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 文章内容

从猪周期变迁看养殖模式新变革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5 9:16:18 关注:23 评论: 我要投稿

  猪周期的戏剧性转折
  在养殖行业的风云变幻中,猪周期一直是养殖户们关注的核心。曾经,传统的猪周期以四年为一个轮回,就像一场有规律的经济潮汐。在价格高涨的波峰,养殖户们满怀希望,大量补栏,期望能在市场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而当价格跌入谷底,他们又不得不忍痛减少养殖数量,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是养殖户们与市场共舞的独特节奏。
  然而,2018 年,非洲猪瘟的突然来袭,彻底打破了这种看似稳定的平衡。这一疫病如同一场凶猛的风暴,席卷了整个生猪养殖行业,使得猪周期的内在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超级猪周期。
  2019 年,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市场上的猪肉供应严重短缺,价格如同坐了火箭一般飞速上涨。曾经平平无奇的生猪,一夜之间成为了养殖户们眼中的 “摇钱树”,巅峰时期,每养一头猪的利润竟然高达 3000 元。这一暴利数字,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也让整个行业陷入了一种狂热的氛围。
  暴利的诱惑,让不少人跃跃欲试,想要在这场财富盛宴中捞上一笔。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暴利冲昏头脑。何伟、龚化江和李红斌等养殖户,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他们没有盲目地投身于这场追逐暴利的热潮中,而是选择了更为稳健的道路 —— 为云南大型猪企神农集团代养育肥。
  他们的选择,在当时或许让人难以理解,但背后却有着深刻的考量。虽然 2019 年的养猪暴利让人垂涎欲滴,但市场的风云变幻谁也无法准确预测。非洲猪瘟带来的不仅是猪价的飙升,更是整个行业的巨大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代养育肥模式所提供的稳定价格,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种模式不仅能够让他们避开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还能确保在每一个养殖周期中都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他们选择了一艘更为坚固、稳定的船只,虽然可能无法快速抵达财富的彼岸,但却能稳稳地航行,避免了被巨浪吞噬的危险。
  “腰部群体” 崛起,模式之变
  (一)育肥代养,稳定之选
  在云南曲靖、广西南宁等地,规模化养殖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走进这些地区,你会发现养殖户们的选择正逐渐趋同,育肥代养模式成为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从传统的 “农户 + 公司” 模式,逐渐向 “公司 + 公司” 模式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模式上的创新,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 “公司 + 公司” 的创新模式下,农户养殖户的角色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投资者,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参与到养猪产业中。而养殖的具体工作,则交给了那些在农村有着丰富经验的养猪人。这些养猪人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成为了养殖环节的核心力量。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角色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共同推动着养猪产业的发展。
  这种模式的转变,带来的是结算方式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作放养育肥合同,就像是一份严谨的商业契约,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中,根据市场的实时动态形成基础单价,这个基础单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在回收结算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当育肥猪达到出栏体重时,一场精确的计算便开始了。工作人员会对育肥猪进行称重,然后由基础单价乘以均重,得出基础价格。这还不是最终的结算价格,接下来,他们还会根据具体猪只的重量是否超出或不达理想体重区间、上市率(即成活率)、正品率、喂养天数、总增重、全程料肉比、日均增重、超标耗用饲料等一系列生产指标,对结算价格进行细致的调整,最终得到公平合理的代养费 。
  这种结算方式,就像是一把精准的尺子,衡量着养殖户的养殖成果,激励着他们不断提高养殖水平,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二)放弃暴利,拥抱稳定
  在 2019 年的养猪暴利诱惑下,何伟、龚化江和李红斌等养殖户却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放弃了追逐猪价波动带来的暴利,转而投身于代养模式,选择挣取稳定的收益。
  何伟,曾经在白羽肉鸡养殖领域摸爬滚打,但白羽肉鸡出栏周期短、周期波动大的特点,让他在市场的浪潮中感到疲惫和不安。2018 年,他毅然转行养猪。面对 2019 年养猪的暴利诱惑,他却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深知,暴利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市场的波动如同海上的风浪,难以预测。于是,他选择与云南的大型猪企神农集团合作,代养育肥。这种选择,让他避开了市场的狂风巨浪,虽然每头猪的利润看似不高,但胜在稳定,就像在平静的港湾中航行,虽然速度不快,但却安全可靠。
