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 文章内容

2024 生猪养殖产业风云变幻:盈利、规模与挑战共舞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2/27 8:45:52 关注:41 评论: 我要投稿

  2024 生猪养殖产业概况
  2024 生猪养殖产业概况
  2024 年,生猪养殖行业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整体呈现出扭亏为盈的态势,产能调控成效显著,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年初,农业农村部公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 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 4100 万头调整为 3900 万头,引导生猪产能有序调减。在这一调控措施的作用下,生猪产能高位回调,3 月份生猪价格触底。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 3986 万头,比 2023 年底减少 156 万头,回到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且下半年始终处于该区域。这使得猪价明显好转,5 月份养殖扭亏为盈,8 月份达到每公斤 20.35 元的年内高点。今年前 10 个月,生猪头均盈利 204 元,同比增加 278 元,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 200 元,而上一年则为亏损 76 元。
  同时,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继续提升。标准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设备加快应用,带动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预计今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年出栏 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占比)超过 70%,同比提高约 2 个百分点。各地落实落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精准化防控措施,严格检疫、调运、屠宰等关键环节监管,非洲猪瘟、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风险平稳可控,为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养殖盈利实现逆转
  (一)价格与盈利数据解读
  2024 年生猪价格走势犹如一场跌宕起伏的剧情。开年之初,生猪市场延续了此前的低迷态势,价格在低位徘徊。然而,随着时间进入 3 月,生猪产能的调控效果开始显现,价格触底后逐渐企稳回升。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 3986 万头,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发生转变,价格稳步上扬,5 月份养殖成功扭亏为盈,犹如迎来曙光。此后,生猪价格一路攀升,在 8 月份达到每公斤 20.35 元的年内峰值,市场一片火热。但好景不长,进入 9 月后,价格开始高位回落,开启了下滑通道,市场再次陷入波动。
  从盈利数据来看,今年前 10 个月,生猪头均盈利 204 元,同比大幅增加 278 元,这一数据的逆转令人瞩目。与上一年度亏损 76 元相比,更是天壤之别,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 200 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让生猪养殖从业者们重拾信心,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二)盈利好转原因剖析
  生猪养殖盈利状况的好转,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首先,产能调控机制的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年初,农业农村部对生猪产能调控方案进行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下调至 3900 万头,引导产能有序调减。这使得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逐渐趋于平衡,为价格的回升奠定了基础。随着产能回归合理区间,生猪供应不再过剩,价格得以稳步上涨,从而带动了养殖盈利的增加。
  其次,猪价的上涨趋势明显。一方面,前期产能去化效果显著,生猪市场供应量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尤其是在价格上涨初期,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热情未减,同时一些加工企业也加大了对生猪的采购量,双重因素推动猪价持续攀升,使得养殖利润空间不断扩大。
  再者,养殖成本的相对稳定也为盈利好转提供了有力支撑。饲料成本作为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2024 年整体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尽管饲料原料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但并未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养殖户在饲料采购方面的压力没有明显增加。同时,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生猪的养殖效率提高,死亡率降低,进一步降低了单位养殖成本,从而保障了养殖利润的增长。
  二、规模化进程加速
  (一)规模化率显著提升
  2024 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实现了新的突破,预计超过 70%,较上一年同比提高约 2 个百分点。这一显著的增长趋势标志着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加速向规模化方向迈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使得生猪生产更加集中和高效,大型养殖企业凭借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在一些生猪养殖重点区域,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持续扩大,如某些地区的大型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数量可达数十万头甚至上百万头,其生产的稳定性和市场供应能力显著增强,为保障市场猪肉稳定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技术与设备的推动
  标准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生猪养殖中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智能养殖系统的应用使得养殖过程更加精准化和科学化。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养殖人员可以实时监测猪舍内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并根据预设的标准自动调节通风、降温、供暖等设备,为生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了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疾病发生和生长不良,提高了生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自动化喂料设备的推广也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这些设备可以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精确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时间,避免了饲料的浪费,同时减轻了人工喂料的劳动强度,使养殖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猪群的日常管理和疫病防控中。
  此外,在生猪养殖的其他环节,如粪污处理、疫病诊断等方面,也有相应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得到应用。例如,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将生猪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沼气,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分子诊断技术、免疫诊断技术等新型疫病诊断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猪群中的疫病,为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而保障了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规模化养殖的进程。
  三、猪企经营喜忧参半
  (一)经营状况普遍好转
  随着生猪价格的回升和养殖盈利的增加,中国头部猪企的生产经营状况呈现出普遍好转的态势。前三季度,21 家以生猪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合计盈利 265.5 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 190.4 亿元相比,实现了大幅扭亏为盈,利润同比增长超 455 亿,这一数据的变化令人瞩目。资产负债率方面也有所改善,达到 60.8%,同比下降 5.7 个百分点,显示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在逐步趋于稳健。部分头部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如放缓产能扩张速度,更加注重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内部管理的优化。一些企业将资金重点用于补充现金流或生物安全改造,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生产稳定性,同时也更加关注生产效率的提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财务压力依然存在
