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牛价沉浮:2025,肉牛市场的转折之年?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5 18:40:42 关注:116 评论: 我要投稿

  牛价暴跌,养殖困境凸显
  在我国肉类消费市场体系中,牛肉始终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及饮食结构优化调整,牛肉需求呈稳步增长态势。然而,近年来肉牛市场波动剧烈,养殖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
  自 2022 年 12 月起,活牛价格呈持续下跌趋势,跌幅显著。彼时,活牛价格处于 37.5 元 /kg 的高位,养殖户对未来产业发展前景持有乐观预期。但至 2024 年 12 月,价格已降至 25.7 元 /kg ,累计跌幅达 31%。这一价格走势对养殖户造成了严重冲击,使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与经营困境。
  以肉牛养殖大省山东为例,众多养殖户深陷困境。养殖户老张称:“2022 年时,育肥牛养殖利润可观,单头盈利可达数千元,行业内养殖积极性高涨,部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但自 2023 年起,价格持续下行,当前单头牛亏损可达两三千元,养殖规模越大,亏损越严重,严重影响家庭生计。” 类似情况在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广泛存在,众多养殖户在价格暴跌中艰难维持经营。
  价格暴跌致使养殖户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自 2023 年 6 月起,肉牛养殖行业进入漫长亏损期,无论是外购犊牛育肥模式,还是自繁自养模式,均难以避免亏损局面。在此危机背景下,母牛产能淘汰和新生犊牛价格暴跌成为行业内两大突出问题,严重影响肉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母牛产能淘汰,供应端的连锁反应
  淘汰潮的开端与发展
  在此次行业危机中,母牛产能淘汰成为供应端变化的核心因素。自 2023 年 6 月肉牛养殖行业陷入长期亏损后,母牛产能淘汰现象逐渐显现,并随时间推移呈加剧趋势。
  2023 年,受活牛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母牛和犊牛价格亦受到严重冲击。母牛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从曾经的价格高企、有价无市,转变为当前的挤兑贱卖。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 年部分地区淘汰母牛价格暴跌,一度降至 10 元 / 公斤,与同期猪价相比亦处于较低水平。而在 2020 - 2022 年肉牛价格持续上涨阶段,母牛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
  新生犊牛市场同样面临严峻形势,价格暴跌且持续低位徘徊。在北方部分牲畜交易市场,牛犊价格大幅下滑,单头价格跌幅在 500 - 1000 元不等。以伊胡塔牛市为例,2024 年 6 月份之前,440 斤左右小公牛交易价格为 11600 元,6 月之后降至 10800 元;360 斤左右小母牛交易价格从 12200 元降至 11100 元。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养殖户面临巨大经济损失,对未来养殖前景充满担忧。
  犊牛价格低迷直接反映出自繁自养母牛的亏损现状。养殖户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与资金,却未能获得预期收益,导致养殖信心受挫,进一步推动母牛产能淘汰趋势的发展。当前,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对肉牛市场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威胁产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产能拐点与供应转折
  母牛产能变化对肥牛供应具有重要影响,二者存在紧密的关联性。母牛产能拐点是市场变化的关键信号,与肥牛供应理论拐点密切相关。按照正常养殖周期,母牛从受孕到产犊,再到犊牛育肥出栏,约需 28 个月。因此,母牛产能的任何变动,都将在约 28 个月后反映在肥牛供应上。
  从当前市场情况分析,本轮母牛产能淘汰始于 2023 年 6 月左右,这一拐点预示着肥牛供应转折即将到来。考虑到母牛淘汰对市场供应的影响,从产能转折到供应转折的传导周期约为 2 - 2.5 年。据此推算,国内供应转折可能于 2025 年年中出现,届时市场肥牛供应量将发生明显变化。
  进入 2026 年,国内供应下降幅度可能进一步扩大。受前期母牛产能持续淘汰、新生犊牛数量减少及养殖周期影响,市场肉牛供应将面临较大压力,预计下降趋势将持续至 2027 年。在此期间,肉牛市场供需关系将发生深刻变化,对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以肉牛养殖大省河南为例,养殖户李先生表达了对未来市场的担忧:“近两年淘汰大量母牛,新生牛犊数量减少,担心 2026 年、2027 年市场肉牛供应不足。若供应大幅下降,价格能否回升尚不确定,养殖户经营将面临更大困难。” 李先生的担忧反映出众多养殖户在市场变革中的迷茫与无助,凸显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新生犊牛减少,未来供应隐忧
