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跳槽”广告风波:认养一头牛的营销迷局与品牌反思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7 15:32:08 关注:147 评论: 我要投稿
|
|
广告出圈引发争议
近期,于杭州、上海等城市的街头,一组别具一格的广告引发关注。在人潮涌动的地铁站,巨型海报上赫然写着 “COWS 直聘,找工作,直接跟老板哞!”;而在小区电梯间,“跳槽吧!奶牛,听说你们场晒不到太阳?” 的广告语同样吸睛。这一系列创意广告,均出自乳业品牌认养一头牛。
品牌方原本期望借助此类新奇广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目光。然而事与愿违,广告投放后,非但未收获一致好评,反而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迅速升温,短时间内阅读量突破 3 亿次,公众纷纷表达看法,观点交锋激烈。
广告内容深度剖析
深入剖析这组广告,其创意核心在于将奶牛的养殖照料与人才招聘进行类比。“COWS 直聘,找工作,直接跟老板哞!” 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奶牛招聘场景,令人耳目一新。“跳槽吧!奶牛,听说你们场晒不到太阳?” 这句广告语,则以 “为奶牛发声” 的姿态,着重强调自家牧场阳光充足,能够为奶牛提供优质生活环境。从品牌方视角出发,旨在借此传达奶牛在牧场受到的重视程度,如同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重视,进而凸显奶源品质优良。
在广告设计方面,不难看出认养一头牛对 BOSS 直聘的 “借鉴”。广告采用与 BOSS 直聘相似的蓝白配色,海报整体布局和排版也极为相像,甚至巧妙运用 “直聘” 这一标志性词汇,仅将 “BOSS” 替换为 “COWS”。品牌方称已获得 BOSS 直聘品牌方面的许可,因此从法律层面而言,或许不存在侵权问题。
网友态度呈现两极分化
在此次舆论风波中,网友态度呈现出显著的两极分化态势。部分网友认为这些广告创意新颖,令人眼前一亮。在他们看来,认养一头牛巧妙运用 “奶牛找工作” 这一拟人化表达,将职场元素与奶牛养殖有机结合,充满趣味性。这种独特的广告形式,不仅成功吸引大众注意力,还以轻松诙谐的方式传递品牌理念,使受众在会心一笑间记住品牌。
但另一部分网友则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甚至认为这是对打工人的嘲讽。在当下就业竞争激烈、职场压力巨大的大环境下,“跳槽”“找工作” 等话题本就极为敏感,广告中的文案极易让打工人产生代入感,感觉自身的辛苦付出被调侃、被消费。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如今找工作如此艰难,每天加班累得像狗,看到这广告,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品牌根本不懂打工人的心酸。” 还有网友直言:“用奶牛类比打工人,这明显是把我们当笑话看,太不尊重人了。”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甚至出现近百条抵制声明,要求品牌道歉并下架广告。
品牌回应及真相探究
面对来势汹汹的舆论危机,认养一头牛迅速做出回应。品牌方表示,这一系列广告是近期投放的创意广告,旨在通过独特方式传达品牌理念。对于广告中对 BOSS 直聘设计元素的借鉴,明确表示已取得 BOSS 直聘品牌方面的许可,不存在侵权问题。在创意表达上,品牌方解释称,奶牛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精心照料并关注其情绪价值,如同企业招聘人才一般,通过 “招聘奶牛” 这一拟人化创意,既能体现对奶牛的重视,又能展示自家牧场优越的养殖环境。
然而,品牌方的回应并未完全平息争议。虽然从法律层面看,获得授权的设计借鉴不存在侵权风险,但在情感层面,许多网友仍无法接受广告中对职场元素的运用。在他们看来,品牌方在创作广告时,未充分考虑当前就业环境下打工人的心理感受,这种看似幽默的表达,实则是对打工人的不尊重。也有行业内人士指出,品牌在追求广告创意和营销效果的同时,更应注重品牌形象的维护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毕竟,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要有优质产品,还需具备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形象。
营销背后的品牌困境
回顾认养一头牛的发展历程,其 “重营销轻研发” 的商业模式较为显著。自 2016 年创立以来,认养一头牛凭借创新的 “认养模式” 和强大的营销攻势,迅速在竞争激烈的乳业市场崭露头角。2019 - 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累计高达 13 亿元,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1 年,其销售费用更是达到 4.83 亿元,营销推广费占比超八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研发费用仅 750 万元,2019 年甚至为 0 元。这种 “烧钱换市场” 的策略,虽在短期内推动营收增长,从 2019 年的 8.65 亿元增至 2021 年的 25.66 亿元,但净利润却从 1.47 亿元下滑至 1.40 亿元,盈利能力受到严重质疑。
过度依赖营销,致使认养一头牛在品牌形象塑造上过度倚重话题和噱头,而忽视了产品品质这一根本。此次广告风波,正是这种模式弊端的一次集中显现。消费者在关注广告创意的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品牌的价值观和产品质量。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广告做得再好,产品不行也无济于事。以前觉得认养一头牛广告挺有意思,现在出了这事儿,就想看看他们产品究竟如何。” 而事实上,认养一头牛的产品品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2023 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其一款酸奶菌落总数超标;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其 “虚假宣传”“产品变质” 的投诉也超过 200 条。这些质量问题,无疑使品牌形象进一步受损。
在竞争激烈的乳业市场,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不仅在品牌营销上投入巨大,更在奶源建设、研发创新、质量管控等方面下足功夫。相比之下,认养一头牛若不能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平衡营销与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形象的正面塑造,即便短期内能依靠营销吸引消费者,也难以在长期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反思与展望
认养一头牛此次广告风波,为整个品牌营销行业敲响了警钟。在品牌营销中,避免价值观偏差至关重要。品牌不仅是产品的标识,更是价值观的载体。一个成功的品牌,必然能够与消费者在情感和价值观层面产生共鸣。若品牌在营销过程中忽视消费者感受,传递不当价值观,即便广告创意再新颖,也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可和信任。
对于认养一头牛而言,当务之急是积极回应消费者关切,通过真诚沟通,化解此次广告风波带来的信任危机。在未来广告创意和品牌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确保广告内容既能吸引眼球,又能传递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可以深入挖掘品牌在奶源品质把控、奶牛养殖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真实故事,以更贴近消费者生活、富有情感温度的方式进行传播,重塑品牌形象。
从更广泛视角来看,这一事件也为其他品牌提供了宝贵借鉴。在追求广告创意和流量的同时,品牌方必须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底线,充分考虑广告内容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影响。在广告策划阶段,要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避免因创意过度而引发争议。同时,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依赖短期营销噱头,而应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产品品质提升、服务优化以及品牌文化塑造上。
在流量时代,品牌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如何平衡营销与品牌价值塑造成为关键课题。品牌需认识到,流量只是手段,品牌价值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输出优质内容,传播积极的品牌价值观,为消费者创造真正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期望更多品牌能从认养一头牛的广告风波中吸取教训,在营销之路上行稳致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市场环境。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