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11月玉米价格反季节大涨!三大支撑与四大制约如何博弈?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21 10:29:36 关注:177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一、玉米市场突发 “反季狂飙”:谁在点燃涨价引擎?
  (一)淡季不淡:80 元 / 吨涨幅打破季节规律

  在农产品市场的传统认知中,11 月通常是玉米价格的下行区间。新粮大量涌入市场,供应显著增加,价格一般会随季节因素走低。然而,今年玉米市场打破常规,出现了超乎预期的价格上扬态势。自月初至月末,南北港口玉米报价快速攀升,累计涨幅达 80 元 / 吨,现货均价一举突破 2400 元 / 吨。这一异常涨势,令众多市场资深参与者感到意外。
  在山东,深加工企业门前货车排起长队,队伍绵延 2 公里,司机们等待卸货,期望赶上高价售粮时机;在东北,贸易商凌晨 3 点便在农户家门口等候,积极争取优质粮源交易。市场呈现出的抢购景象,与传统淡季特征大相径庭。
  (二)供需数据透露异常信号
  供应端:10 月基层售粮进度超 40%,较往年同期加快。进入 11 月,剩余粮源同比减少 25%,供应压力减轻。同时,今年春节延迟,售粮窗口期延长,农户观望情绪增强,惜售心理浓厚,期望价格进一步上涨以获取更多收益。
  需求端:养殖业的良好发展使玉米需求持续增长。生猪存栏量达 10.8 亿头,蛋鸡存栏量为 13.2 亿只,每日饲料消耗量大,粗略估算日耗玉米达 120 万吨。下游深加工企业因淀粉利润修复,开机率提升至 75%,对玉米原料的采购竞争激烈。
  库存端:港口库存降至 180 万吨,同比减少 32%,接近警戒线水平。下游饲料厂库存紧张,仅能维持 25 天生产,低于安全库存 5 天。在库存不足情况下,企业被动补库,只要市场有粮源便积极采购,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二、三大核心逻辑支撑 “淡季逆袭”
  此次淡季价格上涨并非偶然,而是市场情绪、粮质分化、物流梗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市场情绪:从 “恐跌” 到 “追涨” 的预期反转

  去年同期,玉米价格大幅下跌,一个月内暴跌 30%,许多农户遭受损失。例如,东北的张大爷家中玉米积压,因价格暴跌导致预期收益受损。今年,农户吸取教训,采取 “错峰售粮” 策略,价格低于 2400 元 / 吨时,超六成农户选择惜售,期望价格上涨。这种惜售情绪在市场蔓延。
  贸易商敏锐捕捉到市场机会,加大囤货力度。东北一家贸易公司 11 月上旬玉米收购量比去年同期猛增 40%。在市场情绪推动下,形成 “农户盼涨 — 贸易商囤货 — 企业抢粮” 的正向循环,企业为确保原料供应提高收购价格,进一步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二)粮质分化:华北 “问题粮” 催生东北优质粮溢价

  今年,华北地区玉米霉变问题严重。走进河北、山东等产区,能闻到空气中的霉味,玉米颗粒布满黑色斑点。据统计,华北玉米霉变率超 15%,部分地区达 20%,容重多低于 680g/L,无法满足饲料厂对优质粮的严格要求,采购经理对此表示无奈。
  相比之下,东北玉米质量优势明显,容重 720g/L 以上的优质玉米占比达 85%,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深加工企业为获取优质粮源,愿意多支付 50 元 / 吨高价,区域价差迅速扩大到 120 元 / 吨,东北玉米供不应求。在粮源竞拍会上,多家企业为争夺东北玉米展开激烈竞价,一家大型企业以高出底价 20% 的价格成功拍下。
  (三)物流梗阻:铁路政策与天气双重 “掐脖子”
  物流是市场流通的关键环节,一旦受阻,市场运行将受到影响。今年 11 月,东北玉米遭遇物流危机。铁路下浮政策取消,汽运成本大幅上涨,每吨增加 30 元,贸易商面临运输成本增加与运输方式选择难题。
  随后,黑龙江遭遇暴雪,公路积雪导致车辆无法通行,港口日到货量从 5 万吨骤降至 2 万吨,供应受阻。广东一家饲料厂库存告急,为维持生产不得不接受高昂海运报价,到厂成本比 10 月上涨 100 元 / 吨,进一步推动市场看涨情绪。
  三、四大 “紧箍咒” 压制上涨空间
  在玉米价格上涨过程中,也存在制约其进一步上涨的因素。
  (一)基层售粮压力:80% 余粮待售的 “堰塞湖”
