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2025农业展望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
报告显示,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将显著增强,农产品消费持续升级,农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大会还围绕粮食安全与消费结构变化、智慧农业发展、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农产品市场预期管理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2024:肉类生产总体稳定,动物性产品消费增长趋缓
2024年,肉类生产总体稳定,全年肉类产量9770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5706万吨,减少1.5%;禽肉产量2660万吨,增长3.8%;牛肉产量779万吨,增长3.5%;羊肉产量518万吨,减少2.5%。禽蛋、水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分别为3588万吨和736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7%、3.5%。
农产品消费总体呈现降级,动物性产品消费增长趋缓。2024年,猪肉、羊肉消费量有所下降,分别比上年减少2.3%、3.3%;禽肉、牛肉、禽蛋、水产品消费量保持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2.9%、3.8%、0.4%、3.0%。
2025:农产品消费更趋多元,牛羊肉价格有望止跌回稳
受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升与生猪养殖效率提高等影响,猪肉产量小幅增长,预计2025年达5750万吨,比上年增长0.8%;受养殖效益下降影响,牛肉、羊肉和奶业生产进入优化调整期,预计产量分别减少3.7%、1.5%和1.5%;渔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预计水产品产量达7442万吨,比上年增长1.0%。
农产品消费缓慢增长,健康化、多元化消费趋势更加明显。禽肉、水产品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牛羊肉、奶类消费需求有所减弱。预计2025年禽肉、禽蛋、水产品消费量分别增长2.3%、1.4%、1.4%,牛肉、羊肉、奶类消费量分别减少13.7%、2.7%、3.3%;猪肉消费量略有增加,比上年增长0.3%。
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运行,供需调整与季节性影响因素交织。受国内供需形势相对宽松及提振消费多措并举影响,预计猪肉价格在26~27元/千克区间,牛羊肉价格因存栏减少产能下降有望止跌回稳。
肉类:产量稳中有增,消费和进口先减后增
展望期内,随着畜禽优良品种的加快培育以及养殖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肉类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增强,肉类产量稳中有增,预计2034年肉类产量9954万吨,年均增长0.3%。展望初期,牛羊肉消费量均减少,猪肉消费量稳中略增,禽肉消费量增速放缓,预计2025年肉类消费量10111万吨,比上年下降0.9%;展望中后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消费量呈稳步恢复态势,但展望期内人口负增长以及老龄化社会程度加深,肉类消费量增速趋缓,预计2034年肉类消费量10238万吨,年均增长0.1%。
肉类产品消费量在未来十年总体保持稳定,进口肉类产品将在总量减少后缓增,但进口渠道将更加多元。此外,未来我国肉类产品出口渠道和国际市场空间持续拓展,出口量保持增长,预计2034年肉类出口130万吨,年均增长4.0%。
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呈现稳中有降趋势
展望期内,生猪养殖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生猪生产提质增效,基础产能动态调整猪肉产量趋于下降。预计2034年猪肉产量5452万吨,比基期减少4.0%,年均下降0.4%。
受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人口总量持续稳中有降、居民膳食结构多样化等因素综合影响,猪肉消费量持续小幅下降。预计2034年猪肉消费量5492万吨,比基期减少5.5%,年均下降0.6%。国内对进口猪肉的需求下降,居民对带骨猪肉仍存在刚性需求,预计猪肉进口量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猪肉副产品将保持未来猪肉产品进口的主力身份。
禽肉:生产和消费增速放缓,贸易实现顺差
未来10年,禽肉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加,增速总体放缓,进口量趋于下降,出口量稳步增加。预计2034年产量将达到2984万吨,年均增长1.6%。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禽肉消费便捷化、产品多元化和质量标准化趋势加快,禽肉消费有望持续扩大。预计2034年消费量为2954万吨,年均增长1.3%。禽肉国内供给相对充足,禽肉产品进口也将以副产品为主,进口鸡爪等将成为国内卤制品等重要原料来源。此外,肉禽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较快增长,预计2034年出口量为120万吨,年均增长5.0%。
牛羊肉:生产和消费先降后增,进口走势呈现差异
未来10年,随着品种改良、技术进步以及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比例提高,牛羊生产能力稳步增强,但受短期养殖效益影响,产量先降后增。预计2034年,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820万吨564万吨,年均分别增长0.9%和1.0%。
综合考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人口总量下降和需求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牛羊肉消费需求先弱后强,增速明显放缓。预计2034年,牛肉、羊肉消费量分别为1048万吨、61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0.2%、0.8%。由于国内资源约束加大、生产成本较高,牛羊肉贸易将持续保持净进口格局。
水产品:产量与消费量保持小幅增长,进口稳中有增
未来10年,随着渔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水产品产量将保持小幅增长,预计2034年达7874万吨,比基期增长10.7%,年均增长1.0%。其中,养殖产量将达6561万吨,比基期增长12.9%,年均增长1.2%,占总产量比例将提升至83.3%;捕捞产量大体稳定在1300万吨左右。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2034年总消费量达8306万吨,比基期增长12.3%,年均增长1.2%。
消费将进一步向多样化、品牌化、便利化转变,加工消费增长较快,2034年增至3619万吨,比基期增长18.8%,年均增长1.7%。水产品直接食用消费增速低于加工消费增速,2034年增至3534万吨,比基期增长12.3%,水产品进口将呈现稳中有增的态势,预计2034年进口量将达807万吨,比基期增长20.1%。出口将逐渐趋于稳定,预计2034年为375万吨,比基期减少4.7%。展望期内,水产品供需基本平衡,消费增长略快于产量增加,价格将呈现稳中有涨的趋势。
报告还显示,2025年我国农产品消费预计保持缓慢增长,健康化、多元化消费趋势更加明显。粮食消费小幅增长,禽肉、水产品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牛羊肉、奶类消费需求有所减弱。同时,随着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同性不断增强,在国内产量增加、消费增速放缓等条件下,大宗农产品进口量呈减少趋势。
此外,未来10年,随着我国经济稳健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蔬菜、水果、肉类、奶类以及水产品等农产品消费持续升级,高品质与特色化需求将持续攀升,农产品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进口来源更趋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