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生猪养殖业:2024 年春天后的机遇与挑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2/21 10:27:24 关注:33 评论: 我要投稿

  一、生猪养殖业的 “春天” 降临
  (一)熬过漫长猪周期
  生猪养殖业此前可谓历经了重重磨难,经历了 “史上最严峻漫长” 的猪周期考验。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整个行业陷入了发展低谷,养殖户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拿 2023 年来说,那是生猪养殖行业的第三个亏损年度,生猪养殖头均亏损 76 元,这也是自 2014 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大部分养殖户和农牧企业都没能逃过亏损的命运,连行业龙头也不例外,像温氏股份 2023 年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 63.29 亿元,以 “成本控制” 著称的牧原股份也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亏。
  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也对市场产生了影响,以往能繁母猪存栏会随着价格波动而变化,但在之前的阶段里,各大猪企能繁母猪一直维持在高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去化迹象,这使得生猪产能去化速度放缓,生猪市场整体供应仍处在相对高位,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时间难以得到显著改善,猪价也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长时间处于低位震荡状态,生猪养殖业就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中艰难前行,好在终于在 2024 年迎来了转机。
  (二)量价齐升开启赚钱模式
  进入 2024 年,生猪养殖业终于盼来了曙光。在 5 月时,头部猪企率先跨过成本线,随后在生猪出栏量增加以及价格上升的双重作用下,养殖端迎来了大好形势,于三季度全面开启了 “赚钱模式”。
  从上市猪企公布的三季报数据就能直观地看出这一良好态势,例如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67.75 亿元,同比增长 16.64%,实现归母净利润 104.81 亿元,同比增长 668.9%;温氏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53.84 亿元,同比增长 16.53%,实现归母净利润 64.08 亿元,同比增长 241.47%;新希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72.09 亿元,同比下降 27.67%,归母净利润为 1.53 亿元,同比增长 103.97%。还有像罗牛山实现净利润 2.75 亿元,同比增长 338.24%;立华股份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增长 507.71% 等等。众多猪企都实现了同比扭亏为盈,盈利情况十分可观,整个生猪养殖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猪企策略的转变及背后因素
  (一)摒弃激进扩张
  过去,生猪养殖行业在盈利周期时,猪企们往往会选择大干快上,激进地扩张产能。比如在 2019 年到 2021 年期间,生猪行业的龙头企业趁着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大力扩充自身产能,生猪养殖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出栏量合计从 2017 年的约 3839 万头,增长至 2023 年的超过 1.46 亿头,市占率也从 5.57% 提升到了 20.11%。然而,这种激进扩张的方式却带来了诸多问题,随着产能的快速增加,生猪供应量大幅上升,而市场需求的增长相对缓慢,导致猪价逐渐震荡下行,从 2021 年 1 月的 36 元 /kg 一路下跌至 2022 年 3 月的 12 元 /kg 左右。
  但如今,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经历了 “史上最严峻漫长” 的猪周期考验,以及 2024 年迎来行业的春天,量、价齐升进入 “赚钱模式” 后,猪企们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再次开启大规模的扩张。像牧原股份,在 2024 年第二季度,其资本开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缩减至 11.86 亿元,资产负债率环比还下降了 1.78 个百分点,展现出更为保守稳健的经营思路。众多猪企摒弃了过去那种大干快上的激进扩张方式,而是转为 “深挖洞、广积粮” 的谨慎策略,开始更加注重内部的优化和稳定发展,对扩张项目变得格外谨慎,力求稳健前行。
  (二)牵制因素分析
  猪企策略的转变背后存在多方面的牵制因素。一方面,融资端收紧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资本市场政策出现 “组合拳”,比如收紧 IPO 及再融资,这使得上市猪企募资举债变得困难,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变窄、难度加大。同时,猪企自身负债高企的情况也不容忽视,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度,13 家大型猪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为 62.8%,部分猪企甚至负债率更高,像傲农生物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负债合计为 147.89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89.41%。高负债让猪企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和财务风险,限制了它们大规模扩张的能力。
