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牛肉市场价格过山车下的产业百态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8 8:39:40 关注:78 评论: 我要投稿

  牛肉价格 “狂飙”:现象直击
  曾几何时,牛肉价格低迷,致使整个市场笼罩于阴霾之中。在 2024 年这一被称作 “牛肉价格寒冬” 的年份,国产牛肉价格在众多产地纷纷跌入 “2 字头” 区间,令不少消费者颇感惊喜,直呼牛肉愈发亲民。进口冷冻牛肉更是以超低价格涌入市场,其中冷冻牛腿肉批发价一度跌破每公斤 20 元,此乃以往难以想象之低价。
  然而,进入 2025 年,牛肉市场上演令人惊叹的 “逆袭” 大戏。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 月 11 日,主产省集贸市场活牛价格攀升至 26.22 元 / 公斤,同比上涨 3.5%,环比亦有 0.1% 涨幅。自 3 月 2 日起,活牛价格开启连续 41 天上涨之旅,累计涨幅达 15.4%,涨势迅猛,令整个市场为之一振。
  牛肉价格反弹同样显著,目前已飙升至 61.39 元 / 公斤,尽管同比仍有 5.9% 下降,但环比上涨 0.1%。从 3 月 2 日开始,牛肉价格震荡上行趋势愈发明显,累计上涨 5.35 元,涨幅达到 9.6%。曾经跌至 20 多元一斤的国产牛腿肉、牛腱肉,如今强势回归,普遍重返 30 元大关,部分地区零售价更是一路走高,逼近 40 元。在东北、内蒙、河北及河南等北方地区,这波价格上涨尤为突出,不少养牛户底气十足地喊出 “不给 20 元一斤,牛不卖” 的口号,与 2024 年价格最低迷时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充分展现出养殖户们对市场前景的信心。
  价格 “火箭式” 上涨的幕后推手
  牛肉价格这一轮 “火箭式” 上涨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犹如无形之手,有力推动着牛肉价格不断攀升,在市场舞台上演绎出一场波澜壮阔的价格起伏大戏。
  (一)进口端的 “黑天鹅” 事件
  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中美关税博弈无疑是极具影响力的 “黑天鹅” 事件,其导致牛肉市场进口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美国作为全球牛肉生产和出口巨头之一,长期在我国牛肉进口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关税博弈加剧,形势急转直下。2025 年 2 月,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量维持在每周 2000 吨以上,凭借稳定品质和合理价格,深受国内众多采购商和消费者欢迎,大量美国牛肉源源不断进入我国市场。但仅一个月后,3 月下旬这一数字骤降至每周不足 54 吨,近乎 “清零”,落差巨大,令人震惊。
  美国牛肉进口量锐减,在我国牛肉供需结构上撕开巨大缺口。为填补缺口,市场目光迅速转向其他牛肉供应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成为替代首选。一时间,对这些国家牛肉的集中采购热潮涌起,引发连锁反应。由于需求突然大增,这些南美国家牛肉出口报价疯狂飙升。以巴西牛肉为例,其 JBS 件套产品价格从 49500 元 / 吨涨至 53200 元 / 吨,涨幅惊人。清明节后,其价格上涨态势更为疯狂,单日最高涨幅达 1500 元 / 吨,创下行业罕见纪录。进口成本大幅增加,推动国内牛肉价格不断上涨。
  (二)国内产能的深度调整
  若说进口端变化是突如其来的风暴,那么国内产能的深度调整则是持续已久的 “慢性变革” 。自 2023 年起,国内肉牛产业陷入困境。低迷行情与大量进口牛肉的冲击,致使国内养殖利润大幅收缩。据相关数据,当时养殖亏损面一度超过 65%,意味着每 10 个养殖户中,超 6 个处于亏损状态。在此严峻形势下,大量中小养殖户不堪重负,无奈退出市场,整个肉牛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农业农村部数据揭示了这一调整情况:2024 年,全国能繁母牛存栏量同比下降达 8%。能繁母牛作为肉牛产业基础,其存栏量下降导致基础繁殖产能明显不足,使得当前育肥牛出栏量锐减,市场上可供销售的牛肉数量大幅减少。近期商务部召开的进口牛肉保障措施案听证会提供更多关键信息:2023 年,我国牛肉自给率从 2019 年的 80% 下降至约 72%,表明我国对进口牛肉依赖程度增加,国内牛肉供应能力下降。同期,屠宰企业平均屠宰量相比 2019 年减少了 32.2% 。企业屠宰规模缩小,不仅导致生产效率明显降低,还进一步减少市场上牛肉供应量。在近期养殖成本高企、价格反弹预期强烈背景下,许多养殖户为获取更高利润选择 “压栏惜售”,进一步减少市场上活牛供应。供给端 “收缩 + 惜售” 的双重效应,共同推动牛肉价格不断上涨。
  (三)餐饮与消费的 “热效应”
