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全国肉类市场行情综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13 15:05:28 关注:34 评论: 我要投稿
|
|
猪肉价格:持续下探,养殖端压力山大
猪肉价格的下降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价格下降成因
供应端因素
养殖户出栏增加:随着生猪养殖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规模化养殖的广泛推广,生猪出栏周期有所缩短,出栏量逐步递增。前期,众多养殖户基于对市场行情的乐观预期,扩大了养殖规模。当前,这些生猪集中上市,致使市场上猪肉供应量大幅提升。以部分生猪养殖大县为例,过去一年新建和扩建的养殖场数量显著增多,近期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对猪肉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进口量变化:近年来,我国猪肉进口量总体呈上升态势,国际市场猪肉不断涌入国内,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供应。当国际猪肉价格相对较低且进口渠道畅通时,进口量的增加会加剧国内市场竞争,推动猪肉价格下降。例如,部分国家猪肉产业规模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其出口至我国的猪肉在价格上具备一定优势,对国内猪肉价格产生冲击。
需求侧因素
季节因素影响:季节因素对猪肉需求影响较为显著。进入秋冬季节,理论上猪肉消费会有所增长,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因天气变化相对温和,居民肉类消费热情未像往年那样大幅提升。如在北方地区,以往此时家家户户会储备大量猪肉用于制作腊肉、香肠等,但今年这种现象并不明显,导致市场对猪肉需求增长缓慢。
消费者偏好改变:随着民众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消费者追求更加多元化、健康化的饮食结构。禽肉、牛羊肉以及各类水产品等逐渐成为不少消费者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对猪肉的替代作用日益增强。据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禽肉和牛羊肉市场份额稳步上升,而猪肉市场份额则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政策调控因素:政策调控在稳定猪肉价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府通过投放储备肉、加强市场监管等举措,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稳定猪肉价格。当市场猪肉价格过高时,政府适时投放储备肉,增加市场供应,平抑价格;当价格过低时,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避免过度恐慌性出栏。不久前,政府相关部门针对猪肉市场情况,进行了储备肉投放和市场巡查,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
价格下降对各方的影响
对消费者的影响:猪肉价格下降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猪肉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家庭饮食支出。价格较高时,不少家庭减少猪肉购买量,甚至选择其他肉类替代。如今,随着猪肉价格下降,家庭肉类采购成本显著降低。以往每月在猪肉上的花费可能达几百元,现在可节省部分开支,节省资金可用于购置其他生活用品或丰富餐桌菜品。
价格下降还使消费者在选择猪肉部位和品质时更具自主性。以往因价格因素,消费者可能放弃购买排骨、五花肉等价格较高部位。现在,消费者可依据自身喜好更从容地选购这些部位猪肉,满足家庭成员口味需求。而且,随着价格下降,消费者购买猪肉的频次也有所增加,无论是日常烹饪、炖汤,还是制作红烧肉、糖醋排骨等菜肴,都能更加随心。
对养殖户的影响:然而,对于养殖户来说,猪肉价格下降可谓喜忧参半。短期内,价格下降直接导致养殖户收入减少。以一位养殖规模为 500 头生猪的养殖户为例,价格较高时,每头生猪出栏可获 1500 元左右利润,价格下降后,每头生猪利润可能仅为 800 元左右,养殖户总收入大幅缩水。部分中小养殖户甚至面临亏损困境,他们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猪仔、饲料、建设养殖场等,如今却难以收回成本。
价格下降还挫伤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许多养殖户原本看好市场行情,扩大了养殖规模,却遭遇价格突然下降,这使其感到沮丧。部分养殖户开始担忧未来市场前景,甚至考虑缩减养殖规模或转行。但从长远看,价格下降也可能促使养殖户调整养殖策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一些有实力的养殖户开始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和设备,采用科学养殖方法,提高生猪品质和出栏率,以应对市场变化。
对餐饮行业的影响:餐饮行业在猪肉价格下降中看到了成本降低的机遇和新的发展契机。对于众多以猪肉为主要食材的餐馆、饭店而言,猪肉价格下降直接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以前,一份红烧肉成本可能为 20 元,现在因猪肉价格下降,成本可降至 15 元左右,餐饮企业利润空间得到一定提升。
一些餐饮企业借此机会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吸引更多顾客。例如,一些快餐店推出猪肉汉堡、猪肉套餐等优惠活动,价格更亲民;一些中餐厅推出以猪肉为主的特色菜品,如糖醋里脊、回锅肉等,通过增加菜品分量或降低价格吸引顾客。此外,餐饮企业还不断创新菜品,将猪肉与其他食材巧妙搭配,开发出更多新颖、美味的菜肴,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求。
未来猪肉价格走势展望
展望未来,猪肉价格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从当前市场形势和各类影响因素中探寻线索。
