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猪价风云:产能、需求与价格的博弈之路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24 10:55:56 关注:29 评论: 我要投稿
|
|
2024 年回顾:产能恢复,猪价先扬后抑
2024 年,生猪市场经历深刻变革,产能逐步恢复,猪价走势呈现独特的倒 “V” 形态,备受从业者与投资者关注。
在产能方面,积极信号逐渐显现。依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 2024 年 10 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 4073 万头,月环比增长 0.3%,同比虽有 3.2% 的下滑,但仍为 3900 万头正常保有量的 104.44%,处于产能波动的绿色区域,表明产能正逐步稳定与恢复。从更细致的样本数据来看,卓创资讯统计 2024 年 4 月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808.74 万头,环比增长 3.60%;样本企业生猪存栏量为 7102.44 万头,环比增长 1.72%。自 3 月起,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启增长模式,截至 9 月末,连续增加 6 个月,即便 9 月底出现短暂环比负增长,后续也迅速恢复增加态势,到 11 月底达到年内最高水平。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生猪产能在 2024 年得到有效恢复,为后续市场供应奠定了基础。
猪价走势则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年初,猪价在低位徘徊,养殖户面临成本压力。随着产能去化影响逐渐显现,市场生猪供应趋紧,加之上半年二次育肥操作的推动,猪价从 3 月初开始持续攀升。到 6 月第三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达到 18.44 元 / 公斤,相比年初上涨 26.04%,养殖户迎来盈利曙光。这一涨势持续,8 月第三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触及年内最高点 20.92 元 / 公斤,较年内低点上升 45.78%,养殖户盈利水平随之提升,平均盈利约达 850 元 / 头,整个行业呈现乐观氛围。
然而,进入下半年,随着养殖端产能快速恢复,生猪存栏量持续增加,市场供应逐渐充裕。但需求端未能跟上供应步伐,表现不及预期,市场再度陷入供过于求局面。猪价迎来转折点,从高位回落,开启下行通道。仅在 10 月第三周略有回升后,便又开启连续 9 周的价格下滑。截至 12 月第二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已跌至 16.65 元 / 公斤,较年内高点下跌 20.41% ,养殖户盈利空间不断压缩。
2024 年生猪市场的产能恢复与猪价的先扬后抑,不仅是市场供需关系的直接体现,也深刻影响了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的格局和从业者的收益。这一年的市场变化,为分析 2025 年猪价走势提供了重要背景和参考依据,使行业对新一年的生猪市场发展充满期待。
2025 年 2 月猪价下行压力解析
供应增加:出栏量与出栏积极性双高
进入 2025 年,生猪市场供应端呈现显著变化,尤其是 2 月,养殖端出栏量预计将大幅增加。从产能恢复角度来看,2024 年是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的关键一年。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24 年 4 月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808.74 万头,环比增加 3.60%;样本企业生猪存栏量为 7102.44 万头,环比增加 1.72% 。这种产能的持续增长,按照生猪的繁育周期推算,将直接使 2025 年 2 月生猪出栏量呈现环比增加走势。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意味着仔猪出生数量增多,经过一段时间育肥,这些仔猪将在 2025 年 2 月左右达到出栏标准,为市场提供充足的生猪供应。
从养殖端行为来看,1 月的出栏情况对 2 月产生重要影响。进入 2025 年 1 月,样本企业出栏均重自 1 月初开始下降,截至 1 月 16 日,样本企业养殖端出栏均重为 123.04 公斤,相较于 1 月初下降 0.76 公斤,降幅为 0.61%。但下降速度较为缓慢,且与往年同期数据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 1 月份终端需求未达预期,消费者购买热情不高,导致养殖端生猪出栏速度明显放缓。春节前,养殖端通常会采取降重措施,以适应节后市场对大猪需求量减少的情况。但今年 1 月出栏均重表现不佳,预计春节前出栏均重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春节假期结束后,气温逐渐回升,消费者对大猪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为避免大猪积压,降低养殖成本,养殖端仍有强烈的降重需求,这将直接促使养殖端提高出栏积极性,大量生猪将涌入市场,进一步增加 2 月的生猪供应量。
需求减少:春节后进入传统淡季
春节假期结束后,生猪市场迅速进入传统需求淡季,需求端的疲软表现对猪价产生巨大下行压力。从终端消费层面来看,春节期间,消费者大量采购猪肉用于节日烹饪、走亲访友等,家中囤积较多猪肉库存。节后,消费者首要任务是消化这些库存,对新鲜猪肉的采购意愿大幅降低。在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可明显观察到猪肉摊位前的顾客数量较春节期间大幅减少。商家反映,节后生意冷清许多,猪肉销售量锐减。以北京某大型超市为例,春节期间猪肉日销售量可达数百公斤,而节后则降至几十公斤,降幅显著。
屠宰企业在这一时期也面临业务量下滑困境。由于市场对猪肉需求减少,屠宰企业订单量大幅缩水。据相关数据统计,节后屠宰企业屠宰量普遍下降,不少企业屠宰量较春节前减少 30% - 50%。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减少开工天数,部分小型屠宰企业甚至选择暂时停工。在南方某地区,多家屠宰企业表示,节后开工率不足 50%,每天宰杀的生猪数量较少。这种需求淡季的局面,使得市场对生猪的消化能力大幅下降,难以支撑供应端增加的生猪数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失衡状况。
供需失衡:价格承压下滑
综合 2025 年 2 月生猪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情况,供应增加与需求减少的矛盾愈发突出,使得猪价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供应端,生猪出栏量的增加和养殖端出栏积极性的提高,使得市场上生猪供应充沛;而需求端,春节后进入传统淡季,终端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大幅减少,屠宰企业订单量和屠宰量均显著下滑。这种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使得猪价在 2 月难以维持稳定或上涨,价格下行趋势愈发明显。在市场供需规律的作用下,猪价将在 2 月承压下滑,这对生猪养殖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也将深刻影响整个行业的盈利情况和发展格局。
全年供需格局展望:供需双增,价格波动
供应端:产能持续释放