  从需求端来看,餐饮行业的复苏和消费升级趋势,为牛肉价格上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消费者对美食追求愈发多样化和高端化。在此背景下,“生烫牛肉米线”“鲜切牛肉火锅”“酸汤牛肉”“渣渣牛肉” 等新消费品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在市场走红。这些新消费品类的爆火,使得牛肉在餐饮端的使用频次和单品热度迅速攀升。
  根据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数据,2024 年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约为 7.3 千克 / 人 。与阿根廷(64 千克)、美国(25.3 千克)等牛肉消费大国相比,这一数字差距较大,甚至低于韩国、日本等亚洲邻国。但这也意味着我国在牛肉消费上存在巨大增长空间与结构性潜力。特别是在火锅、烧烤、自助餐等高频餐饮场景中,牛肉正逐渐取代部分猪肉或羊肉,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宠儿。这种消费升级趋势,使得市场对牛肉需求不断增加。而此时产业供给却在收缩,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不断加剧,放大着牛肉的市场价格张力。
  养殖户的 “甜蜜与哀愁”
  在牛肉价格起伏过程中,养殖户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其命运与市场价格紧密相连,价格每一次波动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在价格反弹浪潮下,养殖户心情犹如坐过山车,经历着从低谷到高峰的起伏,其中的甜蜜与哀愁,唯有他们自己最为清楚。
  (一)短暂的涨价 “甜蜜”
  价格反弹首先给养殖户带来久违的 “甜蜜” 。山西养殖户李大哥便是这波价格上涨的受益者之一 。他回忆前几年行情时满脸无奈:“那时候价格低,一头牛卖出去,除去成本,几乎赚不到什么钱,有时甚至还得倒贴 。” 但今年情况发生明显变化。随着肉牛价格上涨,李大哥养殖利润显著回升 。他算账道:“以前肉牛生牛价格每斤才 11 元左右,现在已涨到 13 元,一头 1000 斤的牛,就能多卖 2000 元 。这对我们养殖户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 像李大哥这样的养殖户不在少数,据相关数据统计,肉牛生牛价格从去年平均 11 元 / 斤涨至今年 13 元 / 斤,涨幅接近 20% 。这一价格提升,让许多养殖户钱包逐渐鼓起来,也让他们看到希望曙光。
  (二)深层的忧虑
  然而,这短暂的 “甜蜜” 并未持续太久,一系列深层次忧虑很快笼罩在养殖户心头。
  从下游价格传导来看,尽管活牛价格大幅上涨,但终端零售市场接受度十分有限 。吉林一家牛肉商店负责人王老板对此感受颇深 。他无奈表示:“现在活牛价格涨了,我们进货成本也跟着涨了,但是零售价格一旦超过 30 元 / 斤,来买牛肉的消费者就寥寥无几了 。很多消费者觉得价格太贵,都转而选择猪肉或鸡肉替代 。” 这种终端市场的疲软,直接导致屠宰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为维持运营,屠宰企业不得不被动提高批发价,但即便如此,实际销量增长依旧乏力 。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到养殖户收益 。
  成本压力也是养殖户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方面,由于 2024 年能繁母牛存栏量同比下降 8%,基础繁殖产能不足,犊牛价格开始飙升 。在一些地区,犊牛单价已突破 1.2 万元 / 头,与 2024 年相比,上涨了 30% 。养殖户赵大姐为补充牛群购买几头犊牛,感叹道:“现在买犊牛成本太高了,一头小牛就要一万多,这对我们小养殖户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 。” 另一方面,饲料成本也在不断攀升 。受国际粮价波动影响,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同比上涨了 15% 。养殖户为让牛吃得好、长得快,不得不增加饲料投入,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 。
  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更让养殖户忧心忡忡 。许多养殖户担心,当前价格反弹只是短期供需错配结果,并非 “牛周期” 的真正反转 。卓创资讯分析师孙建伟指出,肉牛从犊牛到出栏需要 2 年周期,而能繁母牛的恢复则需要 3 - 5 年,因此 “牛周期” 远远长于 “猪周期” 。此次价格上涨,仅仅是对前期产能过度去化的一种修复 。若价格继续非理性上涨,可能会刺激中小散户跟风补栏 。一旦补栏过度,到 2026 - 2027 年,市场上牛肉供应可能会过剩,重演 2024 年价格暴跌悲剧 。养殖户深知市场残酷,害怕这来之不易的价格上涨只是昙花一现,未来等待他们的,可能又是一场价格寒冬 。
  餐饮行业的 “生死时速”
  在牛肉价格剧烈波动风暴中,餐饮行业成为受冲击最为直接和显著的一环。尤其是那些以牛肉为主打特色的餐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同置身于一场生死时速的竞赛之中 。