供应端影响:生猪产能的持续恢复和增长可能对价格形成一定下行压力。若未来一段时间内,养殖户保持较高养殖积极性,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继续增加,市场猪肉供应量将更加充裕,价格可能进一步下降。然而,养殖行业面临疫病爆发、饲料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这些都可能影响生猪养殖成本和产量,进而对价格产生影响。
需求侧影响:需求侧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对猪肉的需求可能继续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方面,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普及,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和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这可能促使养殖户和企业提升猪肉质量标准,增加养殖成本,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另一方面,禽肉、牛羊肉等替代品市场份额可能继续扩大,对猪肉需求产生挤压。此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也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意愿,若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消费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对猪肉需求也可能相应减少。
政策调控影响:政策调控将继续在稳定猪肉价格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政府会密切关注猪肉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需情况,适时采取投放储备肉、加强市场监管、调整养殖补贴政策等措施,稳定猪肉价格。当市场价格过低时,政府可能通过收储猪肉等方式减少市场供应,提升价格;当价格过高时,则加大储备肉投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平抑价格。
牛肉价格:微幅波动,背后供需博弈激烈
2 月 13 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格为 57.47 元 / 公斤,较昨日上涨 0.5%,呈现出微幅波动的态势。回顾近期牛肉价格走势,自 2024 年以来,整体处于下跌通道。截至 2025 年 1 月 10 日,全国牛肉批发市场均价为 58.68 元 / 公斤,同比下跌 17.5% ,价格降至近五年的相对低位。
牛肉价格的这一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供应端,前期肉牛产能持续增加,大量育肥牛集中出栏,使得市场上牛肉供应量大幅上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牛肉产量已连续 10 年保持增长,2023 年牛肉产量达到 753 万吨,较上年增长 4.8%;2024 年一季度,牛肉产量 186 万吨,同比增长 3.6%。与此同时,牛肉进口量也在不断攀升,2023 年进口量高达 273.74 万吨,2024 年进口量增幅约 4%。例如,从澳大利亚、巴西等牛肉主产国的进口量持续增加,这些进口牛肉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供应,对国内牛肉价格形成了一定的压制。
需求端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消费增长未达预期。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部分消费者在肉类消费选择上更加谨慎,牛肉作为相对高价的肉类产品,其消费需求受到一定抑制。另一方面,猪肉、鸡肉等替代肉类价格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以猪肉为例,在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期间,消费者对猪肉的采购量明显增加,从而减少了对牛肉的购买。
尽管目前处于春节后的消费淡季,但牛肉价格在 2 月 13 日出现微涨,或许预示着市场供需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产能的不断清退,部分养殖户因亏损减少养殖规模,未来牛肉供应量可能会有所下降。而低价牛肉也有望刺激消费增加,一旦市场需求得到有效提升,牛肉价格有望迎来一定程度的回升。
未来,牛肉价格的走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际市场牛肉价格的波动、国内肉牛养殖成本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对进口牛肉的调控等因素,都将对国内牛肉价格产生影响。养殖户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策略;消费者也可根据价格走势,灵活安排牛肉采购计划。
羊肉价格:稳中有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2 月 13 日,据相关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羊肉平均价格为 60.12 元 / 公斤,较昨日上涨 0.5%,与上月相比,涨幅为 2.3%。从各地区来看,内蒙古羊肉价格为 58 元 / 公斤,新疆羊肉价格为 59 元 / 公斤,山东羊肉价格为 62 元 / 公斤 。
近期羊肉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供需两端的变化。在供应方面,虽然羊肉产量总体保持稳定,但受到养殖成本上升、存栏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供应略显紧张。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羊肉产量为 492.7 万吨,同比增长 1.4%,增速相对缓慢。从存栏量来看,部分地区养殖户由于养殖效益不佳,减少了养殖规模,导致肉羊存栏量有所下降。例如,某省的肉羊存栏量在过去一年中下降了约 8%,这对羊肉的市场供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需求端的表现则较为强劲,冬季是羊肉消费的传统旺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消费者对羊肉的需求量显著增加。无论是火锅、烧烤,还是炖汤,羊肉都成为了餐桌上的热门食材。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吃羊肉进补的习俗由来已久,进一步推动了羊肉需求的增长。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羊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羊肉价格的上涨。
