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 文章内容

探寻中国养猪业的兴衰与变革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0 9:05:29 关注:30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养猪:贯穿华夏历史的民生根基
  中国养猪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家猪骨骼与陶猪形象的出土,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远古养猪业的大门,证实了早在那时,猪就已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先秦时期,《寡人之于国也》记载:“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其中 “豚”“彘” 皆指猪,与鸡、狗并列,足见其在百姓生活中的普遍性。当时,肉食并非易事,孟子将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视为国家治理的理想境界,意味着通过发展包括养猪在内的农牧业,实现社会安定、政权稳固。这表明,养猪不仅关乎民生饮食,更与国家的兴衰治乱紧密相连,是古代国家管理的重要一环。
  二、养猪业:经济腾飞与社会稳定的 “幕后英雄”
  (一)餐桌必备:养猪业为国民健康 “充电续航”
  猪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是人体所需营养的重要来源。其中,脂肪作为高效供能物质,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蛋白质是肌肉形成的关键营养素,对强健身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猪肉长期占据居民肉类摄取的主导地位。合理摄入猪肉,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能提高免疫力,为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回顾古代,强健的体魄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优势,人口数量更是衡量经济发展与盛世繁荣的重要标尺。一方面,在小农经济模式下,人口的增长意味着更多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推动经济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古代战争多依赖人力,人口众多才能组建强大的军队,保卫家园、开疆拓土。
  时至今日,猪肉依然是中国人餐桌上的 “常客”。根据 2023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耗 35.2kg,其中猪肉为 26.0kg,占比达到 73.86%;农村居民人均肉类消耗 33.7kg,其中猪肉为 28.1kg,占比更是高达 83.38%,羊肉、牛肉占比加起来不足 20%。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猪肉在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养猪业为国民提供膳食营养、强身健体的功绩不可磨灭。
  (二)天然肥料:猪粪滋养土地,助力农业丰收农谚有云:“无牛不成农,无猪不成家”“养猪两头利,吃肉又肥田”,这些口口相传的话语,深刻反映了猪在家庭生产中的双重价值。猪不仅为人们提供食物,其粪便更是农耕文明时代不可或缺的天然肥料。
  在化肥尚未普及的漫长岁月里,人畜粪便作为天然肥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关键养分。猪粪因其养分含量高,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秘密武器”。据研究,一个存栏 5000 头猪的养殖场年产粪肥约相当于 98 吨尿素,可供应 3000 多亩小麦生长需肥,可谓 “一家养殖场就是一座肥料场”。粪肥养分全面,不仅含有氮、磷、钾等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还富含多种中微量元素,能全面促进作物生长;其肥效稳定持久,养分多以有机态形式存在,在土壤中缓慢释放,相较于速效化肥,能更长效地发挥作用。
  进入现代工业化社会,随着化肥的广泛使用,养殖业提供农业肥料的意义逐渐被忽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化肥施用过量、有机肥不足的局面。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23 年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约为 1.7 亿公顷,化肥用量高达 7079.2 万 t,折合每亩使用量为 27.8kg,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 8kg),与此同时,畜牧业产生的有机肥利用率却严重不足,有机肥料资源被大量浪费。重新认识并发挥猪粪等有机肥的价值,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三)经济压舱石:养猪助力家庭增收,稳固社会根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历史中,吃肉对普通人而言是一种奢望,春秋战国时期,“肉食者” 一词成为贵族的专属代名词。《曹刿论战》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便暗示了当时吃肉是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的奢侈享受。因此,能吃上肉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而那些能带领民众实现这一目标的领导者,往往能赢得民心,确保统治的长治久安。
  古代农民起义频发,多因民众食不果腹、生活陷入绝境。养猪作为重要的家庭经济活动,在丰年能增加家庭收入,灾年则可卖猪换钱,帮助家庭渡过难关,避免卖田卖地的悲剧发生,对维持家庭生计、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
  步入现代社会,养猪业已从单纯的家庭经济补充,转变为许多家庭的支柱产业,甚至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 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生猪养殖业产值将达到 1.5 万亿元。养猪业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了因贫困引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化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蓬勃兴起,如饲料、育种、兽药、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条,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困境重重:养猪业发展 “路障” 亟待清除
  (一)人才之困:行业认同缺失,后继力量不足当前,我国虽为养殖业提供了诸多扶持政策,但多聚焦于资金层面,在意识观念引导上发力不足。这使得养殖户、养猪企业难以获得广泛的社会尊重,导致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对投身养猪行业望而却步,个体养殖户更是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养殖场的封闭管理模式,使得车辆和人员进出生产区需历经严格的洗消程序,与城市工作环境形成鲜明反差,从业者易陷入精神孤独,缺乏心灵寄托。在此背景下,养殖企业深陷人力资源困境,在职员工积极性低迷、稳定性极差,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二)价格 “过山车”:波动频繁,收益难稳业内熟知的 “猪周期” 现象,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深刻揭示了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剧烈特征。以 2019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间的猪肉价格走势为例,价格低点时仅为 21.84 元 /kg,高峰时却飙升至 57.97 元 /kg,相差近 3 倍,价格稳定性堪忧。