  尽管当前玉米价格走势强劲,但基层农户仍持有大量余粮。数据显示,农户手中尚有 80% 新粮未出售,这对市场价格构成潜在下行压力。随着价格上涨,山东、河南等地售粮进度加快,目前每周售粮进度达 15%。专家测算,价格突破 2500 元 / 吨时,月均售粮量可能飙升至 3000 万吨,短期内卖压集中释放将冲击市场价格。
  (二)进口与储备 “双杀” 预期
  进口端:为稳定市场供应,定向玉米拍卖周度投放量大幅增至 500 万吨。同时,高粱、大麦等替代谷物到港量迅猛增长,月均增幅达 20%,凭借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估算可满足 15% 饲料需求,对玉米市场形成冲击。
  储备端:中储粮启动 200 万吨轮换粮投放工作,以调节市场价格。历史数据表明,储备粮拍卖量每增加 10%,现货价格往往回落 2%-3%。后续若中储粮进一步追加投放,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将受到更严格限制。
  (三)盘面情绪退烧:期货领先现货回调
  11 月 15 日,大连玉米主力合约大幅回落,跌幅 1.2%,持仓量减少 5 万手,显示多头资金获利了结。期货市场先行回调引发连锁反应,锦州港报价随即回调 20 元 / 吨,贸易商 “恐高” 情绪蔓延,部分中小贸易商抛货套现,市场氛围从狂热 “抢粮” 转向谨慎 “观望”,阻碍玉米价格上涨。
  (四)替代品性价比优势凸显
  玉米价格上涨的同时,替代品性价比优势愈发明显。当前小麦现货价格 2300 元 / 吨,比玉米低 100 元 / 吨,饲料厂加大小麦采购力度,目前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比例达 25%。
  此外,稻谷拍卖重启,定向饲用稻谷周度成交量持续超 80 万吨,以低价吸引饲料企业,分流玉米市场需求。在替代品双重影响下,玉米价格上涨面临困难。
  四、行情展望:短期震荡 VS 中期博弈,机会藏在哪?
  (一)短期(11 月下 - 12 月):压力测试进行时

  11 月下旬至 12 月,玉米市场进入关键的 “压力测试期”,价格走势受多空因素影响。从支撑位看,2350 元 / 吨是东北深加工企业成本底线,价格跌破此关口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企业会加大采购力度以降低成本,支撑价格。2300 元 / 吨是港口进口玉米到岸价,国内玉米价格接近或低于此价格时,进口玉米优势减弱,进口量减少,稳定国内价格。
  然而,价格上涨也面临阻力。2500 元 / 吨是基层农户心理价位,触及此价位农户售粮意愿增强,大量玉米涌入市场将阻碍价格上涨。2550 元 / 吨是 2024 年同期高点,成为市场心理阻力位,接近此高点市场参与者 “恐高” 情绪蔓延,贸易商抛售玉米获利了结,压制价格。
  综合多空因素,预计 12 月玉米价格在 2300 - 2450 元 / 吨区间震荡运行,价格可能冲高回落,主要原因是基层售粮加速导致供大于求,价格难以维持高位。
  (二)中期(2026 年 1 - 3 月):结构性机会显现展望 2026 年 1 - 3 月,玉米市场有望出现结构性反弹。售粮进度过半(约 40%)时,市场格局将改变,东北优质粮源稀缺性凸显。一方面,华北地区春播面积预计减少 5%,因农户转向种植大豆,未来华北玉米产量下降,对东北优质粮源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市场玉米库存逐渐消耗,新粮供应有限,东北优质粮源优势更突出。
  在此情况下,2026 年一季度玉米价格有望阶段性反弹,目标价位 2500 - 2600 元 / 吨。下游企业为保证生产加大对东北优质粮源采购力度,提高采购价格,贸易商积极囤货,供需关系变化推动价格上涨,形成结构性反弹行情。
  (三)长期警示:政策与国际市场双变量
  从长期看,玉米市场受政策和国际市场两个重要变量影响。政策方面,2026 年 6 月新麦上市时期是关键节点。若小麦继续丰产过剩,将冲击玉米市场。小麦与玉米在饲料领域有替代关系,小麦价格低且供应充足时,饲料企业会增加小麦使用量,减少玉米采购,导致玉米市场需求下降,价格受打压。
  国际市场方面,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降至 12%,CBOT 玉米突破 600 美分 / 蒲式耳,显示国际玉米价格上涨趋势。这对国内玉米市场既有支撑也有风险。进口成本增加支撑国内玉米价格,企业倾向采购国内玉米推动价格上涨。但南美作为重要玉米产区,其丰产预期可能压制玉米价格涨幅。若南美玉米产量大幅增加,国际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上涨动力将减弱。
  五、操作指南:散户与企业如何应对?
