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本网动态本网评论 → 文章内容

中美贸易战下,我们还能“大口炫肉”吗?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7 15:36:10 关注:77 评论: 我要投稿

  贸易战爆发,大豆成为焦点
  在 2024 年的中美贸易格局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最大的单一商品既非高科技的芯片,亦非象征工业实力的飞机,而是看似普通的大豆。海关数据表明,该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超过 2200 万吨,总金额高达 120 亿美元,大豆成为中美贸易中的 “首要商品” 。
  然而,形势陡然变化。美国单方面发起关税战,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肆意加征关税,中国被迫进行反制。农产品领域首当其冲,而大豆更是这场贸易博弈的核心。作为世界生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中国 14 亿人口一年约能消费 7 亿头猪,大致世界上每诞生两头猪,就有一头进入中国人的餐桌。大豆作为养殖业最为常见且重要的饲料原料之一,其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关联到养殖业的兴衰,进而影响肉蛋奶的供应。
  猪肉供应:自给率高,直接影响微弱
  即便近年来猪肉消费有所下降,国人餐桌上的主要肉类,猪肉依旧占比近六成(57.9%),猪肉的供应和价格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但从猪肉供应角度来看,我国具备充足的保障能力,自给率常年维持在 97% 以上。2024 年,我国猪肉产量达到 5706 万吨,进口量仅 107 万吨,且主要进口来源为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数量仅 7 万吨 。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明确指出,仅从进口数量分析,贸易战对我国猪肉供应带来的直接影响极为有限。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生猪产业庞大的生产规模和高度的自给能力,国内稳定的生猪出栏量能够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
  饲料危机?大豆供应与成本之困
  (一)大豆:养殖业的关键要素
  在养殖业的庞大体系中,大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堪称养殖业的 “关键要素”。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常年超过 80%,这一数据背后,体现出我国对大豆进口的高度依赖 。进口的大豆中,有 80% 被用于榨油,而榨油后产生的豆粕,则是畜禽养殖的核心蛋白饲料。在每年进口的 1 亿吨左右的大豆里,养猪业的消耗量接近四成。可以说,大豆的供应情况直接关系到饲料的供应和成本,进而影响整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例如,当大豆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时,饲料企业能够以合理的成本采购原料,保障饲料的稳定生产,养殖场也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养殖,市场上的肉蛋奶供应充足且价格平稳;反之,一旦大豆供应短缺或价格大幅波动,饲料成本必然上升,养殖场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可能会减少养殖规模,最终导致市场上肉蛋奶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二)美国大豆:曾经的主导者,如今的第二供应方美国,曾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在我国大豆进口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积极推动进口渠道多元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美国大豆的依赖逐渐降低。进口美豆占总进口大豆量的比例,从 2017 年的 34.4% 逐渐下降至 2024 年的 21.1% ,减少了超过 1000 万吨。尽管如此,美国凭借其广阔的耕地面积、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成熟的农业产业链,仍然是全球大豆的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的第二大大豆供应国 。这种供应格局的变化,既反映了我国在降低单一供应源风险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体现了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动态调整。我国通过与多个大豆生产国建立合作关系,增强了在大豆贸易中的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
  (三)贸易战下的大豆市场态势
  此次贸易战的发起时间较为特殊,从短期来看,对我国进口大豆的供应和价格影响较小。这背后存在多方面原因。一方面,美国和巴西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大豆上市周期存在错峰 。美国大豆一般在 4 - 5 月中旬完成播种,9 月初开始上市,我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高峰期集中在每年的 10 月至次年 3 月;而巴西大豆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 9 月末到 12 月初,2 月开始上市,每年 4 - 10 月是我国集中采购巴西大豆的时节。当下,已经过了美国大豆出口的高峰窗口期,特别是当关税超过 50% 时,美国大豆的进口成本远高于巴西大豆,国内企业基本不再从美国进口。 另一方面,早在年初特朗普正式上台时,不少大豆贸易企业就对中美经贸关系恶化有了预期,纷纷开始大量备货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 年 1 - 2 月美豆进口量达 913 万吨,较上年同期 496 万吨暴增了 84.1%。目前我国对美豆的采购已基本落实,所以尽管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紧张,但对 4 - 9 月国内大豆到港格局的影响有限,短期内供应仍能保持稳定。
  中国对策:多元化与降本增效双重保障
  面对贸易战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和降本增效等一系列措施,为生猪养殖业构建了坚实的保障体系。
  (一)巴西大豆:占据重要地位
  自 2018 年特朗普主动挑起对华贸易摩擦以来,我国便开始将大豆进口需求转移到南美,特别是巴西 。如今,巴西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我国进口大豆的最大供应国,在 2023 年和 2024 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中,巴西大豆的占比已连续两年超过 70%,在我国大豆进口中占据重要地位 。
  经过多年的扩种,加上今年良好的天气条件,巴西大豆迎来了丰收季。多方预估巴西大豆今年产量能达到 1.7 亿 - 1.75 亿吨,除开其国内需求的 8000 万吨,预计出口量在 1 亿吨以上,而这些出口大豆中的大部分都将运往中国 。这不仅保障了我国大豆的稳定供应,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冲击。 巴西大豆产业的崛起,得益于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以及与我国日益紧密的贸易合作。巴西政府和企业积极响应我国市场需求,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为我国提供了可靠的大豆供应源。