2025 年,生猪市场供应端的变化备受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供应的关键因素。回顾 2024 年,能繁母猪存栏量自 3 月起开启增长之旅,截至 11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 4080 万头,较 1 月增加 13.87%,同比增幅 12.94% 。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也为 2025 年的生猪供应奠定了基础。从生猪繁育周期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将在后续几个月内转化为生猪出栏量的上升。按照正常的繁育周期,仔猪从出生到育肥出栏大约需要 5.5 - 6 个月的时间,这意味着 2024 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将使 2025 年上半年生猪理论出栏量呈现增加趋势。据相关数据推算,2025 年 2 - 6 月份,生猪理论出栏量或均呈现环比增加的态势,市场供应将逐渐趋于充裕。
除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影响,养殖企业的扩产行为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也进一步加大了 2025 年的供应压力。在养殖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降本增效” 成为众多养殖企业的核心发展策略。为实现这一目标,许多企业纷纷采取扩产措施。2024 年猪价涨幅可观,极大地激发了养殖端的补栏积极性。截至 10 月底,卓创资讯监测的 196 家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增幅达到 11.61% ,部分散户也积极补栏母猪,这无疑为 2025 年的生猪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供应预期。一些头部养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不断提升生产指标,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得到显著提升。2024 年部分头部养殖企业 PSY 提升了 2%,并计划在 2025 年继续提升 1% 。PSY 的提升意味着每头母猪能够提供更多的断奶仔猪,进一步增加了生猪的供应潜力。
需求端:宏观经济与消费复苏
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好转,2025 年猪肉需求有望迎来一定程度的改善。经济的复苏通常会带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在肉类消费方面,猪肉作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之一,其需求也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当经济形势向好时,居民的消费信心增强,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可能会相应增加。餐饮行业作为猪肉消费的重要渠道之一,也会随着经济的复苏而逐渐回暖。在经济繁荣时期,居民外出就餐的频率增加,餐饮企业的订单量也会随之上升,这将直接带动对猪肉的采购需求。一些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在经济好转时,会加大对猪肉食材的采购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需求端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猪肉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居民对肉类消费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牛肉、羊肉、禽肉等其他肉类的消费占比逐渐上升,而猪肉的消费占比则面临一定的挤压。在一些一线城市,消费者对高品质、低脂肪的肉类产品需求增加,猪肉的消费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餐饮行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整体上有复苏的趋势,但竞争依然激烈。部分餐饮企业在成本控制的压力下,可能会减少对猪肉的采购量,或者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替代品。一些小型餐饮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减少猪肉菜品的供应,转而推出一些以禽肉或豆制品为主的菜品。
价格走势:中枢下降,波动收窄
综合 2025 年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预计猪价中枢将较 2024 年有所下降,波动区间也将收窄。在供应端,产能的持续释放使得生猪出栏量增加,市场供应逐渐充裕;而需求端,尽管宏观经济好转带来了一定的需求改善预期,但消费结构的变化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需求增长的幅度相对有限。这种供需关系的变化,将导致猪价在 2025 年面临下行压力。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研究员预计,2025 年生猪均价将较 2024 年的 17.08 元下降 10% - 20%,价格区间可能在 13.6 - 15.3 元 / 公斤之间 。这一价格走势意味着生猪养殖行业的盈利空间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养殖户和养殖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在价格波动方面,随着生猪市场调控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信息的日益透明,2025 年猪价的波动幅度有望进一步收窄。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生猪收储与投放机制,在猪价过高或过低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稳定市场价格。当猪价上涨过快时,政府会投放储备冻猪肉,增加市场供应,抑制价格上涨;当猪价过低时,政府会启动收储计划,托举市场价格,保障养殖户的利益。市场参与者对市场信息的掌握更加及时和准确,能够更加理性地做出生产和销售决策,避免因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价格大幅波动。养殖户可以通过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数据,合理安排养殖规模和出栏时间,减少市场风险。
猪企应对策略:修炼内功,降本增效
温氏股份:成本领先战略
