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 文章内容

2024养猪圈大洗牌,谁在狂飙,谁在掉队?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11 8:05:15 关注:36 评论: 我要投稿

  养猪巨头风云榜:2024 战绩揭晓
  在 2024 年的中国养猪行业中,各大企业的表现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份备受瞩目的养猪企业前十强榜单,以及他们在这一年中的亮眼成绩。
  稳居榜首的是牧原股份,作为行业内的龙头老大,2024 年累计销售生猪达到了惊人的 7160.2 万头 ,这个数字占全国总出栏量的 10%,稳稳拿下全国第一的宝座。其销售收入虽未直接披露,但净利润预计在 170 - 180 亿元之间,同比增长近 5 倍,如此出色的盈利表现,背后是其低于 14 元 / 公斤的养殖成本,成本控制能力堪称行业典范。自繁自养的模式让牧原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市场占有率也在持续稳步提升。
  紧随其后的是温氏股份,2024 年肉猪出栏量为 3018.27 万头,位居全国第二。预计营业收入超 1000 亿元,净利润在 90 - 95 亿元,成功扭亏为盈。温氏以 “公司 + 农户” 模式为主,通过不断优化成本控制,PSY 达到了 23,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双胞胎集团在 2024 年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出栏量达到 1770 万头 ,若将新正邦体系纳入计算,出栏量超 2000 万头,成功跻身前三甲。虽然销售收入未明确披露,但凭借其快速的扩张步伐和轻资产模式,在成本优化方面成效显著,迅速在头部阵营中站稳脚跟。
  新希望 2024 年累计生猪出栏 1652.49 万头,排名第四。尽管 2024 年上半年亏损大幅收窄至 1.2 - 1.5 亿元,但全年减亏明显。为了提升竞争力,新希望淘汰了低效产能,升级生物安全设施,不过这也导致出栏量同比减少了 6.56% 。
  正大(中国)连续两年出栏突破千万头,作为唯一上榜的外资企业,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高市场渗透率,在国内养猪市场占据了重要一席之地。
  德康农牧从 2018 年不足百万头的出栏量,到 2024 年达到 878 万头,逼近千万大关,增速十分显著。聚焦西南地区的战略让其产能得以快速释放,发展潜力巨大。
  ST 天邦 2024 年出栏量为 599 万头,实现销售收入 87.4 亿元 。通过清退山东等地的低效猪场,目前产能处于恢复期,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大北农处于出栏量 500 - 1000 万头区间,作为第二梯队的代表企业,坚持饲料与养殖协同发展的战略,在成本控制方面也不断优化。
  唐人神出栏量为 434 万头,销售收入 78.51 亿元,出栏量同比增速 9% ,虽然头均市值处于低位,但增长态势良好。
  天康生物出栏量 303 万头,销售收入 50.91 亿元,养殖成本低于 14 元 / 公斤,在成本控制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头部玩家的制胜密码
  在养猪行业这片竞争激烈的江湖中,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自然有其独特的制胜法宝。
  先说说牧原股份,其自繁自养的一体化养殖模式堪称业内典范。这种模式就像是一个精密运转的超级工厂,从种猪的选育、配种,到仔猪的繁育、育肥,再到最后的生猪出栏,所有环节都在牧原的掌控之中。这不仅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可控性,还大大降低了疫病感染的风险 。想象一下,在一个全封闭、智能化的养殖场里,先进的环控系统能够精准调节猪舍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智能饲喂设备定时定量地为猪群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每头猪都有自己的 “电子身份证”,记录着生长数据和健康状况,养殖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及时调整养殖策略,这样的养殖环境,猪想不长得好都难。
  在成本控制方面,牧原更是有着自己的一套 “组合拳”。在饲料成本上,牧原作为饲料巨头,2021 年饲料产量就超过了 1000 万吨。早在 2000 年,牧原就开始推行低蛋白日粮技术,并建立了自己的猪营养标准。2021 年,牧原全年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为 6.9%,而行业平均水平为 17.7% ,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调整,降低了养殖成本。种猪的优势也为牧原的成本控制立下了汗马功劳。截至 2022 年 6 月末,牧原存栏能繁母猪 247.3 万头,排名全国第一。依托轮回二元育种体系,牧原对种猪进行高强度、大样本选育,种猪的 PSY 达到 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每头母猪每年能产出更多健康的仔猪,摊薄了仔猪的生产成本。
  温氏股份则凭借 “公司 + 农户” 的模式在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模式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合作网络,将公司的技术、资金、市场优势与农户的土地、劳动力优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公司为农户提供猪苗、饲料、兽药、养殖技术指导以及销售渠道等一站式服务,农户则按照公司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养殖。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了轻资产快速扩张,公司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去建设养殖栏舍,减少了资本开支和折旧,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疫病防控和养殖技术方面,温氏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温氏非常重视育种以及疫病检测方法的建立、试剂盒的开发,其育种与疫病检测方面的专利占比超过生猪板块总数的 60% 。通过先进的疫病检测技术,温氏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的传播,保障猪群的健康。在养殖技术上,温氏不断提升种猪性能,截止 2024 年 6 月底,温氏拥有高质量能繁母猪超 110 万头,PSY 提升至 23,分娩率达 80% 以上,有效降低了猪苗生产成本。同时,温氏结合豆粕减量替代技术以及低蛋白多氨基酸平衡配方技术,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低蛋白低豆粕自产饲料,控制了饲料成本,2024 年,温氏饲料配方中豆粕用量平均占比仅为 8% 。
  掉队者的困境与挣扎
  在行业巨头们风光无限的背后,也有一些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傲农生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曾经,傲农生物凭借着快速的扩张步伐,在生猪养殖市场中崭露头角,一度被视为 “养殖黑马”。然而,如今的傲农生物却陷入了重重困境之中。
