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生猪养殖大变局:成本、产能与盈利的三重奏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3/30 23:09:30 关注:110 评论: 我要投稿

  猪价 “稳” 局:波动中探寻方向
  近期,猪价成为众多养殖户与消费者关注的核心焦点。近两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于 14.5 - 15 元 / 公斤区间内呈现窄幅震荡态势,截至 3 月 27 日,回落至 14.64 元 / 公斤。表面上价格平稳,实际上背后是生猪养殖行业复杂的供需博弈与成本变化在发挥作用。对于养殖户而言,价格的细微波动均紧密关联其切身利益;对于消费者来说,猪价涨跌直接影响生活成本。在这看似稳定的价格表象之下,实则是庞大产业的周期性波动,下文将深入剖析。
  成本 “分” 化:玉米与豆粕的跷跷板效应
  在生猪养殖成本结构中,饲料成本占据关键地位,约占总成本的 60% - 70%,饲料价格的任何变动都直接关乎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在饲料众多原料里,玉米和豆粕作为主要的能量与蛋白质来源,其价格波动主导着饲料成本走向。
  近期,玉米现货价格呈现触底反弹态势,回升至 2264.12 元 / 吨。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国家收储调控政策成效显著,中储粮等大型企业加大在玉米主产区的收储规模,在东北地区增设多个收储点,稳定了市场预期;另一方面,随着生猪存栏量逐步回升,饲料养殖端对玉米的需求持续增加,山东等地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饲料需求大增,带动玉米采购量上升,推动价格上涨。
  豆粕价格走势则与玉米截然相反,持续回落,当前已降至 3166 元 / 吨。豆粕价格下降主要源于全球大豆供应格局变化。巴西大豆收割进度加快,装船发运速度提升,预计出口量将同比增长,致使全球大豆市场供应压力增大;同时,国内大豆到港量在后续数月预期增加,油厂豆粕库存逐渐充足,而饲料养殖企业目前库存天数较高,采购意愿较弱,终端消费处于淡季,养殖利润较低,对豆粕需求疲软,在供应增加、需求减少的双重作用下,豆粕价格下行。
  玉米价格回升与豆粕价格回落的分化态势,对饲料成本产生微妙影响,也为生猪养殖利润带来新变化。饲料成本压力边际缓解,养殖户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截至 3 月 28 日,自繁自养与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分别为 51.83 元 / 头和 - 27.13 元 / 头,较前一周均有小幅提升。自繁自养模式因成本相对可控,在成本变化下,盈利状况得以维持甚至提升;外购仔猪模式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缩小。这种价格的一升一降,体现了生猪养殖成本体系的动态调整,预示着行业在成本控制与盈利模式方面的新变革。
  产能 “去” 化:黎明前的黑暗
  在生猪养殖行业中,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决定未来生猪供应规模的核心指标,是产能的关键要素。近期行业监测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两个月下降,这是产能去化进程加速的明显信号。
  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背后存在深刻行业逻辑。一方面,长期低迷的猪价导致众多养殖户利润微薄甚至亏损,资金压力增大,被迫减少能繁母猪数量,以降低养殖成本,规避市场风险。例如,部分中小养殖户在过去数月猪价持续低位时,因无法承受高昂养殖成本,只能淘汰部分能繁母猪。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对未来猪价预期改变,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大幅下降,进一步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
  从市场表现来看,当前生猪养殖板块 PB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这既反映了当前行业困境,也蕴含着未来发展机遇。部分龙头企业在产能去化过程中,凭借卓越的成本控制优势,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牧原股份为例,通过智能化养殖技术与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养殖流程,降低单位养殖成本,即便在猪价低迷、产能去化的艰难时期,仍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营状态。
  展望未来,随着产能进一步出清,生猪市场供需格局有望显著改善。当供应减少与需求相对稳定或逐步增长相匹配时,猪价有望回升,整个生猪养殖板块估值也将迎来修复。这如同暴风雨过后,阳光终将穿透云层,带来新的发展生机。在此过程中,那些在产能去化阶段坚守品质、控制成本、优化产能结构的企业,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行业复苏与发展的主力军。
  盈利 “异” 构:自繁与外购的对比分析
  在生猪养殖领域,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两种模式各有特点,盈利状况差异明显。
