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本网动态本网评论 → 文章内容

生猪养殖江湖:从区域割据到巨头争霸,万亿市场谁主沉浮?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8/3 19:35:29 关注:128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区域竞争格局:南强北拓下的产业地图重构

  (一)南方省份领跑:粤川两地成上市企业 “集中营”
  在生猪养殖领域,南方地区凭借显著优势,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气候条件优越,为生猪养殖营造了适宜环境,丰富的饲料资源有力保障了养殖的高效开展,且临近庞大消费市场,在生猪养殖方面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
  广东省和四川省作为南方地区的典型代表,汇聚众多上市企业,成为行业核心区域。温氏股份来自广东云浮,以 “公司 + 农户” 模式实现轻资产快速扩张,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同在广东的金新农扎根深圳,不断创新发展,在生猪养殖领域取得一定成绩。2024 年,这两家企业生猪出栏量合计超过 3500 万头,充分彰显广东生猪养殖行业的繁荣态势。
  四川省的新希望在成都发展壮大,巨星农牧在乐山表现突出。它们依托成渝地区庞大消费市场,构建 “养殖 - 屠宰 - 加工” 一体化完整产业链。2024 年,四川省生猪存栏量达 4000 万头,产业实力强劲。粤川两地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 40%,营收贡献超过 50%,成为推动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引领行业不断前行。
  (二)北方产区崛起:规模化养殖打破地域壁垒

  环保政策的收紧以及粮食主产区的独特优势,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变革,促使北方产区崛起。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省份以 “粮猪协同” 创新模式,在生猪养殖领域快速发展,成为行业新生力量。
  牧原股份来自河南南阳,是北方产区的领军企业。其依托自建饲料厂,玉米采购成本较市场价低 15%,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智能化猪舍的应用大幅提升养殖效率,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高达 32 头。2024 年,牧原股份出栏量突破 7000 万头,其中北方产区贡献 60% 产能,为北方产区崛起提供重要支撑。
  正邦科技总部位于江西,但在山东、河北积极布局百万头养殖基地,采用 “聚落式” 布局方式,降低 20% 运输成本。这种创新布局模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为北方产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南北差异化竞争格局下,北方产区生猪出栏占比从 2018 年的 35% 稳步提升至 2024 年的 45%,发展潜力和增长势头强劲。
  二、竞争者入场进程:从 “草莽时代” 到 “资本竞速”
  (一)温氏 vs 牧原:不同时代的领跑者叙事
  1990 - 2000 年是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关键发展阶段,众多企业在此期间进入行业。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作为行业巨头,分别以独特发展模式和战略眼光崭露头角。
  温氏股份成立于 1993 年,率先采用 “农户加盟 + 技术托管” 模式,实现轻资产快速扩张。2000 年,其生猪出栏量突破 100 万头,成为 “公司 + 农户” 模式的标杆企业,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牧原股份成立于 1992 年,起初涉足其他领域,2000 年转向生猪养殖行业。其选择重资产自建模式,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养殖基地、研发中心等设施。2008 年建成首个万头规模自养场,标志其在规模化养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此后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凭借 “全产业链可控” 优势,在非洲猪瘟期间展现强大抗风险能力。2024 年,牧原股份市值突破 3000 亿元,超越温氏成为行业市值第一,证明其独特发展模式和强大实力。
  (二)资本涌入加速行业洗牌
  2015 年后,生猪养殖行业吸引大量工商资本进入。这些资本通过并购重组、PPP 模式等方式,加速融入生猪全产业链,推动行业变革。
  新希望在 2016 年收购本香农业,实现外延扩张,养殖规模和市场份额迅速扩大。2024 年,新希望生猪出栏量达到 1800 万头,与 2015 年相比增长 500%,展现资本加持下的强大发展动力。天邦食品在 2017 年布局汉世伟食品,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粮集团、双胞胎集团等非上市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在生猪养殖领域崛起。中粮集团依托粮食领域深厚底蕴和庞大产业链资源,实现 “饲料 + 养殖” 协同发展。双胞胎集团凭借饲料行业技术和市场优势切入生猪养殖领域,通过精准市场定位和高效运营管理扩大养殖规模。2024 年,这两家企业合计出栏量超过 2000 万头,成为行业重要力量。
  在资本推动下,行业规模化率大幅提升。2015 年行业规模化率为 50%,2024 年跃升至 72%。规模化率提升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加速行业洗牌和整合。同时,散户存栏量在十年间下降 60%,反映行业格局深刻变化。散户因资金、技术、管理等劣势在市场竞争中逐渐退出,大型企业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扩大规模,占据主导地位。
  三、企业竞争格局:规模化大考下的 “冰火两重天”
  (一)头部企业 “碾压式” 扩张
  2024 年,生猪养殖市场头部企业实力强劲,扩张态势明显。生猪出栏 TOP20 企业市场占有率飙升至 30.7%,与 2019 年相比大幅提升 15 个百分点,“强者恒强” 格局愈发显著。
  牧原股份以 7020 万头出栏量占据 10.2% 市场份额,位居行业榜首。温氏股份以 3200 万头紧随其后,新希望以 1800 万头位列第三。这三家企业出栏量同比增长 25%,远超行业 8% 的平均增速,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劲。
  这些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得益于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以牧原股份为例,其自主研发的智能环控系统可实时监测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并根据猪的生长需求精准调节,使生猪死亡率降低 3%,节省大量成本。低蛋白日粮技术的应用在保证生猪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豆粕等高蛋白原料使用量,饲料成本下降 12%。龙头企业完全成本可控制在 12 - 13 元 / 公斤,中小散户因技术和规模限制,成本普遍在 15 - 17 元 / 公斤,龙头企业成本优势明显,形成成本壁垒,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中小散户加速出清与差异化求生
  头部企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中小散户面临严峻挑战,加速出清。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如广东实施 “生猪养殖区域划定” 政策,对养殖规模、环保设施等提出更高要求,不符合标准的中小散户被迫退出市场。疫病风险也给中小散户带来巨大威胁,2024 年非洲猪瘟复燃率虽降至 1.2%,但一旦发生疫情,缺乏防疫能力和资金支持的中小散户往往遭受致命打击。在这些因素挤压下,500 头以下散户存栏量同比下降 18%,部分地区散户退出率高达 30%,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压缩。
  不过,部分中小散户通过差异化经营策略在市场中找到生存之道。四川土猪养殖户凭借独特品种优势和养殖方式打开高端市场,“巴山土猪” 通过有机认证,口感独特、品质高,售价达 30 元 / 公斤,是普通猪价两倍。浙江生态猪场在生态养殖方面发力,华腾牧业打造 “桐香猪” 品牌,通过全程可追溯体系赢得消费者信任,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达 15%,成为中小散户差异化发展的成功范例。这些中小散户聚焦细分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市场集中度:“小企业,大市场” 的破局之路

