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准频道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政策解读 → 文章内容

临期食品如何界定?商家销售有哪些规范?多地新规划重点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1 22:10:51 关注:15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临期食品界定:全国无统一标准,各地差异明确

  (一)国家层面:尚无统一 “临期” 定义,团体标准可参考

  在超市购物时,面对摆满打折商品的货架,消费者常对价格诱人的食品产生疑惑:此是否属于临期食品?当前,临期食品市场日益火热,但于各大超市、便利店中,“临期” 概念却模糊不明。
  实际上,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未对 “临期食品” 作出统一且明确的界定,仅在《反食品浪费法》中要求商家对临期食品进行 “分类管理、特别标示” 。2021 年发布的《预包装临期食品流通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临期食品指 “即将到达保质期但未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大致参考方向,然而具体的临期时限,由各地依据实际情况自主划定。
  (二)地方标准差异:保质期越长,临期时限越宽松

  由于国家无统一标准,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相应的临期食品管理办法、标准或指引,致使 “临期” 的界定标准呈现多样化。
  在北京和山西,保质期 1 年及以上的食品,到期前 45 天即为临期;保质期在 10 天到 1 年的食品,剩余保质期不足 1/10 时,认定为临期食品。例如,保质期为 10 个月的食品,到期前 1 个月属于临期范畴 。
  河北和安徽的标准有所不同,保质期 1 年及以上的食品,到期前 30 天算临期;保质期 6 个月 - 1 年的,到期前 20 天进入临期阶段;对于保质期较短的食品,如 3 天保质期的食品,到期前 2 天视为临期。
  除地方标准外,不少商家会自主设定临期时限。部分连锁超市将保质期 30 天的面包,提前 10 天标注为临期,以更严格标准管理临期食品,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使消费者更放心购买 。
  二、商家销售规范:从标签提示到专区管理,全流程监管落地

  明确临期食品界定标准后,规范商家销售行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食品安全,成为各地监管重点。从标识要求、销售管理到过期食品处置,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正逐步落实。
  (一)标识要求:必须醒目提示,禁止 “隐性销售”
  强制贴标:北京发布的《农村食品经营者临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明确规定,以打折、促销、特价、捆绑、买赠等方式销售临期食品的,必须在该临期食品上粘贴 “临近保质期食品” 或 “临期食品” 等标签进行提示,且字体大小不得小于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消费者能清晰识别。此举为临期食品贴上 “特殊身份” 标签,保障消费者购买时清楚知晓食品真实情况,避免不知情购买临期食品。
  禁止模糊处理:安徽省在《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中着重强调,商家不得通过遮盖、篡改生产日期或缩小字号等方式隐瞒临期状态。曾有消费者投诉,在某超市购买的食品生产日期被模糊处理,经仔细辨认才发现是临期食品。此类 “隐性销售” 行为严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如今,按照安徽规定,商家若有此类违规操作,将被约谈并记入信用档案,对商家起到警示作用。
  (二)销售管理:分区陈列、定期排查成关键词

  专区集中销售:在中大型商超,不少已专门设置 “临期食品销售专区”,该专区与正常食品分区陈列,并悬挂醒目的提示牌,标注 “临期食品销售专区” 字样,十分醒目。如此,消费者购物时能轻易区分临期食品与正常食品,自主选择是否购买。对于小型门店,虽可能无足够空间设置专区,但要求在商品价签旁标注 “临期” 字样,确保消费者挑选商品时不会忽视食品的临期状态。
  动态库存管理:为更好管理临期食品,商家需建立 “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机制 。以北京为例,对于保质期 60 天内的食品,要求商家每日检查,一旦发现临期食品,立即转入专区销售,避免与正常食品混卖。通过这种动态库存管理方式,商家能及时掌握食品保质期情况,提前做好销售规划,减少过期食品产生。
  (三)过期处置:下架销毁 + 记录溯源,杜绝二次流通即时下架:商家一旦发现过期食品,必须立即停止销售、下架封存,并采取无害化销毁措施,如粉碎、焚烧等,从源头上杜绝过期食品再次流入市场的可能。同时,商家需如实记录处置时间、数量、方式等信息,相关记录保存至少 2 年,以便后续追溯。
  禁止翻新销售:涂改保质期、更换包装再上架等行为是绝对禁止的。在安徽等地,对此类违规行为制定了严格处罚措施,违规者最高可处 5 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会被吊销许可证。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使商家不敢抱有侥幸心理,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三、消费者注意事项:三招避开风险,理性拥抱 “性价比”
  临期食品以其诱人价格吸引着越来越多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然而,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掌握购买、消费和维权的技巧,才能在临期食品 “购物之旅” 中,吃得放心、买得安心。
  (一)购买时:渠道、标签、贮存条件三重把关

