 年新希望进一步升级完善种猪育种体系,组建了种猪改良研究室团队,加强了对种猪品种改良的研究和实践。2020 年,新希望集团公告成立 “四川新希望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其在种猪育种领域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截至 2022 年,公司具备 GGGP 核心育种群 1.2 万头左右,能够满足内部供种需求 ,实现了种猪供应的自主化和稳定化。
  在技术突破方面,新希望在数智化、全基因组和国产化方向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数智化领域,新希望实现了多个系统研发的突破。自主研发的秀杰和普(HUGE HOPE)猪群应用与遗传评估系统,涵盖了种猪数据管理、育种流程管理、遗传评估等功能,包含 web 端和移动端,目前已在新希望全面上线,打通了从 GGGP 到 PS 端的数据,为种猪产品验证和全体系遗传评估提供了大数据支撑。HugeBLUP 多性状一步法育种值计算引擎,实现了多性状一步法算法,解决了育种值计算 “卡脖子问题”,在多性状(大于 6 性状)、大规模基因组(大于 2 万头)的运算速度、内存消耗上均优于国外商用软件,特别是多性状计算的资源消耗接近单性状计算,极大降低了运算成本,已集成进秀杰和普系统,正在为 GGGP + GGP 提供联合育种值计算服务,同时也开始对外提供服务 。新一代全自动化智能选配软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母猪发情日并统筹全群公猪的采精,确保最优秀的公猪和最优秀的母猪配种,由算法自动生成选配方案,无需依赖育种人员的经验,目前已经在 GGGP 群体全面应用。此外,新希望还全面普及电子耳标,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智能化表型测定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数智化水平。
  在全基因组育种方面,新希望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已全面落地,累计获得上万头高密度芯片测定数据。公司研发的拥有自主产权的 10K 猪液相 SNP 芯片,成功解决了 SNP 芯片 “卡脖子” 的问题,该芯片将用于早期选育工作,为提高种猪选育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品种鉴定与系谱重构技术也已全面应用,进一步完善了种猪的遗传信息管理和品种鉴定体系。
  本土化特色品种培育
  在本土化特色品种培育方面,新希望同样成绩斐然,其中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的培育是其重要成果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白羽肉鸭种源长期依赖国外品种,每年需花费上亿元引进种源,这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还对我国肉鸭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新希望六和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侯水生院士团队,踏上了长达近 20 年的艰苦育种之路。
  在育种过程中,科研团队历经上万次的提纯选育,综合运用了多种先进技术。采用 “模块” 育种技术,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北京鸭遗传资源,并应用了肉鸭 RFI 选种技术、鸭活体不易度量形状的准确估测技术等常规育种技术,以及全基因组选择、蛋白组学基础等分子育种技术。经过不懈努力,2018 年 11 月,终于成功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鸭 —— 中新鸭。
  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其生长速度快,42 日龄商品代肉鸭体重可达 3359g;饲料转化率高,饲料 / 增重比为 1.85:1;瘦肉率高,42 日龄时瘦肉率达到 28.5%;成活率高,达到 98.2% ;同时,还具有抗逆性、抗病性强,肉质好,肌间脂肪、胸肉率、腿肌率高等特点,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中新鸭的肉质更加适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烹饪方式,其皮薄、肉嫩、鸭胗大,无论是用于制作烤鸭、盐水鸭还是鸭货等,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风味。
  自中新鸭培育成功以来,其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 2021 年,已累计推广祖代约 14.1 万只、父母代约 843 万只、商品代约 13.2 亿只 。2021 年度推广父母代中新鸭 330 万只,占全国总存栏约 13%,出栏商品代肉鸭 7.09 亿只,全国占比约 20%,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已成为我国肉鸭市场的重要品种之一。中新鸭的成功培育和推广,不仅打破了国外对肉鸭核心种源的垄断,降低了我国肉鸭养殖对国外种源的依赖,还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与引进品种相比,中新鸭商品代肉鸭料重比低 0.01,成活率高 0.33%,养殖户每只利润可提高 0.1 - 0.2 元 。在屠宰端,中新鸭综合毛利高 45.44 元 / 吨,有效提升了肉鸭产业的整体效益。
  对行业和国家种业振兴的意义
  新希望在育种领域的努力和成果,对中国生猪行业乃至国家种业振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提升中国生猪行业种质资源方面,新希望的育种工作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期以来,我国生猪种业面临着核心种猪依赖进口、本土猪种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新希望通过构建完善的种猪繁育体系,培育出具有优良性能的种猪品种,不仅提高了种猪的生产性能和质量,还丰富了我国生猪种质资源库。这些优质种猪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生猪养殖的整体水平,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增强我国生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新希望的育种成果对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数智化、全基因组等育种技术上的突破,为生物育种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育种效率和准确性,还降低了育种成本,使得生物育种技术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同时,新希望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模式,加速了育种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了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壮大。
  从国家种业振兴的层面来看,新希望的育种工作是助力国家种业振兴的重要力量。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振兴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新希望积极参与国家级育种项目,紧跟国家战略,致力于培育本土化特色品种,为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做出了贡献。其培育的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等品种,打破了国外对种源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提高了我国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种业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新希望在育种领域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新希望将继续加大在育种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育种技术和方法。在数智化育种方面,新希望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有的育种系统,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育种过程中的应用,实现种猪选育的精准化和智能化。通过对海量育种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种猪的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提高选育效率和质量。
  在全基因组育种方面,新希望将持续深入研究,不断优化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扩大高密度芯片测定数据的规模,提高种猪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索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种猪的遗传特性,培育出具有更高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的种猪品种。
  在本土化特色品种培育方面,新希望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针对我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特点,培育更多适应本土环境和市场需求的特色品种。除了在生猪和肉鸭领域继续深耕外,还将积极拓展其他畜禽品种的育种工作,为我国畜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希望还将积极推动育种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推广,加强与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合作,将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优质的种猪、种鸭品种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中,提高我国畜禽养殖的整体水平和效益。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种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信在新希望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种业振兴的目标将早日实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更大的贡献。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新希望逆袭之路:养殖降本与饲料出海双驱动2025/5/15 23:04:10
新希望:多个募投项目结项 完成资金使用无节余2025/5/13 23:18:27
新希望在猪业风云中的转型与突破2025/5/11 8:18:44
新希望荣获“年度品牌出海标杆奖” 用“四分之一个世纪”构建“出海”护城河2025/5/10 5:33:18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4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2025/5/7 23:09:05
新希望:2025年4月销售生猪159.6万头 环比增2.92%2025/5/7 10:26:5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