  (一)CR3 仅 17%: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突破万亿,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大规模猪企数量较少。以出栏量衡量行业集中度,2024 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 CR3 为 17.01%,CR5 为 20.93%,CR10 为 25.59% ,与美国、欧盟等成熟市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美国生猪养殖行业 CR10 超过 70%,欧盟超过 60%,我国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广阔。
  低集中度在带来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导致价格波动剧烈。2024 年猪价振幅高达 40%,给养殖户收益和市场稳定性带来影响。但这也为龙头企业提供整合市场的机会。牧原股份计划 2025 年出栏量突破 8000 万头,向 12% 市占率目标迈进。温氏股份凭借 “轻资产 + 区域深耕” 战略,目标 2025 年出栏量达 4000 万头。龙头企业的扩张有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推动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二)全产业链整合重塑竞争维度
  在生猪养殖行业竞争中,头部企业实施全产业链整合战略,从单一养殖环节向 “饲料 - 育种 - 屠宰 - 加工” 全链条模式延伸,重塑行业竞争维度。
  新希望在饲料领域布局完善,自建 200 万吨饲料厂,饲料自给率达 70%。这一举措保障饲料稳定供应,使其在原料价格波动时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牧原股份在屠宰环节发力,屠宰产能达 5000 万头 / 年,通过 “养殖 - 屠宰” 紧密联动,减少 10% 中间环节损耗。一体化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控制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
  温氏股份在预制菜业务取得显著成效。2024 年,其深加工产品营收增长 35%,毛利率高达 25%,而养殖环节毛利率仅为 8%。预制菜业务拓展为温氏股份开辟新利润增长点,满足消费者对便捷、美味食品的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全产业链能力逐渐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在面对市场波动和风险时,能通过各环节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五、五力竞争模型:透视万亿市场的博弈本质
  (一)现有竞争者:完全竞争下的成本绞杀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拥有超 20 万家养殖场,其中 5000 家规模企业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猪肉市场价格透明,属于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激烈,成本控制成为关键。龙头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先进技术优势,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当行业平均成本为 14 元 / 公斤时,仍能盈利。中小散户因规模小、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成本控制困难,成本超过 15 元 / 公斤时易陷入亏损。
  2024 年,行业亏损面达 40%,边际产能加速出清。成本高、效率低的中小散户难以承受市场冲击,被迫退出市场。龙头企业凭借优势巩固地位,扩大市场份额,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二)供应商议价:饲料与种猪的 “双向博弈”
  在生猪养殖成本结构中,饲料成本占比达 60%,是影响养殖利润的关键因素。龙头企业凭借强大实力,在与饲料供应商议价中掌握主动权。以牧原股份为例,其年采购玉米超 1000 万吨,通过集中采购获得优惠价格,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配方优化,2024 年豆粕用量较 2018 年下降 25%,杂粕替代率提升至 40%,降低对豆粕的依赖,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种猪供应方面,过去国外种猪凭借优良品种和性能占据垄断地位,国内种猪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近年来,国内自主育种取得重大突破,如牧原股份的 “轮回二元” 种猪 PSY 达 32 头,超越国外种猪。随着国内种猪品质提升,企业在种猪采购上有更多选择,不再依赖国外供应商,种猪供应企业议价能力从 “强” 降至 “中”。这有利于国内生猪养殖企业降低成本,增强行业自主可控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潜在进入者:资本门槛与周期风险双重屏障