  (一)种植户:分批售粮防 “坐电梯”
  对于种植户而言,在当前价格波动的玉米市场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关键。分批售粮是合理策略。价格攀升至 2450 元 / 吨以上时,种植户可出售 30% 库存,锁定部分利润,避免价格回调损失。例如东北的李大叔,今年种植 50 吨玉米,价格达 2450 元 / 吨时出售 15 吨,每吨利润比成本价高 200 元,获利 3000 元,用于偿还农资贷款和储备春耕资金。
  对于剩余粮源,种植户可继续观望。12 月中下旬,基层售粮压力释放,价格可能回落,此时可关注港口库存变化。若港口库存持续低位,市场供应紧张,春节后价格有望上涨。李大叔囤着剩余 35 吨玉米,春节后价格涨至 2550 元 / 吨,出售 20 吨,每吨利润 300 元,获利 6000 元,体现合理囤粮策略的收益。
  (二)饲料企业:建立 “阶梯式” 补库策略
  饲料企业在玉米价格波动中需权衡成本与供应关系,建立 “阶梯式” 补库策略。玉米价格在 2300 - 2350 元 / 吨区间时,企业可建立 30% 安全库存,保障生产运营。山东一家大型饲料企业月均玉米需求量 1000 吨,价格在此区间时采购 300 吨作为安全库存,满足生产需求,在价格上涨时有缓冲空间。
  价格超过 2400 元 / 吨时,企业应暂停大规模采购,避免增加生产成本。此时可利用小麦、稻谷等替代品,其在饲料中的替代比例最高可达 40%。企业可根据市场价格灵活调整采购比例,降低成本。
  此外,东北降雪后的 “错峰采购窗口” 是企业机会。预计 11 月 25 - 30 日,受降雪影响,东北玉米运输受阻,价格可能短暂回调,企业可抓住时机低价采购。江苏一家饲料企业在此期间以每吨比平时低 50 元的价格采购 200 吨玉米,节省 10000 元成本。
  (三)贸易商:警惕情绪驱动下的 “击鼓传花”
  贸易商在当前市场环境中需警惕情绪驱动的价格波动风险。控制持仓周期至关重要,建议将持仓周期控制在 15 天内。市场情绪波动大,价格走势难预测,持仓时间过长易因市场情绪反转、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河南贸易商小王曾因持仓 30 天,在第 25 天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时受损。
  在交易策略上,贸易商应坚持逢高套现原则,及时出售玉米实现利润。同时,布局 “优质粮 + 期货套保” 组合。购买优质粮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玉米需求,提高竞争力;通过期货套保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如卖出 05 合约锁定未来销售价格,无论现货价格涨跌,都能保持相对稳定收益。
  结语:玉米市场正在 “去泡沫”
  回顾 11 月玉米价格反季上涨,看似 “牛市”,实则是供需错配、情绪共振与短期梗阻导致的价格 “泡沫”。这并非玉米市场趋势性反转信号,而是市场在复杂环境下的 “情绪宣泄”。对于市场参与者,短期价格波动带来投机机会,但长期稳定收益需建立在对基本面的深刻理解和对政策风向的精准把握上。
  在玉米市场发展过程中,既要把握短期博弈机会,也要警惕 “政策 + 基本面” 的双重反转信号。真正的行情拐点可能隐藏在基层售粮进度、替代品库存和政策文件中。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Mysteel 农产品、大连商品交易所】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国际谷物理事会将2025/26年度全球玉米产量调高100万吨2025/11/21 10:07:06
全球饲粮市场:全球供应宽松格局压制玉米反弹空间2025/11/17 17:47:41
博弈升级 玉米市场进入相持阶段2025/11/4 14:16:33
新季玉米市场深度解析:供需紧平衡下的机遇与挑战2025/11/2 17:03:02
3000万吨进口缺口为何没闹粮荒?从结转库存与小麦替代看玉米供需变局2025/10/30 12:11:47
北港玉米10月行情:价格“深蹲反弹”,库存累库速度缘何低于去年?2025/10/28 9:23:5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