  另一方面,行业内基于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也促使猪企改变策略。从猪价红利来看,虽然 2024 年前期猪价有所回暖,国内生猪外三元价格从年初的 14.32 元 / 公斤涨至 8 月中旬的 21.3 元 / 公斤,但随后便开启了震荡下跌模式,截至 12 月 19 日,国内生猪价格报 15.8 元 / 公斤,创下当年 5 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且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成为了 2024 年猪价走势的总体特征,腌腊行情都未能提振需求,生猪市场预期转弱,未来猪价红利减弱趋势明显。再从猪周期角度,业内围绕猪周期缩短、甚至熨平现象展开讨论,有的观点认为随着市场集中度提升等因素影响,过往那种明显的价格大幅波动的猪周期可能会慢慢改变,市场也可能会阶段性处于非理性状态,猪价波动的不确定性增加,整个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基于这些因素,猪企们不得不选择更为谨慎的发展策略,以应对行业的变化和潜在风险。
  三、回顾猪企扭亏原因
  (一)猪价回暖的核心作用
  在本轮猪企扭亏的进程中,猪价回暖无疑起着核心作用。回顾 2024 年生猪价格走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变化带来的影响。年初时,国内生猪外三元价格为 14.32 元 / 公斤,随后一路上涨,到 8 月中旬攀升至 21.3 元 / 公斤,这一阶段的价格上扬,为猪企们带来了扭亏为盈的曙光。众多猪企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销售收益不断增加,逐渐覆盖养殖成本,实现了盈利状态的转变。
  例如,牧原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0 亿元至 110 亿元,同比成功扭亏,公司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上升。还有 ST 天邦,2024 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13 亿元至 13.5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 15.66 亿元大幅扭亏为盈,其中生猪价格从第二季度开始回暖是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猪价走势并非一直向上,自 8 月中旬后便开启了震荡下跌模式,截至 12 月 19 日,国内生猪价格报 15.8 元 / 公斤,创下当年 5 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成为了 2024 年猪价走势的总体特征,腌腊行情都未能提振需求,生猪市场预期转弱。但不可否认的是,前期猪价回暖阶段已经为猪企们改善盈利状况奠定了基础,是推动猪企扭亏的关键所在。
  (二)降本增效的贡献
  除了猪价回暖这一核心因素外,猪企在降本增效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也对扭亏起到了重要贡献。
  在养殖成本控制上,各猪企妙招频出。比如新五丰从管理、育种、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团队建设和绩效考核、发挥技采联动和集采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品种更新、满产满配等举措来降低养殖成本。从基因、健康、管理等方面提升母猪繁殖性能,稳妥有序进行高繁品种更新,建立完善的高产内循环后备母猪培育体系,提升总产仔猪数,逐步提升 PSY 水平;通过一场一策做好猪群健康管理,提升母猪健康水平;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种猪群的淘汰更新力度、做好猪场精细化管理等,以此提升猪场管理水平。
  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同样成果显著。像神农集团截至今年 9 月份,出栏生猪的完全成本为 13.4 元 / 公斤,较去年平均完全成本已降低 2.8 元 / 公斤,最新成本与年内成本降幅均处于 A 股上市猪企前列,其仔猪断奶成本 300 元 / 头,全程成活率 85% 左右,料肉比 2.49,PSY 为 28 头,通过这些生产指标的优化,实现了养殖效率的提升,进而助力企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更好地应对猪价波动带来的影响,为扭亏创造了有利条件。
  诸多猪企通过这些降本增效的措施,在猪价波动的情况下,稳住了自身盈利根基,是本轮成功扭亏不可或缺的因素。
  四、猪企 2025 年面临的新挑战
  (一)猪价预期转弱
  2024 年生猪价格走势呈现出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的特征,自 8 月中旬达到高点后便开启了震荡下跌模式。进入 12 月,本应是猪肉消费旺季,腌腊与春节备货却未能有效支撑猪价,甚至跌破 16 元 / 公斤,创下当年 5 月下旬以来的新低。
  展望 2025 年,猪价预期依旧不容乐观。从期货市场来看,生猪期货 2503 合约等已反映出市场的看空情绪,其价格已再度跌破诸多养殖类上市企业的成本线,如业内成本控制较优的牧原股份年底目标成本为 13 元 / 公斤,而不少成本超过 14 元 / 公斤的养殖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多家机构发布的生猪期货研报也多持 “看空” 或 “中性” 观点,核心在于生猪供应增加,需求改善却相对有限,使得猪肉价格中期承压。尽管短期或受季节性需求迎来一定支撑,但整体上,预计 2025 年生猪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会收窄,多数时间将在 13 元 / 公斤 —16 元 / 公斤区间波动,中枢价格大概率不及 2024 年,这意味着猪企依靠猪价获取高额利润的难度增加,盈利水平或将面临新的挑战。
  (二)饲料价格波动