  猪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等价格的频繁变动,更是雪上加霜,极大地影响了养殖者的预期与积极性。价格的大幅波动,使得养殖收益如风中残烛,难以稳定,养殖户时刻面临亏损风险,行业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三)产业低端局:附加值低,竞争力弱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与认知能力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愈发严苛,绿色、有机食品备受青睐,优质优价成为市场共识。然而,当下的养猪产业却陷入多重困境。
  一方面,产业发展重心过度倾向养殖数量扩张,执着于基础猪肉产品生产,导致天然、有机、高附加值的猪肉产品供应稀缺,难以满足市场高端需求;另一方面,加工环节多停留在白条肉等初级阶段,产品近乎原始形态售卖,深加工严重不足,附加值难以提升,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此外,散户大多仅参与养殖环节,即便专业养殖企业,也鲜少向屠宰、加工、销售等下游产业链延伸,缺乏全产业链整合优化,无法形成协同效应,品牌建设乏力,市场上猪肉品牌虽多,但特色匮乏、辨识度低,品牌溢价能力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破局之路:开启养猪业发展新篇章
  (一)观念革新:提升产业形象,吸引人才扎根要改变养猪业人才困境,需从根源上扭转社会对该行业的刻板印象。一方面,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如行业纪录片、科普短视频等,深入展示养猪业的现代化技术与广阔前景;举办高规格的行业论坛、展览,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知识,让公众了解养猪业背后的科技力量与创新成果。
  另一方面,优化职业教育体系,根据行业需求精准设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实战经验,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为在职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涵盖管理、技术、营销等领域,助力其职业成长。
  改善养殖场工作环境同样刻不容缓。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优化场区布局,打造舒适的生活区域;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制,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让从业者切实感受到尊重与关怀。此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完善的福利保障,设计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养猪事业。
  (二)调控供需:稳定价格,提振养殖信心
  政府、企业与养殖户应携手共进,稳定猪肉价格。政府需制定长期稳定的产业扶持政策,避免政策的频繁变动给行业带来冲击;建立精准的市场监测与预警体系,实时跟踪供需动态,为从业者提供权威、及时的市场信息。
  企业应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避免盲目跟风扩产或减产。通过优化养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发展冷链物流,减少中间环节损耗,确保猪肉供应的稳定性。
  养殖户要提升市场敏感度,依据市场信息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同时,行业协会应发挥桥梁作用,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交流活动,提升养殖户的整体素质与抗风险能力。
  此外,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关注网络舆情,及时澄清不实信息,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为养猪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品质升级:打造高端猪肉,培育知名品牌食品安全是养猪业发展的生命线。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管职能,加大对饲料、兽药生产销售的监管力度,杜绝违禁添加剂的使用;完善动物检疫制度,严格把控生猪出栏标准,确保流入市场的猪肉安全可靠。
  养殖户与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顺应市场需求,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利用天然饲料、益生菌等绿色技术,减少抗生素使用;建设沼气池、有机肥加工厂,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链。
  地方政府与媒体应合力推动本土高端猪肉品牌建设。挖掘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为品牌注入灵魂;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美食节等活动,搭建品牌推广平台;借助电商直播、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拓宽销售半径,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当品牌影响力逐步形成,市场需求将倒逼产业升级。企业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开发深加工产品,如预制菜、肉干、香肠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品种改良、保鲜技术等研发创新,以品质赢市场,以品牌促发展。
  五、结语:养猪业的明天会更好
  养猪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从新石器时代家猪骨骼的出土,到先秦时期养猪融入国家管理理念,再到如今成为百姓餐桌的主角、农村经济的中流砥柱,其在为人体提供营养、促进人口增长、助力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坚实根基。
  然而,当前养猪产业面临着社会认同不足、人才匮乏、价格波动、附加值低等诸多挑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但正如风雨后的彩虹更加绚烂,困境中亦孕育着生机。通过提升产业形象、稳定价格、打造高端品牌等一系列优化策略,我们有理由相信,养猪业将突破重重困境,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养殖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将使猪肉品质更优、更安全,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追求;产业链的深度整合,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养猪业将以全新姿态,续写助力国家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辉煌篇章,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稳步迈进。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推动静海20万头黑猪养殖基地项目建设2025/1/10 14:42:36
2025 养猪业风云变幻:大企小场何去何从?2025/1/10 12:44:09
2025 生猪养殖:“韧性生长”迎接新局2025/1/10 12:05:28
生猪养殖:2024 年业绩飘红,行业机遇涌现2025/1/10 12:02:45
三大猪企12月月报揭秘2025/1/10 11:57:19
春节前淘汰母猪价格走势:先降后涨,何去何从?2025/1/10 9:39:2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