  从出栏量数据来看,2024 年,*ST 傲农总共销售生猪 209.84 万头,相较于去年同期,销售量大幅减少了 64.19%,这一降幅令人咋舌 。到了 12 月底,生猪存栏量降至 51.29 万头,比 2023 年 12 月底的存栏量减少了 53.26% 。如此大幅的下滑,让傲农生物在行业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傲农生物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沉重的财务压力。近年来,傲农生物为了扩大生猪养殖规模,通过加杠杆的方式进行扩张,导致资产负债率和总债务快速上升。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其负债合计为 147.89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89.41% 。如此高的负债率,使得傲农生物的财务负担极为沉重,利息支出不断增加。2020 -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支出分别约为 1.88 亿元、4.41 亿元、5.26 亿元及 2.42 亿元 。债务逾期的问题也接踵而至,2024 年 1 月以来,傲农生物多次发布债务逾期公告,截至 2 月 17 日,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约 17.17 亿元 。债务逾期不仅导致公司融资能力下降,财务费用增加,还面临着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等风险,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疫病防控也是傲农生物面临的一大难题。生猪养殖行业中,疫病的爆发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一旦猪群感染疫病,不仅会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母猪配种率下降、生猪死亡损失等,直接增加养殖成本,还可能引发市场对其产品质量的担忧,影响销售。虽然傲农生物表示高度重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完全杜绝疫病的影响并非易事。在 2023 - 2024 年的冬季,生猪疫病的影响再次推高了养殖成本,给傲农生物本就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傲农生物要想走出困境,实现逆袭,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要积极解决债务问题,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资产等方式,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养殖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经营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
  行业大变局:趋势与未来走向
  在 2024 年,中国养猪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明显的趋势正在重塑着这个传统产业。
  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是最为显著的趋势之一。头部 4 家企业(牧原、温氏、双胞胎、新希望)的出栏量占全国的 19.35%,与 2023 年相比,提升了 3.2 个百分点 。这表明,大型养猪企业正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行业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趋势的背后,是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他们能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养殖场的建设和升级,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大型企业还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面对市场波动和疫病风险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成本与效率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 2024 年,领先企业的养殖成本普遍低于 14 元 / 公斤,PSY 值达到 23 - 25,已经接近国际水平(欧美 PSY 为 26 - 35) 。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们纷纷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在成本控制方面,企业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疫病发生率等方式,降低养殖成本。在提高效率方面,企业加强对种猪的选育和管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每头母猪每年的产仔数;同时,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养殖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展望未来,智能化和绿色化将成为养猪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化养殖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养殖环境、养殖过程、养殖管理等的智能化监控和调控,为猪只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成本,保障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例如,一些智能化猪场配备了智能环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猪舍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并根据猪只的生长需求进行自动调节;智能饲喂系统则可以根据猪只的体重、生长阶段等因素,精准投喂饲料,避免饲料浪费。
  绿色化养殖则是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绿色化养殖已经成为养猪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许多企业通过建设沼气池、污水处理设施等,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进行处理和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的使用,生产出更加绿色、健康的猪肉产品 。
  这些趋势将对养猪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那些能够顺应趋势,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企业来说,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对于那些墨守成规,无法适应变化的企业,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在未来的养猪行业中,只有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市场中立足 。
  养猪江湖,未来谁主沉浮?
  回首 2024 年,中国养猪行业在挑战与机遇中砥砺前行,格局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而部分企业则因各种困境,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 。
  展望未来,养猪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也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疫病防控等方面取得突破,谁就能在未来的养猪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 。
  是牧原股份继续凭借其自繁自养的模式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稳坐行业头把交椅?还是温氏股份的 “公司 + 农户” 模式在不断优化中,实现新的突破?亦或是其他企业在智能化、绿色化的浪潮中,异军突起,改写行业格局?这一切都充满了悬念 。
  养猪行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消费者,我们关心猪肉的价格和品质;作为行业从业者,我们关注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走向。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一起探讨中国养猪行业的未来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猪价“过山车”,二次育肥与怀孕母猪成新变数?2025/2/11 8:01:26
猪价涨跌谜团:2025年养猪业的危与机?2025/2/11 7:39:48
猪价涨跌密码:节后猪市的供需风云2025/2/11 7:31:34
猪市风云:仔猪与豆粕的价格狂飙2025/2/11 7:29:53
2025年1月猪市风云:各大猪企销量大揭秘2025/2/10 22:22:58
猪企一月成绩单出炉,猪价与投资风向几何?2025/2/10 22:18:1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