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切肉”背后的“潜规则”,你中招了吗?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 15:28:30 关注:120 评论: 我要投稿
|
|
预包装牛羊肉问题披露
近期,诸多读者与网友向笔者反馈,对所购预包装牛羊肉的质量表示忧虑。“此肉颜色异常,烹煮时浮沫众多,实难确信其为原切肉。” 这些来自各地的反馈,字里行间透露出公众对预包装牛羊肉质量问题的关切,使该问题备受瞩目。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预包装牛羊肉因便捷特性,成为众多家庭餐桌的常见食材。无论是超市冷冻区,还是电商平台生鲜页面,均能看到其身影。然而,看似平常的食材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不少消费者发现,所购 “原切肉” 在形态、色泽及口感方面,与预期相差甚远,进而怀疑买到添加其他物质的合成肉或调理肉。
“原切肉” 与 “调理肉” 剖析
针对公众疑问,笔者深入研究后发现,“原切肉” 与 “调理肉” 虽均为常见食材,但本质差异显著。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明确指出,原切肉是直接从动物躯体切割下的整块肉,未经过任何预处理,无任何添加成分,完整保留了肉的天然口感与外观 ,切割后仅进行简单物理分割与包装,不涉及任何调味或调理工序。而调理肉则以肉类为主要原料,经初加工后,添加辅料及保水、保鲜、护色等各类添加剂。如前文提及的有问题的预包装牛羊肉,若为真正的原切肉,按规定是严禁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 ,但检测结果令人遗憾。
从营养价值角度分析,原切肉由于加工环节少,完整保留了肉本身的营养成分;而调理肉在加工过程中,部分营养成分可能流失。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对牛排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原切牛排蛋白质含量平均约为 20g/100g,调理牛排蛋白质含量平均约为 12g/100g,约为原切牛排的 60% 。此外,调理肉加工时添加的含钠较高的调味料及添加剂,使其钠含量远高于原切肉,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调查:“原切肉” 市场乱象
为深入了解预包装牛羊肉的真实状况,笔者与团队展开全面调查。从线上线下多渠道精心选取 12 种预包装牛羊肉,线上于天猫、抖音商城等热门电商平台下单,线下在北京的盒马鲜生、物美超市等大型商超采购。这些产品的外包装,部分醒目标注 “原切” 字样,部分仅简单标注 “羊肉卷” 或 “牛肉卷”,且均未标注 “调理肉” 。查看配料表,大部分仅标注 “牛肉”“羊肉”,最多添加 “冷冻去骨牛肉”“羊肉、水、沙葱” 等描述,对食品添加剂只字未提 。
通过顺丰冷链物流,将这些看似 “纯净” 的样品寄送至权威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检科 (上海) 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经过漫长的 15 个工作日等待,检测报告出炉,结果令人震惊。12 种产品中,有 7 种检测出含有食品添加剂,焦磷酸盐、焦磷酸钠、三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等磷酸盐类添加剂赫然在列 。其中,在抖音商城购买的安徽浩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肴老板” 原切肥牛卷,以及在天猫平台购买的梁山县喜来客食品有限公司分装的 “大希地” 原切肥牛卷,磷酸盐总量分别高达 9.024 克 / 千克和 6.343 克 / 千克,远超国家标准规定的 5 克 / 千克上限 。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 “恒都” 精选肥牛卷,虽添加剂含量未超标,但配料表仅标注 “牛肉”,对实际添加的添加剂避而不谈 。
调查过程中发现,以 “调理肉” 冒充 “原切肉” 的现象并非个别商家行为,而是呈愈演愈烈之势,逐渐成为行业 “潜规则”。从线上电商到线下商超,从知名品牌到小众产品,不少商家在这场 “以假乱真” 的行径中丧失诚信。
商家逐利行为与消费者权益受损
在 “原切肉” 与 “调理肉” 的混淆乱象中,商家的逐利动机显而易见。市场上,“原切肉” 因天然、高品质特性,价格通常比 “调理肉” 高出许多。以牛肉卷为例,普通 “调理牛肉卷” 每斤售价约 30 - 40 元,而标注 “原切” 的牛肉卷,价格可达 50 - 60 元甚至更高 。巨大的差价促使部分不良商家将 “调理肉” 精心包装成 “原切肉” 推向市场。
调查中,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大量采购价格低廉的调理肉原料,经简单加工、包装后,以高价当作 “原切肉” 售卖。这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 “原切肉” 的信任与追求,通过模糊产品概念、虚假标注等手段误导消费者购买 。例如,在产品包装上,故意将 “原切” 二字印制得格外醒目,而对可能暗示为调理肉的配料信息,用极小字体、模糊表述一带而过 。还有商家在宣传时,刻意强调肉的品质、口感,对添加剂避而不谈,致使消费者误以为购买的是纯正 “原切肉” 。
消费者期望以合理价格购买高品质 “原切肉”,享受原汁原味的美味,却因商家的不诚信行为,不仅经济受损,还可能因长期食用含有过量添加剂的调理肉,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消费者李女士,在超市购买一款标注 “原切” 的羊肉卷,因价格略高,以为品质有保障,然而煮制时浮沫众多,口感远不及之前购买的原切肉。经检测发现,该羊肉卷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并非真正原切肉 。李女士表示:“花费高价只为购买优质肉类,却遭商家欺骗,实在令人失望 !” 类似李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因商家的不诚信行为而权益受损。
消费者维权困境
消费者发现可能买到 “假原切肉” 后,通常会选择维权,但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
消费者赵先生在某电商平台购买标注 “原切” 的羊肉卷,食用时感觉味道异常,怀疑为调理肉。联系商家要求退货退款时,商家要求其提供检测报告,证明羊肉卷不符合 “原切肉” 标准 。赵先生无奈表示:“作为普通消费者,不知如何检测,也不知何处检测,检测费用亦是一笔不小开支,为百八十元的羊肉卷耗费精力,实在不值。”
事实上,类似赵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许多商家面对消费者质疑时,常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提供检测报告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获取检测报告难度较大。一方面,检测机构难寻,多数人不知如何选择正规、权威检测机构;另一方面,检测费用高昂,一份肉类检测报告费用可能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且检测过程繁琐,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致使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
