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 文章内容

中国肉类消费格局演变与未来展望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1/5 8:20:54 关注:18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中国肉类消费格局现状
  (一)消费结构悄然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肉类消费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曾经,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如今其消费占比逐渐下降。数据显示,2017 - 2021 年,我国猪肉消费占比从 63% 降至 59%,而禽类和牛肉的消费占比则分别从 22% 和 9% 升至 26% 和 10%。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食品生产消费大国,14 亿国人一年能吃掉大约 7 亿头猪、5000 万头牛、4 亿只羊、165 亿只家禽。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在 2012 年达到峰值 21.23 千克后,逐年走稳,维持在人均 20 千克的消费水平;牛羊肉的人均消费水平较低,2016 年牛羊肉的人均消费量达 4.3 千克。城镇居民家禽人均消费量增长显著,1985 年人均消费量仅为 3.24 千克,2017 年已涨至 9.7 千克,增长近 3 倍;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也从 1985 年的 7.08 千克增长至 2017 年的 14.8 千克,翻了一番。
  (二)企业发展与质量提升
  我国肉类食品工业蓬勃发展,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全国现有肉制品生产企业 1.69 万家,规模以上企业 1276 家。2022 年,肉制品产量约 2564 万吨,产值约 3295 亿元。中国肉类协会和 70 多家企业共同发出 “提升肉制品质量 我们共同行动” 倡议,多家大型肉制品生产企业向社会公开作出承诺,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履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2022 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肉制品生产企业共 36804 家次,抽检肉制品 178007 批次,抽检合格率达 98.79%。
  (三)消费格局变化影响因素
  消费观念的转变是影响肉类消费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90 后及 00 后等年轻一代人更注重饮食健康,喜欢吃鸡肉。老年人也开始注重养生,促进了鸡肉的消费增长。同时,老百姓认为牛肉的营养更高,品质也更好,对牛肉的消费热情提高,但相对偏高的价格是干扰消费者购买牛肉的主要因素。此外,价格因素也对肉类消费格局产生影响。2023 年,由于生猪产能的恢复和增长,以及国家对肉类市场的调控和保障,预计肉类价格将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这将有利于降低肉制品的价格,从而刺激肉制品的需求。然而,猪肉价格低位徘徊,消费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生猪产能处于高位,消费者将消费重心转向其他价格同样下降的肉类产品,如牛羊肉和鸡鸭肉等。在消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屠宰企业不得不采取压价策略以刺激销售。
  二、中国与欧美肉类消费对比
  (一)各国人均消费量差异
  根据相关数据,美国人均一年消费近 200 斤肉类,而中国大陆人均消费肉类 62.09 公斤,明显少于美国,不到美国的一半。澳大利亚人均一年消费 190 斤,法国人均一年消费 173 斤,英国人均一年消费 169 斤,韩国人均一年消费 110 斤,这些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在 120 斤左右。而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在 30 斤左右,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人均消费 103 斤,离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了。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饮食习惯和文化差异是重要因素。在中国,饮食文化注重荤素搭配,讲究食物的均衡和养生,因此在肉类消耗上相对节制。而欧美国家以肉食为主,如美国人普遍身材高大,饮食中热量和蛋白质需求多,选择了蛋白质含量更高的牛肉。其次,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不同。欧美国家经济发达,人们收入高,物价相对稳定,能够负担更多的肉类消费。而中国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人均收入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且物价水平也有所不同,导致肉类消费相对较少。此外,养殖条件和产业发展也有影响。欧美很多国家气候适宜,适合发展畜牧业,养殖成本相对较低,肉价便宜。而中国人口众多,可用耕地有限,更适合发展农业,养猪的性价比相对较高,牛肉的养殖成本高,因此猪肉消费占比较大。
  (二)消费结构差异
  中国以猪肉和鸡肉为主,猪肉消费占据 60% 左右,鸡肉消费也有一定比例。这是因为中国是农耕民族,土地资源有限,猪是杂食动物,好饲养,繁殖率高,适合农业家庭食用。同时,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猪肉在八大菜系中都有广泛应用,做法丰富,口感嫩且多汁。而欧美国家以牛肉为主,如美国人均消费牛肉 37.87 公斤,澳大利亚人均牛肉消费量也较高。这是因为欧美国家大多不是传统农耕民族,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牛羊养殖量大,获取牛肉相对容易。而且欧美国家的烹饪手法简单,牛羊这种食料单一的家畜更符合他们的饮食文化。此外,欧美国家的人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对猪肉的消费相对较少。
  三、中国肉类消费未来展望
  (一)产量与需求预测
  2023 年前三季度中国猪肉产量达 4301 万吨,同比增长 3.6%。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 - 2029 年中国生猪及猪肉市场潜力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猪肉产量达 5541 万吨,2023 年表观消费量将达 5810 万吨,2024 年将达 5977 万吨。此外,2024 年中国猪肉产量及人均消费量预测分析显示,2022 年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 26.9 公斤,同比增长 6.7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 年将达 27.7 公斤,2024 年将达 28.6 公斤。
  猪肉月度供需平衡表(202405)预计 2024 年猪肉产量为 5650 万吨,较 2023 年下降 200 万吨。统计局公布的猪肉产量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猪肉产量达到了 5821 万吨,2023 年猪肉产量大概率创下历史新高。从目前情况来看,2023 年已经结束,按照习惯统计局将在 1 月中公布 2023 年猪肉产量预报。
  (二)消费趋势走向
  未来中国肉类消费将呈现多元化、注重品质安全等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肉类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一方面,中国居民食物消费正由主食型向 “粮肉菜果鱼” 多元化消费模式转变,谷物供能比下降,肉类供能比增长。未来,中国将大幅增加动物性食品和油脂类需求,肉类食用需求总量将突破 1 亿吨。
  在品质安全方面,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冷鲜肉的消费比例现也进一步提升,热鲜肉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同时,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例如,在养殖环节,加大科研投入,从种猪源头入手,突破生猪行业被卡脖子的风险,通过养殖技术提升尽快解决种猪问题、降低养殖成本,并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设施设备、软件技术等应用到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打造集约化、数字化养殖。在猪肉制品生产加工、储运环节,保证菜品的口味还原和工业化生产,在运输端充分发展冷链运输与安全锁鲜技术,确保食品新鲜度和销售覆盖范围。
  此外,随着线上销售渠道的兴起,肉制品企业也需要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总之,未来中国肉类消费市场充满机遇和挑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香港食环署高度关注无牌小贩非法出售肉类等食物2024/11/5 10:40:47
甘肃省:肉类零售均价环比持平(10月21日-27日)2024/11/5 8:35:28
中国肉类消费未来展望2024/11/5 8:29:57
2024年11月4日全国肉类市场行情综述2024/11/4 16:48:25
2024年11月4日全国肉类市场价格日报2024/11/4 16:23:26
汕头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三个重点 守好肉类食品流通安全关2024/11/4 13:29:4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