  龚化江,大学学的是兽医,毕业后的经历丰富多样,卖过饲料,也搞过自繁自养。但在市场的磨砺中,他同样认识到了代养模式的优势。2019 年的暴利并没有让他迷失方向,他和何伟一样,选择了与神农集团合作,代养育肥。他相信,稳定的收益比一时的暴利更加重要,就像细水长流的河流,虽然没有汹涌澎湃的气势,但却能长久地滋润着土地。
  李红斌,身边有亲戚鼓动他在 2019 年投身养猪行业,挣取暴利。但他经过深思熟虑,还是选择了和公司合作育肥。他明白,养猪市场的风险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礁石,稍不留意就可能让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代养模式虽然利润相对较低,但却能让他的投资得到一定的保障,就像给自己的投资穿上了一层防护服,能够抵御市场风险的侵袭。
  他们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市场风险的深刻认识和对稳定收益的追求。在他们看来,养猪不仅仅是一场追逐利润的冒险,更是一场需要谨慎对待的持久战。
  (三)老养猪人的转型
  武竹平,一位在养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养猪人,有着丰富的养猪经验。在过去的岁月里,她一直采用自繁自养的模式,在养猪的道路上独自前行。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行业的发展,她逐渐意识到自繁自养模式的局限性。
  自繁自养模式,虽然看似能够掌控整个养殖产业链,但实际上却面临着巨大的投资压力和市场风险。在这种模式下,养殖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猪舍、购买种猪、饲料以及支付各种养殖成本。而且,一旦市场行情不佳,猪价下跌,养殖户就可能面临严重的亏损。就像一艘独自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不仅要承受风浪的冲击,还要应对各种未知的风险。
  为了减轻投资压力和降低市场风险,武竹平毅然决定从自养转变为代养。她选择与公司合作,成为代养户中的一员。在代养模式下,公司会提供猪苗、饲料、动保及技术服务等,她只需要负责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这样一来,她的投资压力大大减轻,只需要专注于提高养殖技术,确保猪的健康成长。而且,代养模式还能让她享受到相对稳定的收益,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化,她都能按照合同约定获得代养费。就像找到了一艘坚固的大船,在公司的庇护下,她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市场的风浪 。
  武竹平的转型,是许多老养猪人的缩影。他们在市场的变化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养殖模式,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这种转型,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整个养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散养户的 “迂回” 回归
  (一)去散户化浪潮
  在非洲猪瘟的阴霾笼罩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去散户化” 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据全国畜牧总站一位首席专家在今年 8 月下旬的一次生猪产业论坛上透露,自非洲猪瘟暴发后的短短 5 年内,规模以下的生猪散养户数量锐减,已经减少了 1300 多万户,同比减少幅度高达 41% 。这一数据,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散养户时代逐渐落幕的警钟。
  在市场的天平上,头部企业和 “腰部” 规模化养殖户的分量越来越重。2023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约 1.5 亿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约为 20.53%,与 2022 年相比,这一份额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头部企业凭借着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崛起,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而像武竹平这类 “腰部” 的规模化养殖户,也在这场变革中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市场集中度不断增长。以神农集团为例,与神农集团合作的养殖户数量从 2023 年的 373 户,一路攀升至 2024 年 9 月的 530 户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集团化养猪的行列中,曾经 “单打独斗” 的散养户数量则在不断减少。
  (二)散养户的新角色
  那些在 “去散户化” 浪潮中消失的散养户,并没有真正离开养猪市场,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回归,完成了分工结构的 “迂回生产”。他们就像战场上的士兵,虽然变换了作战方式,但依然坚守在养猪的战场上。
  李红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将养猪视为自己投资的一部分,自己则专注于生物安全等方面的把控,而把生产管理的重任交给了专业的团队。他找来神农集团师宗服务部经理赏文鹏,以及一位从其他猪场离职的场长朋友来打理猪场。在与记者的交流中,有一个细节格外引人注目,当谈及养猪场具体的料肉比等关键数据时,李红斌最开始说出的 “2.7” 很快被纠正为 “2.4 左右”。这一小小的细节,生动地体现了他在养猪过程中的角色转变 —— 从亲自参与养殖的养殖户,转变为了幕后的投资者。
