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中国鸡肉贸易大变局:进口锐减,出口激增?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9 6:15:43 关注:69 评论: 我要投稿

  贸易数据之显著变动:进口下降与出口上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数据堪称行业动态的关键指标。2024 年,中国鸡肉市场的进出口数据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中国鸡肉进口总量为 97.69 万吨,同比减少 27.53%,自 2020 年以来首次跌破 100 万吨,且进口量已连续五年呈下降态势。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进口量的大幅下滑,曾经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的进口鸡肉,正面临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的局面。
  与此同时,出口数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2024 年 12 月中国鸡肉出口量为 7.85 万吨,环比增长 0.60%,同比增长 41.90%;2024 年全年中国鸡肉出口总量达 77.03 万吨,同比增长 39.02%。出口量的迅猛增长表明,中国鸡肉正逐步迈向国际市场,在全球鸡肉贸易格局中崭露头角。这种一降一升的数据对比,恰似两条背道而驰的曲线,清晰地勾勒出中国鸡肉贸易格局的重大转变,促使人们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进口下降的原因剖析
  国内产能的爆发式增长
  国内鸡肉产量的爆发式增长是进口量下降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白羽肉鸡出栏量持续增加,2023 年白羽肉鸡出栏量达到 71.95 亿只,同比增长 18.14%;产量回升至 1429.4 万吨,同比增长 20.02%,占禽肉产量的比重上升至 55.77%,成为我国第一大禽肉来源。这一成绩的取得,自主育种技术的突破功不可没。“圣泽 901”“广明 2 号”“沃德 188” 等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审定,结束了白羽肉鸡种源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国产品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从 2022 年的 15.4% 提升至 2023 年的 25.1%,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30% 以上,为白羽肉鸡产业的持续扩张和产量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政策支持也为鸡肉产量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出台的《畜牧法》《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了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保障了产业的健康发展。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了鸡肉产量的提升。养殖技术的进步同样显著,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国内已熟练掌握肉种鸡及商品鸡的平养和笼养等饲养技术、孵化技术、饲料营养和饲料产品加工技术、疾病预防与控制、生物安全措施等肉鸡养殖环节所必需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鸡肉生产效率逐渐提高,商品肉鸡的生长周期更短、耗料更少,企业生产成本得到大幅降低,有力地推动了鸡肉产量的增长,也使得国内市场对进口鸡肉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
  国际供应受阻
  国际上,禽流感、新城疫等疫情的爆发对传统鸡肉出口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巴西作为中国最大的鸡肉产品供应国,在新城疫检测导致其自行暂停进口后,2024 年出口量急剧下降。尽管当年晚些时候恢复了出口,但中国仍对来自南里奥格兰德州疫区的鸡肉产品实施进口禁令,这些限制措施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巴西 2025 年的出口量。美国曾是中国第二大鸡肉供应国,但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相关限制和价格上涨,其出口也大幅下降。截至 2025 年初,美国数十个州仍处于无限期禁令之下,限制了符合条件的出口设施数量,中国当局尚未按照此前商定的 90 天协议解除限制,导致不确定性和贸易中断。
  除疫情因素外,地缘政治、成本上涨等因素也在降低欧美国家鸡肉出口的竞争力。贸易摩擦的加剧使得进口鸡肉的关税成本增加,进而抬高了其在国内市场的价格。而饲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等,也使得国外鸡肉生产企业的成本上升,在价格上难以与国内鸡肉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的鸡肉进口量。
  需求消费变化
  在国内,消费者对鸡肉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更加注重鸡肉的安全性、口感和营养价值。国内鸡肉生产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口味和品质要求的鸡肉产品。而进口鸡肉在品质把控和适应国内消费需求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国内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进口量下降的一个因素。随着国内猪肉生产的逐渐复苏,猪肉供应量增加,价格相对稳定,作为替代品的鸡肉需求受到一定影响。消费者在选择肉类时,会根据猪肉和鸡肉的价格、品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当猪肉供应充足且价格合理时,部分消费者会减少对鸡肉的购买,从而导致鸡肉进口量的下降。此外,国内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在影响着鸡肉的进口。近年来,国内特色餐饮、地方菜系的兴起,对本地特色鸡肉品种的需求增加,而这些特色鸡肉多为国内生产,减少了对进口鸡肉的依赖。
  出口增长的原因探究
  企业积极拓展市场
  在国内鸡肉产能相对过剩的背景下,企业积极调整策略,开拓海外市场,成为推动鸡肉出口量增长的重要力量。以春雪食品为例,这家在鸡肉食品行业深耕多年的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展现出了强大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