  饲料作为养猪的主要成本之一,其价格的变动对猪企影响显著。近年来,虽然随着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以及饲料行业竞争加剧,饲料价格相对平稳了一段时间,但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一方面,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影响,比如国际上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若出现上涨趋势,国内饲料成本必然会受到传导作用。另一方面,国内饲料原料的供需关系也处于动态变化中,一旦供应端收紧或者需求端因生猪存栏量上升等因素增加,饲料价格就存在再度上行的风险。
  而饲料成本在养殖总成本中占比较大,倘若价格上涨,猪企原本通过降本增效等手段好不容易控制住的成本又将面临抬升压力,压缩利润空间,对整体盈利水平带来不利影响,尤其对于那些成本管控能力稍弱的猪企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大了经营难度。
  (三)盈利分化与去化压力
  业内预计 2025 年猪板块的盈利分化将更为显著。随着行业不断发展,部分头部猪企凭借其在资金、技术、管理以及规模效应等方面的优势,能更好地应对成本波动和市场变化,例如通过优化养殖流程、提升生产效率、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稳住盈利水平。
  然而,一些高成本的落后产能则将成为去化主体。像部分中小规模猪企或者在成本控制上表现不佳的大型猪场,由于其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在猪价预期走弱、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盈利空间被不断挤压,甚至可能出现亏损,进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局面。
  这种盈利分化和去化压力也会促使整个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资源进一步向优势猪企集中,不同规模猪企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越发拉大,未来猪企间围绕成本控制、产能布局、市场份额等方面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五、行业格局重塑的新变量
  (一)部分猪企谨慎与扩张并存
  在当下的生猪养殖行业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规模的猪企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发展策略。一方面,头部猪企鉴于过往的经验以及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开始收缩产能,展现出谨慎的姿态。比如牧原股份,在 2024 年第二季度,其资本开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缩减至 11.86 亿元,资产负债率环比还下降了 1.78 个百分点;还有温氏、唐人神等猪企也纷纷取消或终止部分猪场项目,将资金回笼,用于优化现有产能利用率等,像温氏股份于 2 月和 11 月取消了 4 个猪场项目,终止产能 29 万头,并将 1.51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中腰部猪企却试图借助融资来进行产能扩张。例如新五丰持续扩张养殖规模,交付母猪场 1 个,新增母猪存栏规模 4800 头,交付肥猪场 1 个,新增年出栏肥猪产能 9.52 万头;华统股份拟募资不超过 16 亿元,主要用于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及偿还银行贷款,并将继续增产生猪 44.80 万头,扩产比例达 30.57%;京基智农也紧跟其后,拟定增募资不超过 19.3 亿元,投向云浮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和贺州生猪种苗繁育基地项目,预计增加 100 万头生猪产能。
  这些中腰部猪企之所以选择扩张,是期望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通过扩大规模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而头部猪企收缩产能,则更多是考虑到融资端收紧、自身负债高企,以及对猪价红利减弱、猪周期波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考量,力求稳健发展,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风险。
  (二)产业链深度并购兴起
  当前,部分头部猪企发起了产业链深度并购这一举措,这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通过产业链深度并购,猪企们能够实现多方面的优势整合。比如,并购可以让猪企将养殖业务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在上游整合饲料原料供应、种猪培育等环节,在下游拓展屠宰、加工以及销售渠道等。
  以某大型猪养殖企业为例,其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了规模扩张和产业链整合,提高了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通过并购一些在饲料生产方面有优势的企业,猪企能够更好地把控饲料成本及质量,利用集采等优势降低养殖成本;而对屠宰、加工环节企业的并购,则可以让生猪出栏后直接进入自家的加工链条,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并且能根据市场需求更灵活地调整产品形态,提升产品附加值。