此外,电商平台的售后规则也增加了消费者维权难度。目前,多数电商平台对生鲜类产品有特殊售后规定,一般超过 7 天不再提供退换货等服务 。这意味着,若消费者购买预包装牛羊肉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发现问题并提出维权诉求,可能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如消费者孙女士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一箱牛肉卷,因工作繁忙,收货后十余天才打开食用,发现口感和味道异常,怀疑为问题肉 。联系商家和平台维权时,被告知已超过售后期限,无法提供退换货服务 。孙女士气愤地说:“并非故意拖延,只是无暇顾及,怎能因此剥夺我的维权权利 ?”
在这场 “原切肉” 维权博弈中,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不仅要面对商家推诿、平台规则限制,还要承担高昂维权成本 。这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良商家的违法行为,导致 “原切肉” 乱象愈发严重 。
多方协同,保障餐桌食品安全
“原切肉” 乱象频发,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也对市场公平秩序造成极大冲击,需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和生产企业等多方协同,共同守护百姓餐桌安全。
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秩序维护者,责任重大。鉴于电商渠道已成为预包装肉类销售主阵地,需尽快建立适应电商特点的巡查机制。一方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电商平台预包装牛羊肉销售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 。通过设置 “原切”“调理”“添加剂” 等关键词,精准筛选可能存在问题的产品和商家 。一旦发现异常,迅速展开调查,及时制止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加强与电商平台、检测机构等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与电商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平台及时向监管部门报送商家违规线索 ;与检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确保检测工作高效、准确开展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不良商家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例如,对于以 “调理肉” 冒充 “原切肉” 的商家,除依法给予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外,还可将其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其市场准入 。
电商平台作为商品销售重要渠道,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首先,建立便捷举报通道,方便消费者反馈问题 。可在平台页面显眼位置设置举报入口,简化举报流程,缩短处理时间 。对于消费者举报,平台应及时受理、认真调查,并反馈处理结果 。其次,完善商品信息审核机制,加强对商家上传商品信息的审核把关 。商家入驻时,严格审核其资质和产品信息,要求提供产品检测报告、配料表等详细资料 。对于标注 “原切肉” 的产品,进行重点审核,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一旦发现商家存在虚假标注、隐瞒添加剂信息等问题,立即采取下架商品、暂停商家经营等措施 。此外,电商平台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商家经营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 。对诚信经营商家给予流量扶持、优先推荐等奖励 ;对违规商家进行扣分、降级处理,情节严重的直接清退 。
生产企业作为产品源头,应坚守诚信底线,依法依规生产 。树立正确经营理念,认识到只有提供优质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市场认可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包装、销售,各环节严格把关 。在产品包装上,清晰、准确标注产品信息,包括是否为原切肉、配料表、添加剂使用情况等,不误导消费者 。积极参与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例如,行业协会可组织企业签订自律公约,加强行业内部监督和约束 。对遵守公约企业进行表彰,对违反公约企业进行曝光和惩戒 。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不容丝毫懈怠。“原切肉” 乱象整治,需要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和生产企业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唯有如此,才能使假冒 “原切肉” 无处藏身,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真正的原切肉,保障百姓 “舌尖上的安全” 。
抵制 “假原切”,共同行动
“原切肉” 乱象看似是商业市场的小波动,实则严重打击消费者信任,破坏市场秩序 。当我们准备享受美味牛羊肉大餐时,却可能因商家不诚信行为,品尝到被 “掉包” 的 “调理肉”,这不仅令人失望,更引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
消费者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每次选择都影响市场走向 。购买预包装牛羊肉时,应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信息,学会辨别 “原切肉” 与 “调理肉” 。若发现问题,不应沉默,应勇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可向商家提出质疑,要求退货退款;也可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等投诉举报,让更多人了解问题严重性 。同时,积极传播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身边人的警惕性,避免上当受骗 。
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和生产企业更应承担社会责任 。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使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商家管理,严格审核商品信息,为消费者营造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 。生产企业应坚守诚信经营底线,以优质产品赢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 。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让我们携手共进,抵制 “假原切”,共同守护餐桌安全,让每个人都能吃得放心、健康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