  2024 年上半年,春雪食品遵循 “拓展市场、提升产量、降低成本” 的经营方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屠宰量同比提升了 38%,鸡肉生鲜产品的销量达到了 6.3 万吨,同比增长了 40%。鸡肉调理品的出口量更是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了 1 万吨,同比增长了 25%,出口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 26%,充分彰显了其在预制菜出口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在市场开拓方面,春雪食品以新投产的新工厂通过欧盟注册认证为契机,敏锐地抓住美元汇率变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开发欧洲市场;同时,积极争取取得东南亚国家注册认证,大力开发东南亚市场,不断加大海外市场的多元化渠道建设。通过多点布局研销中心,春雪食品能够更贴近消费市场与客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在经营策略上,春雪食品坚持灵活经营,根据市场与内部产能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新建工厂达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秉持 “只鸡价值最大化” 的经营理念,持续改善鸡肉生鲜品的正品率,加大小包装、冰鲜品销售方式,2024 年上半年鲜销比例达到 30%,不断提高只鸡盈利水平。公司还持续开展降本增效活动,通过与行业先进企业对标,比价销售与比价采购,找差距,补短板,结合调整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在生产成本控制、压缩非生产性费用开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研发创新上,春雪食品也不遗余力,持续完善产品矩阵。继 2023 年 5 月份成功召开春季新品发布会后,2024 年 6 月份又成功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 9 款具有引领意义的新产品。这些新品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强化了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不断扩大领先优势,多元化的产品矩阵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政府在政策上对鸡肉出口企业的支持,也为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鼓励出口创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税收政策方面,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力。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政府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谈判,签订贸易协定,降低贸易壁垒,为鸡肉出口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减少了货物在海关的滞留时间,加快了贸易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和 “7×24” 小时预约通关机制,实施 “即报即检”“预约查验” 等便企举措,让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政府还加强了对鸡肉产业的监管和指导,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禽肉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先进养殖技术,提高禽肉生产效率。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让中国鸡肉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良好的品质形象。针对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府部门主动作为,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一对一指导各项手续的办理,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促进鸡肉产品的出口。
  对全球市场的深远影响
  中国鸡肉进出口格局的变化,如同在亚马逊雨林中扇动翅膀的蝴蝶,在全球鸡肉市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全球鸡肉市场的供需关系、价格走势和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供需关系上,中国进口量的减少和出口量的增加,改变了全球鸡肉市场的供需平衡。长期以来,中国作为重要的鸡肉进口国,在全球鸡肉市场的需求端占据重要地位。如今进口量的大幅下降,使得国际市场上原本供应给中国的鸡肉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出路,这无疑加剧了全球鸡肉市场的供应竞争。而中国鸡肉出口量的增长,又为国际市场带来了新的供应力量,进一步改变了全球鸡肉的供应格局。原本在某些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鸡肉供应国,可能会因为中国鸡肉的进入而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局面,全球鸡肉市场的供需版图正在被重新绘制。
  在价格走势方面,这种进出口格局的变化也带来了不小的波动。进口量的减少,使得国际市场上对中国的鸡肉出口价格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争夺中国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份额,各国鸡肉出口商可能会采取降价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拉低国际鸡肉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而中国鸡肉出口量的增加,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国际市场上鸡肉供应量的增加,也会对价格产生下行压力。但如果中国鸡肉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品牌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较高的认可度,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或提升出口价格,从而对全球鸡肉价格走势产生复杂的影响。
  贸易格局同样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鸡肉出口量的增加,促使中国在全球鸡肉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从一个主要的鸡肉进口国,逐渐向鸡肉进出口双向发展的国家转变。这一转变使得中国在全球鸡肉贸易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能够在贸易规则制定、贸易谈判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中国可以凭借自身的鸡肉产业优势,争取更有利的贸易条件,促进贸易合作的公平与平衡。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鸡肉进出口格局的变化,也促使它们重新审视自身的鸡肉产业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一些传统的鸡肉出口国,可能会加大对其他市场的开拓力度,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而一些原本依赖进口鸡肉的国家,可能会因为中国鸡肉的进入,重新评估自身的进口来源和贸易伙伴,全球鸡肉贸易格局因此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
  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诸多挑战并存
