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破局畜牧业困境:从“菜篮子”到农业强国的关键一跃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5/15 10:20:13 关注:49 评论: 我要投稿

  畜牧业:国计民生之重要支撑
  在探讨农业领域时,畜牧业始终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等百姓 “菜篮子” 中的关键品类,不仅直接关联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更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畜牧业亦处于前沿位置,其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的发展态势,不仅实现了产业规模的壮大,更优化了畜产品供给结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已基本构建成型。
  以数字化养殖为例,借助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养殖场能够实时监测畜禽的生长环境及健康状况,并精准进行饲料投喂,此举既提升了养殖效率,又降低了成本。在部分先进养殖场,已实现养殖流程的自动化,从喂食、清洁到疫病防控,均可通过智能设备完成,大幅减少人工干预,提升了养殖的精准度与科学性。
  从数据层面来看,2024 年我国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达 9663 万吨,较上年增长 0.2% ,畜牧产值和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这一成果的取得,既离不开畜牧业从业者的辛勤付出,也是国家政策支持与科技进步的共同结果。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畜牧业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重要使命,在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辉煌成就:规模与产量双丰收
  2024 年,我国畜牧业成绩斐然。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9663 万吨,较上年增长 0.2%,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为数字的增长,更彰显了畜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方面的坚实步伐。其中,猪肉产量 5706 万吨,虽有 1.5% 的下降,但依旧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在市场供应中占据关键地位。牛肉产量 779 万吨,增长 3.5%,反映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持续增加,我国肉牛养殖业也在积极顺应市场需求,稳步提升产量。羊肉产量 518 万吨,虽下降 2.5%,但仍是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来源,满足着消费者对羊肉独特风味的喜爱。禽肉产量 2660 万吨,增长 3.8%,凭借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选择,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牛奶产量 4079 万吨,下降 2.8%,禽蛋产量 3588 万吨,增长 0.7%,奶类和蛋类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在居民日常饮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产量变化也反映出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
  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已基本形成,这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产业体系涵盖从饲料兽药、良种繁育到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关联、协同发展。生产体系中,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的养殖模式逐步普及,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经营体系不断创新,龙头企业与中小养殖场户紧密合作,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托管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畜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畜禽养殖消耗大量饲料粮,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提升粮食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畜产品的稳定供应,降低对进口肉类的依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畜牧业为农民提供丰富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许多农村地区通过发展特色养殖,如养羊、养牛、养禽等,实现脱贫致富,走上乡村振兴道路。
  阴霾笼罩:发展困境剖析
  在我国畜牧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亦需正视其面临的诸多困境,这些问题犹如层层阴霾,制约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波动是畜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以生猪市场为例,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给养殖户带来诸多困扰。2018 - 2019 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猪肉价格急剧攀升。然而,随着生猪产能逐步恢复,2021 - 2023 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众多养殖户陷入亏损状态。这种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影响养殖户收入,也给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疫病风险始终是悬于畜牧业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旦爆发,将给养殖业带来毁灭性打击。2018 年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短时间内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大量生猪被扑杀,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这不仅导致养殖户遭受惨重经济损失,也对我国猪肉供应产生巨大影响,致使市场上猪肉价格飞涨。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疫病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形势依旧严峻。
  资源约束同样限制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饲料粮国内供给不足,大豆、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大量依赖进口。2024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 9800 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 86%,玉米进口量突破 2200 万吨,对外依存度升至 12%。国际市场上饲料原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养殖成本。此外,规模养殖用地紧缺问题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适合建设养殖场的土地愈发稀缺,限制了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步伐。
  进口畜产品的冲击亦在加剧,以牛肉市场为例,近年来我国牛肉进口量持续增加,2023 年进口量达到 274 万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 36.4%。2024 年 1 - 11 月,进口量达 260 万吨,同比增长 4.3%。大量低价进口牛肉涌入,拉低国内牛肉价格,使国内肉牛养殖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不少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
  金融保险支持有限,也是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多数地区畜禽活体尚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养殖企业普遍缺乏流动资金,扩大再生产和科技成果应用受到限制。在面对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时,养殖户往往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一旦遭遇损失,难以恢复生产。
  种养未能深度融合,亦是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许多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分离,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浪费资源。而种植业所需的有机肥料,又无法从养殖业获得充足供应,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破局之道:三链协同,转型升级
  面对重重困境,我国畜牧业亟待探寻破局之策,以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不仅关乎畜牧业自身的兴衰,更与国计民生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从 “链”“转”“保” 三个维度发力,成为畜牧业突破困境、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一)“链” 上发力,保障供给
  在 “链” 上着力,构建 “饲料兽药 — 良种繁育 — 屠宰加工 — 冷链物流” 的供应链体系,是提升畜禽产品增产保供能力的关键所在。以新希望六和为例,作为大型农牧企业,其积极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从饲料生产源头把控质量,拥有自主的饲料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确保为养殖环节提供优质、安全的饲料。在良种繁育方面,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和培育优良畜禽品种,提升养殖效益。在屠宰加工环节,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建立冷链物流体系,保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品质。