  配种量下降,犊牛数量下滑
  在肉牛养殖行业危机中,新生犊牛数量下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根源在于低迷行情导致母牛配种量减少。
  肉牛价格持续下跌,养殖亏损常态化,极大打击了养殖户积极性。为减少损失,养殖户采取减少母牛配种量等措施。以内蒙古通辽某养殖村为例,养殖户王大哥表示:“行情好时,每年会给母牛配种,期望多产小牛增加收益。但当前行情下,养牛亏损,无心配种,即便产犊养大仍亏损,不如减少繁殖以降低损失。” 此类想法在养殖户中普遍存在,导致母牛配种量显著下降。
  母牛配种量减少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影响是新生犊牛数量下滑。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2024 年 1 - 11 月份,新生犊牛同比累计降幅超过 8% ,直观反映出犊牛数量减少的严峻形势。按照前期产能趋势推断,新生犊牛趋势降幅呈逐渐扩大态势,预计到 2024 年底,犊牛同比降幅可达 10% 以上。
  从时间节点来看,根据母牛产能淘汰始于 2023 年 6 月左右预计,犊牛整体趋势减少约从 2024 年 4 月开始,且在 2025 年将持续下降。山东部分养殖大县畜牧部门工作人员表示:“2025 年以来,新生犊牛数量继续减少,养殖户观望情绪浓厚,不敢轻易增加养殖数量,对未来肉牛供应构成重大隐患。” 这表明新生犊牛数量下降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关注,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趋势延续,供应压力渐显
  新生犊牛数量持续下降对肉牛养殖行业及未来牛肉市场供应产生深远持久影响。随着这一趋势延续,市场牛肉供应压力将逐渐显现。
  未来一两年内,受前期新生犊牛数量减少影响,肉牛出栏量将随之下降,导致市场牛肉供应量逐渐减少。而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甚至可能因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加。在供需关系变化下,牛肉价格有望回升。但养殖户在长期亏损后,面临资金链紧张、养殖信心受挫等问题,即使价格回升,也难以迅速扩大养殖规模恢复产能,产业复苏面临诸多困难。
  从长远角度看,新生犊牛数量下降可能影响肉牛养殖行业结构与发展方向。部分小型养殖户因无法承受亏损和市场风险选择退出,将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养殖企业和规模化养殖场凭借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在市场中占据更主导地位,能够更好应对市场变化、调整养殖策略。但这也可能引发市场竞争减少、价格垄断等问题,影响消费者利益,对市场健康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肉牛养殖行业处于关键转折点,新生犊牛数量下降带来的供应压力需政府、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应对。政府应加大对肉牛养殖行业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稳定市场价格、提高养殖户积极性;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养殖户需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结构,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只有各方协同合作,才能实现肉牛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与稳定性。
  淘汰母牛肉,市场冲击渐弱
  淘汰母牛对市场供应的影响
  在肉牛养殖产业链中,淘汰母牛是影响市场供应的重要因素。母牛作为肉牛繁殖基础,其存栏量和淘汰量变化直接关系到市场牛肉供应量。
  母牛繁殖效率相对较低,一年生 1 胎左右,一胎产仔数 1 头 。考虑育肥成活率,以年为单位,1 头母牛出栏 1 头小牛。一般母牛可用胎次在 6 - 8 胎。按全国年出栏牛 5000 万头计算,对应的母牛存栏量接近 5000 万头。即便按正常母牛使用 8 胎计算,每年淘汰母牛数量约 625 万头,占国内肉牛出栏量比例约为 12.5% 。由此可见,淘汰母牛肉在国内市场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市场供应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2024 年,市场供应出现异常。受活牛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养殖户为减少损失加大母牛淘汰力度,导致全年母牛淘汰量大且集中。据估算,2024 年在正常淘汰 12.5% 基础上,存在 5% - 15% 的超额淘汰,相当于额外增加 250 万 - 750 万头母牛供应。大规模淘汰母牛进入市场,对市场供应造成巨大冲击,使 2024 年市场超量供应,部分来自淘汰母牛,额外增加国内肉牛供应量的 5% - 15% 。在一些肉类批发市场,淘汰母牛肉批发量明显增加,价格下降,对整个牛肉市场价格体系产生影响,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未来淘汰量减少,冲击减弱