  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中国鸡肉产业正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每一个挑战都犹如横亘在前行道路上的巨石,需要谨慎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始终笼罩着全球贸易,中国鸡肉出口也难以幸免。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鸡肉产业,筑起了高高的贸易壁垒。美国众院拨款委员会通过修正案,禁止中国生产的禽肉产品进入美全国学校午餐计划等,还要求私人供应商也不得采购中国生产的禽肉用于学生餐,进一步扩大了禁购范围。这一举措使得中国鸡肉在美国市场的拓展之路充满坎坷,市场范围被大幅压缩,原有的私人采购商也不得不转向美国本土禽肉供应商,对中国禽肉出口企业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仅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得中国鸡肉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食品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也是中国鸡肉出口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国际市场上,各国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纷纷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主要的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包括 HACCP、ISO22000、BRC 和 IFS 等,在发达国家,这些标准已经成为食品生产和进口的必要条件。中国鸡肉要想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就必须满足其严苛的标准要求。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差异,中国鸡肉出口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以确保其符合当地的标准。这无疑增加了出口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一旦产品在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能面临退货、召回等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对中国鸡肉的国际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国际市场上鸡肉供应竞争激烈,中国鸡肉出口还需面对来自其他鸡肉出口大国的竞争压力。巴西、美国等传统鸡肉出口国,在鸡肉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国家的鸡肉出口企业,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的生产优势,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鸡肉产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对中国鸡肉形成了有力的竞争。而且,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建立了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形象,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度较高。中国鸡肉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就需要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机遇蕴含其中
  尽管挑战重重,但中国鸡肉产业也并非没有机遇。在困境中,中国鸡肉产业正积极寻求突破,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等方式,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在养殖、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投入,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严格控制饲料、兽药的使用,确保鸡肉产品的安全和品质。一些企业引入智能化养殖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鸡舍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整养殖环境,为鸡的生长提供最佳的条件。在加工环节,采用先进的屠宰、分割、保鲜技术,确保鸡肉的新鲜度和口感。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也必不可少,从源头到终端,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品牌建设也成为中国鸡肉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推广。通过参加国际知名食品展览和展销会,与国外进口商建立良好关系,积极推广中国鸡肉的品牌形象。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本地特色鸡肉品牌的建设,如清远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围绕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持续有效发挥监管、帮扶、服务职能,打好 “清远鸡” 品牌建设组合拳,通过严格认证树品牌、拓展 “新模式” 精准助企强品牌、守牢 “质高点” 全程监管护品牌等措施,有力助推清远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拓展同样是中国鸡肉产业发展的关键。除了巩固传统的出口市场,企业还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在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为中国鸡肉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些企业抓住机遇,加大对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市场开拓力度,将中国鸡肉推向这些新兴市场。在国内市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高品质鸡肉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也在不断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推出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线上销售渠道的兴起,也为中国鸡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市场覆盖率。
  结语
  2024 年中国鸡肉进出口格局的变化,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进口量的下降和出口量的增长,反映出中国鸡肉产业在国内产能提升、国际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深刻变革。这一变化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机遇。在全球市场的舞台上,中国鸡肉产业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决心,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食品安全标准提升等挑战,抓住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国鸡肉产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全球鸡肉市场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来,中国鸡肉产业将走向何方?是继续在出口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还是在进口与出口之间找到新的平衡?这不仅是产业内人士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每一个关注农业发展、关注国际贸易的人深入思考。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4月18日,鸡肉概念板块跌幅达2%2025/4/18 15:38:49
昆明市官渡区王琼莲鸡肉店销售的鸡肉不合格2025/4/17 18:51:18
4月17日,鸡肉板块涨幅达 3%2025/4/17 16:00:50
2025年2月份巴西鸡肉出口数据统计2025/4/17 8:46:15
2025年2月份美国鸡肉出口数据统计2025/4/17 8:45:12
4月16日,鸡肉概念板块跌幅达2%2025/4/16 15:19:3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