  自繁自养模式犹如一位内功深厚的武林高手,注重从源头把控。从母猪配种、妊娠、产仔到仔猪育肥,整个过程都在企业自身掌控范围内。该模式最大优势在于对种源的有效把控,养殖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养殖目标,选择优质种猪进行繁育,不断优化猪群遗传基因,提高猪只品质和生产性能。例如温氏股份,通过长期种猪选育和改良,建立了完善的种猪体系,其培育的种猪在繁殖性能、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等方面表现优异,为自繁自养模式的盈利奠定坚实基础。
  从成本角度分析,自繁自养模式虽然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种猪饲养、繁育设施建设等,但长期来看,仔猪成本大幅降低。由于仔猪是自家母猪繁育而来,避免了外购仔猪时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也减少了运输、交易等中间环节费用。同时,在同一养殖场内完成整个养殖过程,有利于实施标准化疫病防控措施,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损失,进一步稳定养殖成本。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自繁自养模式持续盈利,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抗风险能力。
  外购仔猪模式则类似一位追求 “短平快” 收益的冒险者。该模式前期投入相对较小,养殖户只需购买仔猪进行育肥,养殖周期较短,资金回笼速度快。在猪价行情较好、仔猪价格相对较低时,外购仔猪育肥可迅速获取利润。
  然而,外购仔猪模式弊端也较为突出。首先,仔猪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较大,波动频繁。一旦市场上仔猪供应紧张,价格就会大幅上涨,显著增加养殖成本。如在 2019 - 2020 年非洲猪瘟疫情期间,仔猪价格一度涨至千元以上,使许多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成本剧增。此外,外购仔猪在运输和交易过程中,容易受到应激反应和疫病感染威胁,增加养殖风险。若购买到携带病菌的仔猪,可能导致整个养殖场疫病爆发,造成严重损失。截至 3 月 28 日,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 - 27.13 元 / 头,仍处于亏损状态,与自繁自养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盈利结构差异深刻反映出种源把控和垂直整合能力在生猪养殖行业的重要性。头部企业纷纷通过加大种猪培育和改良投入,优化种群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仔猪质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饲料生产、种猪繁育、仔猪养殖、育肥到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降低各环节交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这些头部企业在成本控制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努力,为下一轮周期上行积蓄强大动力。当市场行情好转时,它们凭借稳固的成本优势和高效的产业链运作,能够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获取丰厚利润,引领行业发展。
  结语:周期新局与展望
  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新旧周期交替的关键节点,成本分化、产能去化以及盈利结构差异共同构成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行业格局。对于从业者而言,持续加强成本控制,紧跟产能去化节奏,优化自身养殖模式,是在行业变革中立足的关键。自繁自养模式在市场波动中已彰显优势,强化种源把控和产业链整合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生猪养殖板块当前虽处于估值低位,但这恰恰是布局的良好时机。密切关注行业产能去化进度、成本变化趋势以及企业盈利结构,寻找具有成本优势、抗风险能力强的优质企业,有望在行业复苏和估值修复过程中获得丰厚回报。
  生猪养殖行业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准确把握行业变化脉络,无论是养殖户还是投资者,都能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行业中找到发展机遇,迎接下一轮行业周期的繁荣。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三月猪价“跌跌不休”,清明能否“救市”?2025/4/1 21:56:29
2025年4月1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4/1 18:52:48
2025年4月1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4/1 18:52:12
《金华两头乌猪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获批准通过2025/4/1 15:44:14
黑龙江养猪项目“烂尾”,600亩耕地何去何从?2025/4/1 15:42:06
佛山中南市场:猪、牛、羊交易情况一周分析(3月17日-3月23日)2025/4/1 10:47:0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