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养猪业:五大机遇,开启财富新征程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7 9:04:16 关注:25 评论: 我要投稿
|
|
行情红利:猪价有望再创新高
春节期间,养猪行业就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 仔猪价格一路高涨,像是坐上了火箭。7 公斤仔猪报价接近 600 元,30 斤仔猪约 700 元 ,这价格,谁看了不惊讶?仔猪价格的疯涨,背后反映出的是行业人士和大企业对 2025 年 7 - 9 月份猪价的强烈看好。大家纷纷用真金白银下注,提前布局,就等着在这波猪价上涨中分得一杯羹。
其实,不只是这些行业内的 “大玩家”,无论是专业的分析机构,拿着各种数据模型一顿分析,还是普通的养猪人,凭借着多年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的经验判断,对 2025 年猪价整体都比较乐观,一致认为今年是盈利或者微利状态。只要养殖技术不是太差,基本上不会亏得底儿掉。毕竟,养猪这行,技术就是底气,有了好技术,成本能降下来,抗风险能力自然就强了。
从大环境来看,2025 年猪价仍然存在红利。生猪产能调控越来越精准,受疫病、投资、政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产能巨大波动的可能性在降低。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生猪需求相对稳定,进出口体量均十分有限,所以未来猪价的主要价格波动因素预计将体现在成本高低上。只要能把成本控制好,在这波猪价红利里,赚钱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政策东风:宏观调控下的养猪利好
当下,宏观经济的走势就像一个无形的大手,左右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养猪行业自然也不例外。经济大环境不太乐观,消费市场略显疲软,这可让政府操碎了心。为了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各种政策措施就像连珠炮一样接连出台。
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这个大篮子里,猪价可是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猪肉,作为咱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是食品消费的 “主力军” 之一。据统计,2016 年以来,猪肉占 CPI 的权重在 1.25% - 4.62% 之间波动 ,虽然近年来权重有所下滑,但由于猪价的波动性较大,对 CPI 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比如说,2023 年猪肉价格同比下降 13.6%,受其影响全年食品价格下降 0.3%,妥妥地成为 2023 年 CPI 的较大拖累项。而 2024 年,猪价触底回升,又对 CPI 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政府为了稳定物价,促进消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猪价来说,无疑是一场 “及时雨”。像是降准降息这样的货币政策,能刺激居民消费。大家兜里的钱更宽松了,消费的信心就增强了,对猪肉的需求自然也会跟着增加。需求上去了,猪价也就有了上涨的动力。还有各种消费补贴政策,直接真金白银地补贴消费者购买家电、汽车等商品,带动了整体消费市场的活跃。消费市场一活起来,猪肉消费也会跟着受益。再加上政府对生猪产业的扶持政策,比如加大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支持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养殖成本,这都为猪价的稳定和上涨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赋能:AI 引领智慧养殖新时代
最近,Deepseek 等 AI 工具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热潮,就像一阵狂风,席卷了各个领域。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网民,都被其强大的功能所吸引。它的智能问答功能精准又高效,文本生成功能更是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股 AI 热潮,也吹进了养猪业。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养猪业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AI 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收集猪舍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数据,以及猪的进食、饮水、运动等行为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猪的健康状况、生长趋势进行精准预测和分析。比如,当猪的体温、心跳等生理指标出现异常时,AI 系统可以及时发出预警,让养殖户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通过对猪的行为数据的分析,AI 还可以判断猪的情绪状态,为猪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 2024 年,就有不少外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大张旗鼓地推广智慧养殖工具。像勃林格殷格翰推出了 SoundTalks? 智能健康管理解决方案,通过 AI 技术解码猪的声音,提前发现并管理猪场疾病。正大集团也在积极应用智能化设备,如智能花洒、轨道机器人等,提升生产管理的效率。这些智慧养殖工具的出现,让养猪变得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智慧养殖市场规模从 2018 年的 263.28 亿元增长至 449.62 亿元 ,2023 年达到约 500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全球智慧养殖系统市场销售额将达到 17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6.0% 。可以预见,2025 年,智慧养殖市场将迎来更加爆发式的增长。这对于养猪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无论是采用智慧养殖工具,提升自身的养殖水平,还是投身于智慧养殖工具的生产和销售,都有望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模式创新:破局重生,探寻发展新路径
在养猪业这个竞争激烈的 “战场” 上,大鱼吃小鱼的戏码不断上演,中小养殖户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大量被淘汰出局。然而,即便环境如此恶劣,仍有许多打不死的 “小强” 顽强地存活了下来。那些优秀的养猪人,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精湛的养殖技术和顽强的毅力,在逆境中找到了生存之道;上游公司也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养猪业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各种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二次育肥,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养殖模式,就像一场充满刺激与挑战的冒险。养殖户在猪价低谷时购入标猪,精心育肥后,等待猪价上扬时再择机出售,通过精准把握价格差异与体重增长,获取丰厚的利润。这种模式时间成本低,不用承担之前环节的成本,还能在短期内实现高额回报,吸引了不少有冒险精神的养殖户参与其中。2024 年,广东就涌现出许多专业二次育肥群体,他们集中在 4 - 5 月份补栏,有客户自 4 月以来,成功抓了两批猪,4000 头肉猪赚了 200 多万,净利润高达 50% 。
