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行业:新特征与谨慎乐观的猪价前景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1/12 9:42:06 关注:66 评论: 我要投稿
|
|
一、养猪行业现状
养猪行业在经历了非洲猪瘟等一系列挑战后,正逐步走向稳定和发展。当前,产能恢复与规模化发展态势明显。自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随着防控措施的加强和养殖技术的提升,生猪产能正稳步恢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稳步回升。同时,行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23 年养猪规模率已达到 68%,预计 2024 年将进一步提升至 70%。大型养殖集团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稳产保供的主力军。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养殖也在推动行业发展。育种、智能化养殖、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牧原股份通过智能巡检设备进行环境检查监测,实现了对猪群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大大降低了疫病带来的成本损失。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疾病防控能力。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为行业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政府对养猪行业的支持政策,如补贴、贷款、保险等,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品质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高品质猪肉的生产提供了市场空间。餐饮行业的持续发展和食品加工企业的需求,也进一步支撑了猪肉市场的需求。
然而,养猪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疫病防控压力巨大,非洲猪瘟等疫病的爆发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疫病防控能力至关重要。环保压力也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而不断增大,养猪企业需要改进养殖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此外,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给养猪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企业需要加强市场监测和分析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市场布局。
二、行业新特征
(一)规模化与集约化
随着养猪行业的发展,规模化与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养殖集团凭借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例如新五丰表示,未来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而规模以下的散养户则因成本、风险等因素大量退出市场。以港南区为例,近年来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目前存栏 500 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有 162 个,2020 年至 2022 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规模化养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
(二)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技术创新在养猪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育种方面,DNA 选择育种技术通过对猪只的 DNA 进行分析,准确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猪只,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成功率。智能化养殖方面,智能饲喂系统、智能估值系统、智能盘猪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和智能测温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养猪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智能饲喂系统能根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营养物质,实现精准饲喂,降低饲料损耗率。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猪场内的摄像头实时采集影像,实现猪场事件实时预警和远程智能监控。智能测温系统利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提前发现患病猪只,尽快进行处理和消杀。
(三)政策调整适应新变化
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的调整是适应生猪生产效率提升和猪肉消费需求趋于稳定而作出的合理调整。随着生猪养殖效率的持续提升和猪肉消费的稳中有降,农业农村部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从 4100 万头调整为 3900 万头。这一调整的依据包括生猪行业结构变化、养殖效率提升和猪肉消费拐点到来等因素。调整后仍具备每年生产 5500 万吨以上猪肉的能力。调控效果渐显,农业农村部通过加强预警引导、风险研判和政策保障等措施,推动产能有序调减,供需加快回归均衡。目前,全国生猪产能调减基本到位,养殖恢复正常盈利。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5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 3996 万头,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生猪养殖已于 5 月中旬扭亏为盈,下半年稳产保供的基础扎实。从中大猪存栏和新生仔猪数量看,前期产能调减效果将在今年二三季度逐步显现。此外,进口猪肉减少和下半年猪肉消费季节性转强,也为猪价回升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三、影响猪价因素
(一)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猪价的关键因素。生猪存栏量直接影响猪肉供应,当养殖户预期猪价上涨时,可能增加补栏,提高未来生猪存栏量,反之则减少补栏。例如,在市场前景不明朗时,养殖户可能会谨慎补栏,导致存栏量下降。出栏量则受到生猪生长周期和疫病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生猪从仔猪到育肥猪出栏需要一定时间,若发生疫病,可能导致生猪提前出栏或死亡,从而影响出栏量。需求方面,季节变化对猪肉需求量有显著影响。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假日,猪肉需求量通常会增加,推动猪价上涨;而夏季天气炎热,猪肉消费下滑,猪价可能下降。此外,居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也会影响需求,如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部分消费者可能减少猪肉消费,转而选择其他肉类或素食。
(二)养殖成本
养殖成本对猪价有着重要影响。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比较大,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养殖成本。当饲料价格上涨时,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可能会提高猪价以保证利润。以某养殖企业为例,当玉米价格上涨 20%时,养殖成本每吨增加了 500 元左右,为了维持利润,猪价可能会上涨 10%。劳动力成本也是养殖成本的一部分,随着人工费用的上涨,养殖成本也会相应增加。防疫成本同样不可忽视,如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防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旦发生疫病,治疗和扑杀成本也会增加养殖成本。
(三)二育入场与出场
二育对屠宰厂收购压力及猪价有着显著影响。当二育入场时,会提高屠宰厂收购压力,价格走高。例如,5 月中旬开始二育情况活跃,山东、河北、东北以及河南、湖北等地区的二育进场积极性高,5 月底二育栏位多数达到 80%,部分养殖场空栏观望,导致猪价上涨。而当二育出场时,会形成价格走低。因为压栏、二育最终还是需要出栏,叠加正常出栏,会导致阶段性生猪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四)猪肉库存
