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下,猪肉市场的“危”与“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9 5:57:12 关注:78 评论: 我要投稿
|
|
贸易战背景下猪肉市场的波动与分析
贸易战引发的市场波澜
近年来,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猪肉市场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中美贸易往来频繁,贸易战的爆发给众多行业带来不确定性,猪肉市场也难以幸免。随着贸易摩擦的加剧,一个核心问题浮出水面:若中国后续停止进口美国猪肉,国内猪肉供应将如何变化?猪价又将走向何方?部分市场从业者依据简单的供求逻辑,认为停止进口美国猪肉会导致国内猪肉供应减少,进而推动猪价上涨。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中大豆进口预期变化以及玉米市场行情波动,也为猪肉市场增添更多变数。大豆进口量增加引发豆粕价格回调,玉米价格持续偏弱运行,在此情形下,有观点预测近期生猪养殖效益仍将保持良好态势。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还需深入探究。中国在从美国进口猪肉及猪杂碎的同时,也从欧洲等国家大量进口。从国内生猪养殖基本面来看,今年生猪出栏量和存栏数量同比均呈现增长态势。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即便停止进口美国猪肉,国内猪肉市场供应或许并不像部分人想象的那般悲观,充足供应的可能性较大。接下来,本文将深入剖析国内猪肉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供应数据的深度解析:是否存在短缺风险
国内出栏存栏双增长态势
在研究国内猪肉供应时,数据具有关键的指示作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数据,清晰展现了国内生猪养殖的现状。本季度全国生猪出栏量达 19476 万头,同比仅增加 20 万头,增幅 0.1%。虽增幅微小,但意义重大,反映出生猪出栏量的稳定,侧面体现养殖行业的平稳发展。猪肉产量达 1602 万吨,同比增加 19 万吨,增长 1.2%。猪肉产量增幅大于生猪出栏量增幅,背后原因是生猪出栏体重增加,即每头猪可提供更多猪肉,使得猪肉总产量增幅更为显著。例如,以往一头猪出栏时可提供 100 斤猪肉,如今因养殖技术提升、饲料营养改善等因素,一头猪可提供 110 斤猪肉,在出栏数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猪肉总产量自然显著增加。
从存栏数据来看,全国生猪存栏 41731 万头,同比增加 881 万头,增长 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4039 万头,同比增加 47 万头,增长 1.2%。生猪存栏数量增长为猪肉市场供应提供有力支撑,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稳定增长更是为后续生猪持续供应奠定坚实基础。在正常情况下,按照当前存栏增长趋势,后期出栏生猪数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的可能性较大,猪肉产量也将相应增加。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国内生猪供应基础稳固,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进口格局的动态变化
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猪肉进口格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近年来,中国虽从美国进口一定数量的猪肉及猪杂碎,但从欧洲等国家进口的猪肉数量同样可观。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及猪杂碎在总进口量中占一定比例,同时,来自欧洲的进口量不容忽视,西班牙、丹麦等国家是中国重要的猪肉进口来源国。
在中美贸易战升级的背景下,若中国停止进口美国猪肉,市场供应是否会失衡?答案是否定的。中国从欧洲等其他国家进口猪肉的渠道稳定,这些国家养猪产业成熟,产能充足。以西班牙为例,作为欧洲最大的猪肉出口国之一,多年来与中国保持良好贸易合作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因停止进口美国猪肉而可能出现的供应缺口。结合国内生猪出栏量及存栏数量双双同比增长的情况,即便没有美国猪肉进口,国内猪肉市场供应仍能保持充足。当市场预期供应可能发生变化时,各方会做出相应调整。进口商可能加大从欧洲等国的采购力度,国内养殖户也会依据市场价格和需求信号,合理安排养殖规模和出栏计划,以维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从进口格局新变化以及国内生猪养殖基本面综合分析,国内猪肉市场供应稳定性有保障,不会因停止进口美国猪肉而出现短缺危机。
养殖效益与风险的辩证分析
往昔盈利驱动存栏增长
回顾 2024 年,生猪养殖行业盈利状况良好,特别是仔猪育肥模式,全年基本处于盈利状态。价格是决定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2024 年生猪价格走势呈现阶段性变化。一季度价格在低位震荡,二季度止跌反弹,三季度快速上涨至年内高位,四季度虽有所回落,但全年整体盈利水平可观。在盈利驱动下,养殖户纷纷加大投入,扩大养殖规模。以养殖户小李为例,其原本养殖规模较小,仅养几十头猪,2024 年看到仔猪育肥模式盈利丰厚,便贷款多购入几百头仔猪。像小李这样的养殖户不在少数,他们的积极补栏使得生猪存栏量在今年显著增长。这种因盈利引发的存栏增长在行业内形成连锁反应,大集团也敏锐捕捉到市场变化,不少大集团出售一定数量的仔猪,以满足市场旺盛的补栏需求。大集团凭借自身规模和资源优势,在市场供需关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当下补栏蕴含的风险因素
然而,当前生猪养殖市场存在潜在风险。仔猪育肥价格持续上行,增加了养殖户的补栏成本。以近期市场为例,15 公斤外三元仔猪出栏均价不断攀升,从年初开始一路上涨,给养殖户带来较大压力。除仔猪成本增加外,饲料成本变化也不容忽视。尽管后期进口大豆数量较多,豆粕价格回调,玉米价格偏弱运行,但饲料价格波动难以完全预测。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占比较大,一旦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户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此外,当前补栏仔猪成本较高,部分养殖户为降低成本选择延长养殖周期。但这一做法存在风险,延长养殖周期会导致后期市场猪肉供应集中增加,当供大于求时,猪肉价格必然下跌。屠宰企业会利用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压低收购价格,进一步挤压养殖户利润空间。在仔猪成本和饲料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养殖风险持续攀升,一旦市场行情不如预期,养殖户可能面临亏损困境。
未来趋势展望:市场走向与行业发展
在中美贸易战的复杂背景下,国内猪肉市场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从供应端来看,国内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的双增长以及多元进口格局,使得短期内猪肉市场供应充足的态势难以改变。即便停止进口美国猪肉,欧洲等其他国家的进口渠道和国内自身养殖产能足以填补供应缺口,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猪肉来源,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但养殖效益与风险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过去的盈利促使生猪存栏增长,而当前补栏成本上升和市场价格波动给养殖户带来新挑战。未来猪肉价格可能受市场供需、成本变化等多种因素交织影响而出现波动。当市场猪肉供应量持续增加且需求增长相对平缓时,价格面临下行压力;若出现突发供应减少,如疫病影响等,价格则可能反弹。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市场变化将推动行业加速调整。面对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户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养殖技术提升,如采用更科学的养殖方法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生猪抗病能力等。规模化养殖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绿色、生态、高品质的猪肉产品将更受青睐,促使企业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创新。
在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国内猪肉市场将更加注重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这意味着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猪肉进口国的合作,优化进口布局,同时持续提升国内生猪养殖自给能力,从种猪培育、饲料供应到养殖技术等各个环节,都将朝着更加自主、高效的方向发展。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