  从规模化优势来看,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使得猪企能够统一调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全产业链的协同作用也能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市场话语权,进一步稳固其在行业内的地位,推动整个行业的上下游整合朝着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三)猪企出海的探索与困境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新的增量,部分猪企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开启了出海探索之旅。出海的形式多种多样,像海外建猪场、饲料出海、技术出海等等都成为了猪企的选择。
  例如新希望,作为率先 “出海” 的中国农牧企业,自 1999 年起陆续进入 15 个国家和地区,经营 60 多家分子公司,并于近年开始在越南布局养猪场。新希望平福饲料厂相关负责人表示,越南养猪优势明显,其饲料原料价格便宜,大豆和豆粕的价格要比国内便宜 20% 到 30%;且越南气温较高,养殖密度较低,相应的猪病威胁要小一点,同时越南猪肉价格波动较小,有利于养猪收益的稳定性。新希望对海外业务寄予厚望,还在 2024 年员工持股计划中定下了 2025 年海外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 10% 的目标。
  海大集团则明确表示海外的产能建设与扩张将是未来资本开支重点,国内偏向于已有产能的设备升级与改造。据其财报显示,2020 年以来,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速基本每年都有 20%-30%,截至 2024 年上半年,海外地区饲料外销量超 100 万吨,同比增长超 30%。
  而牧原股份虽相对谨慎,但也迈出了 “出海” 的第一步,在 2024 年 9 月 16 日与 BAF 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调为对方提供猪场建设方面的技术服务。
  不过,猪企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养殖业 “出海” 面临诸多难点,比如当地经销渠道的开拓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搭建和维护,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特点及消费习惯;当地团队建设也面临着文化差异、人才招聘与管理等问题;还有饲料供应链方面,要确保在海外能稳定获得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饲料原料并非易事。所以,猪企出海能否真正成为行业新的增长极,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六、生猪养殖业未来展望
  (一)行业降本空间的探讨
  在生猪养殖业持续面临成本压力的当下,探讨其进一步降本的空间还有多大,需要综合考量养殖各环节的诸多因素,因为各环节既存在降本的途径,也有着相应的限制因素。
  从疫病防控角度来看,这依旧是降本的关键所在。过往经验表明,疫病一旦爆发,猪企不仅要面临生猪存栏量减少的损失,还需增加防控疫病的投入成本,像牧原股份在 2023 年冬季受北方地区疫情影响,生猪产能受到冲击,导致 2024 年 1 - 2 月的平均成本较 2023 年 9 月增加了 0.55 元 / 斤。而像神农集团通过贯彻 “以健康为中心,生物安全为核心” 的发展理念,在蓝耳、PED 等重大疫病的净化上做了大量投入,使得母猪蓝耳双阴的比例提升,猪只健康度上升,成本得以控制在较低水平,2024 年 1 月养猪完全成本降至 7.3 元 / 斤,位列上市猪企第一位。可见,若能持续加强疫病防控,稳定生猪存栏量,减少因疫病带来的损失和额外投入,就存在降本空间。但实际操作中,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需要在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疫苗接种、监测排查等多方面投入资金、人力与物力,这对于部分资金紧张、规模较小的猪企和养殖户来说是不小的成本负担,限制了其进一步提升防控水平以实现降本的能力。
  饲料成本方面,其在养殖总成本中占比较大,也是降本的重要突破口。例如,当前推广的低蛋白日粮技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工业合成氨基酸,补足原料中的短板营养元素,能够有效降低饲料中蛋白用量,提高饲料蛋白利用效率,既减少了豆粕等昂贵原料的用量,节省养殖成本,还能从源头上降耗减排。不过,这项技术的应用对养殖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一定要求,需要精准把握日粮净能水平、选用合适的氨基酸平衡模式以及精准补充添加合成氨基酸等环节,一些中小养殖户可能因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难以充分发挥该技术的降本优势。而且饲料价格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以及国内供需关系变化影响较大,若国际上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或者国内生猪存栏量上升导致需求增加,饲料成本仍有再度上行的风险,压缩降本空间。
  种猪养殖环节同样不容忽视。优化种猪群结构,选用健康安全、质量有保障的优质种公猪精液,加强后备母猪培育,把握好后备猪挑选日龄、入群后档案建立、硬件设施配备、体重背膘管控以及诱情等关键点,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产仔数量,从而提升养殖效益。然而,要做到这些,需要养殖户具备专业的养殖知识、精细化的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资金投入来保障种猪的品质,部分养殖户可能受限于自身条件,难以实现种猪群的科学优化,影响降本增效的效果。
  再看生产管理环节,推广多周批饲养管理技术以及 “测膘调料、精准饲喂” 技术等,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效繁殖,提升产房利用率,全进全出也有利于健康管理等。但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需要养殖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同时可能涉及到对养殖设施的升级改造,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对于一些传统养殖观念较重、资金有限的从业者来说,实施起来存在一定难度,限制了行业整体通过生产管理优化来进一步降本的步伐。
