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2025年11月24日全国饲料市场行情综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24 14:30:18 关注:34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一、核心原料价格走势:玉米豆粕齐跌,DDGS 稳中偏弱
  (一)玉米:全国均价微跌,产区销区冰火两重天

  截至 2025 年 11 月 24 日,全国玉米均价为 2345.5 元 / 吨,较 11 月 21 日下降 4.5 元 / 吨 ,延续 11 月以来的震荡回落态势。从区域表现分析,产区与销区呈现出显著不同的市场状况。
  在产区,低价现象较为普遍。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之一,目前潮粮正集中上市。以黑龙江绥化为例,14% 水分标准下的潮粮报价为 1995 元 / 吨,吉林榆树为 2040 元 / 吨,与上月相比,价格跌幅在 5%-8%。大量新粮集中进入市场,致使供应大幅增加,价格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山东的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竞争激烈,潍坊英轩报价 2230 元 / 吨,临清金玉米 2190 元 / 吨。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不仅影响当地市场,还促使华北产区价格跟跌。如河北秦皇岛骊骅的价格为 2250 元 / 吨,河南孟州华兴 2210 元 / 吨。这种价格的连锁反应,充分体现了产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而在销区,价格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以广东蛇口港为代表,玉米散船价为 2450 元 / 吨,较上周下降 20 元 / 吨。这主要归因于国产玉米集中上量以及进口玉米到港增加。据相关数据统计,11 月进口玉米预计到港 180 万吨,大量进口玉米进一步充实了市场供应,对价格形成压制。
  (二)豆粕:均价微跌 19.5 元 / 吨,港口库存创年内新高

  2025 年 11 月 24 日,全国豆粕均价为 3176 元 / 吨,环比下跌 0.62%,延续 9 月以来的弱势震荡格局。
  沿海港口的报价出现分化。日照邦基报价 3010 元 / 吨,青岛渤海 3020 元 / 吨,华北天津九三 3050 元 / 吨,黄骅嘉吉 3060 元 / 吨,华南东莞中储粮 2980 元 / 吨,湛江中纺 3000 元 / 吨,华东泰州汇福 2990 元 / 吨,南通一德 2970 元 / 吨,呈现 “北稳南弱” 的格局。这种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与当地的供需关系、物流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前豆粕市场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国内大豆周度压榨量达到 190 万吨,致使豆粕库存攀升至 120 万吨,涨幅达 15%。与此同时,生猪、家禽养殖处于亏损状态,饲料企业为控制成本,纷纷采取 “随用随采” 的策略,导致豆粕成交较为清淡。需求端的疲软难以消化不断增加的供应,使得豆粕价格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二、地方市场特写:山东玉米 “跌跌不休”,东北豆粕挺价观望

  (一)山东:玉米收购价 “腰斩式” 下跌,深加工企业趁势压价

  山东作为全国玉米消费的重要区域,其玉米市场动态一直备受关注。2025 年 11 月 24 日,山东玉米市场呈现出较为低迷的景象。在山东的 30 家深加工企业中,25 家报价下跌。寿光金玉米报价 2310 元 / 吨,较之前下降 20 元 / 吨;滨州金汇报价 2220 元 / 吨,下降 30 元 / 吨。与 10 月高点相比,累计跌幅达 15%。
  山东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从企业反馈中可寻得端倪。当地企业普遍反映,当前淀粉库存高达 30 万吨,而下游需求却十分疲软。在此情形下,企业为维持利润,只能通过压低玉米收购价格来转嫁成本压力。需求端的萎靡不振使企业产品销售面临困境,库存不断积压。而供应端的充足,又赋予企业在采购玉米时更大的话语权,进而导致玉米价格持续下降。这种价格的持续下跌,不仅影响玉米种植户的收益,也对整个玉米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带来挑战。
  (二)东北:豆粕报价逆势坚挺,油厂与贸易商博弈加剧

