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贸易情报 → 文章内容

特朗普关税战,让美国猪肉巨头在中国市场“折戟沉沙”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5/12 6:54:54 关注:104 评论: 我要投稿

  美国猪肉巨头的困境开篇
  美东时间周二,一则消息在全球食品行业引发广泛关注:美国顶级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高管表示,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致使中国市场对其而言已难以企及,公司不得不开启寻找替代市场的艰难进程。此消息在行业内引发连锁反应。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创立于 1936 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是全球规模领先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在全球肉类市场占据关键地位 。2013 年,双汇国际斥资 47 亿美元将其收购,今年 1 月 28 日,该公司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本应借助资本之力拓展业务,却因特朗普的关税战陷入困境。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简介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发展起源于 1936 年,约瑟夫?卢特(Joseph W. Luter Sr.)及其儿子在弗吉尼亚州史密斯菲尔德小镇创立了史密斯菲尔德包装公司,这便是其前身。创业初期,公司规模较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发展,凭借对品质的坚持,逐渐在当地崭露头角。1946 年,公司在 10 号高速公路建造自有工厂,这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为后续扩张奠定基础 。
  此后,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开启扩张之路。1981 年,公司成功收购主要竞争对手 Gwaltney of Smithfield,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在 1981 - 2008 年近 30 年时间里,公司持续收购近 40 家公司,如 Eckrich、Farmland Foods of Kansas City、John Morrell 等知名企业。这些收购不仅扩大了公司规模,还丰富了产品线和业务领域,稳固了其在猪肉生产加工行业的地位 。
  1990 年是公司发展的又一重要转折点,公司涉足养猪场领域,构建垂直一体化业务模式。该模式使公司实现对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和包装等环节的全面把控,真正做到 “从出生到培根” 的全产业链运营。凭借这一优势,1990 - 2005 年期间,公司规模扩张超 1000%,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 。
  2013 年,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被双汇国际以 71 亿美元收购,震惊全球商界。双汇国际承诺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运营、管理层、品牌和总部不变,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并继续与美国生产商、供应商、农场合作。此次收购是中美两大猪肉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双方在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2024 年 1 月 28 日,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再次受到全球关注。如今,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在美国拥有超 500 个农场,并与 2000 家独立农场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加工约 2700 万头猪,生产超 60 亿磅猪肉,旗下拥有 Cook's、Eckrich、Gwaltney 等多个知名品牌,是沃尔玛、山姆、麦当劳和赛百味等多家连锁超市和餐饮店的重要供应商 ,在全球猪肉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关税战爆发及双方举措
  特朗普发起关税战背后存在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政治层面,特朗普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迎合国内部分利益集团,获取更多政治支持 。经济上,其希望通过提高关税减少美国贸易逆差,推动美国制造业振兴,实现 “美国优先” 战略 。然而,这些目标并未实现。
  2025 年 4 月,特朗普对中国提高关税,打破中美贸易原有平衡。中国迅速回应,提高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行业数据显示,提高自美进口商品关税后,中国对美国猪肉的综合关税税率已达 172%,其中包括 2018 年中美首轮贸易战期间加征的关税 。这一税率大幅提升,使美国猪肉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丧失。