  进入 2025 年,随着市场形势变化,淘汰母牛情况发生转变。2023 - 2024 年母牛大量淘汰,从源头上减少母牛存栏数量,意味着 2025 年开始可供淘汰的母牛数量逐渐减少。
  从养殖户心态来看,随着未来活牛价格上行,对市场预期逐渐改善,从前期大量淘汰母牛转变为惜淘母牛。以山东部分养殖地区为例,养殖户开始意识到母牛重要性,不再轻易淘汰。他们表示:“现在价格开始回升,母牛是未来盈利关键,不能随意出售。” 这种心态转变进一步减少母牛淘汰量,预计未来一两年,母牛淘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有利于稳定肉牛养殖产业基础。
  未来淘汰母牛肉对市场供给冲击减少幅度可观。当周期价格趋势转换时,过去导致周期下行压力的 5% - 15% 的超额淘汰母牛供应,将在周期上行时期逐渐自动减少,甚至减量超过 5% - 15% 。按中性 10% 推断,考虑国内供应占全市场 70% 供应,单淘汰母牛造成的总供应减量可达 7%。这表明未来淘汰母牛肉对市场冲击将大幅减弱,市场供需关系将逐渐改善,为肉牛市场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进口量下降,国际市场变局
  政策调控与利润缩窄
  在全球牛肉市场格局中,政策调控与利润空间变化深刻影响我国牛肉进口格局。2024 年 12 月 27 日,商务部发布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的消息,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与反响。
  我国对牛肉进口长期持相对开放态度,但近年来牛肉进口量急剧增长,对国内产业造成巨大冲击。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牛肉进口量不足 30 万吨,2023 年飙升至 274 万吨,增加 8 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 36.4% ,牛肉成为当年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产品。在国内产业严重亏损的 2024 年,1 - 11 月牛肉进口量达 260 万吨,同比增长 4.3% 。此次立案调查旨在一定程度限制未来进口牛肉数量,为国内肉牛产业赢得调整时间与空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从利润空间看,进口牛肉利润空间持续缩窄。当前市场淘汰母牛肉批发价约 40 元 / 公斤,市场批发牛肉价格在 50 元 / 公斤左右,进口牛肉到港成本也在 40 元 / 公斤左右。与过去几年相比,进口牛肉利润空间显著收窄。在上海某大型肉类批发市场,从事牛肉进口贸易多年的经销商李先生表示:“以前进口牛肉利润可观,每公斤利润可达十几元,如今成本上升,利润变薄,经营难度加大。” 利润空间缩窄打击进口商积极性,使其在进口决策上更加谨慎,将对未来牛肉进口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内牛肉市场供应格局。
  国际价格上涨,进口成本上升
  除政策调控和利润缩窄外,国际市场牛肉价格上涨对我国牛肉进口量产生重要影响。自 2024 年下半年起,巴西及全球牛肉价格整体呈持续上涨态势。在巴西,圣保罗活牛价格在 2024 年 11 月 14 日达到每公斤 3.95 美元,同比涨幅达 24.6% ;美国牛肉零售价格从 2023 年 5 月起,结束连续 8 个月同比持续为负格局,逐月上涨,2024 年 1 - 9 月平均价格为每公斤 17.63 美元,同比上涨 6.1% 。
  国际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我国进口牛肉成本上升。我国主要从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牛肉,这些国家牛肉价格上涨使我国进口商采购时需支付更高价格。以年进口量 5000 吨的中型进口企业为例,按之前价格,每年采购成本约 1.5 亿元,随着国际价格上涨,采购成本可能增至 1.8 亿元,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进口成本上升促使进口商重新审视采购计划。为保持盈利,他们可能减少进口量或延迟进口。在广州某肉类进口企业,负责人张女士表示:“现在国际牛肉价格涨幅大,进口成本高,只能先观望,减少进口量,视市场情况再做决策。” 进口商心态转变及进口量减少将对我国牛肉市场供应产生影响,改变市场供需关系与价格走势,对国内肉牛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需求稳中有升,供需缺口将现
  短期稳定,长期增长
  近十年,我国肉牛消费市场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优化,牛肉需求持续增长。2018 年非洲猪瘟爆发后,猪肉供给出现缺口,消费者转向牛肉,肉牛消费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牛肉销量大幅攀升,价格上涨,肉牛养殖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然而,市场变化具有不确定性。2021 年后,随着猪价回落和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肉牛需求增速下滑。消费者在肉类选择上倾向于价格亲民的猪肉,牛肉市场份额受到一定挤压。但短期来看,在牛肉价格持续下跌至低位背景下,未来一两年牛肉需求不会继续下降。牛肉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在消费者日常饮食中占据一定地位,其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仍吸引众多消费者,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稳定性。
