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本网动态本网评论 → 文章内容

全民“肉检”:让假劣肉制品无处遁形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23 12:00:32 关注:171 评论: 我要投稿

  从 “舌尖危机” 谈起
  背景与现状
  近期,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其中制售假劣肉制品事件频发,涉及范围从街头小作坊延伸至规模较大的食品加工厂。这些假劣肉制品,有的以病死动物肉为原料,有的掺杂大量添加剂及非肉类物质,以次充好现象严重。此类产品不仅口感欠佳,更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食用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肠道感染、肝脏损伤等疾病,长期摄入甚至存在致癌风险\(1,7,8\)
  。这些事件的曝光,使公众在享受美食时增添了忧虑,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肉制品作为日常饮食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联民众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
  假劣肉的 “隐秘角落”
  在食品安全问题表象之下,隐藏着庞大且隐秘的黑心产业链。以 “瘦肉精” 为例,部分不法养殖户为追求更高利润,违规在饲料中添加 “瘦肉精”,导致猪生长速度加快、瘦肉增多。这一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长期食用含 “瘦肉精” 的肉制品,还可能致使消费者出现心慌、肌肉震颤、心律失常等症状,甚至诱发恶性肿瘤,对人体造成不可逆伤害。
  病死畜禽肉问题同样严峻,不法商贩为降低成本,低价收购病死畜禽并直接流入市场。这些病死畜禽携带大量病菌和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等,一旦被消费者食用,极易引发食物中毒、传染病等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病死畜禽肉可能通过多种渠道混入日常肉制品,如香肠、火腿、肉松等,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受害者。
  以假乱真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商家受利益驱使,用价格低廉的鸡肉、鸭肉、猪肉等冒充牛肉、羊肉、驴肉等高价值肉类。他们通过添加香精、色素和添加剂,使低价肉类在口感、颜色和气味上与高价肉类相似,以此欺骗消费者。例如,用鸭肉冒充羊肉制作羊肉串、羊肉卷,用母猪肉冒充驴肉制作驴肉火烧等。此类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剥夺其对真实食材的选择权,还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市场秩序。
  添加剂滥用也是假劣肉制品常见问题,一些不法商家为延长保质期、改善口感和外观,非法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亚硝酸盐等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工业碱、双氧水、甲醛、吊白块等禁用非食品原料加工肉制品。这些化学物质不仅破坏肉质营养成分,还会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长期食用此类肉制品,会增加患癌风险,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监管举措与行动
  面对日益猖獗的制售假劣肉制品行为,监管部门迅速响应,各地纷纷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守护民众 “肉盘子”。以北京为例,开展为期 10 个月的专项整治,重点打击肉制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 “十五个严禁” 提醒告知书,全面覆盖养殖屠宰、生产加工、经营、餐饮服务、网络销售等各个环节。在养殖屠宰环节,严禁违法使用 “瘦肉精” 等禁用药品及化合物,严禁注水、注药或注入其他物质,严禁私屠滥宰,严禁非法买卖、伪造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在生产加工及经营环节,严禁生产、经营存在添加非食用物质、农兽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的肉类产品,严禁收购、贮存、销售、加工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类,严禁在肉制品加工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如使用鸡鸭肉冒充牛羊肉、以其他畜禽血产品假冒鸭血制品、使用未切除 “三腺”、病变淋巴结及病变组织的 “槽头肉” 等生产加工食品,欺骗消费者,严禁未按规定索取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严禁未经许可或备案从事肉制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来源不明的熟食、卤味等肉制品,严禁加工、销售未经检验检疫走私入境的冻品肉;在餐饮服务环节,如烧烤店、火锅店、大排档等,严禁采购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走私冻肉,严禁采购、制售假冒牛、羊、驴等肉制品,严禁非法使用亚硝酸盐,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在网络销售环节,严禁在网络交易平台或直播间对肉制品进行虚假宣传,严禁销售 “三无”“山寨” 等假冒伪劣肉制品。
  阿勒泰地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整治行动。通过强化安排部署,多次召开肉制品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分析当前肉制品食品安全形势,部署联合查办违法案件工作,提升专项整治效能。在日常监管中,严格检查肉制品生产企业许可条件保持情况,督促落实 “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制度,严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人员培训等环节漏洞,以及 “两超一非”、虚假标注标签等违法行为。针对餐饮店、卤肉店、火锅店、烧烤店、商超等经营主体,重点核查以低价肉冒充高价肉、以调理肉冒充 “纯肉”,以及采购加工未经检验检疫或不合格肉品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大肉及肉制品抽检频次,发挥快速检测筛查作用,提高问题发现率。
  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与公安局联合行动,重点排查餐饮单位肉制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核查肉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来源渠道及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范。同时,严查非法添加、使用过期原料、销售 “三无” 或来源不明肉制品等违法行为。