  为增强供应链韧性,完善应急保供机制至关重要。政府可建立畜产品储备制度,在市场供应紧张时,及时投放储备产品,稳定市场价格。同时,加强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监测与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例如,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时掌握畜禽存栏量、饲料供应、市场价格等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扶持特色企业,推动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温氏股份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带动大量中小养殖户发展养鸡、养猪产业。公司负责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养殖户负责养殖环节,双方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该模式不仅提高养殖户收益,也保障公司原料供应,实现互利共赢。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畜牧产品,优化产品结构,能够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例如,内蒙古的草原羊肉,以其独特风味和高品质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当地养殖户采用天然放牧方式,让羊在草原自由采食,生产出的羊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将草原羊肉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 “供应链强基、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提质” 三链协同发力,我国畜牧业的整体竞争力将稳步提升,在国际市场占据更有利地位。
  (二)“转” 字当头,绿色升级
  在 “转” 上做文章,加快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聚焦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畜牧业由单一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正大集团在全国各地建设多个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场,采用先进养殖设备和管理模式,实现养殖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通过规模化养殖,不仅提高畜禽养殖密度,降低单位养殖成本,还便于集中管理和疫病防控,提升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推广 “粮 — 畜 — 肥 — 田” 等生态循环模式,构建 “种植 — 养殖 — 屠宰加工” 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在部分地区,养殖场将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供应给周边种植户。种植户利用有机肥料种植粮食和蔬菜,为养殖场提供饲料原料。这种生态循环模式,既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又降低种植户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现代畜牧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畜牧业由传统的分链经营向现代全产业链并进转变。山东潍坊的畜牧业产业集群,以诸城、安丘等地为核心,聚集众多饲料生产、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强大产业竞争力。在该产业集群中,得利斯、惠发等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发展。
  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是推动畜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核心动力。在基因编辑与育种技术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畜禽品种,如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猪、牛、羊等。在饲料配方方面,研发更加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在疫病风险防控方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疫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防控疫病。例如,通过对畜禽养殖环境、生理指标等数据的实时监测,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数据,提前预测疫病发生,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强化数字赋能,搭建一体化畜牧大脑数据仓,能够实现正向可追踪、逆向可追溯的目标。通过在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植入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数据,上传至畜牧大脑数据仓。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了解畜产品的产地、养殖过程、加工信息、运输轨迹等,实现产品全程追溯。这不仅提高消费者对畜产品的信任度,也有助于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品牌形象。
  (三)“保” 住底线,安全发展
  在 “保” 上求实效,确保畜牧业绿色生态安全、动物防疫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兽医生产安全,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底线。
  以设施养殖、智慧赋能、资源节约和绿色低碳为重点,完善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指南,推进标准化生态养殖,是实现绿色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设施养殖方面,建设现代化养殖场,配备先进通风、温控、粪便处理等设施,为畜禽提供良好生长环境。在智慧赋能方面,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养殖过程智能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节约和绿色低碳方面,推广节水、节粮、节能技术,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例如,采用节水型饮水设备,减少水资源浪费;利用智能化饲料投喂系统,精准投喂饲料,减少饲料浪费。
  夯实防疫基础,强化检疫监管、重点管控和应急管理,是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底线的关键。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强化检疫监管,严格执行动物检疫制度,对进出养殖场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检疫,防止疫病传播。对重点疫病进行重点管控,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例如,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加强疫情监测和排查,严格执行封锁、扑杀、消毒等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传播。
  开展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加强畜禽屠宰监管,强化质量安全抽查监测,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抓好生产和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针对畜禽屠宰环节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注水注药等违法行为。加强对畜禽屠宰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屠宰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屠宰产品质量安全。强化质量安全抽查监测,加大对畜产品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安全问题。例如,定期对市场上的肉类产品进行抽检,检测兽药残留、微生物等指标,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未来展望:畜牧业的光明前景
  畜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当前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在 “链”“转”“保” 方面持续发力,已展现出破局的曙光。
  在 “链” 上,供应链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使畜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衔接更加紧密,提升产业协同效率,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随着特色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的推广,畜禽产品的供应将更加稳定,质量将更有保障,消费者将能够享受到更为丰富、优质的畜产品。
  在 “转” 上,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将带来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发展模式。规模化养殖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生态循环模式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产业集群建设将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科技创新将为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字赋能将使畜牧业的管理更加精准、高效。未来的畜牧业将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为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在 “保” 上,绿色生态安全、动物防疫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兽医生产安全将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标准化生态养殖将成为主流,动物疫病防控将更加科学、精准,畜产品质量将更加可靠,消费者将能够放心食用畜产品。
  展望未来,我国畜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强大市场动力。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为畜牧业带来更多创新与突破,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政策的持续支持,将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共同期待,我国畜牧业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会见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部长卡洛斯·法瓦罗(图)2025/5/13 21:17:57
2025畜牧行业:韧性生长,破局前行2025/5/13 9:41:30
关于对2025年山东省畜牧业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遴选推荐结果的公示2025/5/13 9:01:25
山东高密织牢动物防疫“安全网” 护航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5/5/13 9:00:22
韩俊分别会见沙特阿拉伯王国环境水利农业大臣和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部长2025/5/12 21:51:12
2025年一季度部分省市畜牧业数据统计2025/5/9 16:13:3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