  从长期趋势看,肉牛需求保持向上态势。一方面,随着健康意识提高,消费者对饮食品质和营养要求提升,牛肉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预计继续上升,成为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一线城市,高端牛肉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牛肉支付更高价格,体现消费升级趋势。另一方面,我国牛肉消费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牛肉消费量增长潜力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牛肉消费有望在更广泛地区和人群中普及。在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改善促使牛肉消费需求逐渐增加,为肉牛市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供应下降,缺口显现
  在需求稳定增长的同时,肉牛市场供应端面临严峻挑战。从国内产能看,新生犊牛数量持续下降和母牛产能淘汰,使未来肉牛出栏量不容乐观。新生犊牛数量减少意味着未来可育肥肉牛数量相应减少,直接影响市场供应;母牛产能淘汰削弱肉牛养殖基础,限制后续繁殖和生产能力,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进口牛肉方面,随着政策调控加强和国际价格上涨,进口量预计从 2025 年开始同比减少。政策调控旨在保护国内肉牛产业发展,减少进口牛肉对国内市场冲击;国际价格上涨增加进口牛肉成本,抑制进口商积极性。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将导致我国牛肉市场整体供应量下降,改变市场供需格局。
  在需求长期增长而供应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未来供应下降高峰缺口预计达 10% - 15% 以上。这种供需失衡将对肉牛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市场规律,供应减少而需求不变或增加时,价格必然上涨。回顾生猪市场,20% 的供应下降幅度带来价格相较低点 100% 的价格环比增长。虽然活牛价格弹性相对猪较小,但 10% - 15% 的供应理论降幅,也可能带来较大幅度的价格环比增长。这对养殖户而言或许是转机,经历长期亏损后有望迎来价格回升带来的盈利空间;但对消费者来说,牛肉价格上涨可能增加生活成本,对民生产生一定影响。
  牛价上行可期,周期拐点将至
  综合多方面因素,肉牛市场处于新的转折点。2025 - 2027 年,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将成为影响牛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供应端,国内产能下降趋势明显,进口牛肉量预计减少;需求端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种供需变化将逐步打开牛价上行空间,推动市场价格调整。
  随着母牛产能淘汰持续影响、新生犊牛数量减少及进口牛肉量下降,市场牛肉供应量将逐渐减少。而消费者对牛肉需求不断增加,将导致市场牛肉供不应求,推动牛价上涨。预计新一轮周期将于 2025 年正式开启,标志着肉牛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6 - 2027 年,牛价有望呈现趋势上行态势,2027 年甚至可能出现牛价高点。这对养殖户来说是积极信号,经历长期亏损后看到盈利希望,有助于恢复养殖信心,促进产业复苏。
  在肉牛市场变革中,养殖户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策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肉牛养殖行业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等方式,帮助养殖户度过难关,促进肉牛养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各方共同努力,将推动肉牛养殖行业迈向更加稳定、繁荣的发展阶段,实现产业升级与优化,满足市场需求,保障民生供应。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4月15日全国肉牛市场行情综述2025/4/15 14:15:27
2025年4月15日全国肉牛市场价格日报2025/4/15 11:39:36
山东青州市:近期肉牛价格分析及后市预测2025/4/14 19:25:25
2025年第14周吉林省肉牛价格上涨,生猪、肉羊价格稳定,肉鸡、鸡蛋价格下降2025/4/14 19:23:58
2025年4月14日全国肉牛市场行情综述2025/4/14 11:01:10
2025年4月14日全国肉牛市场价格日报2025/4/14 9:56:5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