  这些监管行动,充分体现了各地政府对制售假劣肉制品行为 “零容忍” 的态度与决心。通过明确规定、加强检查、加大处罚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从源头到餐桌,全方位加强对肉制品行业的监管,力求斩断假劣肉制品产业链,保障消费者能够食用到安全放心的肉制品。
  群众监督:关键力量
  (一)内部人、知情人监督
  在打击假劣肉制品行动中,群众监督作用显著,其中内部人、知情人监督尤为关键。这些内部举报人,可能是肉制品加工一线工人,对生产流程中的掺假行为十分熟悉。例如,某肉制品加工厂工人在长期工作中,发现工厂制作香肠时大量添加淀粉和不明来源碎肉,碎肉质量无法保证。该工人深知此行为危害消费者健康,遂向监管部门举报,详细提供掺假流程、原料来源及生产时间规律等线索,协助监管部门成功捣毁制假窝点。
  餐饮店采购人员也是重要知情人,他们与众多供应商往来,能察觉供应商提供的肉品问题。某采购人员与新供应商合作时,发现对方提供的羊肉卷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经检查发现色泽和质地与正常羊肉卷不同,怀疑是其他肉类冒充,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监管部门据此深入调查,证实该羊肉卷是以鸭肉冒充,使不法供应商受到惩处,避免更多假羊肉卷流入市场,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物流环节从业人员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他们负责肉制品运输配送,对问题肉制品流通路径清晰。某物流司机运输一批肉制品时,发现货物包装简陋,搬运中闻到异味,查看相关文件发现检验检疫证明存疑,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监管部门循线追踪,成功揭开涉及多地的假劣肉制品流通网络,将整个链条上的违法者一网打尽。
  (二)消费者监督
  消费者作为肉制品流通终端,虽难以精准辨别问题肉制品成分性质,但凭借感官和生活经验能发现有价值线索。价格和口感常是消费者发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在长沙年货展会上,李先生发现摊位售卖的熟牛肉价格异常低,仅 35 元一斤,而市场上新鲜牛肉价格在 50 多元一斤。李先生购买后发现颜色、纹理与真牛肉不同,口感也相差甚远,将此事曝光给媒体并向监管部门举报,经调查证实该 “熟牛肉” 实为猪肉冒充。在湖州,李先生通过外卖平台从某烧烤店购买牛肉串,收到后发现肉质偏白,口感不符,怀疑是以其他低价肉冒充牛肉,向南太湖新区消保委投诉。相关部门调查发现该烧烤店肉串配料主要成分为鸭肉,商家承认以假充真违法行为。
  消费者的合理质疑,有可能成为撕开制售假劣肉制品产业链的关键。这些看似细微的线索,如同拼图碎片,汇聚后能呈现整个违法产业链全貌。消费者分布广泛,监督全方位、无死角,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监管部门反馈,可使不法商家无处遁形。
  激励与保护:让监督更有力
  (一)完善举报激励机制
  仅依靠群众自觉性和责任感,难以充分激发其参与监督热情。为更好发挥群众监督力量,完善举报激励机制至关重要。监管部门应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兑现举报奖励。这既是对举报人付出的认可与回报,也向公众传递积极信号,表明每一次举报都可能为维护食品安全贡献力量,并获得物质奖励。这种奖励机制能有效激发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部分地区已实施举报奖励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某城市市场监管部门设立专门举报奖励基金,当举报人提供的线索被核实且对案件查处起关键作用时,举报人可获得相应奖励,奖励金额根据案件严重程度和线索价值确定,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该举措实施后,该市关于假劣肉制品的举报数量明显增加,众多制假售假窝点被成功捣毁,证明合理的举报奖励机制能有效调动公众积极性,促使其更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二)强化举报保护措施
  在鼓励公众积极举报的同时,必须重视对举报人权益的保护。举报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行为可能触动不法商家利益,导致其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因此,监管部门需严格保护举报人个人信息,确保其安全,这是对举报人负责,也是保障公众监督持续开展的重要前提。
  畅通匿名举报渠道同样必要,部分举报人因担心自身安全不敢实名举报,匿名举报渠道可消除其顾虑,使其大胆提供线索。在匿名举报过程中,监管部门要严格保密举报人的身份信息,对举报信息进行妥善处理。同时,对于匿名举报线索,监管部门应同等重视,认真调查,不因其匿名而降低调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公众对举报机制的信任,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监督行动。
  行动起来,守护餐桌
  食品安全是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售假劣肉制品行为如毒瘤般侵蚀食品安全防线,威胁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绝不能任其猖獗。
  每位消费者都应成为食品安全守护者,在选购肉制品时保持警惕,仔细观察肉品色泽、纹理和气味,不购买价格异常低廉的肉制品。若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一次举报可能阻止一批假劣肉制品流入市场,守护无数家庭健康。
  内部人、知情人肩负重要责任,身处行业内部,对违法违规行为洞察清晰。不应因惧怕报复或其他原因而沉默,勇敢站出来将成为打击假劣肉制品的关键力量,每一条真实线索都可能成为揭开黑幕的突破口,让不法商家受到应有的惩处。
  监管部门已积极行动,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肉制品行为,但仍需公众支持与配合,公众监督是其有力后盾。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为自身和家人健康保驾护航,为社会食品安全贡献力量。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才能让假劣肉制品无处藏身,让餐桌重新充满安心与美味。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2025/4/27 19:24:13
肉制品企业2024年年报2025/4/27 18:27:02
高水分挤压植物基肉制品技术获国际发明展金奖2025/4/27 10:01:49
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公安局联合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2025/4/23 10:24:44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严厉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及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行为的公告2025/4/23 10:22:52
秦皇岛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开展调理肉制品督导检查2025/4/23 10:21:5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