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与生猪价格的“摇摆舞”:背后的供需密码与未来走向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3 16:09:31 关注:131 评论: 我要投稿
|
|
价格 “微变”:本周猪肉与生猪价格详情
依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4 月 11 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 20.84 元 / 公斤,较上周四(4 月 3 日)的 20.91 元 / 公斤,价格下降 0.3%。本周平均价格为 20.74 元 / 公斤,对比上周 20.81 元 / 公斤的均价,亦下降 0.3%。此细微价格波动,虽看似无足轻重,却映射出猪肉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走势更为复杂,呈现先涨后降再涨态势,所幸周均价环比仍微幅上涨。中国养猪网数据清晰展现这一过程,4 月 11 日,生猪(外三元)价格为 14.67 元 / 公斤,与上周五(4 月 4 日)的 14.79 元 / 公斤相比,下降 0.8%。从一周均价来看,本周生猪均价为 14.73 元 / 公斤,与上周 14.70 元 / 公斤的均价相比,上涨 0.2%。这种价格的起伏波动,使养殖户及相关从业者高度关注价格走向,力求从中探寻市场规律,为自身决策提供依据。
价格背后的 “推手”:供需因素深度剖析
供应端:压栏增重与出栏变化
在供应端,养殖端的行为对生猪市场影响重大。当前,养殖端普遍对后市价格持乐观预期,这使其具有强烈的压栏增重意向。据卓创资讯监测,全国生猪平均交易体重为 125.64 公斤,环比上涨 0.33%,该数据直观体现了压栏增重策略的实施成效。各省份生猪交易均重以上涨为主,正是养殖端有意为之。因其期望后期生猪价格进一步上涨以获取更高利润,故而选择延长生猪出栏周期。
二次育肥现象也对生猪供应产生深刻影响。110 - 125 公斤标猪货源被二次育肥者截留,致使市场上直接供应给屠宰企业的标猪数量减少。屠宰企业采购时,对 125 - 140 公斤优质猪源的依赖度不得不提高,由于可选择的标猪减少,只能更多依靠大体重猪源。这种情况导致收购均重随出栏均重上升,进一步影响市场供应结构。然而,随着气温升高,屠企对大猪货源接受度下滑,这给供应端带来新的变数。
需求端:消费疲弱与季节性特征
需求端形势同样不容乐观,终端消费疲弱成为当前市场的一大难题。从实际情况看,白条走货情况一般,表明市场对猪肉的消费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消费时更为谨慎,对于非生活必需品的猪肉消费,自然会有所节制。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饮食结构逐渐变化,对肉类的消费不再像以往那样集中于猪肉,而是更加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猪肉的消费需求。
季节性因素对猪肉需求的影响也十分显著。随着气温升高,人们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在炎热天气里,人们更倾向于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油腻的猪肉消费欲望降低。例如在夏季,凉拌菜、蔬菜沙拉等食物更受欢迎,猪肉消费量自然减少。而且,气温升高还会影响猪肉的储存和运输,增加成本和风险,这也间接影响市场的供应和需求。
未来价格 “拼图”:走势预测与行业展望
短期波动:预计的涨跌态势
卓创资讯预计未来一周全国生猪行情或呈涨 - 跌 - 涨 - 跌态势,走势仍将呈现盘整状态。从供应方面看,养殖场生猪出栏节奏较为稳定。在当前价格较为平稳的大环境下,养殖端无主动降低生猪体重的表现,各地仍存在压栏增重的可能性。这使得生猪供应难以出现大幅增加的迹象,供应端相对稳定,不会对价格产生大幅下拉作用。
从需求方面而言,东北等部分区域二次育肥再度增加,但其他区域大多处于观望状态,仅零星补栏。这种局部的需求增加对整体行情的支撑力度有限,无法形成全面推动价格上涨的动力。终端需求不佳的状况也无明显改善,屠宰量仍有微跌可能。综合这些因素,短期内生猪价格将在这种供需相对僵持的状态下,呈现涨跌不定的盘整态势。价格可能因局部供需变化而出现短暂上涨或下跌,但难以形成持续的上涨或下跌趋势。
长期趋势:行业调整与市场平衡
从长期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影响生猪供应的关键因素。据相关数据显示,从 2023 年 1 月到 2024 年 4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下降 9.2%。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的供应量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能繁母猪的数量直接决定后续仔猪的出生数量,进而影响生猪的出栏量。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未来生猪供应可能逐渐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猪价形成支撑。
政策调控对猪价的长期走势也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为保障猪肉市场的稳定供应和价格平稳,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通过储备肉的投放和收储来调节市场上猪肉的供应量。当市场上猪肉供应过剩、价格过低时,政府会收储猪肉,减少市场流通量,从而稳定价格;当市场供应不足、价格过高时,政府会投放储备肉,增加市场供应量,抑制价格上涨。这种政策调控手段能够有效平衡市场供需,避免猪价出现大幅波动。
随着行业发展,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养殖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它们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养殖管理等方面具有更严格的标准和更先进的技术。这使得行业稳定性增强,产能去化更加困难。未来,生猪市场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趋向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价格波动幅度可能逐渐缩小,行业发展也将更加健康、可持续。
养猪户与消费者:应对价格波动的策略指南
养猪户:理性决策,灵活应对
对于养猪户而言,在当前价格波动且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理性决策尤为关键。首先,应合理安排出栏计划。不可盲目压栏增重,虽然目前养殖端对后市看涨,但市场变化难以预测。当生猪达到合理出栏体重时,就应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一旦价格达到自身预期盈利水平,即可适时出栏。例如,当生猪体重达到 110 - 120 公斤这个常见的合理出栏体重范围时,如果此时市场价格较为理想,就不应因过度期待后期价格上涨而继续压栏,以免错过最佳出栏时机。
其次,要依据市场供需情况和自身养殖成本,灵活调整养殖规模。若所在地区生猪存栏量较高,市场供应趋于饱和,就不宜盲目扩大养殖规模,避免后期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增加养殖风险。反之,若能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预判未来市场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且自身养殖条件和资金允许,可适当扩大养殖规模,以获取更多利润。
此外,还需加强养殖管理,降低养殖成本。在饲料采购方面,可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合理搭配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同时,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按照免疫程序为生猪接种疫苗,减少疫病发生带来的损失。因为一旦发生疫病,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生猪死亡,影响养殖收益。
消费者:关注价格,合理消费
消费者在面对猪肉价格波动时,也可采取一些策略合理安排生活。其一,要养成关注猪肉价格走势的习惯,可通过新闻媒体、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等渠道,及时了解猪肉价格的变化情况。如此在采购猪肉时,便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在价格较高时盲目购买。
其二,根据价格波动合理安排猪肉采购量。当猪肉价格较低时,可适当多购买一些,将多余的猪肉进行冷冻保存,以备日后食用。但需注意冷冻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猪肉的口感和品质。当猪肉价格较高时,可减少猪肉的采购量,或者选择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其他肉类,如鸡肉、鸭肉、鱼肉等作为替代品。这些肉类同样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其三,在购买猪肉时,要注重猪肉的品质。选择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猪肉,查看猪肉的检疫合格证明,确保购买到的猪肉安全可靠。切勿贪图便宜购买来源不明的猪肉,以免购买到病死猪肉或质量不合格的猪肉,影响身体健康。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