  这场关税战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打破中美长期形成的贸易平衡,许多依赖中美贸易的企业陷入困境,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新调整和布局压力。美国众多企业,尤其是像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这样的出口型企业,成为关税战的直接受害者。
  中国市场对美国猪肉产业的重要性
  中国是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在全球猪肉市场地位关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猪肉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近一半 ,充分体现中国市场的庞大。猪肉已融入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居民日常饮食重要组成部分。春节餐桌上的红烧肉,平日的饺子、包子等,猪肉都是核心食材,承载家庭情感。
  中国庞大人口基数是猪肉消费市场巨大的重要基础。14 亿人口的日常饮食需求,使猪肉消费量持续高位。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猪肉品质和种类要求提升,不再满足普通猪肉,更追求绿色、健康、安全的高品质猪肉,推动市场上猪肉产品多元化,如土猪肉、黑猪肉等 。同时,餐饮行业发展也推动猪肉消费增长。各类中餐厅、小吃摊、快餐店等都依赖猪肉,从家常炒菜到特色美食,猪肉广泛应用。中国猪肉市场的变化深刻影响全球生猪产业格局 。
  中国是美国猪副产品的主要买家
  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猪肉产品中,猪副产品占比较大。2024 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猪肉产品中,猪副产品达 32.1 万吨 ,在其出口的猪肉类产品中占比高。猪胃、猪心、猪头、猪耳朵、猪蹄和猪内脏等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主要猪副产品品类 。这些猪副产品对美国猪肉产业意义特殊。
  在美国,因饮食习惯和消费偏好,这些猪副产品本土需求量少 。美国人饮食以牛肉、鸡肉等为主,猪肉消费量相对较少,猪副产品更是鲜有人问津 。但这些在美国本土不受重视的猪副产品,在中国却有广阔市场。中国独特饮食文化和烹饪方式,使这些猪副产品成为受欢迎的美食 。猪耳朵可做凉拌猪耳,猪蹄可炖汤、红烧,猪内脏可制作卤煮、炒肝等 。中国市场对猪副产品的庞大需求,使中国成为美国猪副产品的主要买家 。这种供需关系使美国猪肉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一旦中国市场因关税等原因受限,美国猪副产品将面临销售困境,对美国猪肉产业造成沉重打击 。
  关税战对美国猪肉产业的影响
  失去中国市场,销售受阻
  史密斯菲尔德首席执行官谢恩?史密斯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中国市场基本关闭,我们必须调整业务重心。” 曾经,中国市场对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而言是重要机遇。公司主要向中国出口美国消费者通常不食用的猪胃、猪心和猪头这类猪副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颇受欢迎 。关税战爆发前,公司期望即便关税提高,凭借产品优势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 。但现实严峻。
  随着关税大幅提高,中国市场对美国猪肉产品逐步关闭。史密斯菲尔德生鲜猪肉业务总裁多诺万?欧文斯也表示:“目前,中国对我们来说不是可行的销售市场。” 为应对困境,公司将目光转向墨西哥等 “次优市场” 。然而,寻找替代市场困难重重。从消费习惯看,墨西哥等市场对猪副产品需求与中国差异大 。墨西哥消费者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决定其对猪副产品需求较少,且当地市场供应体系成熟,美国猪副产品进入并占据市场难度大 。从贸易政策角度,不同国家贸易政策不同,墨西哥等国家可能对美国猪肉产品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农业产业 。这些因素导致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销售受阻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 。
  经济损失巨大
  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数据显示,对华出口受阻导致每头生猪损失 8 至 10 美元,年损约 10 亿美元 。这对美国猪肉产业是巨大灾难。
  以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为例,公司预计全年销售额将损失 3% 。这 3% 损失背后,是员工努力付诸东流,公司利润下滑 。从产业链看,美国猪肉产业涵盖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 。关税战导致出口受阻,生猪养殖环节农民面临生猪滞销,投入资金难以收回,甚至可能破产 。屠宰加工企业订单减少,设备闲置,员工失业,运营成本增加 。运输销售环节也受严重影响,物流企业业务量下降,从业人员收入减少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使整个美国猪肉产业陷入经济困境,不仅影响企业和从业者利益,也对美国农业经济和就业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
  美国猪肉产业寻找替代市场的困境
  替代市场难以弥补中国市场缺口