新的 “公司 + 农户” 模式,则为养猪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合作共赢理念。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在种猪繁育、仔猪供应、饲料研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农户则负责猪舍建设和日常喂养,专注于养殖环节。当生猪达到出栏标准后,企业负责销售,农户按照代养协议获得相应的补贴。双胞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猪料企业,拥有行业领先的管理平台,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为合作农户解决饲料、资金、技术、兽药动保、生猪销售等问题,让农户养猪更简单,赚钱稳定又轻松。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提高了他们的收入,还为企业扩大了养殖规模,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养猪联合体的出现,更是将养猪业的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以 “坚持党建引领、引进龙头带动、创新利益联结” 为思路,让农户成为养殖主体,公司做好服务。在政府的主导下,有养殖意向的农户成立专业合作联合体,金融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公司提供饲料、种猪、猪苗、兽药、技术服务和销售,形成了一个统分结合、多层次经营的集群化新经济体系。在 “同创共赢生猪产业化联合体” 中,养殖环节利润归群众,实现了多赢。大北农打造的 “联合体” 模式,计划未来十年联合影响 2 万头原种猪,40 万头祖代猪,1000 万头母猪,打造 5 万个农场主,实现 2 亿头商品猪出栏 。这种模式整合了各方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展望 2025 年,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相信还会有更多创新的养猪模式不断涌现。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才能在养猪业这个大舞台上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差异消费:黑猪养殖与品牌猪肉的崛起
在消费市场的风云变幻中,猪肉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近年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尽管整体猪肉消费呈现出下滑的态势,但品牌猪肉或高端猪肉的消费却逆势上扬,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潜力。
从数据来看,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较前些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14 年,我国猪肉消费量达到历史性高峰,当年猪肉消费量为 5865 万吨,人均消费猪肉 42.6 公斤 。到了 2022 年,全国猪肉消费量只有 3766 万吨,人均消费猪肉 26.9 公斤 ,与高峰时相比,人均猪肉消费量大幅减少了 36%。然而,在这一片 “降” 声中,品牌猪肉和高端猪肉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曲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于猪肉的品质、口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普通猪肉的基本需求。他们愿意为那些品质优良、口感鲜美、安全有保障的品牌猪肉或高端猪肉支付更高的价格。
黑猪养殖,作为品牌猪肉和高端猪肉的重要代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目前统计有 89 个不同的地方猪种 ,这些黑猪具有好生、好养、好吃、抗病性强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高端肉品市场,黑猪肉更是占据着主导地位。数据显示,中国黑猪出栏量从 2015 年的 1521.4 万头增长至 2023 年的 1927 万头,年复合增长率为 2.99% ,黑猪养殖产值从 2015 年的 542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754.2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4.22% 。预计未来 10 年,我国黑猪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 10% 。
黑猪养殖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与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追求密不可分。黑猪肉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可以改善 SOD 活性,肌肉内的钙和镁的含量也高于普通猪肉,锌含量更是普通猪肉的 2 倍左右 。这些独特的营养价值,让黑猪肉成为了健康、营养的代名词,满足了消费者对饮食健康的需求。
再加上其独特的口感,让黑猪肉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许多消费者反馈,黑猪肉吃起来更加鲜嫩多汁,香味浓郁,有着普通猪肉所没有的 “猪肉味”。这种独特的口感体验,使得黑猪肉在市场上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在农村,每到 “杀年猪” 的时候,那些号称 “不吃饲料的土猪”,也就是黑猪,总是备受欢迎,价格卖得贵不说,还常常供不应求,基本上半个小时再去就抢不到了。
随着消费者对黑猪肉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不少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纷纷投身于黑猪养殖产业。海南瑞今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黑猪养殖领域不断深耕,通过创新养殖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提升黑猪肉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一些地方政府也看到了黑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潜力,积极鼓励和支持当地发展黑猪养殖,推动黑猪养殖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展望 2025 年,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推进和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黑猪养殖行业有望迎来更加火爆的发展局面。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市场中,无论是养殖户还是相关企业,只要能够抓住机遇,注重品质和品牌建设,就一定能够在黑猪养殖这片蓝海中收获属于自己的财富。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2025 年的养猪行业,就像一片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宝藏之地,五大机遇熠熠生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从充满潜力的行情红利,到政策东风的有力扶持;从科技赋能带来的智慧养殖变革,到模式创新开启的全新发展篇章,再到差异消费催生的黑猪养殖与品牌猪肉崛起,每一个机遇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如影随形。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市场的风云变幻、成本的控制难题、疫病的防控压力等,都是养猪从业者必须面对的挑战。但正如那句名言所说:“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机遇。” 只要我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机遇,积极地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在养猪行业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对于养猪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紧紧抓住 2025 年的五大机遇,以创新为笔,以奋斗为墨,书写养猪行业的辉煌新篇章!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