  东北的豆粕市场呈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态势,即 “外弱内强”。铁岭九三的豆粕报价为 3120 元 / 吨,长春九三为 3140 元 / 吨,与华北、华南地区相比,价格高出 100-150 元 / 吨。
  据某大连贸易商透露,本地豆粕库存仅 15 万吨,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油厂有了挺价惜售的基础,其试图通过控制出货量来维持豆粕的高价。而饲料企业则担忧后期进口大豆到港增加,豆粕供应将会充足,价格可能下跌。因此,其采取谨慎的采购策略,不敢大量囤货。这种油厂与饲料企业之间的博弈,使得豆粕市场陷入 “有价无市” 的僵局。油厂期望高价出售豆粕以获取利润,而饲料企业则等待价格回落,双方僵持不下,导致豆粕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市场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三、三大核心影响因素解析
  (一)供应端:国产玉米集中上市,进口大豆到港激增

  11 月,供应端的两大关键原料 —— 玉米和大豆,呈现出供应大幅增加的态势,对饲料价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玉米供应方面,“洪峰” 来袭。11 月全国玉米周度上市量高达 800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20%。新粮大量涌入市场,致使市场上玉米供应量急剧增加。同时,临储玉米投放重启,周度投放量为 50 万吨。临储玉米的投放进一步充实了市场供应,使市场上的玉米库存迅速上升。在供应过剩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受到压制。大量的玉米供应加剧了市场竞争,价格不得不下行以吸引买家。
  大豆进口方面,更是创下年度新高。10 月进口大豆量达到 1099 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12%。11 月的进口量预计将达到 1150 万吨,继续保持高位。巴西大豆的到岸成本为 3800 元 / 吨,低于国产豆粕。较低的成本使巴西大豆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大量巴西大豆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豆粕价格形成拖累。国内豆粕市场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不得不降低价格以应对进口大豆的冲击。
  (二)需求端:养殖亏损扩大,饲料企业谨慎备库

  在需求端,养殖行业的困境使得饲料企业的采购策略发生了明显变化。
  生猪养殖正处于深度亏损状态。全国猪粮比为 5.37:1,安徽地区更是低至 5.08:1。自繁自养情况下,每头猪平均亏损达到 200 元。为降低成本,饲料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将育肥猪饲料的蛋白含量从 16% 降至 14%,这一调整使得豆粕需求减少 10%。因为豆粕是饲料中重要的蛋白来源,蛋白含量的降低直接导致对豆粕需求的下降。生猪养殖的亏损还使得养殖户积极性受挫,减少了对饲料的采购量,进一步影响了饲料市场需求。
  家禽补栏的积极性也十分低迷。肉鸡配合饲料价格为 3.49 元 / 公斤,相比之前下降 0.3%;肉雏鸡价格为 3.43 元 / 只,下降幅度达到 7.8%。在此情况下,饲料企业对未来市场需求持谨慎态度。为降低库存风险,其将库存周转天数从 45 天缩短至 30 天。这意味着饲料企业减少了对原料的储备量,采取更为灵活的采购策略,仅在需要时进行采购,以避免库存积压带来的损失。
  (三)政策端:深加工补贴退坡,原料替代加速

  政策端的变化也对饲料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深加工补贴退坡和原料替代加速两个方面。
  乙醇汽油补贴出现减少情况。在山东、河南等地,取消了玉米深加工企业 0.1 元 / 升的补贴。这一政策调整直接导致玉米工业消费量下降,周度消费量减少 5 万吨。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寻找其他替代原料,小麦、稻谷等成为其选择。这些替代原料的使用减少了对玉米的需求,对玉米市场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低蛋白日粮技术,这一举措使饲料配方发生改变。全国豆粕用量预计每年将减少 300 万吨,而菜粕、棉粕等杂粕的替代比例则提升至 25%。低蛋白日粮技术的推广,不仅减少了对豆粕的依赖,还为饲料企业提供了更多原料选择,使饲料市场的原料结构更加多元化。这也对豆粕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市场份额的减少使得豆粕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
  四、后市展望:短期弱势难改,中期关注两大拐点