在复杂多变的生猪市场中,温氏股份凭借独特的战略眼光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面对猪价的波动,温氏股份秉持自身的应对理念,不过度关注猪价的短期起伏,而是将核心关注点置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坚定不移地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温氏股份深刻认识到,在生猪养殖行业,成本控制是企业盈利的关键所在。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从多个维度入手,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在生产管理方面,温氏股份积极引入先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对养殖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生猪的生长状况、健康信息以及饲料消耗等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实现精准投喂和精准防疫,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和疫病风险。公司还强化了对养殖环节的标准化管理,从仔猪的选育、饲料的配比到养殖环境的控制,均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每一头生猪都能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提高了生猪的生长速度和出栏质量,进一步降低了单位养殖成本。
在成本控制方面,温氏股份充分发挥自身的规模优势和集中采购优势。公司与众多优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集中采购饲料、兽药等养殖物资,不仅保障了物资的质量,还获得了更为优惠的采购价格。公司组建了专业的市场行情研判团队,密切关注饲料原料价格的波动,通过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在饲料成本方面,温氏股份通过持续优化饲料营养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生猪的营养需求,精准调配饲料成分,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饲料的浪费,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
通过坚持成本领先战略,温氏股份在生猪养殖成本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相关数据显示,温氏股份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不断下降,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这种成本优势使得温氏股份在面对猪价波动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即使在猪价低迷时期,公司依然能够维持一定的盈利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ST 天邦:专注经营管理
ST 天邦在生猪市场的发展进程中,对 2025 年猪价持谨慎乐观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公司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实力的客观评估。公司深知,猪价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市场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环境、政策调控等,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猪价预测极具挑战性。ST 天邦并未将过多精力投入到对猪价的猜测上,而是将重点聚焦于自身的经营管理,通过不断修炼内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ST 天邦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公司加大了对养殖技术研发的投入,引进了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优化了养殖流程。通过智能化的养殖设备,实现了对生猪养殖环境的精准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为生猪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生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公司还加强了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不断提升生产成绩。
成本控制是 ST 天邦经营管理的另一个重点领域。公司通过优化养殖模式、降低能耗、提高产能利用率等多种途径,努力降低养殖成本。在养殖模式上,ST 天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自养和代养模式进行了合理调整。2024 年公司出栏的育肥猪中,自养出栏占比约 35%,农户代养占比约为 65% 。公司发现农户代养模式在整体养殖成绩和现金流压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 2025 年,公司将重点放在提升现有产能的利用率上,未来一段时间内育肥产能的发展将以代养为主。这种模式的调整,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在食品业务方面,ST 天邦也在积极探索提升盈利空间的方法。公司旗下的食品板块拾分味道,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猪肉及其制品。通过坚持生产安全、健康、美味的猪肉产品,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提升了拾分味道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盒马、大润发等全国知名商超以及荷美尔、双鱼、黄山全江等大型食品加工厂,同庆楼、小菜园、醉辉皇等连锁餐饮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拾分味道还加大了对深加工食品的研发和销售力度,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了产品的毛利,努力实现食品板块的盈亏平衡。
ST 天邦通过专注自身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同时积极拓展食品业务,提升盈利空间和稳定性。这种务实的经营策略,使得公司在复杂多变的生猪市场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平稳健康与竞争加剧
随着生猪市场的持续发展,政策调控在保障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2024 年 2 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 年修订)》,便是政策调控的重要体现。该方案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调控指标,坚持预警为主、调控兜底、及时介入、精准施策的原则,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和 “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 。通过设定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 3900 万头左右的目标,并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 3 个区域,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有效防止了生猪产能的大幅波动。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