  生猪养殖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对潜在进入者形成阻碍。资金方面,新建一个万头猪场需投入 5000 万元以上,包括猪舍建设、养殖设备购置和环保设施投入,其中环保设施投入占比 20%,资金投入巨大。
  时间成本上,生猪养殖周期长达 18 个月(自繁自养模式),投资者回报周期长,期间市场变化难以预测。
  市场风险方面,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2024 年行业处于下行周期,猪价下跌使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潜在进入者面临巨大风险,投资失误可能遭受惨重损失。
  面对这些挑战,许多潜在进入者选择 “并购入场”,通过收购现有养殖场快速进入市场。2024 年,行业并购案超过 30 起,涉及金额超 50 亿元,资本向头部集中。头部企业凭借优势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巩固市场地位,潜在进入者面临更激烈竞争和更高门槛。
  (四)替代品威胁:猪肉 “刚需” 地位难以撼动

  在肉类消费市场,鸡肉、牛肉等替代品发展迅速,增速达 10%,但猪肉作为我国居民主要肉类消费品,占我国肉类消费的 60%,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人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对猪肉有特殊偏好,中式烹饪中猪肉应用广泛,腊肠、火腿、红烧肉等猪肉美食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2024 年,猪肉人均消费量达 41 公斤,鸡肉人均消费量为 12 公斤,牛肉人均消费量为 6 公斤,猪肉消费量远超其他肉类。
  这种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使猪肉在市场中竞争力强。尽管替代品不断发展,但要撼动猪肉的 “刚需” 地位仍面临巨大挑战。
  (五)购买者议价:散户定价权弱,品牌化破局

  生猪销售市场定价模式以 “随行就市” 为主,散户因规模小、市场影响力弱,议价能力极弱。其地头价往往比市场价滞后 2 - 3 天,在价格上处于劣势,难以获得更高收益。
  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化战略实现产品溢价。例如金新农的 “成农” 牌种猪,凭借优良品种和品质,售价超过 3000 元 / 头,普通种猪价格仅为 2000 元 / 头。温氏股份的 “供港猪” 以严格质量标准和优质品质,价格较普通猪高 15%,获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青睐。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和品牌关注度不断提高。品牌化成为企业突破价格竞争的关键,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可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语:从 “分散混战” 到 “寡头前夜”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 “规模淘汰、效率为王” 的关键变革时期。南方地区凭借区域优势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北方产区以成本优势迅速崛起,形成南北双轮驱动发展格局。龙头企业通过全产业链整合和技术迭代扩大领先优势,中小散户在成本与环保双重压力下加速分化,面临严峻挑战。
  当行业 CR10 向 30% 迈进,“温氏模式” 与 “牧原模式” 路径之争持续,承载 14 亿人餐桌需求的万亿级市场正上演生存与突围的激烈博弈。未来,在这场产业变革中,唯有掌握 “成本密码” 与 “区域基因” 的企业,才能在市场浪潮中取得最终胜利,引领中国生猪养殖行业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8月13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8/13 14:25:58
2025年8月13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8/13 14:25:41
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全解析:龙头争霸、区域博弈与未来突围路径2025/8/13 13:48:42
屏边县政协召开“加大生猪产业服务监管 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民主监督协商会议 聚力2025/8/13 13:41:29
26万网购“生猪”被骗,常德公安全部追回2025/8/13 13:40:59
上市猪企7月数据分析2025/8/13 9:27:1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