  (二)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在降低对进口大豆依赖方面,我国从养殖端着手,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自 2018 年起,这一行动就已启动,2023 年,农业农村部更是制定印发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从养殖和饲料两端同时发力,压减豆粕用量,增加替代资源供应 。
  其中,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是关键举措。通过采用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工艺,配合使用合成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既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又能减少饲料蛋白消耗 。实践证明,这一技术在不影响畜禽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豆粕用量的下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豆粕在养殖业消耗饲料中的占比,已经从 2017 年的 17.9% 下降到了 2024 年的不足 13% 。 这一行动的实施,不仅降低了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还减少了养殖过程中的氮排放,对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意义。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和饲料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生猪养殖行业的变革
  2018 年非洲猪瘟的爆发,给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也成为行业变革的推动因素 。在这场危机中,中小散户加快退出,生猪养殖行业迎来了快速调整和发展的时期,集中化趋势愈发明显 。到 2024 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已达到约 70%,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全年合计出栏生猪 1.56 亿头,占全国总量的 22%,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规模化和养殖水平的提升,让行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更加从容。一方面,规模化养殖户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更快速地调整产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灵活的经营模式,如卖仔猪、标猪、二次育肥等,为养殖户提供了更多应对市场波动的手段,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 “节约成本” 也成为行业共识,不少上市猪企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加强疾病防控、提升种猪育种水平等措施,成功降低了养殖成本,从 2018 年前的一公斤 18 元降至 14 元以下,甚至有的不到 13 元 。 以牧原集团为例,公司从多个方面发力,带动整体成本下降,2025 年的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 12 元 / 公斤。牧原集团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优化养殖流程,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减少因疾病造成的损失。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贸易战对生猪养殖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市场情绪层面。由于一头小猪从出生到长大需要大约 6 个月的时间,饲料成本向猪价的传导也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格林大华生猪期货分析师张晓君表示,贸易战目前对生猪期货的短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情绪和资金避险方面,对现货价格的影响尚未显现,仍需持续观察 。
  从长期来看,如果中美经贸关系长期得不到改善,生猪养殖行业将面临严峻挑战,降本增效能力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业的行业盈亏线大约在 14 元左右,年后猪价稳定在 14 - 15 元,大部分养殖户处于微利状态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饲料成本每公斤若提升 4 毛钱,一头猪的收益可能会减少 50 元左右 ,这对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将造成较大压缩。
  母猪存栏量作为预测未来猪价走势的关键指标,也备受关注。2025 年 2 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66 万头,比农业农村部划定的 3900 万头的正常保有量高出 166 万头 ,处于偏高水平。王祖力据此判断,未来猪价依旧处于下行周期。但如果贸易战长期化,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以及养殖户的补栏、出栏决策都可能受到影响,进而改变生猪市场的供需格局 。
  过度依赖南美大豆也存在一定风险。林国发指出,我国进口大豆需求常年在 1 亿吨左右,理论上巴西大豆的产量能够满足我国的进口需求 。但南美大豆水分含量较高,航程较长,储存和损耗成本会相应增加。而且,过于集中地依赖某一地区的大豆供应,一旦该地区出现政治、经济或自然灾害等不稳定因素,我国的大豆供应和生猪养殖行业都将面临巨大冲击 。
  此外,贸易战还可能影响美国豆农的播种意愿与面积。在贸易战的阴影下,美国豆农可能会因为对未来市场需求和价格的担忧,减少大豆的种植面积 。而美国作为全球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其种植面积的下降将影响四季度及明年初全球大豆的供给,引发价格上涨风险 。大豆价格的上涨又将进一步推动饲料成本上升,最终传导至猪价,对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和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产生连锁反应 。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贸易战也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一些机遇。它促使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应对贸易战的过程中,我国与其他大豆生产国的合作不断深化,多元化的贸易格局逐渐形成,这将为我国大豆供应和生猪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需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持续加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美国肉企“失宠”中国:贸易博弈下的双输困局2025/4/18 13:12:55
秦皇岛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打击调理肉冒充“原切肉”专项行动2025/4/18 10:42:47
新型肉品新鲜度智能检测技术2025/4/15 18:30:23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学校 公开招标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学校食堂大宗食材(米、面、2025/4/14 19:21:30
永辉超市回应网友称买到腐臭肉2025/4/14 19:17:23
警犬基地碎肉及副食品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2025/4/13 18:06:38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