此外,节日因素也对羊肉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春节期间,家庭聚餐、走亲访友等活动增多,对羊肉的采购量明显增加。据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羊肉的销售量较平时增长了约 30%,这使得市场上羊肉的供需关系更加紧张,从而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展望未来,羊肉价格有望继续保持稳定,但上涨空间可能有限。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羊肉消费需求将逐渐进入淡季,这可能会对羊肉价格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随着养殖户养殖积极性的恢复,未来肉羊存栏量有望逐步增加,市场供应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不过,由于养殖成本的刚性支撑,羊肉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预计未来羊肉价格将在当前水平上波动运行,养殖户可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养殖规模,消费者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购买时机。
白条鸡与鸭肉价格:平稳运行,市场波澜不惊
2 月 13 日,白条鸡和鸭肉市场价格保持平稳,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鸡平均价格为 17.57 元 / 公斤,与昨日持平;鸭肉平均价格为 7.88 元 / 公斤,较昨日上涨 0.01 元 / 公斤,涨幅微乎其微。以荆州市为例,当日鸡、鸭肉每 500 克均价分别为 10.40 元、6.15 元,价格环比与上期持平,市场供应充足,无价格异动情况。
白条鸡和鸭肉价格之所以保持平稳,主要是因为市场供需相对平衡。在供应端,家禽养殖行业发展较为稳定,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技术也日益成熟,使得白条鸡和鸭肉的产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鸡肉产量达到 1460 万吨,同比增长 3.5%;鸭肉产量达到 830 万吨,同比增长 2.8%。从需求端来看,虽然春节假期结束后,消费市场进入传统淡季,但由于白条鸡和鸭肉价格相对亲民,且具有营养丰富、烹饪方便等特点,依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较为稳定。此外,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禽肉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白条鸡和鸭肉价格的稳定。
展望未来,白条鸡和鸭肉市场价格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家禽生长速度加快,市场供应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但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禽肉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将促使养殖企业不断提高养殖标准和管理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预计未来白条鸡和鸭肉市场价格将在当前水平上小幅波动,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放心选购。
总结与展望:肉类市场未来何去何从
综上所述,2 月 13 日猪牛羊鸡鸭价格走势各有不同。猪肉价格持续下探,养殖户面临较大压力;牛肉价格微幅波动,市场供需博弈激烈;羊肉价格稳中有升,受供需及节日因素影响;白条鸡和鸭肉价格平稳运行,市场供需相对平衡。
从整体肉类市场现状来看,目前市场供应总体较为充足,但不同肉类的供需结构存在差异。猪肉供应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而羊肉和牛肉在供应增长的同时,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白条鸡和鸭肉市场则保持相对稳定。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肉类价格的总体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供需方面,猪肉供应短期内仍将保持高位,需求端的提振情况将成为影响猪价走势的关键;牛肉和羊肉供应有望随着养殖规模的调整而变化,需求则将受到经济形势和消费者偏好的影响;白条鸡和鸭肉市场供需预计将保持相对平稳。
政策方面,政府对肉类市场的调控力度将持续加大,通过收储、补贴等政策手段,稳定肉类价格,保障市场供应。成本方面,饲料价格、养殖成本等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肉类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价格走势。
对于消费者而言,可根据不同肉类的价格走势和自身需求,合理安排肉类消费。在猪肉价格较低时,可适当增加猪肉的采购量;对于牛肉和羊肉,可关注价格波动,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也可多选择白条鸡和鸭肉等价格相对稳定的禽肉产品,丰富餐桌选择。
对于养殖户来说,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养殖结构。对于生猪养殖户,要避免盲目跟风补栏,可适当淘汰低效产能,降低养殖成本;肉牛和肉羊养殖户,可通过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等方式,应对市场变化;家禽养殖户则要保持养殖规模的稳定,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肉类市场的未来充满变数,消费者和养殖户都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应对价格波动,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