  虽然目前多数猪企已经通过各种措施实现了成本的下降,部分企业甚至表示仍有降本空间,像神农集团计划 2025 年公司养殖业务成本控制目标为完全成本小于 13 元 / 公斤,不过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未来行业进一步降本面临诸多挑战,降本空间究竟还有多大较难准确预计,需要猪企和养殖户不断探索和突破。
  (二)应对变化的策略思考
  面对生猪养殖业出现的诸多新变化以及即将面临的各种挑战,猪企、养殖户等相关主体需要积极思考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
  对于猪企而言,首先要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将降本增效贯穿于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在疫病防控上不能松懈,持续加大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投入,比如完善物理隔离设施,像设置人员出入洗澡间、物资物品消毒房、运输车辆消毒池和熏蒸棚等;严格执行化学消毒和生物净化措施,加强日常监督考核,确保洗消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根据自身规模和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大型猪企可以进一步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结合精准饲喂等管理手段,降低饲料成本并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对于中小猪企,可寻求与有条件的饲料企业合作,在其帮助下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或者充分利用当地多样化饲料资源,科学合理搭配,降低饲料成本。在种猪管理方面,优化种猪群结构,及时淘汰低产母猪,提高种猪生产效率,保障生猪的繁殖质量。
  面对市场变化,猪企还需优化产能布局。头部猪企在收缩产能时,要注重提升现有产能的利用率,通过精细化管理、技术升级等方式,稳住自身的盈利水平和市场地位;而中腰部猪企在考虑扩张产能时,不能盲目跟风,要充分评估自身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以及市场前景,确保扩张后的产能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避免陷入高负债、低效益的困境。例如一些中腰部猪企在融资扩产时,可以优先选择在自身优势区域或者市场潜力较大的地区布局,像在南方生猪疫病相对稳定、养殖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增加产能等。
  产业链整合也是重要的应对策略之一。无论是发起产业链深度并购,还是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都有助于猪企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并购整合饲料原料供应、种猪培育、屠宰、加工以及销售渠道等环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应对能力。
  养殖户则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参加相关部门或企业组织的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学习科学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专业知识,树立科学的养殖理念,改变以往凭经验养殖的模式,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养殖操作。例如在日常养殖中,做好猪舍的通风、温度和湿度控制,定期清洁和消毒猪舍,给猪群提供舒适、安全的生产环境;严格把控饲料的存储和投喂,避免饲料变质浪费,同时密切关注生猪的生长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问题,减少疾病带来的损失。
  在出栏时机的把握上,养殖户要更加灵活,摒弃以往盲目压栏的做法,实时关注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结合自身养殖成本和市场供需情况,合理安排生猪出栏,确保收益最大化。另外,可适当探索与其他养殖户或者企业的合作模式,通过资源共享、抱团取暖的方式,共同应对市场风险,比如联合采购饲料原料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或者共同拓展销售渠道等。
  总之,生猪养殖业的相关主体只有不断适应行业变化,积极主动地调整经营策略,从成本控制、产能布局、产业链协同以及自身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在未来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湖北省生猪产储供销信息(2024年10月)2024/12/20 20:13:58
湖北省生猪调控信息(2024年12月19日)2024/12/20 20:12:56
湖北省生猪调控信息(2024年12月12日)2024/12/20 20:12:14
自贡市富顺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12/20 17:10:05
雅安市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多管齐下筑牢大规模生猪屠宰安全防线2024/12/20 17:09:14
2024年12月20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2024/12/20 15:39:4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