  这种投资与管理分离的模式,在如今的养猪行业中并不少见。曾经的散养户们,虽然不再亲自参与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但他们凭借着对养猪行业的了解和积累的资金,以场长、投资人等身份,继续在养猪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就像一个个齿轮,虽然不再处于发动机的核心位置,但依然在整个机器的运转中不可或缺。
  (三)模式转变与分工多元化
  在养猪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养殖模式的转变和分工的多元化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从传统的 “农户 + 公司” 模式,到如今逐渐兴起的 “公司 + 公司” 模式,这种转变不仅是模式名称的简单变化,更是整个行业发展理念和运作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 “农户 + 公司” 模式中,农户主要负责养殖环节,而公司则提供技术支持、销售渠道等服务。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养殖技术不足和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而 “公司 + 公司” 模式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在这种模式下,农户养殖户成为了投资者,他们与公司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双方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深度融合。同时,代养也变得越来越专业,老板作为投资人,聘请专业团队开展代养业务,这种专业化的分工模式,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质量。
  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曾将这种养殖行业多元化分工形式的转变形容为 “有意思的转变”。过去,养猪行业的分工相对简单明了,有人专注于自繁自养,有人专门养母猪,还有人专门养肥猪。但如今,这种传统的分工模式已经被彻底打破,从业者的从业形式变得极为多样化。有的养殖户会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需求,灵活选择购买怀孕猪、仔猪或肥猪进行养殖;有的养殖户则会在不同的养殖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策略。这种多元化的分工模式,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让养殖户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降低养殖风险。
  猪场选址,决胜关键
  (一)重资本投入与风险控制
  规模化养猪,从踏入这个行业的第一步起,就意味着要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在南宁和红河州等地,养殖户们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往往倾向于租赁或改造那些闲置的猪舍。这看似是一种较为经济的选择,但实际上,改造猪舍的过程同样需要投入不菲的资金。从猪舍的结构改造,到内部设施的更新,再到环保设备的安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少则数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的投资,对于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除了前期的猪舍改造,为了将生物安全控制做到极致,养殖户还需要持续投入固定资产。武竹平指着今年搭建的自动化取料设备说道:“我今年投了 50 万(元),专门去改造自动化料槽。” 这根连接着外面料塔的不锈钢管,通过自动投料减少与人接触,有效降低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这样的设备投入,在规模化养猪场中并不少见。从自动饮水系统到智能温控设备,每一项投入都是为了给猪群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
  这种重资本投入的模式,使得规模化养猪对养殖户而言成为了一场考验资金实力的持久战。具有一定资本的养殖户承担起固定资产投入的重任,然后聘请农村有经验的养猪人当场长,负责猪场的日常管理。而大型公司则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为养殖户提供猪苗、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构成了市场分工的另一环。双方相互协作,共同应对市场的挑战,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追求着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二)选址的 “致命” 影响
  在规模化养猪的诸多环节中,猪场选址堪称重中之重,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一个好的猪场选址,就像是为猪群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有效抵御疫病的侵袭;而一个糟糕的选址,则可能成为疫病传播的源头,给养殖户带来灭顶之灾。
  李红斌的猪场选址在农地里的上风区域,这一选择有着深刻的考量。上风区域能够保证猪场免受下风区域可能存在的污染,如工业废气、污水排放等。同时,良好的通风条件也有助于保持猪舍内空气的清新,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积聚,降低猪群患病的风险。龚化江则把猪场选在养猪区域里的 “制高点”,这里地势较高,排水顺畅,能够有效避免积水导致的潮湿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温床。而且,在发生疫病时,“制高点” 的位置也便于观察周边情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49 岁的韦振文,一直在崇左市扶绥县养猪,他的猪场选址地点更是独具匠心,“当道下寨”—— 猪场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小路可通行。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就像一个天然的堡垒,大大减少了外界人员和车辆的随意进出,降低了疫病传入的风险。同时,周边的自然环境也为猪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有助于维持猪群的健康生长 。