冻品库存对未来猪价有影响。冻品库存较高时,意味着猪肉供应增加,可能会导致猪价下降。目前冻品库存低位,未来有入库的计划,这可能会提升未来开工率。冻品库存作为远期指标,对未来猪价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市场供需情况。如果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冻品入库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供应,对猪价形成压力;而在供应紧张时,冻品库存的补充可能会缓解市场压力,稳定猪价。
(五)替代产品价格
鸡肉等替代产品对猪肉价格有一定影响。当鸡肉、鸭肉、牛肉及羊肉等替代产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可能会转向购买这些产品,从而减少对猪肉的需求,导致猪肉价格下降。例如,近年来禽类、牛羊产量持续增加,价格亦走低,替代作用增强。同时,海鲜作为应季产品,也会分流一部分猪肉消费。据统计,当鸡肉价格下降 15%时,猪肉的需求量可能会减少 10%左右。
(六)政策调控
政府政策对猪肉价有重要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如储备肉的投放和收储,会调节市场上猪肉的供应量,从而稳定猪价。当市场供应过剩时,政府可能会投放储备肉,增加市场供应,抑制猪价下跌;当市场供应紧张时,政府可能会收储猪肉,减少市场供应,推动猪价上涨。此外,政府对生猪养殖业的支持和补贴政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对猪肉价产生积极影响。例如,政府对养殖企业的贷款贴息政策,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养殖积极性,增加市场供应。进出口政策也会影响猪肉价,政府对猪肉进口的限制或减少,会导致市场供应不足,从而推动猪肉价上涨。
四、未来猪价走势
(一)谨慎乐观的理由
从产能去化方面来看,根据农业农村部与国家统计局数据,自 2022 年 12 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见顶后持续处于下降区间,从 4390 万一直下降到 2024 年 1 月的 4067 万,累计去化幅度为 7.36%。以能繁母猪配种到生产再到育肥出栏需要 10 个月推算,生猪供给的高点已出现在 2023 年下半年。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持续下降,2024 年生猪出栏将减少,供应压力有望逐步缓解,这为猪价的上涨提供了支撑。
在市场预期方面,虽然当前现货市场弱势,但长期视角下,生猪价格趋势向好。长期猪肉消费相对稳定,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与生产效率提高导致供给边际减少,进而驱动生猪价格重心上行。例如,招商证券表示,从能繁母猪传导到生猪出栏,中间有 10 - 12 个月的养殖周期,2023 年 1 月到 2024 年 4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下降了 9.2%,预示着 2024 年的生猪供给将持续减少,或将支撑至少一年左右的猪价上涨。
从供应与需求矛盾来看,尽管当前供应压力后延,但并不意味着消除。不过,随着清明节和劳动节的到来,猪肉需求将逐步恢复,3 月猪价或以震荡偏强走势为主。同时,考虑到 2023 年冬季猪病以及年前的生猪抛售,2024 年可供出栏的生猪数量将进一步压低,猪价或将在二季度触底后迎来反弹。
(二)潜在风险与挑战
一方面,阶段性供应压力可能影响猪价。例如,当前现货市场弱势的主要原因仍在供给侧,即能繁母猪生产的仔猪多于上年同期。而且受饲料价格下降与肥标价差高企影响,压栏增重边际利润有所提升,使得近期养殖场出栏均重有所走高,这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增加市场供应,对猪价形成压力。
另一方面,产能去化幅度存在争议也给猪价带来不确定性。虽然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但下降幅度是否足以支撑猪价持续上涨仍存在疑问。此外,消费市场的恢复情况也不确定,当前消费疲软态势依旧未有明显改变,白条走货一般。同时,随着全国降雨总体减弱高温天数增加对猪肉消费的消极影响将逐步提升,猪价涨幅受限制。而且二次育肥补栏热度有限,尽管当前部分育肥户仍有补栏意向,但考虑到气温偏高后猪只可能出现热应激反应,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下滑,市场补栏热度或较前期降温。此外,随着供应端压力的持续存在以及需求端恢复缓慢的影响,补栏行为或受到一定限制。猪价或将呈现弱势盘整态势。
五、行业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猪肉作为我国居民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之一,其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未来猪肉市场需求有望继续稳定增长。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为 1000 多万人,这些新增人口将为猪肉市场带来新的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品质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更加注重猪肉的口感、营养成分以及无抗生素、无激素等特点,这将促使养猪行业向高品质、绿色生态方向发展。例如,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开始推广无抗养殖技术,生产出的猪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未来,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养猪行业将加大在育种、养殖管理、饲料配方等方面的投入,以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安全性。
(二)降本增效成必然
尽管生猪价格有所回暖,但养猪成本依然高企。因此,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养殖企业正通过提高养殖效率、优化养殖结构、推进智能化养殖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例如,利用智能化养殖设备,如智能饲喂系统、生猪疾病预警设备等,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同时,加强疫病防控、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也是降低养殖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设置日粮净能水平,并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工业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技术,能够有效补足原料中的短板氨基酸,降低饲料中蛋白用量,提高饲料蛋白利用效率。不仅减少豆粕用量,节省养殖成本,还能从源头上降耗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此外,推广多周批饲养管理技术和母猪精准饲喂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产房利用率,实现“低妊娠——高泌乳”,提高养殖效率。
(三)产业链整合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养猪行业将更加注重产业链的整合,从饲料生产到肉制品加工,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条。这将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例如,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开始涉足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同时,环保和可持续性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养猪企业需要采用更加环保的养殖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例如,建设生态养殖场,推广环保养殖技术,如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等,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此外,随着国内产能的恢复和提升,中国猪肉有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中国养猪业在规模、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备出口潜力。未来,通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中国养猪业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