  失去中国市场后,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将目标转向墨西哥等 “次优市场”,试图开拓新销售渠道 。但现实严峻。从市场规模看,墨西哥等市场与中国差距巨大 。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和旺盛消费需求使其猪肉市场规模庞大,而墨西哥等国家市场规模小,难以承接美国大量猪肉产品 。2024 年中国猪肉消费量达 5706 万吨 ,墨西哥同年猪肉消费量仅约 160 万吨 ,差距明显 。
  从贸易政策看,墨西哥等国家为保护本国农业产业,常对进口猪肉设置贸易壁垒 。包括高额关税、严格质量标准和检验检疫要求等 。墨西哥对进口猪肉征收较高关税,使美国猪肉在墨西哥市场价格缺乏竞争力 。一些国家对进口猪肉质量标准和检验检疫要求严格,美国猪肉产品需满足苛刻条件才能进入当地市场 。这些贸易政策限制使美国猪肉进入墨西哥等 “次优市场” 困难重重,短期内难以大规模销售,无法弥补失去中国市场的巨大缺口 。
  中国市场需求的独特性
  中国市场对猪副产品需求具有独特性,这是其他市场难以接纳美国猪副产品的重要原因 。中国独特饮食文化和烹饪方式形成对猪副产品的特殊偏好 。猪颈骨、猪头、猪脚、猪尾巴、猪肠等各种内脏副产品部位在中国餐桌备受欢迎 。猪头可制成美味猪头肉,猪脚可炖汤、红烧,猪尾巴可卤制,猪肠可做成卤煮、炒肝等美食 。
  与中国不同,其他国家和地区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差异大 。欧美国家饮食习惯以牛排、鸡肉、面包等为主,猪肉消费量相对较少,猪副产品更不受关注 ,常被视为低价值废弃物 。一些亚洲国家虽猪肉消费量较高,但对猪副产品需求种类和数量与中国差异大 。日本饮食文化清淡、精致,对猪副产品需求少,且更注重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猪副产品需求不足,使美国猪副产品寻找替代市场困难,难以找到合适买家 。
  关税战下美国猪肉产业的其他挑战
  关税战对美国猪肉产业冲击全面,除销售受阻和经济损失外,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在原材料成本和企业运营等方面也面临严峻挑战 。
  原材料成本方面,关税提高使公司采购成本大幅上升 。公司从美国农民处采购生猪,原本凭借大规模采购和稳定合作关系可获合理价格 。但关税战打乱节奏,贸易受阻导致市场生猪供应波动,价格上涨 。公司为维持生产,需高价购买生猪,增加生产成本 。饲料成本也受影响。美国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农业生产资料,关税提高使进口物资价格大幅上涨 。饲料作为生猪养殖重要成本,其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猪肉生产环节 。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不能降低饲料品质,导致原材料成本压力增大 。
  为应对原材料成本挑战,缓解资金压力,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第一季度做出削减公司和工厂工作岗位的艰难决定 。这一举措虽短期内可节省开支,但长远看带来系列负面影响 。大量员工失业,不仅使员工失去经济来源,生活困难,还冲击公司生产运营和社会稳定 。被裁员工不满情绪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影响公司形象和声誉 。员工流失还导致公司技术和经验流失,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离开,可能使公司生产中技术难题难以及时解决,管理效率下降 ,对困境中的公司雪上加霜 。
  总结与展望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使美国猪肉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失去中国重要市场,经济损失巨大,寻找替代市场困难重重 。这一事件体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后果,不仅损害贸易伙伴利益,也对本国产业造成沉重打击,破坏全球贸易和谐稳定 。美国猪肉产业走出困境需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共同努力。政府应摒弃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为企业创造良好贸易环境 。企业自身需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行业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未来,美国猪肉产业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但无论如何,不应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只有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理念,积极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希望美国猪肉产业从此次经历中吸取教训,早日找到发展道路 ,也期望全球贸易回归公平、自由、有序轨道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5月12日,猪肉板块下跌0.15%2025/5/12 22:37:18
五一后猪肉市场:价格平稳背后的“旺季不旺”困局2025/5/12 9:09:44
韩国对巴西猪肉降低关税:1万吨猪肉豁免关税2025/5/11 8:32:10
2025年4月巴西猪肉出口数据统计2025/5/11 8:30:53
【问答】关于猪肉(食用农产品)产地和生产日期的标注2025/5/11 7:37:55
4月巴西猪肉出口积极增长:圣卡塔琳娜州、南大河州和巴拉那州出口明显增长2025/5/11 6:30:5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