  这些养殖户的选址经验,充分说明了猪场选址对生物安全防控的 “致命” 影响。一个理想的选址,不仅要考虑地形、地势、水源等自然因素,还要关注周边的环境、交通状况以及与其他养殖场的距离等社会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为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猪苗良种率的关键作用
  在养猪行业中,猪苗的良种率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养殖成功的大门,也可能成为养殖失败的导火索。猪苗的良种率直接关系到后续养殖过程中的料肉比、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死淘成本等关键指标 。
  一头良种猪苗,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往往能够表现出更高的生长速度和更好的饲料转化率。它们能够更有效地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的体重增长,从而降低料肉比,提高养殖效益。例如,一些优质的瘦肉型猪种,如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等,在同等营养水平及饲养条件下,具有高速生长、高日增重、饲料高转化率、低料肉比的特点 。而 PSY 指标则反映了母猪的繁殖能力,良种猪苗的母猪往往具有更高的繁殖性能,能够为养殖户提供更多健康的断奶仔猪,增加养殖收益。
  相反,如果猪苗的良种率不高,就可能导致料肉比升高,PSY 降低,死淘成本增加。生长速度缓慢的猪苗,不仅需要消耗更多的饲料,还会占用更长的养殖时间,增加养殖成本。而且,健康状况不佳的猪苗在养殖过程中更容易患病死亡,导致死淘成本上升。
  51 岁的韦培东在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养猪,他更换公司合作育肥的主要原因就是猪苗稳定率。之前合作的公司提供的猪苗质量不稳定,导致他在养殖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养殖效益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而更换公司后,新公司提供的猪苗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猪苗的健康状况良好,生长速度也更快,这让他的养殖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猪苗良种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养猪市场中,选择优质的猪苗,提高良种率,已经成为养殖户们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养猪行业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展望:在变革中前行
  回首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猪周期的起起落落,到非洲猪瘟冲击下的超级猪周期,再到如今养殖模式的深刻变革,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猪周期的波动,就像一场无法预测的风暴,考验着每一位养殖户的智慧和勇气。而养殖模式从 “农户 + 公司” 到 “公司 + 公司” 的转变,以及散养户的 “迂回” 回归,都在重塑着行业的格局。
  在这个 “双向选择” 的市场中,无论是大型猪企还是养殖户,都在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大型猪企凭借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养殖户们则通过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如育肥代养,来降低风险,追求稳定的收益。
  展望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清晰。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生猪养殖行业将更加注重品质和安全。这意味着养殖户需要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加强生物安全防控,确保猪肉的质量和安全。同时,降本增效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通过优化养殖模式、提高猪苗良种率、加强疫病防控等措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率,将是养殖户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
  在技术创新方面,智能化、数字化养殖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智能饲喂系统、生猪疾病预警设备等的普及,将大大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此外,产业链的整合也将成为趋势,从饲料生产到肉制品加工,各个环节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生猪养殖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猪价大揭秘:多因素交织下的价格走势2025/2/5 9:22:17
猪企2024业绩大揭秘:回暖背后的博弈与抉择2025/2/5 9:07:06
2025猪企大考:成本生死局,谁能突出重围?2025/2/5 8:59:13
2025养猪业十大预判 等你验证!2025/2/5 8:31:52
2024生猪行业风云录:挑战中孕育新生,变局中展望未来2025/2/4 22:34:53
2024猪企扭亏为盈,2025猪价走向何方?2025/2/4 22:30:4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