  (一)成本重压下的困境
  哈尔滨一家烤肉店老板王强,近期愁眉不展 。他经营这家烤肉店多年,凭借新鲜食材和实惠价格吸引不少食客 。然而,近期牛肉价格飞涨,让他压力巨大 。“以前 72 元一公斤的肥牛片,现在已涨到快 100 元了 。” 王强无奈表示。为控制成本,他不得不减少一些高档牛肉进货量,增加一些相对便宜的部位 。即便如此,成本大幅增加仍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不仅如此,供应链不稳定也让他头疼不已 。“现在连平替肉都涨到 82 元一公斤了,而且还经常断货 。以前电话一打,货车第二天就到,现在先给双倍订金,能不能按时发货还得看运气 。” 王强翻着手机里的催货信息,满脸焦虑 。
  在福州,一家牛肉火锅店老板李明也有同样烦恼 。他店里招牌牛肉火锅一直备受顾客喜爱 。但随着牛肉价格上涨,他不得不重新调整菜单 。“原本三选一的招牌牛肉,现在悄悄变成了二选一 。我们改用牛嫩肉替代部分肥牛,虽然绝对不减份量,但顾客反馈很明显 。” 李明表示,自从换了牛肉品种,店里差评明显增多 。“顾客舌头很挑剔,他们能明显感觉到牛肉口感不如以前了 。” 李明苦笑着说 。
  以郑州某知名自助火锅为例,其 158 元 / 位的定价中,牛肉成本占比已从 25% 激增至 38% 。负责人透露:“现在每天要倒掉 20 公斤边角料,但不敢减少肉品供应,只能咬牙硬撑 。” 而在上海,部分高端日式烧肉店已开始采用 “动态定价”,周末时段每客价格上涨 50 元 。这些餐饮商家的经历,只是整个餐饮行业困境的一个缩影 。在牛肉价格不断上涨背景下,越来越多餐饮企业正面临采购成本暴增、供应链危机以及顾客敏感度提升等多重困境 。
  (二)行业洗牌与转型
  在成本重压考验下,餐饮行业洗牌效应愈发明显 。具备强大供应链优势的品牌,在这场风暴中展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而中小商家大多陷入两难境地 。
  海底捞作为餐饮行业巨头,凭借强大供应链体系,在牛肉价格上涨浪潮中,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运营 。海底捞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上游产业链,通过自建养牛场,实现部分牛肉自给自足 。这不仅保证牛肉品质和供应稳定性,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 。此外,海底捞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食材采购和库存进行精准管理,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自建冷链、依赖中间商的中小商家,在面对牛肉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不稳定的双重压力时,显得格外脆弱 。许多中小商家为降低成本,不得不选择降低食材品质,这又导致顾客流失和口碑下降,最终只能无奈关店 。
  在这样的形势下,餐饮企业商业模式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过去,以 “低价畅吃” 为卖点的自助烤肉、火锅等业态,凭借高性价比吸引大量消费者 。然而,随着牛肉价格上涨,这种模式成本压力越来越大,难以为继 。一些头部品牌开始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如转向 “限量供应 + 精选推荐” 。通过减少牛肉供应量,推出一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牛肉菜品,并结合明档现切、会员体系等策略,提升消费者用餐体验和价值感知 。某知名自助烤肉品牌,在菜单上推出限量供应的特级雪花牛肉,同时增加一些特色小吃和饮品 。消费者在享受高品质牛肉的同时,还能体验到更加丰富的用餐选择 。这种模式转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还提升了品牌竞争力 。
  市场未来:迷雾中的方向
  牛肉价格走势一直是市场各方关注焦点,其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然而,通过对市场供需关系、政策导向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因素的深入分析,仍能试图从中找到一些方向 。
  (一)短期:情绪与现实的碰撞
  短期内,牛肉市场受复杂情绪影响,这种情绪对价格产生显著作用。部分经销商和冷链商看到价格上涨商机,纷纷提前囤货,期望在未来市场波动中获取更大利润 。而消费者面对价格不断上涨压力,产生 “恐慌性采购” 心理 。他们担心牛肉价格会继续攀升,导致未来购买牛肉成本更高,于是近期纷纷加大购买量 。这种经销商囤货和消费者恐慌采购的双重行为,如同给市场价格注入一剂 “兴奋剂”,使得短期价格在情绪驱动下,仍有一定上行空间 。