  (一)短期(1-2 周):价格继续承压,警惕超跌反弹

  在接下来的 1-2 周内,饲料价格大概率将继续承压,但也需警惕超跌反弹的可能性。
  从玉米市场来看,当前基层售粮进度已达到 3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5%。这意味着大量玉米正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供应十分充足。深加工企业库存处于高位,对玉米的采购需求并不急切。在此情况下,预计玉米均价将进一步下探,可能降至 2300 元 / 吨。东北地区的潮粮价格走势备受关注,由于新粮大量上市,供应压力较大,其价格或跌破 2000 元 / 吨。
  豆粕市场同样面临供应压力。港口库存预计将冲击 130 万吨,这一高位库存将对豆粕价格形成压制。美豆期货出现回调,也使得豆粕价格走势更加不容乐观,预计将跌至 3100 元 / 吨。不过,油厂挺价意愿强烈,其希望通过维持价格来保证自身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豆粕价格的下跌空间,使得豆粕价格在下跌过程中会面临一定阻力 。
  (二)中期(12 月 - 明年 1 月):两大信号值得关注

  展望 12 月至明年 1 月的中期走势,有两大信号值得密切关注。
  生猪存栏去化节奏是影响饲料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若 12 月能繁母猪存栏降至 3950 万头以下,这将意味着生猪产能开始出现实质性下降。随着生猪存栏量的减少,饲料需求也会相应减少。但从另一角度看,当饲料需求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市场供需关系会逐渐发生变化,饲料价格可能会触底回暖。而饲料价格的回暖,又会对玉米和豆粕等原料的价格形成支撑,推动它们反弹。
  南美天气炒作也可能对豆粕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巴西干旱可能会影响 2026 年大豆的产量,这一因素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12 月 USDA 供需报告可能会上调美豆出口预期,这是因为若巴西大豆产量受到影响,那么美国大豆的出口需求可能会增加。美豆出口预期的上调,将带动国内豆粕价格反弹。市场对南美天气的关注,使得豆粕市场的走势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和从业者需密切关注相关动态 。
  给从业者的建议: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饲料市场,为从业者提供以下建议。
  对于饲料企业而言,在当前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合理的库存管理和采购策略至关重要。建议逢低建立 15-20 天的安全库存,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需求,又能避免因库存过多而带来的价格风险。在采购大豆时,可分散采购巴西、阿根廷等不同产地的大豆。这样做可以对冲单一市场的风险,避免因某个产地的供应问题或价格波动而对企业造成过大影响。通过多元化的采购渠道,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和成本的可控性 。
  养殖户也需要根据市场行情调整自身经营策略。当前饲料价格处于相对低位,这为养殖户提供了储备饲料的良好时机。建议养殖户利用这个低价窗口期,储备 30 天用量的饲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期因饲料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成本压力。在选择饲料时,养殖户可优先考虑性价比高的杂粕型饲料,以降低对豆粕的依赖。杂粕型饲料不仅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在合理的配方下,也能满足畜禽的营养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养殖户能够在保证养殖效益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 。
  结语: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
  11 月的饲料市场,是供应过剩与需求疲弱的 “拉锯战”,更是产业转型期的 “压力测试”。对于养殖户而言,与其纠结于短期价格涨跌,不如借此机会优化饲料配方、提升养殖效率。毕竟,在 “降本增效” 成为生存法则的当下,真正的竞争力体现在每公斤饲料的转化率上。据现代畜牧网数据显示,采用低蛋白日粮技术的养殖场,不仅饲料成本降低了 10%-15%,养殖收益还提升了 15%-20%。鸭子网也指出,合理利用本地廉价原料,如小麦麸皮、玉米胚芽粕等替代部分高价豆粕,可降低饲料成本 15%-20%。饲料行业信息网的数据表明,通过科学调整饲料配方,每头猪的养殖成本可降低 100-150 元。
  而饲料企业,应在价格波动中找准节奏,构建多元化供应链,挖掘新兴市场需求。未来的饲料市场,必将属于那些能在不确定中灵活应变、在变革中坚守品质的从业者。
  (数据支持:现代畜牧网、鸭子网、饲料行业信息网)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11月24日全国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日报2025/11/24 10:31:17
山东:饲料粮持续震荡,全价料稳中有升(11月10日-11月16日)2025/11/23 16:16:24
2025年11月21日全国饲料市场行情综述2025/11/21 14:30:19
2025年11月21日全国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日报2025/11/21 10:40:40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战略咨询专家组正式成立2025/11/21 8:32:55
2025年11月20日全国饲料市场行情综述2025/11/20 14:19:0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