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中美互征高额关税对养殖业的影响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20 19:19:58 关注:128 评论: 我要投稿

  截至目前,美国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累计加征了145%关税,中国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累计加征了125%关税。虽然近期政策未来仍有变数,但按目前的情况,中美双方几乎中断经贸来往,这会对养殖户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提前防范应对?本文对不同品种进行梳理。

  总结
  水产品影响最大的是罗非鱼养殖,养殖户可以考虑减少投苗密度,同时有条件的考虑转养叉尾鮰、泥鳅等特水鱼,草鱼、鲫鱼等普水鱼,此外开拓非洲、中东市场,开拓国内高端市场。长期看,进口有望减少,可以考虑布局进口量较多的品种、与进口品种存在消费替代关系的品种,尤其是对虾,此外还有三文鱼、澳洲龙虾、巴沙鱼替代品种(生鱼/叉尾鮰)等,同时考虑海外投资水产养殖。

生猪、禽的影响包括停止进口美国猪/鸡肉、种猪/鸡。停止进口美国猪/鸡肉将利好国内价格和利润,但美国猪/鸡肉均占国内消费约0.7%,影响力度有限。停止进口美国种猪和种鸡,将对国内品种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白羽肉鸡和蛋鸡,养殖户需要提前考虑适应欧洲品种和国产品种的养殖和销售。

  反刍的影响是停止进口美国牛肉,美国牛肉占国内消费约1.4%,对国内的利好影响程度大于生猪和肉鸡,叠加商务部开展贸易救济措施,牛肉进口可能有较大下降,肉牛养殖将迎来景气周期和机会。

  从消费的角度,短期对消费带来抑制,鸡蛋作为最便宜的蛋白质将继续受益消费降级。长期看,国内经济有望向消费驱动转型,则各类养殖产品,尤其是水产品、反刍、肉鸡产品,将有望充分受益于内需消费增长。

  一、水产品方面

  01.出口方面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水产品主要是罗非鱼,其他品种相对较少,如虾类、鳕鱼、金枪鱼等,且其他品种要么来自捕捞,要么体量很小,要么是国内进口后加工再出口,总之对咱们水产养殖户影响不大。

  影响最大的是罗非鱼。罗非鱼2023年产量182万吨,2024年预计继续增长到约190万吨。国内罗非鱼主要通过冻鱼和鱼片进行出口,罗非鱼在美国作为物美价廉的水产品,是主要的消费品种,2024年中国罗非鱼及鱼片总出口47.9万吨,其中对美国出口12.8万吨,考虑从成鱼到鱼片的出肉率,实际对美国出口的量可能占到了国内产量的10%以上。目前罗非鱼出口美国的关税达到150%,接下来对美出口将几乎停滞,罗非鱼市场需求将直接减少10%以上,意味着价格会暴跌,要跌到10%以上的养殖户退出养殖,才能企稳。

  建议养殖户和加工商多方面着手,从供需两端解决这10%的过剩,挽救罗非鱼危机。一方面,建议罗非鱼养殖户降低投苗密度,转养其他品种,从今年的行情展望看,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直接转养叉尾鮰、泥鳅等特水鱼,条件不便的可以转养草鱼、鲫鱼等普水鱼,或在混养中降低罗非鱼比例、提高其他鱼种比例;另一方面,在出口上重点开拓非洲、中东等地区市场;再一方面,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在国内培育市场,例如消除土腥味、养殖脆肉罗非等,走高端市场。

02.进口方面

  美国是全球水产品消费大国,进口水产品占总供应量的65%以上,关税执行后,美国国内将产生通胀。目前美国暂缓了其他国家关税,并准备进行谈判,若最后欧盟、越南、印度、印尼、厄瓜多尔等国妥协退让,被美国免收高额关税,则美国通胀将大力刺激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水产品出口,并将带来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中美作为两个最大市场,在不变的总产量下,水产品进口将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况,这些水产品出口国加大对美出口,对中国的水产品出口量将减少。对于国内养殖户来说,机会在于提前布局进口量较多的品种、与进口品种存在消费替代关系的品种,尤其是对虾,此外还有三文鱼、澳洲龙虾、巴沙鱼替代品种(生鱼/叉尾鮰)等,抓住机会养殖这些品种,未来或许可以抢占进口减少让出来的市场。

  另一方面,国内养殖户和加工厂可以前往海外投资,发展水产养殖和加工。美国的高通胀,将直接拉升海外国家的水产品价格,具备关税优势和贸易优势的水产养殖国家将迎来水产养殖投资机会,水产养殖利润将会较好。不过,当前政策多变,前往海外投资仍面临各种国际政策风险,既包括中美恢复经贸关系,也包括其他海外国家被加征高额关税,出口也受到打击,养殖户需要仔细评估投资回收周期和国际形势风险。

   二、生猪方面

  进口方面,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猪肉及猪杂碎40万吨,占国内消费约0.7%。停止进口美国猪肉后,从方向看,对国内猪价和养殖利润是利好,但目前国内能繁母猪产能较高,美国进口的占比较低,因此从幅度看,利好程度有限。

  种猪方面,杜洛克等美系种猪进口将受限,但对国内养殖户影响并不大,同时带来自主育种机会。一方面近几年国内已经在逐渐将美系更换为生产效率更高的法系、丹系,美系种猪本就在逐步退出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在自主育种已经具备一定成果,美系进口受限,国内种猪市场扩大,也将进一步促进国内育种发展。