  尽管猪企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财务压力并未完全消除。许多猪企在财务上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对 “降低成本” 的需求十分迫切。这主要源于猪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大变数。
  一方面,猪企之间的优胜劣汰加剧,成本差距日益显著。头部企业凭借其先进的养殖技术、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养猪成本已降到 7 元以下,牧原更是将优秀场线的成本降到 6 元 / 斤以下,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然而,部分上市猪企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善或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原因,成本下降缓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像正虹科技、克明食品等企业,单月卖猪数量不到 1 万头,在上市猪企中处于末尾位置,其经营状况和财务压力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能繁母猪存量持续上升,使得微利竞争愈发激烈。2024 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从 5 月开始增长,而猪价却从 8 月就开始下滑,这表明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新一轮猪周期已经悄然开启。未来半年内,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疫病,生猪供应将呈现增长趋势,猪价不容乐观,养殖利润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对于猪企来说,当前每头猪 200 元的利润可能已是未来几年较好的水平,这使得他们在经营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不断寻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
  四、产业格局面临重塑
  (一)猪企竞争格局演变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猪企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竞争格局也在不断演变。在成本控制方面,猪企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头部企业凭借其先进的养殖技术、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不断优化养殖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牧原股份通过自繁自养、全产业链布局等方式,实现了养殖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最新公布的优秀场线成本已降到 6 元 / 斤以下,展现出了强大的成本优势。而一些中小猪企由于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成本下降缓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正虹科技、克明食品等企业,不仅成本较高,产能也一减再减,在市场中的份额逐渐被挤压。
  在产能扩张与市场份额争夺上,猪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部分头部企业根据市场变化,放缓了产能扩张的步伐,更加注重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内部管理的优化,如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企业,在稳定现有产能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也有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仍在持续扩张产能。但这种扩张并非盲目进行,而是基于对市场未来需求的判断和自身实力的考量。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竞争的加剧,猪企之间的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行业洗牌的速度也将加快。
  (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展望 2025 年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趋势,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从利润方面来看,虽然 2024 年生猪养殖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未来利润空间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挤压。一方面,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持续上升预示着生猪供应将逐渐增加,而市场需求的增长相对较为稳定,这将导致猪价面临下行压力,养殖利润可能会随之减少。另一方面,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养殖成本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如果这些成本出现上升趋势,将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不过,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部分企业仍有可能通过降低成本来维持一定的盈利水平。
  在产能调整方面,企业将更加谨慎地对待产能扩张。鉴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激烈性,猪企可能会更加注重产能的优化和结构调整,而不是单纯地追求规模的扩大。一些企业可能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生物安全防控,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市场竞争格局将继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型养殖企业将凭借其品牌、技术、资金等优势,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而中小散户和部分竞争力较弱的猪企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行业整合的趋势将愈发明显。同时,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此外,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和合作,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也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五、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生猪产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国家发展和社会民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生猪养殖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衰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大量的养殖企业和从业者分布在农村地区,生猪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同时,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的食品战略安全至关重要。猪肉作为我国居民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其稳定供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之一。
  在社会民生方面,猪肉的价格波动与居民的生活成本密切相关。当生猪养殖效益良好,市场供应充足时,猪肉价格相对稳定,居民的 “菜篮子” 更加充实,生活负担得以减轻,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相反,如果生猪产业出现问题,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或供应短缺,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饮食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提升养猪生产力、降低造肉成本不仅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国家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技术、加强管理创新、合理调控产能等措施,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国家、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共赢,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4年12月第4周 广西20个监测县生猪平均价格表2024/12/27 19:24:11
2024年12月第3周广西20个监测县生猪平均价格2024/12/27 19:23:23
四川省生猪及饲料价格监测周报(12月26日)2024/12/27 19:16:08
2024年12月27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03走势2024/12/27 15:21:24
2024年12月27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2024/12/27 15:14:12
2024年12月27日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日报2024/12/27 9:57:5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