  然而,市场现实规律终究无法被情绪长期左右 。从 4 月下旬到 5 月上旬,随着牧场集中出栏的到来,市场上活牛供应量将大幅增加 。原本因 “压栏惜售” 而减少的供应,在这个时期将得到有效补充 。与此同时,消费淡季也将悄然来临 。在这个季节里,消费者对牛肉需求通常会有所下降,无论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的食欲变化,还是其他因素影响,都使得市场对牛肉需求量不如旺季时旺盛 。供应增加和需求减少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将使得活牛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落 。随着活牛价格稳定,牛肉价格也将逐渐趋于稳定,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水平 。
  (二)中期:供需缺口的拉扯
  展望 2025 - 2026 年,国内肉牛产能恢复之路依然漫长 。根据母牛淘汰周期推算,2025 年新生犊牛数量同比降幅可能达到 10% 。这意味着未来育肥牛出栏量在 2026 年将显著减少 。因为犊牛是育肥牛的基础,犊牛数量减少,必然导致后续育肥牛出栏量下降 。而在国际市场上,全球牛肉产量预计也将下降 1% 。巴西、中国等主产国,由于受到干旱、养殖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减产情况 。巴西作为全球重要牛肉出口国之一,其国内干旱天气对肉牛养殖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肉牛生长和繁殖受到一定程度阻碍 。中国国内,养殖成本不断上升,也使得许多养殖户面临巨大压力,不得不减少养殖规模 。
  这种 “国内供应收缩 + 国际市场趋紧” 的双重压力,将在中期内持续推动牛肉价格进入新的上行周期 。国内市场上,由于育肥牛出栏量减少,市场上可供销售的牛肉数量也会相应减少 。而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供应减少而降低,反而可能因消费升级趋势,对牛肉需求更加旺盛 。在国际市场上,其他国家牛肉产量下降,也使得我国从国际市场获取牛肉的难度增加,进口量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这就导致市场上牛肉的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供不应求局面将更加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牛肉价格在中期内上涨趋势几乎难以避免 。
  (三)长期:产业升级的曙光
  从长期来看,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将为牛肉市场带来新的曙光 。若政策允许从更多国家放宽进口,或者对关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那么进口牛肉的成本可能会降低,进口量也会相应增加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市场上牛肉供应紧张局面,使得牛肉价格有望回落至合理区间 。通过与更多国家建立良好贸易关系,扩大牛肉进口来源,能够丰富国内市场牛肉供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同时,合理的关税调整也能够降低进口成本,使得进口牛肉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从而对国内牛肉价格形成一定抑制作用 。
  从产业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国内肉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进程将加速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养殖成本控制技术如精准营养、智能饲喂等将得到更广泛普及 。精准营养技术能够根据肉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智能饲喂设备则能够实现自动化投喂,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益和质量 。消费端对高端牛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消费者对于牛肉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愿意为高品质的牛肉支付更高价格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牛肉价格反弹,“牛肉自由”还能实现吗?2025/4/18 13:01:48
2025年4月第2周全球牛肉市场:供需博弈下的价格“热舞”与贸易“棋局”2025/4/18 8:34:54
牛肉价格大反弹,牛市真的来了?2025/4/17 15:44:09
中巴将会谈,涉大豆和牛肉2025/4/17 15:40:08
2025年2月份澳大利亚牛肉出口数据统计2025/4/17 8:44:43
2025年2月份巴西牛肉出口数据统计2025/4/17 8:43:5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