   三、禽方面

  禽的影响主要在于祖代引种。

  01.白羽肉鸡

  ① 品种影响

  白羽祖代引种受影响最大。全球白羽肉鸡祖代种鸡主要由美国安伟捷和美国科宝两家公司占据绝对主导。在国内,安伟捷体系的鸡苗性能最好,目前祖代存栏市占率约50%。

  2024年底以来,由于海外禽流感严重,祖代引种已经被暂停。中美互现大幅加征关税后,即使禽流感消除,也很难再引种美国品种。从养殖周期推算,2026年下半年白羽肉鸡的商品代鸡苗会出现短缺,届时将对肉鸡养殖带来较大挑战。

  未来减少美国引种后,安伟捷体系在国内市占率将大幅下降,国内将加大从欧洲和新西兰等国家引种,国产品种也迎来发展机会。欧洲的供应增量有限,而国产品种虽然性能偏弱,但潜在增量空间较大,因此预计安伟捷体系丢失的市场,主要会被三大国产品种体系替代,其次会被欧洲品种和科宝体系替代一部分。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国产品种未来需要加大研发,提高性能,国产品种繁育和养殖可能迎来大发展时代!

  对于养殖户来说,提前锁定安伟捷体系的资源是短期重点,中长期看,国内养殖行业必须加快适应国产品种的养殖,培育消费市场。

  ②进口影响

  2024年国内鸡肉类产品进口97.69万吨,同比下降27.53%,其中进口以爪翅类产品为主。进口来源中,超过一半来自巴西,美国已经逐渐不再是主要来源国,2024年进口美国鸡肉类产品10.50万吨,同比下降58.6%,进口占比仅1成。

  国内鸡肉年消费量约1500万吨,按2024年数据,美国进口鸡肉类产品占国内消费量约0.7%,与猪肉占比相当,若按2023年数据,则占比1.4%,具备一定体量。中止进口美国鸡肉类产品后,有充足的其他国家来源作为补充,因此虽然直接利好国内白羽肉鸡价格和利润,但同样影响幅度有限。

  02.蛋鸡

  蛋鸡几乎没有进出口,主要受引种影响,但引种影响程度小于白羽肉鸡。2024年我国蛋鸡祖代引种约23.3万套,引种国家包括美国、荷兰、法国,其中从美国引种18.3万套,占比接近80%。中止引种美国品种后,短期商品代鸡苗供应不会受影响,但未来只能加大从欧洲引种、加大国产品种的应用。

图片

  2024年2月开始大量引种美国祖代后,2025年4月海兰系、罗曼系鸡苗开始投放市场,中止引种美国祖代蛋鸡后,现有存栏可以维持到美国品种的商品代鸡苗供应到大约2026年底。2026年底之前,蛋鸡养殖受影响不大。

  若中美经贸一直未恢复,预计2026年底美国品种的商品代蛋鸡苗将出现短缺,届时只能依靠欧洲品种和国产品种进行替代。养殖户需要提前考虑品种转养的问题,提前适应欧洲品种和国产品种的养殖,尤其是国产品种在性能、产蛋时间长度、蛋码等方面均弱于美国品种,为养殖过程和销售过程带来一定挑战。

   四、反刍方面

  2024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含牛杂碎)达 287万吨,进口牛肉量占国内消费量达到30%,是所有肉类产品中进口量占比最大的品种。进口主要来自于南美洲,美国进口较少,2024年自美进口牛肉13.81万吨,仅占总进口量的4.8%,占国内消费量的1.4%,占比高于猪肉和鸡肉。

  中止美国牛肉进口后,将直接利好国内牛肉价格和利润,促进国内肉牛养殖发展。此外,随着商务部采取贸易救济措施,2025年1 - 2月牛肉进口量减少11%,调查结束后(预计在2025年8月之前),若出台相关政策,牛肉进口量将大幅下降。

  因此,中止美国牛肉进口叠加商务部贸易救济措施,将直接利好国内肉牛产业。同时目前国内肉牛已经周期反转,进入上升周期,叠加进口减少的助力,未来2年肉牛养殖将迎来较好发展。

   五、市场消费方面

  中美停止经贸后,短期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出口行业从业者面临收入下降的问题,对消费产生抑制,其中鸡蛋作为最便宜的蛋白质,将继续受益于消费降级,而水产品和反刍消费受影响更大,猪肉和鸡肉影响次之。

  长期看,为了确保GDP增长,将会更多从出口转向消费,国内有望进入消费补贴/工资上涨来促进消费的内循环格局。目前国内仍有6亿人收入较低,有极大的消费需求但没有良好的社会财富分配流通机制来刺激需求释放,若经济将逐渐从出口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劳动力的分配要素权重提升,或政府通过各种方式补贴普通群体来消化生产过剩,则各类养殖产品,尤其是水产品、反刍、肉鸡产品,将有望充分受益于内需消费增长,行业或再度扩容增长。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通威农牧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中美经贸变局下,养殖业的危与机2025/4/20 19:25:48
告别传统养殖困境,解锁环保高效新玩法2025/4/3 11:24:47
中小养殖场的破局之路2025/3/23 16:50:33
对美加征关税,国内养殖业稳如泰山?2025/3/8 8:46:44
养殖业节粮行动:为粮食安全“解锁”新密码2025/3/8 8:26:08
2025一号文件下,养殖业的新曙光与新征程2025/3/7 8:23:2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