  选正规渠道:购买临期食品时,应优先选择大型商超、品牌便利店或有资质的电商平台 。这些商家通常有较为完善的进货渠道和食品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把控食品质量。而流动摊贩售卖的散装临期食品,虽价格可能更便宜,但因缺乏监管,食品包装可能存在破损风险,来源也难以追溯,食品安全隐患较大,应尽量避免购买。
  查关键信息:拿到食品后,务必仔细核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根据自身消费速度,判断剩余保质期是否足够。例如,平时很少吃零食,却购买了保质期只有半个月的薯片,很可能还没吃完就过期了。同时,也要留意食品的贮存条件,像酸奶这类需要冷藏保存的食品,若发现其在常温下放置,即便还未过期,也不建议购买,因为不当贮存条件可能加速食品变质。
  (二)消费时:按需购买 + 及时食用,拒绝 “囤货陷阱”
  量需而为:购买临期食品时,要根据家庭人数和食用频率合理选购。例如,对于保质期 30 天的饼干,若每周食用 2 次,购买量控制在 2 周内吃完为宜,避免因过度囤积导致食品过期浪费。有的消费者看到临期食品打折力度大就大量购买,结果最后吃不完只能扔掉,这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违背节约粮食的理念。
  感官检查:食用临期食品前,要进行感官检查。查看食品是否有胀袋、变形情况,闻一闻有无异味,观察颜色是否正常。曾有消费者购买临期罐头,食用时发现有酸臭味,这很可能是食品已经变质的信号。一旦发现食品出现异常,即便还在保质期内,也应立即停止食用,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三)维权时:留存凭证 + 合理投诉,保障自身权益

  保留购物凭证:购物凭证是维权的关键证据,发票、小票或电商订单截图都要妥善保存,至少保留至食品保质期后 15 天 。这样,万一食品出现问题,就能凭借这些凭证追溯源头,向商家或相关部门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及时投诉举报:若发现商家存在销售过期食品、虚假标注临期信息等违法行为,不应沉默,应及时拨打 12315 热线,或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相关部门接到投诉后会进行调查核实,一旦查证属实,商家将面临相应处罚。这不仅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能让更多消费者免受侵害。
  四、结语:规范不是 “紧箍咒”,而是产业发展 “加速器”
  多地出台临期食品管理办法,意义重大,本质是努力破解 “低价诱惑” 与 “安全隐患” 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使消费者能享受到高性价比的食品,满足追求实惠的需求;另一方面,促使商家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加强对食品保质期的把控,保障食品安全。
  尽管目前临期食品行业统一标准缺失仍是一大挑战,但北京的 “45 天”、安徽的 “30 天” 等区域实践,如星星之火,为全国性规范的制定积累宝贵经验。这些地方标准的出台,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探索,为未来更完善的规范体系奠定基础。
  作为消费者,无需对 “临期” 二字过度担忧。只需牢记三个要点: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最大程度保障食品来源和质量;关注食品标签提示,了解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按需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囤积。只要做到这些,就能在安全与实惠之间找到完美平衡。
  规范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份临期食品都能 “明明白白上架,安安心心入口”。相信在各地监管部门持续努力、商家积极配合以及消费者理性参与下,临期食品市场将迎来更健康、有序的发展,真正实现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买得开心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张建忠代表“关于进一步加强临期食品市场治理的建议2025/1/4 15:57:19
湖北省质检院牵头起草的团体标准《临期食品销售作业指南》正式发布2024/3/1 12:38:5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